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特色小吃薈翠
羊肉餬餑:合陽黑池鎮的羊肉餬餑曾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餬餑有油水厚、味道美、價格低廉、經濟實惠的特點,過去曾有“寧吃一盤餬餑、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諺,可見其受群眾歡迎的程度。
麥子泡:陜西澄城縣的本地小吃,僅限與澄城本地,不為外人所知。麥子泡是以大麥籽入鍋熬湯,里面放上豆腐,仙草,大肉,木耳等,上面一層紅油辣子,最不可缺者得有一些豬下水,撒上香菜。大肉鮮美,豆腐香辣,麥子湯醇厚,極美味。
水盆羊肉:看到這個,千萬別把它跟羊肉泡饃混淆了,此羊肉非彼羊肉。水盆羊肉由商朝的“羊羹”發展而來的,秦漢時稱為“羊肉臐”,唐宋時又叫“山煮羊”,不僅味道刺激,還有祛暑的功效。水盆羊肉肉爛湯清,鮮嫩爽適,味美可口,如與燒餅同吃,并佐以青蒜、芫荽、泡菜,則風味尤美。
羊肉糊卜:是韓城一大特色飲食,操作工序非常麻煩。上等的農家自磨面和的不軟不硬,手搟成圓形的面片后,再切成滑鼠墊那么大小,放到油 光的鐵烙餅鍋上,緩緩的火候,烙到六七分熟的時候取下來,然后,象切面條一樣,切成韭葉那么寬,糊卜的手工制作就算完成了。其味道香辣,深受陜西人民的喜愛。
三池削面:與山西刀削面在原料和工藝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三池削面原料選用蕎面而不是麥面;削面的刀用平刀,削出的面條長、薄厚均勻,而不是那種中間大、兩頭尖的面魚魚;盛面不用碗而用平盤。
太后餅:是陜西省富平縣的傳統小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創制于漢代,系漢文帝之母薄太后御廚所擅長,太后喜食,故而得名。由面粉和豬油等制成。特點是油而不膩。
月牙燒餅:因外形酷似月牙而得名,其表皮黃亮,外脆內軟。大荔人吃月牙燒餅,一般是跟清湯羊肉一起吃的,也就是要夾了羊肉來吃。半個燒餅,又是有著層層的半個燒餅,中間是空的,倒是非常適宜于夾了肉吃。
踅面:是渭南地區獨有的,為當地人極為偏愛的風味小吃。其歷史非茶館悠久,相傳西漢高祖3年(西元前204年),漢淮陰侯韓信在合陽黃河邊的夏陽渡用木罌渡軍活捉河東魏王豹時,為解決10萬軍士吃飯問題而發明此面。踅面可稱得上是大陸最早的“速食面”,主成分是粗糧,做成面條后可即食,也可放置數日再食,是很好的降糖降脂保健方便食品。
合陽踅面:是陜西關中地區合陽人的傳統食品,是以蕎麥面、面粉為原料制成的一種面食小吃。其特點是:以蕎麥面、面粉混勻后烙成的大餅,切成面條狀過水后加紅薯粉魚魚,加入各種佐料,聞其味香、面條勁道、魚魚爽滑。其結合了多種粗纖維、高蛋白原料在其中。
帶把肘子:大荔帶把肘子源遠流長。傳說,明朝弘治年間,同州(今陜西大荔縣)城里有個廚師叫李玉山,技藝精湛,做得一手好菜。
渭南南七蕎麥饸饹:饸饹,分為小麥面饸饹和蕎麥面饸饹,而蕎麥面饸饹比小麥面饸饹更美味,陜西大多數縣市的老百姓都會做,各地的制作工藝也大同小異,口味自然有所不同,至于起源于那朝那代已無從考究。
八寶辣子:辣子是百吃不厭的一道菜,雖然它不一定出席在大型宴會上,但卻成為渭北地帶廣為流傳的名食,也有人稱其為什錦辣子或醬辣子。它的色澤紅中帶黑,肉厚油大,入水不沉,辣香純正,質地優良,素有“辣中之王”之美稱,這為它成為八寶辣子的重要材料起到了決定作用。今以八種原料(干辣椒和胡蘿卜、蒜苗、馬鈴薯丁、油炸花生米、玫瑰咸菜、炸豆腐、肉末),佐以秦椒配制而成的八寶肉辣子經不斷改良,已不僅是蒲城人的絕活,更是陜西乃至全國人民向往的美味。
關中名吃,蕎面饸絡,都是這樣寫的,至于是不是蕎面,加了多少蕎面,就不得而知了!
大早上發這些拉仇恨嗎
刁蒲城的八寶辣子夾椽頭饃,好吃!過癮!// @張忠林886: 哈哈哈哈,我蒲城的 // @北塬在北: 八寶辣子的根在乾縣
麥子泡才是真愛
東府渭南名想吃大匯萃!
蕎麥饸絡,牛舌頭燒餅,魚魚,麥子泡,瓤皮,帶把肘子,等等
渭南是羅萊賓館對面小周冒菜好吃,車雷村的口口哈賣包子的,名字忘了,第一家,好吃,馬回齋羊肉泡
渭南的包子以時辰包子,蒲城包子最為著名,個大皮薄,餡地軟豆腐等,在渭南吃了正宗的包子,可以說在外地再也沒有這味!賈三,老鐵家那是灌湯包,和渭南這里的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