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過是南方人不喜歡“被代表”。
由于歷史上北方戰亂頻繁,導致正統華夏“衣冠南渡”,南方繼承了璀璨的文化,相對來說,北方要凋敝的多。
(衣冠南渡)
這在飲食文化上也有體現。
例如,八大菜系中,有七個在南方,只有魯菜一個在北方,而且還比較小眾。
聯合國確定的8個美食之都,大陸獨占四個(成都、揚州、順德、澳門),全在南方,這還不包括“食在廣州”的廣州。
可見,論飲食文化,南方對北方幾乎呈碾壓狀態。
(重慶人的尾牙)
正是因為菜品繁多,美食豐富,南方人很少對于某一樣食物特別執著。
而尾牙,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自然非常重視。
(成都人的尾牙)
而南方豐富的物產、深厚的美食文化,為尾牙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廣州人的尾牙)
也導致,南方人很難理解北方人那種對于同一種食品的執念——立秋吃餃子、立冬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高興吃餃子、不高興也吃餃子,最后,大過年的還吃餃子?
(貴州人的尾牙)
所以,當春晚主持人說“全國人民家家戶戶都端出了熱氣騰騰的餃子”時,南方人很難引起“共情”——因為我們很少大過年吃餃子,也不認為這種簡單、普通的食品,能夠代表豐富的尾牙。
(福建人的尾牙)
其實,解決辦法也簡單,只要說“家家戶戶都端出了熱氣騰騰的尾牙”,就可迎刃而解,畢竟,沒人會去追究你的尾牙,到底是各種美食珍饈,還是只是一盤簡單的餃子。
(北方人的尾牙)
北方真沒什么可吃的,更何況他們也不重視吃飯
北方比較貧困在經濟上拖了南方的后腿
餃子不是北方食物,而是中原食物。正經的傳統食物。衣冠南渡俗稱客家,也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南方。長江以北大部分時間是大陸傳統的文化政治重心,歷來嶺南蠻夷流放之地,物產雖豐,民心不治道德不興,江淮富庶,商賈云集,奢靡享樂之風盛行,為國家所不倡導,只不過改革開放以后,一起以經濟為重,南方開始覺得有優越感和話語權的優勢了。
因為北方人窮,很少能吃到像南方人那樣一桌子菜的時候
這得說淸楚,東北過年也是一桌子萊,餃子是年夜12點時吃的,還有初一早上吃餃子。
這家伙說得很好,作為南方人我很贊同,我不想吃餃子,也不想被代表吃餃子,我也不想塞湯圓在你們的嘴里
最近關于春晚主持人說尾牙吃餃子還是吃湯圓的問題爭論不休,我就想說都是沒事閑的。這是民族大融合的必然結果,需要這么上綱上線么?什么意思?要分裂么?別南方北方的,都是大陸的,國語之所以能推廣,因為那是以大多數人語言發音為基礎,便于推廣的,吃餃子是以行政區域劃分為基礎,大部分地區約定成俗的一種習俗,就如同大陸人無論你在大陸國外,過年穿紅色,結婚大多數人也穿紅一樣,你可以不穿,沒人逼你,但是別拿這個說事,要不要這么玻璃心。當燦爛的太陽跳出東海的碧波,帕米爾高原依舊是群星閃爍,你能說怎么兩個地點日出時間不同么?你能說太陽換個地方日出么?事多幸福少!過好自己日子得了!
北方還中午結婚,習俗不一樣,關鍵是春晚是大家的,主持人應該考慮周全,不周全就別說了,不說又沒什么影響
南方人,要靠菜刀,剃刀生活,所以做菜精點也正常。
我就想問問南方人的尾牙吃得了嗎???剩下的怎么辦,扔了?還是留著繼續吃????如果扔了是不是太浪費了,留著吃剩飯也不健康吧???少做點頓頓吃新鮮的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