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人的童年或許都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除了尊老愛幼,禮讓謙遜,像司馬光一樣助人為樂,救人性命也是家長給孩子們講司馬光的故事想要表達的意思。長大之后的司馬光更是了不得,他成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和政治家。
幼時的司馬光在父親的督導下,開始接受學識的學習,剛剛七歲的年紀,就能把晦澀的《左氏春秋》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小時候的司馬光不僅好學,還十分聰慧。司馬光的父親也沒有讓司馬光光讀書,還鼓勵他多跟同齡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也正是如此,才會有日后司馬光勇敢砸缸救人的故事流傳至今。
一、司馬光砸缸
一個人在未來的成就,與其幼時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司馬光被人熟知除了在七歲勇砸水缸救人,另外他還是北宋四朝元老,官至宰相,在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成就之一就是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鑒》,司馬光的人生光輝就從他救人那一刻就開始閃耀了。
相傳在宋朝,有個7歲的小男孩名叫司馬光,有一天幾個孩子在院里玩耍。正當這時有一個調皮的孩子爬上了院子里的大缸,一腳沒踩穩,一下子掉進了缸里。缸里的水一下子沒過了小男孩的頭頂,小男孩既不會游泳,水缸太高他又翻不出來。
一起玩的小伙伴們都嚇壞了,有的一直哭,有的去找大人幫忙。只有司馬光非常冷靜地看了看水缸,撿起旁邊的一塊大石頭,一下子砸碎了水缸。缸里的水一下子都流出來了,很快這個男孩就得救了。
男孩被救之后,他的家人要重謝司馬光,但是被司馬光的父親拒絕了。他認為司馬光救人之事本就是應該做的,而且司馬一家也不是貪財之人,就沒有收被救男孩家的財物。不過他們卻做了另外一件事,將司馬光救人的事一直放在了心上。
二、被救的男孩
司馬光砸缸救出了掉進缸里的小男孩,很多人都為司馬缸的機智和勇敢豎起大拇指。司馬光在別人遇到難題時,挺身而出,值得很多人學習。可大家知道不小心跌落水缸,后來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小男孩是誰嗎?被救的男孩名叫上官尚光,是司馬光大家族里的一個孩子,也是司馬光的玩伴之一。
調皮的上官尚光被撿回了一條命,后來上官尚光離家去求學,在大家族的扶持下,上官尚光也做了官,和司馬光分屬不同的陣營。雖然上官尚光搬離了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可是他卻從來沒有忘記司馬光的救命之恩。
為了紀念救他的司馬光,上官尚光在當地修建了一座“感恩亭”,用以紀念司馬光的救命之恩。不僅如此,上官尚光還將司馬光救自己的事寫進了家譜,為的就是子孫后代也能記住司馬光這位曾經救自己的恩人。
三、不同陣營的伙伴
后來的上官尚光也做了官,雖然兩個人分屬不同的陣營,但不耽誤兩個人私下的友誼。北宋中后期,宋神宗為了江山社稷,開始進行變革,他采取了王安石的建議,想要在朝中實行徹底的變革,用以解決“冗官”和“冗兵”的問題。為了防止朝廷中的權利高度集中化,宋神宗想用改革的方式,分化個人的政權,已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不過此番變法也有弊端,會導致財政支出過多。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冗兵,為了避免因為流民參軍導致軍隊質量低下,導致北宋國力下降就不是開玩笑的事了。不過,或許是太想徹底解決兩個問題了,此番變法宋神宗采取的是激進的方式。
當時司馬光和上官尚光分別支持不同的陣營,司馬光推崇宋神宗的激進派,而上官尚光則惹味保守派更利于當前的北宋。雖然司馬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上官尚光也有自己的政治意見。雖然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分屬不同的陣營的司馬光和上官尚光都是公私分明之人,上官尚光更是不敢忘記司馬光對自己的救命之恩。
四、目的相同
雖然司馬光和上官尚光的政見不同,可是兩個人都有相同的目的—希望北宋強大,即使對北宋的發展有不同的想法,不過都是希望北宋的發展越來越好。
司馬光之所以聞名于世,是因為他主持編纂了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資治通鑒》。司馬光人生的68年,歷經四朝,更是官至宰相。他的一生,沒有辜負自己的抱負,沒有愧對大宋,他更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犧牲了自己,一生沒有子嗣。
后來上官尚光也官至宰相,但是他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最后辭官回了家鄉教書去了,而且上官尚光還寫了很多文章贊揚司馬光。可以說上官尚光無論在哪,他都沒有忘記司馬光在小時候對自己的救命之恩,不僅逢人便說司馬光的好,還自己出錢修建了一座歌頌司馬光救人之恩的“感恩亭”。可以說司馬光和上官尚光兩個人互相成就了彼此。
五、總結
“別人家的孩子”司馬光,他出生在光州光山,因此父親為其取名為“光”。幼時司馬光便在父親的授意下,開始學習《左氏春秋》,七歲的時候便可熟讀此書,震驚數人。后來因為勇砸水缸救人,更是一度被很多人知曉。司馬光很博學又很好學,一方面是出于父親的培養,一方面也是可塑之才。父親出門辦事時,總會將司馬光帶在身邊,司馬光不僅增長了見識,還認識了很多朝廷重臣。
其中有一位大臣非常欣賞司馬光,擔任副宰相的龐籍還將司馬光當成自己的兒子進行培養。可是父母接連離去,司馬光只能扶靈回鄉守孝,守孝期間,司馬光讀了大量的書,寫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章《十哲論》《四豪論》,日后又主持編撰了流傳千古的《資治通鑒》。可以說司馬光的一生都獻給了事業,為了輔佐帝王傾盡了所有,他的事跡也經由上官尚光的頌揚被更多人熟知。司馬光的光芒自小閃現,卻能一直燃燒直至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