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就算他駕崩了,只有唐朝還在,就必須避他的諱。
記得中學課本中有一篇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最后一句話是: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明明是“民風”,柳宗元卻寫作“人風”,沒錯,這便是避李世民的“民”字諱。
唐朝,是一個把避諱制度玩出天際的朝代,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講過,它不遵循“二名不偏諱”的原則。
所謂的“二名不偏諱”是在《禮記》上的避諱準則,李世民,只需要避“世民”二字即可,拆開了“世”或“民”都不用避的,但顯然,唐朝并不遵守這樣的準則。
不僅是寫文章要避諱,連傳統神仙的名字也要跟著修改,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唐朝是直接叫做觀音菩薩,以至于現如今也有很多人一直沿用這個叫法。
避國諱
避李世民的名字的諱,叫做避國諱,對于大唐治下的所有臣民都要遵守,即避開皇帝本人和祖先的名字。
比如我之前文章提到的,隋末名將韓擒虎,為避李世民曾祖父李虎的諱,被改成了“韓擒獸”。
李虎的名字恰好還和老百姓對尿壺的稱呼重名,在唐代以前,尿壺一度叫作“虎子”。
這怎么可以,于是唐朝不允許管尿壺叫虎子,感覺好像是在先祖的小名一樣,被改成了“馬子”。
馬子的稱呼后來就演變成我們今天的馬桶。記得九十年代的時候,好多人學港臺腔介紹女朋友就是“這是我馬子”,有點文化的都知道這不是啥好話。
除了李虎,李世民的阿公叫李昞,老爹是開國皇帝李淵,所以天干的“甲乙丙丁”,被改為“甲乙景丁”,陶淵明的名字被改成了“陶泉明”。
往后的皇帝也沒閑著,比如復姓淳于,愣生生的為了避唐憲宗李純的諱,被改成了單姓“于”。
避家諱
除了避開國君以及先祖的名諱,家諱也是壓在唐朝臣民頭上的大山,國諱雖然比較苛刻,但畢竟注意一點就沒事了,不影響生活和前途,但是家諱就不一樣了。
比如唐朝的大詩人李賀,本來打算應考進士科,結果被人一句話懟了回來,放棄了考試。
原來,李賀的父親叫李晉肅,進士科犯了李賀家諱“晉”,被人家發現后,才華橫溢的李大詩人只好打消了考取進士科的念頭。
最過分的是,地方長官的家諱,在他管轄的地界都要避他的家諱,所以別以為“州官放火”是笑話。
日本圓仁法師在唐朝游歷的時候,就寫過這樣的筆記,有一天他到達揚州,官府便告訴他,此地節度使名叫李德裕,家諱為:府、吉、甫、云。原來,節度使的父親叫李吉甫,祖父叫李棲筠。
其實是帶侮辱性質的戲稱,比“公廁”稍微好一點。//@不及閣大學士:一直以為馬子就是女朋友的戲稱,原來還有這層深意啊
李績,唐朝開國名將,原名徐世績,因立功被賜國姓李,為了避李世民名諱改為,李績
以前六部戶部其實是民部就為了避諱李世民改成了戶部
老虎為避諱 改叫大蟲了
那《捕蛇者說》中”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這個”世”不用避諱嗎?
漢朝皇帝名諱導致史書改字的萬不少
一直以為馬子就是女朋友的戲稱,原來還有這層深意啊
度支部民部都改為戶部了
春秋名劍龍淵劍變龍泉劍應該也是這樣
單獨講避諱,清朝做得好!皇子登基后,皇帝馬上改名,改個特別偏僻的字[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