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峽谷地貌、巖溶地貌最為典型,且民族風情最為濃郁,大家有去嗎?

大陸眾我的少當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并以云貴高原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的民族種類最為眾多。據有關資料:這片面積不大的國土上竟然集中分布了30多個兄弟民族。其中云南一省就有漢、彝、白、壯、傣、苗、回、藏、僳僳、哈尼、拉祜、佤、納西、瑤、景頗、布朗、普米、怒、阿昌、獨龍、基諾、蒙古等23個民族聚居,成為大陸民族種類最多的一個省。若以單位面積上擁有的民族數作為民族密度來衡量,那么本地區的民族密度之高,不僅在大陸是首屈一指的,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那么,西南地區為什么會密布如此眾多的民族種類呢?我以為,這是與西南地區錯綜復雜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 一、崎嶇險峻的地形阻擋了外部民族對其兼并與融合 西南地區處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新構造運動強烈;加之石灰巖分布廣,氣候暖濕,流水侵蝕、溶蝕作用顯著,因而地表極為崎嶇破碎,成為大陸乃至世界上最為險峻的地區之一。這里高山環峙,地勢高差懸殊,峽谷深切曲折,河水湍急。自古以來四川就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而著稱,而云貴高原上更有“地無三里平”之說。如此險要復雜的地形,對西南地區及當地居民來說,猶如一道堅固的天然屏障,既隔絕了該地區內的人們與外界發展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同時,在歷史上生產力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它也有力地阻擋了一切外部民族對該地區的兼并與對區內民族的同化與融合。為該地區的居民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得以自由地各自向前發展,并形成各具特征的眾多兄弟民族提供了一個免受外界干擾的外部環境條件。 二、崎嶇復雜的地形把西南地區分隔成了眾多相互隔絕、互不連通、封閉性極強的地域單元,導致區內民族分化易、融合同化難,使眾多民族在這里得以安居樂業。 民族皆有其自身的形成、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它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共同地域”既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更是一個民族得以形成、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空間物質條件。如要我們把一個民族的形成所依賴的共同地域,叫做一個完整的地域單元,那么,該地域單元內部自然環境條件應是比較統一穩定的,且其內部的連通性好,利于其內部的人們相互交往、通婚和融合,便于形成共同語言、共同經濟活動和共同文化及其共同的心理素質。同時,地域單元的周邊地區常因崎嶇的山地、幽深的峽谷、茫茫原始密林、浩瀚的海洋等形成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足以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阻礙地域單元內的人們與外部進行大量的經濟、文化和語言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和同化,為地域內的人們形成與外界在語言、經濟活動、文化與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提供了可能。而西南地區被崎嶇復雜的地形所分隔成的地域單元,其空間尺度是狹小的,數量是眾多的。如云貴高原上不僅因構造作用形成的小盆地多,外力流水作用形成的深切峽谷、深邃的圓形洼地也很多;滇南帚狀山脈區則多寬廣的山間谷地和盆地;橫斷山區則是高山峽谷相間排列,“仰望山接天,俯看江成線”。在如此眾多的地域單元內,或因本來就居住著分屬于不同民族的部落,或因地域間互不連通、相互間無法正常交流,久而久之,出現了民族分化。所以,在歷史上該地區形成具有不同語言、不同文化和風俗習慣的眾多民族種類是很自然的。如居住在怒江谷地的怒族、獨龍江畔的獨龍族, 以及滇南寬谷中的拉祜族、基諾族、佤族、哈尼族、景頗族等等都是在較狹小閉塞的地域單元內形成的少數民族。 三、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促進了不同地域單元內的不同民族的人們,形成不同的經濟 活動、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獨特的語言和風俗習慣等諸多差異。 這些差異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民族間相互隔絕、缺少相互交流、天長日久產生分異而形成的; 而另一方面則是受不同的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西南地區因緯度,特別是海拔高低的差異懸殊,迎風坡與背風坡的不同等,導致區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各地降水、氣溫、土壤、動植物資源等方面差異明顯而多變。既有終年高溫多雨的宜種植水稻、熱帶經濟作物的水果區;也有四季如春、降水適中、利于種植溫帶作物的耕作區;還有高山草甸適于發展畜牧業的牧區……。總之,客觀上自然條件的差異,為不同地域單元內的人們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漁等不同類型的經濟以及狩獵、采集、種植等不同的生產活動奠定了基礎。這又將對不同自然環境下的不同地域單元內的人們形成經濟活動、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產生進一步的深遠影響。 四、崎嶇的山地不利于傳統農業的發展,阻礙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從而進一步延緩了該地區民族間的相互融合與同化的進程西南地區巖溶地貌發育典型、山高坡陡、土層瘠薄、耕地缺乏,加之地層保水性差,地面常感缺水而具有干旱特征等原因,在歷史上不利于傳統農業生產的發展,從而也制約了本地區整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文化的進步,以及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因而長期以來西南地區眾多民族一直處于生產力水平較低、相對落后的境地。因此,這里眾多民族也無法去克服自然的障礙,走出家園去發展地域單元間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等。這就深刻地影響了本地區內眾多民族間的融合與統一的進程。這是該地區眾多民族一直長期共存至今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 自然環境因素在西南地區形成眾多民族種類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是重大的、多方面的。此外,歷史上漫長的封建社會統治時期, 曾多次有“客民”大量移入,更有眾多“犯人”流放于此,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等人為因素造成民族隔離與分化的加深,阻礙了民族間的融合和同化,也是本地區少數民族眾多的重要原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