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長周期長
2、養殖水平低,品種沒有優化。高原地區也很難獲得其他品種來進行雜交選育。
3、分散養殖,難以集中供應。
4、運輸成本高
5、肉質偏瘦,口感較柴。
6、有膻味,尤其是未閹割的公牛肉。
7、供應價格高。
8、宗教因素。不殺生或放生是藏傳佛教莫大的功德,自己吃多少殺多少勉強說得過去,但批量養殖販賣屠宰,賣給漢人?這個罪過太大了。
所以牦牛肉一直都不會作為主流牛肉。各位在藏區各個旅游景點買的風干牦牛肉,也都是鴨肉+牛肉香精制成,口感酥軟,入口化渣。
若是真正的風干牦牛肉,里面油脂和筋很多的,首先你嚼不動(得用藏刀慢慢削),其次你接受不了油脂的膻味兒。
圖片: 真.風干牦牛肉
2018年5月,那曲地區比如縣藏民家的日常食物。
四川就產牦牛,每年冬天都托人從草原上帶回來,貴的時候35一斤,便宜時25一斤,牦牛肉膻味大肉質老,孩子不愛吃,只有燒著吃
不好吃。牦牛肉沒有水牛、黃牛肉那么好吃。
牦牛肉不如黃牛肉好吃,藏族自己說的牦牛肉口感不好,有錢的藏族人都吃黃牛肉。
最重要一點!不好吃
同樣的價格,我只吃豬肉,牛肉吃兩頓就怕了
真正好的散養牦牛肉現在是不好買的到了,除非你家有藏區親戚或者自己實地去買人家散養后宰殺的。市面上哪怕你在當地買都百分之80是半育肥和純育肥的牦牛。一般不經常接觸這一行的人是弄不清楚的。牦牛確實不假,就看你買的是草膘還是純育肥或者半育肥,肉感和質量都是區別很大。只要吃了有腥味或者肉勁不好,口感帶一些面的感覺都是育肥。同樣任何品種都一樣,到處亂動的和只在一個地方待著的區別就很大。
牦牛肉太硬,咬不動啊!
四川人周邊高原多,可以經常吃到牦牛肉,40多一斤。有時候去紅原那些地方旅游,看到牧民一群群的牦牛,好生羨慕,聽說有些人身價幾百萬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做牦牛餐廳生意,賣了幾年牦牛肉,虧了幾百萬元。想不明白,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還會虧?其實還是太貴了!當我菜單價做到人均100元的時候,我還沒錢賺,但客人已經覺得很貴,隨便請一桌客,就要上千元的消費,稍吃好點加酒水,就要去到兩三千元了。又不是海鮮,光吃個牛肉,所以客人覺得劃不來。加上公款吃喝基本沒有了,這生意更加沒法做。
饒了一圈,原來是個賣牦牛牛肉的[捂臉][捂臉][捂臉]你的有些觀點我不贊同,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紐西蘭,澳洲,我們都去考察過,大部分都是散養牛,只有部分育肥牛才是圈養,我表達的意思并不是外國的月亮比大陸圓,但國外散養牛的環境,抗生素的用量比大陸嚴格,牛肉藥物殘留很低,還是理性看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