說到這件事,必須提及一下知名度頗高的張愛玲,她的祖父叫張佩綸。李鴻章將小女兒李菊耦許配給張佩綸,李菊耦為張佩綸生下的兒子叫張廷重,張廷重就是張愛玲的父親,所以李鴻章是張愛玲的外太祖父。雖然這個家族關系譜看似合理,但李鴻章嫁女兒時,張佩綸已四十歲,且是喪偶續房,當時李鴻章怎么說也被稱作中堂,為何為愿意將千金作為張佩綸的填房呢?
(張愛玲)
張佩綸乃同治十年進士,當時的他只有23歲,也算是青年才俊,由于寫的一手好文章,且是個典型的憤青,敢于直言彈劾,故而深受慈禧青睞,前期仕途較為順利。他的人生轉折是中法戰爭,當時慈禧、守舊派、洋務派幾乎都是主和的,而張佩綸是清流派,他慷慨陳詞主和的弊端,提出主戰思想。所以在守舊派、洋務派的推動下,那些清流領袖被推上了中法戰爭的前線,其中就包括張佩綸。
(張佩綸)
張佩綸等于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他被授予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說是會辦,其實就是欽差大臣,福建巡撫張兆棟、福州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州將軍穆圖善、閩浙總督何璟等當地官員哪敢不唯命是從,所以這也是張佩綸的人生巔峰期。但慈禧再三交代“彼若不動,我亦不發,如有違抗,雖勝尤斬”,本來就是一介書生上前線,再不掌握主動權,哪能打的贏?
光緒十年(1884),法軍率先開炮,向馬尾軍港猛攻,隨即重創馬尾船廠,一戰幾乎將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好在陸軍頑強抵抗,抵擋住了法軍的登陸。當時的張佩綸再無紙上談兵的那般豪邁,據《中法兵事本末》記載,炮聲一響,張佩綸嚇得連鞋子也顧不得穿,由親兵拖著逃跑,一同逃跑的還有船政大臣何如璋,致使海陸兩軍都處于無人指揮的境地。所以此戰過后福建當地就流傳民謠“兩何沒奈何,兩張沒主張”,諷刺張佩綸以及張兆棟、何如璋、何璟的戰爭表現。
“馬江戰敗,罪在微臣;船廠幸好,功在諸將”。——張佩綸奏
清政府對這四個人也分別做出了處罰,四人被交部嚴加議處,本來過多處罰張佩綸實在是打老佛爺的臉,所以起初只將張佩綸革去三品卿銜。但翰林院閩籍編修潘炳年,給事中萬培因等二十八人聯名上奏,認為辦得太輕,說張佩綸與何如璋“翫寇棄師,僨軍辱國,朋謀罔上,怯戰潛逃”,張佩綸作為欽差大臣必須得有個合適的說法。張佩綸倒也敢作敢當,上奏折攬下所有責任,既然責任重大,那就不該輕罰,隨即張佩綸失職一事交由左宗棠,楊昌浚等再次查辦。最終這四個人的處理結果是,張佩綸與何如璋兩人被革職并發往軍臺效力,何璟及張兆棟兩人革職。
(清流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張佩綸、陳寶琛)
傳言張佩綸的這個人生拐點的背后有一重大推手——他未來的老丈人李鴻章!前面說了,張佩綸在中法戰爭前是個風頭人物,與張之洞,陳寶琛,吳大澄等時人目為清流,言論風采,傾動朝野,一紙糾彈,百僚震恐,可以說朝中老臣對張佩綸等又恨又嫉妒。中法戰爭前夕,因中越關系緊張,朝廷打算派左宗棠主持福建軍務,漕督楊昌浚充幫辦。但二人未到任時,又以吳大澄會辦北洋,陳寶琛會辦南洋,張佩綸會辦福建海疆事宜,皆準專折奏事,也就是說這些“青年俊杰”的風頭甚至壓過左宗棠。
(李鴻章)
李鴻章乃洋務巨頭,且在戰前主和,怎么能放任這些小年輕冒頭?所以形勢所迫下,是李鴻章力薦朝廷,將這些年輕人送往一線。這里可能是李鴻章欣賞張佩綸的才華,也有可能是讓他有去無回,或者背上戰爭不力的黑鍋,畢竟李鴻章與洋人打交道數年,戰爭打得贏打不贏心里還是有數的。所以后來嫁女兒一事也有兩種說法,一是李鴻章欣賞張佩綸,當年推薦前線未能建功立業,以嫁女作為補償;二是張佩綸后來懷才不遇,主要是因為李鴻章的這次暗黑推薦,所以嫁女兒算是一種贖罪。
這兩種說法都源于張佩綸的那次人生拐點,而李鴻章嫁女兒是在1888年,是張佩綸沒落之后的事,所以李鴻章嫁女兒還有一個說法。
張佩綸的元配是大理寺卿朱學勤之女,朱女死后,張佩綸繼娶了閩浙總督邊寶泉之女,可見張佩綸的前兩任妻子都出自名門。邊寶泉的女兒是張佩綸配充謫戍第二年去世的,當初慈禧就不想嚴懲張佩綸,所以張佩綸被配充關外游蕩了一圈后,很快就被準予納贖。回京后的張佩綸一無老婆,二無官職,幸得李鴻章賞識而入幕。
“痛哭陳詞動圣明,長儒長揖傲公卿;論才宰相籠中物,殺敵書生紙上兵。宣室不妨虛賈席,玉階何事終請終纓;豹冠寂寞丹衢靜,功罪千秋付史評。”——《詠馬江戰事》
就在給李鴻章做幕僚期間,有一天在與李鴻章談話時,看見桌案上有一詩作,詩中充滿了對張佩綸人生遭遇的同情。此詩乃是李鴻章幼女祖玄小姐所作,這個祖玄小姐為李鴻章繼室趙夫人所生,年方二十,善于作詩,張佩綸既然看了此詩,李鴻章便順口請張佩綸幫忙為女兒擇婿。張佩綸見李家小姐如此學問,便問了句擇婿的才學地位有沒有要求,李鴻章則隨口回了句“如你便可”。張佩綸順勢跪倒在地,向李鴻章求娶小姐,李鴻章毫無防備,只得當面許下這門婚事。
(趙夫人與李菊耦)
“戊子十一月七日,合肥使幼女嫁張佩綸。張年四十,已三娶;幼女年二十,敏而能詩,合肥愛之。張入合肥署用二品頂帶,合肥行數萬金請于奕譞,謀以道員簡放。”——《越縵堂日記》
趙夫人知道此事后力持反對,大罵李鴻章老糊涂,并言自己的女兒才貌雙全,怎么可以嫁給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囚徒”。當李鴻章與趙夫人爭執不下時,祖玄小姐主動來勸母親,表示擇婿才學第一,官職次要,自己愿意嫁給張佩綸這樣的才子。趙夫人眼看拗不過女兒,便也松口,二人成婚后,李鴻章為張佩綸捐了個三品道職。但李鴻章之子李經方,李經邁都看不上這個上門女婿,時常排擠張佩綸,而且還曾托人彈劾張佩綸“居北洋幕中,妄干公事”。所以張佩綸后來到了南京,由李小姐出資購下一處房產,夫妻二人在此久居。
這段婚姻在我們看來很是奇怪,李鴻章時稱中堂大人,要說張佩綸有才,也不至于以女兒相托。后來李鴻章邀其東渡日本馬關談判、前往北京商討庚子賠款,張佩綸也都不愿出仕。老李的這樁買賣好像是賠大發了,可李鴻章一輩子老謀深算,哪里做過賠本買賣呢?求婚傳聞若為真事,那肯定也是老李特意安排的,他這么處心積慮不可能是為了做個賠本生意吧!
其實要從政局來看,張佩綸還真是個寶貝!慈禧太后的父親名叫惠征,張佩綸的父親名叫張印塘。張印塘與惠征是上下級關系,二人還是征剿太平天國的老戰友,兩人都是先后死在了安徽戰場,這種出生入死的交情可不是朝廷政客拉幫結派能比的。在慈禧的眼中,張佩綸跟自己的親弟弟沒什么區別,所以張佩綸能夠用十年時間躋身三品大員行列,所以他能先娶大理寺卿之女,再續閩浙總督之女。所以張佩綸的侄兒張人駿能做兩廣總督、兩江總督,能與袁世凱成為親家,他的侄孫張允言能夠成為大清銀行首任總辦,試問這樣的人脈老李陪個女兒還虧嗎?
[贊][贊][玫瑰][玫瑰]
政治婚姻[微笑][微笑][微笑]
不認識這個人呢@_@
李鴻章只所以叫女兒:嫁給張佩倫是因為看中了他的才華:做了田房女兒還死心踏地為他生兒育女:只可惜在他在洋人戰爭時膽小如鼠:作了小嚇跑:李鴻章靠山的目底:也就徹底崩潰了:到頭來李鴻章害怕慈禧:只能和洋務條件退讓!因此清朝政府只叫外國任意割分!如今大陸強大:不能叫美國來刮分!
婚姻自由,為父發愁,看似賠本,實賺春秋!
老李就是老李心里暗聯慈禧。
老李的女兒嫁與慈禧的干弟,慈禧還得叫老李表叔。有關系。??
據說李鴻章和慈禧有一腿,所以現在新人結婚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