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都吃遍了魚蝦蟹蚌的你們,認識這個神奇的東東嗎?它就是——龜足。
《海錯圖》龜腳贊
龜腳,這種礁石上的海物,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其實,它身上有很多故事,有的搞笑,有的讓人流口水,有的能要人命……
龜足
一只龜足由哪幾部分組成,這張圖一目了然
《海錯圖》中寫道:“中三爪能開闔,開則舒爪取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龜足中間的3個“指頭”里,會伸出又細又軟的蔓足,抓取水中的食物。龜足乍一看好像不能吃,常常被人丟棄。然而,在沿海地區生活的人們卻很喜愛,經常把它當作解悶的小食,就像北方人喜歡嗑瓜子一樣。
龜足被《海錯圖》的作者聶璜定義為“非蠣非蚌”,如“勿”如“易”。它的名字五花八門,更有不少逸事。《海錯圖筆記》的作者張辰亮就對龜足的前世今生一一細說,讓我們對這個“有故事的海鮮”有了更深的認識。
龜足
文 / 張辰亮
“石蜐(音jié ),今稱為龜腳,一名仙人掌。”北宋時期的《廣韻》里,短短一句話,就給這種動物安上了3個名字。石蜐,看名字能猜出是一種長在石頭上的“蟲”。那么,后兩個名字呢?《廣韻》也給出了解釋:“曰龜腳,象其形也。曰仙人掌,特美其名。”意思就是,叫它龜腳,是因為它長得像烏龜的腳;叫它仙人掌,只是為了好聽些,所以把烏龜換成了仙人。不過,這和植物里的仙人掌無關。
除此之外,它的各種別名也都是形容長相的:佛手貝、狗爪螺、雞冠貝、觀音掌、筆架,日本人叫它“龜手”……而它在科學界的中文名稱叫“龜足”。
雖然,龜足在俗名里被冠以貝、螺之名,但《海錯圖》的作者聶璜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說,龜足“非蠣非蚌”。確實,龜足與貝、螺沒有關系。它屬于甲殼動物亞門,蔓足綱,圍胸目,鎧茗荷科,和蝦、蟹的關系更近。
可為什么它不能像蝦、蟹一樣爬行呢?其實它的幼蟲是會游、會爬的。一旦找到合適的礁石,幼蟲就會把自己固定住,然后慢慢變成龜腳的樣子。“腳爪”部位就是它的頭狀部。聶璜觀察得很仔細:“爪無論大小,各五指……中三指能開合,開則長舒細爪,以取潮水細蟲為食。”看看實物,還確實是5個“指頭”。其實,龜足共有8塊殼板,其中3個指頭分別由兩塊殼板拼合而成。當中間的殼板打開后,它就會伸出“細爪”(科學上叫蔓足),抓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至于“腳脖子”部位,則是它的柄部,負責固定身體。由于要抵抗海浪沖擊,柄部的肌肉特別發達,外面還生有粗糙的鱗片。龜足通常將柄部藏在石縫里,只露出頭狀部。
龜足這個東西,乍一看好像不能吃,但不少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還就愛吃這一口。他們吃的是龜足的柄部。把外面的硬皮剝掉,里面是一塊白肉。這塊肉口感緊實,有蟹肉味。雖然就算吃掉一大盤也不解餓,但可以解悶,就像嗑瓜子一樣。
完整的龜足
剝掉外殼的龜足
大陸人吃龜足,一般是白灼或爆炒,當作下酒小菜。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則把龜足視為滋補的海鮮,會用清酒把它蒸熟,或者做成味噌湯。
白灼龜足
在《海錯圖》中,還記載了兩件關于龜足的逸事。
第一件事比較悲傷。龜足生長在海邊的石洞內,冬天尤其繁盛。人們會趁退潮鉆進洞里,采集龜足。而此時,洞里通常比外面熱。熱氣一蒸,人的身體就會略微發脹。如果洞口太小,發脹的身體就鉆不出來,等到漲潮時,這些出不來的漁民就被淹死在了洞里。
第二件事比較有趣。由于龜足外形詭異,古時候中原人不認識它。有一次,一個中原人到福寧州(注:今福建寧德、霞浦一帶)做官,看到市場上有賣龜足,想嘗嘗,但又不屑于向別人請教它的名字,于是便在采購單上寫:“給我買那種長得像‘勿’字或‘易’字的東西。”負責采買的手下人看不懂,有人給他支招:“一定是龜足,那東西不就長得像勿字和易字嗎?”采買的人試著買來龜足,這個中原人一看:“對,就是這個!”
這個段子莫名戳中了聶璜的笑點。他寫道,這件事“可為噴飯,至今以為笑談”。從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聶璜笑點夠低的。
圖文選自《海錯圖筆記》
▼
額,我們叫筆架
藤壺,味道普通
市場上天天有。
我們這八十多一斤
甲殼亞門,顎足綱,鞘甲亞綱,蔓足下綱,圍胸總目,有柄目,鎧茗荷亞目,鎧茗荷科。最接近他的親戚是藤壺
沒有污染的海鮮最好吃
以舌尖上的大陸為準,藤壺
這玩意沒吃頭,因人解饞而被賣高價,其實不值
虛榮心帶來了價格!一個平常的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