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有哪些有名的圍屋?

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重要的實物載體,是大陸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始見于唐宋,興盛于明清。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亂饑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五次大遷移,先后流落贛南、閩西、粵北等地,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客家先民多數聚族而居,為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態下保護族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逐步創建起了防御功能極強的客家圍屋。現存客家圍屋主要分布于贛南和粵北地區,以生土、磚石、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設有凸出的炮樓或炮角,集家、祠、堡三種功能于一身。龍南境內保存有客家圍屋376座,圍屋數量之多、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屬全國之最。

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在一個有限的地域內保存著數量如此之多的客家圍屋,在大陸是絕無僅有的。2007年10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龍南“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稱號。

龍南縣保存著年代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客家圍屋,始建于明代中后期(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龍南縣楊村鎮烏石圍、武當鎮田心圍、關西鎮西昌圍都是圍屋發展初期的典型代表。

關西圍景區位于龍南縣關西鎮境內,距縣城15公里,景區包含關西新圍、西昌圍、鵬皋圍、田心圍、圳下圍、大書房等圍屋。

景區的核心景點——關西新圍,始建于清嘉慶三年(西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西元1827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該圍屋規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大陸外發現保存最為完好、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圍屋。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江西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AAAA旅游景區。

關西新圍,是龍南縣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與老圍“西昌圍”相對映,俗稱為“新圍”。關西新圍占地總面積7426平方米,呈正方形,四角建有炮樓。其整體結構像個巨大的“回”字,中間是祠堂,圍內建筑對稱布局,形成九幢十八廳的典型建筑。圍內百余間房屋布局科學、結構嚴謹,其采光、通風、排污考慮周到。關西圍繪畫、裝飾之美也令人贊嘆,正廳大門前有一對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石獅;廳堂廂房都鑲嵌有龍、虎、麒麟等。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