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9人入選武廟,為什么趙匡胤稱帝后,想把關羽張飛剔除?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說說這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事其實發生在建隆四年(963年)。

這年四月初六日,趙匡胤巡幸武成王廟,所謂武成王廟就是姜子牙廟,俗稱武廟。

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下令,天下諸州為姜子牙各建一所太公廟,每年定期祭祀,并且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

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又追謚姜子牙為武成王,成為武圣人,同時追謚孔子為文宣王,一文一武,交相呼應。

此后唐朝又將歷代名將總計六十四人(后有七十二賢)配享武廟。于是,配享武廟成為武將死后的最高褒獎,一直到五代都沒有變過。

不過這次趙匡胤來武廟可不是來褒獎、緬懷這些武將的,他是來干一件大事的。

趙匡胤很快歷觀兩廊所畫名將,當他走到秦國名將白起面前時,突然指著白起說道:“起殺已降,不武之甚,胡為受饗于此?”

白起什么人,戰國四名將之首,殺人如麻,史記記載,僅長平之戰他就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兵!后世有人將其稱為殺神!

趙匡胤不能容許這點,馬上命人撤掉白起畫像,并且下令對武廟供奉的武將進行裁定,能繼續配享武廟的武將,有一個標準——“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什么意思?就是既立有大功,又沒有污點的武將才能進武廟,殺俘虜這種事就是污點。

趙匡胤一發話,底下人哪還有不聽的道理。

六月十一日,裁定結果出來了:

魏國吳起、齊國孫臏、趙國廉頗;西漢韓信、彭越、周亞夫;東漢段紀明;魏國鄧艾;蜀國關羽、張飛;晉杜元凱、陶侃;北齊慕容紹宗;梁朝王僧辯;陳朝吳明徹;隋朝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朝李光弼、王孝杰、張齊丘、郭元振等二十二人,加上之前被趙匡胤踢出去的白起,總計二十三人,被踢出武廟。

也就是說,趙匡胤最先針對的是白起,關羽和張飛其實是被白起牽連的,這倒霉催的。

有人出,就有人進,然后宋朝大臣上交報告,增加西漢灌嬰;東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朝王渾、周訪;劉宋沈慶之;北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北周李弼;唐朝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后梁葛從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審等二十三人進武廟。

趙匡胤接到報告后稍作調整,把齊國管仲、魏國吳起加了進去,其他都不變。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很快就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六月十三日,秘書郎、直史館梁周翰提出反對意見,他首先以周公旦和孔子為例,指出就算是圣人也做不到“功業無暇”。

然后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為各朝名將求情。

人無完人,打仗又不是耍嘴皮子的事,誰還沒點錯誤?

只如樂毅、廉頗,皆奔亡而為虜;韓信、彭越,悉葅醢而受誅。白起則賜劍杜郵,伍員則浮尸江澨。左車亦奔軍之將,孫臏實刑余之人。穰苴則憤卒齊庭,吳起則非命楚國。周勃稱重,有置甲尚方之疑。陳平善謀,蒙受金諸將之謗。亞夫則死于獄吏,鄧艾則追于檻車。李虎通中,廣后期而自剄。竇金陳廡,嬰植黨而喪身。鄧禹敗于回溪,終身無董戎之寄。馬援死于蠻徼,還尸闕遣奠之儀。其余諸葛亮之儔,事偏方之主;王景略之輩,佐閏位之君。關羽則為仇國所擒,張飛則遭帳下所害。凡此名將,悉皆人雄,茍欲指瑕,誰當無累?或從澄汰,盡可棄捐。況其功業穹隆,名稱烜赫,樵夫牧囁,咸所聞知,列將通侯,竊所歸慕。若一旦除去神位,擯出祠庭,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必使時情頓惑,竊議交興。景行高山,更奚瞻于往躅,英魂烈魄,將有恨于明時。”

但是趙匡胤不聽,按原計劃來,就這樣,別廢話了。

現在問題來了,趙匡胤為什么要大張旗鼓的在武廟配享上做文章,要和白起過不去呢?

趙匡胤絕對不是興血來潮,一時興起,而是充滿政治意味。

這事有個直接原因。

這年二月初九日,宋朝大軍兵不血刃,滅掉南平,接下來大軍劍鋒直指湖南,要去收拾武平節度使周保權。

南平只是道開胃小點心,趙匡胤接下來要去吃湖南這道大餐。

結果接下來上演了宋朝統一戰爭中最慘絕人寰的一幕。

史書記載:

“處耘擇所俘體肥者數十人,令左右分食之,少健者悉黥其面,令先入朗州。會暮,宿寨中。遲明,慕容延釗繼至。所黥之俘得入城,悉言被擒者為王師所啖食。賊眾大懼,縱火焚州城,驅略居民,奔竄山谷。”

指揮作戰的李處耘發的哪門子瘋,他抓獲俘虜后,從中挑選了數十名大胖子,然后當著其他所有俘虜的面,讓士兵們把這幾十個大胖子給吃了!

古往今來,戰爭期間,屠城的不罕見,吃人肉的也不罕見,可像李處耘這樣命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吃人肉的,還是突破了人們的道德底線!

李處耘竟然真的吃人,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吃,以一個人一百五十斤,吃了四十個人來算,宋軍這次也吃了六千斤人肉!

不知道吃人肉的宋軍以后還吃不吃得下肉,會不會犯惡心。

反正至少把在場所有武平降兵給惡心壞了。

李處耘這是要干嘛?很快他就給出了答案。

李處耘隨即下令在數十個少壯俘虜臉上刻上字,然后放歸朗州。這些幸運兒應該感謝自己不夠胖,否則他們也將成為宋軍的口糧。

當他們僥幸逃出生天,逃回朗州之后,立刻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朗州城里所有人。

兄弟們,宋軍真的吃人肉,父老鄉親們,趕緊減肥,宋軍首先吃的就是胖子。

這件事告訴我們,減肥還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減肥的重要性,再次被重申,宋軍的恐怖,再次被宣傳。

很快,宋朝大軍會吃人的消息已傳遍朗州全城。

對面可是一支會吃人的虎狼之師,誰還有膽子抵抗這樣的軍隊?還有誰想試試自己的體重有沒有達到被當做人肉的標準?

于是“賊眾大懼,縱火焚州城,驅略居民,奔竄山谷。”

恐懼是會傳染的,朗州城內軍民開始大亂,百姓們紛紛縱火焚州城,奔竄山谷,朗州潰不成軍。

這就是兵法里說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李處耘的手段是惡心了點,殘暴了點,可效果卻出奇的好,湖南很快被拿下。

整個荊湖大地就被趙匡胤給吞并了,這本是開疆拓土之功,最讓帝王興奮的事情之一。

但是當趙匡胤得知李處耘殺俘的消息后,可把他給惡心壞了。

趙匡胤開始了反思,他在反思李處耘吃人事件的前因后果。

李處耘的做法其實就是五代常規做法,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沒錯,李處耘的辦法效果十分顯著,瓦解了敵人抵抗的勇氣,兵不血刃,攻城拔寨。

但這個方法只是純粹的軍事手段,只適合打天下,卻不適合治天下。

事后證明,當李處耘大軍拿下湖南后,殘暴的吃人事件所積累的恐懼和仇恨,被大軍擾民行徑給徹底點爆了。

湖南百姓開始紛紛反抗宋軍,湖南爆發民變。

之前劫持周保權的汪端更是召集數萬人馬,反攻朗州。

直到這年九月,汪端被慕容延釗擒獲斬殺,湖南的亂子才漸漸被平定下來。

最后大宋擊敗武平軍、拿下湖南所付出的代價要遠遠低于此后平息湖南民變的代價。

這不是趙匡胤想要的結果,天下還有這么多地方沒拿下來,如果每個將領都像李處耘,每個地方都像湖南,趙匡胤縱使消滅了敵人,又該花費多少精力,才能安定地方亂局呢?

趙匡胤已經不是一個攻城拔寨武將了,而是一個治國安邦的皇帝。

他是一個政治家,他必須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考慮問題。

他不能接受李處耘這一套,新朝新氣象,現在是大宋王朝了,必須進行改變。

于是這才有了武廟一事,實際上,趙匡胤是借武廟,殺雞儆猴,或旁敲側擊,打擊李處耘這種殺俘之風。

當然,這只是直接原因,就算沒有李處耘這事,趙匡胤也會想方設法的進行改變。

其實在戰爭開始前的建隆三年(962年)二月十四日,趙匡胤便對左右近臣說:朕欲令武將盡讀書,知為治之道。”

什么是為治之道,就是用讀書人推崇的溫和統治,取代五代以來武將奉行的長刀大劍般的殘酷統治。

等李處耘拿下南平后,趙匡胤就開始任命一些文臣做知州,王仁瞻、呂余慶、李昉、薛居正這些新任知州,都是典型的文官。

到了這年四月初四日,趙匡胤又在湖南各州設立一個副職——通判,通判有權管理本州內所有軍民之政,并可越過知州直接將地方情況上報皇帝。

首先擔任通判的就是刑部郎中賈玭等人,清一色的文官。

與此同時,趙匡胤又收天下節度使們的支郡管轄權,所謂支郡,即歸屬該節度使轄內,但非該節度使駐地所在的其他各州。比如昭義節度使,昭義節度使管轄澤、潞、邢、洺、磁五州,潞州為其治所,澤、、邢、洺、磁四州即為支郡。

從此,天下節度使們只剩下了他們各自本州之內的權利,其他所有支州便由中央直接派來的文官擔任知州、通判進行管理。

這樣一來,文官開始成為地方父母官,成為接管地方行政權,代表朝廷對轄地進行管理。

武將們在地方的行政權就這樣被剝奪了大半,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趙匡胤又設立了一個專職機構——轉運司,由文官擔任轉運使,每一個轉運使來負責一路的財政收入。將地方上每年稅收,除了少量必要的經費之外,全部上交,一下就剝奪了地方武將的財權(注:此時地方邊將還有財權)。

行政權,財權沒了,司法權呢?

五代時期,地方司法由地方武將的校尉充當司法提刑官,負責地方司法事務,有權進行一切司法審判,包括死刑。

但是,趙匡胤在此之前就下令,全國各州所有的死刑案件,要全部上報朝廷,由刑部復查,地方官員沒有執行死刑的權力。

而由武將擔任的負責司法的司法提刑官員全都清除,改由文官擔任。

司法權就這樣被剝奪了。

這樣一來,“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朱熹語),武將就剩打仗了,地方行政、財權、司法權全部被剝奪,都由中央委任的文官負責,文官再也不是裝點門面的花瓶了,文官們終于度過了五代的寒冬,聞到了春天的氣息。

從這我們也能看出,趙匡胤這樣的政治家,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興血來潮,而是有著深意。

趙匡胤對白起、關羽、張飛動刀,其實就是為了改變五代武將囂張專權之風,推動宋朝文治的到來。

此事雖小,卻也讓宋朝開始和五代涇渭分明

3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我去武廟看過

  2. 那武將都別推啊。

  3. 這是說得比較詳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