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饅頭發好了上鍋蒸,熟了一看,中間有個成了死面坨?

饅頭醒發好了,也開始上鍋蒸了,到了饅頭出鍋的時間了,開鍋一看,有的饅頭回縮了,成了死面坨。還是真有這么回事。


看似是在饅頭出鍋的瞬間出現的,其實,在上鍋開蒸之時已經有了疏忽和漏洞,隱患早已存在。主要是這兩方面的原因:

蒸制火力過大。一般來說,除蒸包子要用冷水外,蒸制饅頭、花卷,最好用大溫水。中火趕氣,上氣才比較“均勻”。當籠蓋氣孔有氣體冒出時,改用中火。停火前5分鐘,改用小火,是蒸籠內氣壓不斷的變化。

如果一開始就用大火,還用開水,籠屜內溫度一下子提高太快,而饅頭內部受熱慢,外表是熱的。出鍋時容易出現回縮或皺皮現象;再如果一直使用大火,蒸籠內氣壓過高,水蒸氣不能有效的排出,大量聚集在最頂層籠屜和籠蓋內部,這已經存有隱患了。

停火后立即揭去籠蓋。饅頭內部是由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小氣室組成。小氣室所承受的外部壓力超過了內部,小氣室所承受的平衡結構會被打破。蒸饅頭停火后,在打開蒸鍋的瞬間,溫度會驟然下降,饅頭內部的水蒸氣迅速冷凝,導致饅頭內部壓力迅速降低,內外形成壓力差。尤其是秋冬季節及氣溫較低的地方,饅頭蒸制前后溫度變化大,饅頭極易回縮;若停火后即揭籠蓋有可能使水蒸氣滴在了饅頭表面,“燙傷”饅頭成了“死面坨”。

防止饅頭成”死面坨”的有效措施。

這種”死面坨”的饅頭,在開蒸以后,上氣的過程中已經遭到水蒸水的侵擾。是水蒸氣惹的禍,也只有揭去籠蓋只是看到的結果。但是,只要在最頂層籠屜蓋上一塊白布,再蓋上籠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其實,只要通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和摸索,饅頭出鍋時成死面坨了,還是在蒸制這一環節上的問題。水蒸氣才是導致饅頭成死面坨的直接原因。這些饅頭表面布滿了小水滴滴過的痕跡。還是因為水蒸氣凝聚而成的冷凝水滴在饅頭的生胚上,使生胚不能膨脹,饅頭變得又小又硬。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在90年代初,單位分了個老房子,住進去后,就出現過幾次詭異的事,一到晚上屋里有個木門就咯吱的開關,起初以為是風掛的,就用繩子拉住,可天天都是晚上響。每次蒸饃都有1-2個縮下去,也就是當鍋蓋打開一瞬間時,饃就快速收縮,最終成為一個黑疙瘩。后來我就在門響的那個時間段蒸饃,門開始咯吱響越來越頻繁了,沒開燈,我裝作不知道,然后右手握刀左手迅速解開鍋蓋,看準哪個饃后一刀就躲下去了,饃被批開了,被批開的饃慢慢彈起來了,這時門還在響,我沒有之聲,手提菜刀往外走,走著走著,我猛的一回頭把菜刀扔到木門上,刀扎在了門上,就在那一瞬間門不響了。第二天我就在門那里點三柱香,燒了幾張黃表紙。從此后門再也沒響過,饃也不縮了。

  2. 饅頭做好生坯以后放到蒸鍋里等它膨大了,再開火,就沒死面坨了

  3. 鍋蓋要透氣,千萬不要把水滴在饅頭上,要不就會變成死面饅頭

  4. 我老家在西北,發面放喊揉好后直接上鍋大火蒸,熟了直接出鍋,每個都很好。可到了南方,怎么做就像上面說的一模一樣,郁悶死了。

  5. 我跟你說一下,要是我婆婆婆看到,這樣的饅頭肯定會拿個菜刀逮著,死面坨坨菜刀坐上三刀,嘴里罵咧咧,他說是鬼捏的,哎呦媽呀,嚇得我呀,都不敢出門,后來我發現啊,是水蒸氣搞的鬼[呲牙]

  6. 蒸饃饃有過此現象,吃著特別筋道[偷笑]

  7. 我們農村人,經常自己做饅頭,烙餅子。沒聽說過火大了會成坨。😄😄我們用的都是不銹鋼鍋蓋,水蒸氣上浮之后一定會往下流的,我也做過成坨的一次,應該是鍋蓋沒蓋好露氣了。

  8. 我做的饅頭就是成了死面坨[淚奔]

  9. 怪不得我蒸的饅頭有時也這樣,嗯,懂了[捂臉][捂臉][祈禱][祈禱][祈禱][玫瑰]

  10. 學習了,蒸饅頭還大有學問呢?不然蒸出來就不好吃[贊][贊][贊][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