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河馬大象出肉量這么高,為什么沒人養著吃?-而且大象的力量對人類來說太過強大

大象是活動范圍很大的動物,因為食量大,野生環境下每天找食要走幾十公里,圈養環境容易損害健康(比如在動物園里,維護大象足部健康是重點課題,近年國外新修的大象展區動輒幾千上萬平米,并且必須有土地或沙地,水泥地傷腳)。

而且大象的力量對人類來說太過強大,現代動物園的圍欄、館舍都是最高安全等級的,古代更是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管理。更要命的是大象在圈養下的繁殖率不高,而且雌象孕期長,雄象在發情時會發“象瘋”難以控制。所以歷史上大量役用亞洲象的南亞、東南亞地區一直都是從野外捕捉為主,很少養殖,至今沒能馴化它們。

對了,這說的還是普通飼養或勞役大象。如果養大象是為了殺它們吃肉的話,以大象的智力、報復心和溝通能力,一群大象發現真相之后真不知能干出什么事來……

至于犀牛,對圈養的適應力比大象還差。在現存數量尚多的3種犀牛里,最皮實好養、脾氣最好并且是惟一不排斥成群生活的白犀,反而是最難人工繁殖的,大陸至今只有兩三例;而黑犀和印度犀雖然相對容易繁殖,但對食物的要求、患病幾率、跟同類打架的概率都比白犀要高很多。最多也就在動物園里給人觀賞了。

河馬的情況倒是不同。河馬的飼養、繁殖都沒什么技術難度,在很多小破動物園里幾十平米的水池子 水泥地都能一胎一胎地生,孕期只有8個月比牛還短,長肉也快。雌性可以群居,一頭雄性就可以給一整群雌性配種。更誘人的是,因為白天泡在水里,河馬的能量消耗比一般的食草動物要少,食量只有同體型犀牛的一半。高緯度有供暖成本,但在植物、水源都比較充沛的熱帶地區大量飼養河馬,理論上完全可行。

然而比起用現代科學手段飼養,并且烹飪方法成熟的牛、羊、豬,養殖河馬在經濟效益上仍然毫無優勢,加之成年河馬完全有秒殺人類的實力,養殖風險比較高。完全沒有馴化和商業養殖這種大型動物的必要。

=================================================

補充:不少回復覺得“河馬肉不好吃”是主要原因。查了下網上一些洋人和大陸游客的評價,認為肉質粗、肥,味道刺激的比較多,但還沒到難以下咽的地步。肯尼亞、坦桑尼亞等旅游業發達的非洲國家,特許經營的野生動物餐廳里也有河馬肉供應。然而現代人吃慣了科學育種出來、未成年就宰殺的豬牛羊雞肉,覺得野生動物“不好吃”是很正常的。我跟團去肯尼亞旅游的時候,很多團友也覺得當地餐廳的牛羊肉很粗不如大陸。

而在非洲當地,捕獵河馬雖然危險,但仍是許多部族的傳統狩獵內容之一。現代因為有槍,在缺乏管控的地區,甚至有獵殺導致河馬數量暴跌的情況。比如前些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Tasteforhippomeatthreatenspopulation

非洲當地人獵殺和分食河馬

土著人捕食河馬方式實在殘忍,直接用鉤子穿透河馬身體,活活扎死

非洲土著發現一頭河馬尸體,急忙叫來家人,半個小時候成了這樣

在農業時代早期的生產力條件下,野生動物只要無毒,就只有好不好打、好不好養的問題,人們并沒有閑情逸致去挑剔“好不好吃”。在古代埃及和西亞,瞪羚肉被視為比山羊肉、綿羊肉更好的佳肴,古代大陸人把麋鹿肉奉為美味,近代北美的白種獵人崇尚美洲野牛肉勝過家牛肉。然而這些動物都因為習性所限而沒能馴化。我說河馬好養是以現代科技水平而論,在古代人們很難控制這種等級的龐然大物。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