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替江西人感到委屈,也替江西菜感到委屈。
最近城城在網上沖浪時看到一個帖子:「哪些城市的美食是被嚴重低估了?」一看評論,發現點贊第一名的不是哪個城市,而是一整個江西!
說到“存在感低”,幾乎沒有其他城市能打敗江西。它本身也是絕大多數大陸人的知識盲區:
很多人至今,都沒搞清楚江西到底在哪里,或者覺得江西是南昌的一個市……據說,部分江西人在外省,會說自己來自井岡山,大家立馬就能腦補出「哇,革命根據地!」
但實際上,大家也不知道井岡山到底在哪兒……△ 井岡山,到底在哪里呢?圖by 網路
一說到美食,江西人也感到委屈。美食和省份一樣自帶“隱身”屬性,被湖南、廣東、湖北、浙江、安徽、福建六省包了個嚴嚴實實。且各有各的菜系,拎出來都是能單打獨斗的好手。最關鍵的是,它們都要比江西菜來得高調。△ “環江西”美食圈……圖by 網路
想在全國34個省市挑出沒有川湘菜館的地方,不易。
但是,想挑出幾個有贛菜的地方,難。
△ 你怕了嗎?圖by 網路
雖身處在“美食圈”的C位,但每次人們的注意力稍微往江西挪一下,立馬又被其他吸引走了。導致一說起江西美食,大家想了半天……南昌拌粉?瓦罐湯?這讓4666萬江西人直覺得——
“我們太委屈了!”
辣出名的江西菜,只聽傳聞不見真身實則各成一派,各自為戰,互相“不服”
想必大家都在互聯網的段子里,聽聞江西菜的厲害。給人的印象就一個字,辣。
但吃過的人才知道,是真的很辣。
△ 辣辣辣。圖by 消費主張
從江西回來的朋友們說,去江西玩了幾天吃進肚子里最多的……
不是美食,而是大口大口灌下去解辣的冰水和牛奶。大部分大陸人都有愛吃辣的基因(廣東人除外),而江西人也許擁有由辣椒連起來組成的基因鏈。△ 江西人吃辣,全國排名第一。圖by 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
能被廣而傳播的“辣”,是為了傳播美食,辣度也是最能被大眾接受的。
川菜的辣,六分菜名四分花椒,自帶24種辣味基調,菜品看起來紅亮鮮艷,油香味重,但吃進嘴里,依然是可以接受的;湘菜豪爽霸道、火氣十足,八分辣在醬汁,二分辣在口感,重油重鹽,但求辣個爽快。
△ 做菜放辣椒很正常,而吃粥……也要放!圖by 網路
但也,抵不過江西那個直接,且“探入靈魂”里的辣。
同是吃辣好手,江西一點也不怕輸給湖南和四川這倆地區。△江西特色,辣椒拌飯!圖by 網路
在別的菜系里,放辣椒是提味、增香。
江西人做飯,為了辣而辣,吃辣不覺得辣,吃辣不手軟也不嘴軟。△圖by 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
肉菜和辣椒對半放,炒青菜、蒸水蛋也放辣椒,其實只是基本操作。△彭昱暢出生在江西新余,從小就被鍛煉吃辣能力,太小的時候還拒絕過吃辣椒,他爸爸說:“不吃(辣)以后連飯都沒得吃了!”圖by 《味里故鄉》
一道菜里,可能最辣的干辣椒、辣椒粉、鮮辣椒、小米辣、朝天椒……
都在一道菜里匯聚。△圖2by 網路
辣得生硬,辣得讓人傻,不少人去到江西,被辣到痛不欲生,辣到神經顫抖。你能生嚼辣椒的話,江西人才會對你另眼相看。
△圖by 網路
前些年,在大家的各種安利下,網上一度盛行“大陸最辣的菜”評選。
可里面很少很少提到江西菜,第一是很多人沒吃過江西菜,第二是實在太辣,直接晉升成比賽評委。
(這類評選里沒有江西菜,簡直就是耍流氓)
△圖by 網路
從川渝、湖南來的人還好,可以就著飯吃上兩口。
其他人基本是一口菜,一瓶礦泉水的標配……這也是為什么,江湖上總有江西菜的傳說,卻又看不到它樣子的原因。△圖by《味里故鄉》
江西菜為何沒能遠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愛放辣椒,以及省外沒有相同食材的局限。“太辣”看起來對外地人不太友好,吃起來不習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西人覺得這才對味,只要辣椒夠,家常美味也能吃出非同一般的滿足感。△江西篁嶺,村民在曬辣椒。圖by 網路
雖然大家能從互聯網上了解到「江西的辣」能辣到何種地步。殊不知,江西省內也分三派口味,九系分支,各成一派,各自為戰,互相“不服”。△ 江西,真的很多好吃的。圖by 網路
古代江西,是最繁榮、開放的地方。
被稱為真正的“魚米之鄉”,江西人能選擇的食材,范圍極廣。△ 江西,真正的“魚米之鄉”。圖by 今日熱點“地道風物”
比如鄱陽湖的魚,吉安的稻米,贛州的家畜……
好吃到全國聞名,然而大家都沒有太注意到原產地。△景德鎮的瓷泥煨雞。圖by 網路
于是,那些水里游的、田里種的、山里跑的……
一眾好食材,通通成為“嘴挑”的江西人用來飽腹的美味。
△鄱陽湖魚頭。圖by 網路
這里還是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各國的民俗文化和食之傳統。
按照地區來區分,主要流行口味大致為鄱陽湖、南昌和贛南三派。△江西人吃雞也要配辣椒,廣東人看來直流汗。圖by 網路
鄱陽湖地區吃魚大戶,吃得精致,名菜最多
鄱陽湖地區,沿岸一帶的九江、上饒,跟外省的口味交流眾多,講求原汁原味。其中,最北部的九江,是袁隆平阿公的故鄉。這里是“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物產豐饒,是曾經的“天下四大米市”之一。△ 山水之間,就是九江。圖by 網路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就在九江。
廬山的高山峻嶺盛產名茶,人們將茶葉做成了九江茶餅,清香怡人,小小的茶餅里有著春天的味道。
△ 圖by 網路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九江深受楚國文化影響,直到今天依然有著像武漢一樣“過早”的習慣。九江菜在江西當地被稱為“潯陽菜”,擅長燉和蒸。“漁獲”,被視為豐收和富饒的象征,被大江大湖環繞的九江,就是江西境內有名的「吃魚大戶」。△ 山水之間,就是九江。圖by “聶一凡”
潯陽魚席、廬山石魚、湖口糟魚、鄱湖胖魚頭,都是招牌名菜。△廬山三石。圖by 網路
鄱湖胖魚頭,位列在最受游客喜愛的贛菜之首。做法簡單,但是鄱陽湖魚頭的原料,就已經贏了其他的“剁椒魚頭”,但辣度卻是“爆表”般存在。△鄱陽湖魚頭。圖by 網路
本地人最愛的,是一道九江魚塊。一條普通的草魚,沒想到自己會在九江先經歷香料腌制,再經歷炸、熗、燉,最后變成外皮焦香、肉質稚嫩的魚塊,渾身辣味。江西人對待鮮美的食材,一定會加上辣椒,他們認為這是一種互相彌補的關系。△一條魚在上桌前,會被江西人玩得很好吃。圖by 網路
而東北部與江浙相鄰的上饒在做菜方面,也繼承了臨近一帶江浙菜的基因。
吃得精致,注重選料與鮮味。△云霧繚繞之間,就在上饒。圖by 網路
同在鄱陽湖區域的上饒,當然擅長吃魚,但味道更柔和,喜歡清蒸。在余干,做一道普通的辣椒炒肉,用的辣椒也是明清時期進貢的“楓樹辣”,火氣十足,辣口不辣心,就這樣辣上了「江西十大贛菜」。△ 余干辣椒小炒肉。圖by 網路
無鮮不吃的江西人,還做出了一道鼎鼎大名的興國米粉魚。草魚切片加姜末、鹽、辣醬、醬油和薯粉,墊上菜葉,放上粉干和米粉蒸熟即成。這道興國地區的典型江西農家菜,當年連著四碟小菜一起進了國宴,被命名為“四星望月”,堪稱是“江西之光”。別人總說江西存在感低,沒有名菜,其實是不知道而已。△ 圖by 網路
南昌地區被吐槽得最多,外省人接受度也最高
南昌一帶,口味偏辣,尤其注重香味。南昌其實是江西省內反差特別大的城市。河湖眾多,看起來就像是一座江南水城,清新優雅,實際上是個重口味。省會南昌代表的是“豫章菜”,以燒繪煨和煸炒為主。△圖by 網路
在江西境內,南昌地區的口味更像是集江西境內味之大和,調和了各種菜的味道。
人們的接受度高,也不會特別辣,因此常被其他地區的人“鄙視”。我們一般吃到的“江西美食”,很大一部分就來自南昌地區。例如,藜蒿炒臘肉、瓦罐煨湯、南昌拌粉、南昌炒田螺等。
△ 南昌人,也愛嗦螺!圖by 網路
一切辛辣和刺激的口味,都會在南昌地區得到“和諧大融合”。
藜蒿,是產自鄱陽湖的一種小野菜,細細一根,汁水充沛,口感爽脆。江西人愛吃,南昌人尤其愛。用來和臘肉一起炒,也是江西人的發明。口感和味道脆嫩的藜蒿,搭配肉味濃郁的臘肉,真真的是絕了。
△圖by 網路
這道菜,也是江西食客和江西廚師默認可以“微辣”的菜之一。畢竟,藜蒿是春天的野菜,難得,比起辣椒更需要品嘗這番好滋味。在江西有句話,“鄱陽湖的草,南昌人的寶”,說的就是藜蒿。
△圖by 美食紀錄片《舌尖2·時節》
贛南地區客家人的搖籃,看了“很親切”
客家人和他們的后代,生來就還有一種“闖世界”的基因。
吃的食物卻很“溫柔”,主要以蒸和炒為主。江西人的性格低調,對美食幾乎從不加“版權”。△圖by 網路
長期被認為是“寶島名菜”的三杯雞,其實原型來自江西贛南地區的寧都客家三杯雞。所謂三杯,就是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豬油。
△ 寧都做法的三杯雞。圖by 網路
把三黃雞剁成塊,和調料一起放在瓦缽里燜煮。在這三種醬料的一同攜帶下,讓雞肉味道更濃,鮮甜中帶出特殊的肉鮮味。△寧都做法的三杯雞。圖by 網路
寧都,還有一顆來自客家的肉丸傳說,讓贛南地區的人流足口水。△圖by 網路
在當地的方言里,叫“肉撮”,豬肉和薯粉捏的肉丸子。
無論早餐的世界里有多少新角色出現,寧都人的早餐,只是一碗簡單的肉撮。
△ 早餐,一定要來一碗。圖by 網路當然了,同樣不能少了辣椒。
熱湯之中加入蔥油、辣椒,一碗咸辣湯的滋味,贛南人最懂。
用辣椒、麻油、姜蔥蒜拌一拌就能當一道硬菜的滋味,他們也懂。△ 拌一拌,便是硬菜。圖by 網路
贛南地區的江西菜,風格各異,小吃眾多。很多食物也許會熟悉,但又會覺得他們不是同一種東西。因為江西境內各地區的口味與風格迥異,所以才會沒有形成統一,風格差異較大。
△ 加了辣椒的粉蒸肉。圖by 網路比如這道小炒魚。小炒魚這道菜,在其他菜系里通常如名一般,做法是干炒,想做出皮焦肉嫩,口感濃郁的魚菜。贛南的小炒魚,又是另一番滋味。魚翻炒完成后還不能出鍋,點睛之筆來自特調的醋與芡汁。湯汁紅亮,辣味十足,就是那一抹酸味,足以讓各種“爭破頭”的味道,化為和諧。△圖by 網路
贛西地區吃辣鄙視鏈頂端,辣到靈魂深處
還想再說一個“特殊”的地區,贛西。無論是在江西還是全國,這里都十分出圈。原因非常簡單,這里是全江西吃得最辣的地方,或許也是全國吃得最辣的地方。贛西接壤湖南,主要有萍鄉、新余、宜春三市。
如果江西有吃辣鄙視鏈,贛西人就站在鄙視鏈頂端,甚至吃辣椒時,還會說幾句,“其他地方根本不能吃辣啊”。△山清水秀,口味辣辣辣。圖by 網路
前些年互聯網的段子里,調侃的那個吃得最最最辣的江西城市,就是萍鄉。在江西吃飯,外地人會下意識地把辣椒當成調味品,一般的江西人可能把辣椒當配菜一起吃,而萍鄉人是把辣椒當菜,真滴四遭不住啊!
△“辣到靈魂深處的那種感覺。”圖by 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
如果沒有了辣椒,萍鄉人活著也會覺得沒啥意義。在萍鄉民間有一句話:“魚幾打個屁,辣椒都有味”,也就是一碟小魚干炒辣椒,都能吃上好幾碗飯,化身“贛飯人”。人要是吃得辣,脾氣也大。傳聞在萍鄉,如果你讓師傅做飯別放辣椒,師傅可能會鍋鏟一丟,“那我走?”
△“純粹到變態的,辣。”圖by 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
來萍鄉,一定不能看菜名點菜。
大部分名字不帶“辣”的菜,全是辣的,還會辣到你懷疑人生,比如蓮花血鴨。把鴨子和辣椒剁成肉丁爆炒,出鍋前再倒入鴨血,是“一半肉一半辣椒”的典型菜。
△ 看似人畜無害的蓮花血鴨,實則辣度爆棚。圖by 美食紀錄片《非遺美食》&綜藝《天天向上》
旁邊的湖南也吃血鴨,據說就來源于萍鄉。
辣度嘛,當然沒有江西辣。
△ 這,也許是真的。圖by 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2》
說到吃鴨,江西還有風味十足的井岡山臘鴨和遂川醋鴨。在大陸吃鴨大省的版圖,也必須要給江西姓名。△井岡山臘鴨。圖by 網路
低調的“吃粉大省”聽說,廣西、湖南都說自己米粉第一?
且慢。能讓江西擁有姓名的,還有一碗“低調至極”的米粉。
△圖by網路
和聞名全國的南昌拌粉一樣,江西最受歡迎的美食里就有米粉。
江西人愛吃到的程度,堪稱“本命”。說起米粉,相信廣西和湖南這兩個嗦粉大省都會說“我們的米粉才是天下第一”!但江西絕對是被低估的那個,一點也不輸其他地方。△ 一天不嗦拌粉,一天都站不穩。圖by網路
在南昌,每天早上排長隊的一定是拌粉店,畢竟“早上不嗦粉,一天站不穩”。江西人不但要每天吃,還要變著花樣吃。無論在哪個城市、哪條街,均以家為中心,方圓百米內,起碼得有十家粉鋪。早上剛從米粉店走出來,中午又走回去了。說起江西米粉,還有當地人會說“我們恨不得像只蝸牛,背著米粉鋪子闖江湖”。△圖by網路一根米粉,究竟能被江西人玩出多少花樣?在南昌,會被做成南昌拌粉。這也是江西在全國范圍內最出名的米粉,然而在省內卻被diss得最兇:“拿醬油拌一拌不能算米粉吧?”△ 南昌拌粉。圖by網路
畢竟在江西,米粉從不缺特色做法:景德鎮會被做成冷粉,到了鷹潭就是牛肉粉,到了撫州就是泡粉,去到西北那塊兒,就有了九江炒粉、新余腌粉、宜春扎粉、萍鄉炒粉……△ 萍鄉炒粉。
△ 撫州泡粉。
△ 新余腌粉。
△ 鉛山燙粉。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雖然說是這么說,但在南昌還是挺多人吃滴。在標志性的青花瓷碗里,加入香油、醬醋、五香粉、胡椒粉、姜蔥蒜、花生米、蘿卜干以及最重要的辣椒,拌開了就能吃。
△ 南昌拌粉。圖by“一個饅頭D”
吃拌粉時,一定要搭配一碗瓦罐湯,這是南昌人雷打不動的配置。一口拌粉,一口老火湯,來世還做南昌人。在南昌人心里,能與拌粉地位高度一致的,還有南昌炒粉,熱氣騰騰,味道更濃,吃光了還要夾盤里零散的配料吃。但要吃炒粉,還是得看九江。△南昌炒粉。圖by 網路老九江人有“過早”的習慣。
喜歡蘿卜絲餅配水子沖蛋,或者吃一碗炒粉配煨湯。在當地,九江炒粉被當地人稱為“炒粉中的戰斗機”,王者級別的炒粉。一把肉絲、青紅絲椒撒下鍋,下粉用猛火快炒,鑊氣十足的同時,又能避免米粉炒太久過熟,失去“韌勁兒”,△ “在我們九江,炒粉要快!”圖by 網路
在景德鎮,米粉的吃法是自成一派的。冷粉,景德鎮米粉鋪的招牌,無人不知,長相和南昌拌粉差不多,但要更粗一些。
△ 景德鎮冷粉。圖by今日熱點“景德鎮徽慧”無論味道做得如何,每家店都少不了腌橘子皮。
它能讓冷粉吃起來更加清爽,口感更好。最經典的搭配:冷粉+橘子皮+蘿卜丁+榨菜丁,再加上辣椒,火辣刺激!冷粉之外,景德鎮人還嗜好吃“牛骨粉”。△ 景德鎮鴨胗冷粉。圖by 今日熱點“景德鎮徽慧”
在鷹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碗南站的牛肉粉。早期,有很多吃貨來到鷹潭,讓南站牛肉粉成為必打卡的美食之一。
不僅湯頭好,牛肉和肥腸也實在,會吃的加一份酸菜蘿卜,湯汁更爽口開胃。△ 鷹潭牛肉粉。圖by今日熱點“大鯨社”
宜春人,最愛的當然是“喫扎粉”。“扎粉”的由來,非常寫實,曬干后的米粉為了方便攜帶捆成一扎扎,故稱扎粉。宜春人愛吃炒的扎粉,瘦肉絲、小白菜、嫩蒜苗,與扎粉一起快炒,味道沒得說。地道的宜春人走進扎粉店,也許還會對老板說,“多放發支辣椒根拍菜!”△ 圖by 網路
每個江西人,心中就有一碗他們最喜歡的粉。在鉛山,一碗燙粉,包辦了當地人的早餐;在吉安,峽江的“忠貞米粉”,從清晨吃到深夜;贛州客家人,不僅日常離不開“燙皮絲”,離家在外,也少不了一捆老家寄來的米粉干……就像那句話一樣:“想背著米粉鋪子闖江湖”,這就是江西人愛米粉的寫照。△圖by 網路
——
江西美食太多,多到一篇文章寫不完。辣咸甜鮮味味兼具,在眾多隱藏的美食大省里,江西一定有名字。贛鄱大地,以水為名,滋養出了九江、上饒這樣的“吃魚大戶”,也讓南昌有了“江南水城”的模樣……三派九系,高手過招,從不炫技,風味十足,家常示人。
畢竟,有實力才能真正地「低調」~
說正事啦,那城準備召集全國各地吃貨
那一座城將為大家種草高性價比的精選全國各地美食,我們也歡迎大家成為那一座城的美食嚴選官,交流舌尖上的美味。
來來來,我們在“吃吃吃”群見。*滿了可以加城城:13392316112
· END ·【資料參考】1. 誰敢說江西菜不值一提?作者“24季私享家”2. 隱藏的美食大省里,一定要有江西的姓名,作者“地道風物”3.江西老表,背著米粉鋪子闖江湖,作者“地道風物”4. 江西人到底有多愛吃粉,江西米粉圖鑒!作者“大鯨社”【版權說明】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封面和文章第一張圖分別來自今日熱點“大鯨社”&“食帖”),版權歸作者所有
那城本期好物安利▼
來來來618寵粉我們是認真的
只要戳下圖就能領無門檻優惠券
最高可搶160元大禮包買得越多越優惠👇🏻
618實力寵粉,領卷立享優惠👆🏻
商務合作微信/電話: 13392316112 城城
電商合作微信/電話: 13688913816 Mia別忘了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