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科學家出手:三元鋰電池硬傷解決了

多年來,電池行業一直在陽極材料上做文章。

不同的電動汽車用著不同材料的電池,比如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

目的都是讓電池能量密度大一些、安全性再高一些、壽命再長一些,然而三者卻往往是矛盾的,

但最近,美國能源部所屬的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的華人研究團隊發現,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他們使用高鎳含量的單晶材料作為陰極,既增加了鋰電池容量,也提升了安全性、壽命,

與現在電動汽車中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相比,單晶富鎳材料能多出25%的電池容量,可以制造能量密度250Wh/kg的鋰電池,

這項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研究工作,發表在今天的Science封面上。

和許多“紙上談兵”的論文不同,這項技術走出了實驗室:

PNNL團隊已經與最大的電動汽車鋰供應商Albemarle合作,并展示了這種材料千克量級的生產工藝。

鎳在鋰電池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除了磷酸鐵鋰電池,大部分鋰離子電池都含有鎳,比如電動汽車上常用的三元電池,它的化學式為LiNixMnyCo1-x-yO2,一般x=y=1/3。

PNNL團隊制作的材料化學式為LiNi0.76Mn0.14Co0.1O2,他們將這種比例的材料稱為NMC76。

鎳含量越高,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就越高。若鎳含量超過60%(x=0.6),電池可用容量會進一步增加,但是陽極穩定性將變差,安全性問題也隨之而來,

主要原因是高鎳含量的材料對濕氣敏感,會導致充放電過程中有害副反應的發生,并且有氣體生成,從而降低電池的壽命和安全性,

NMC76材料避免這些缺點的辦法就是制成單晶,

用單晶克服缺點

鋰電池的陽極材料為多晶形式,優點是充放電更快,但材料也會釋放到電解質中,導致電池不可逆的損壞。

使用單晶材料則可以減弱多晶材料的損壞,

多晶電池材料的晶體尺寸為納米量級,為PNNL團隊制造的晶體尺寸增大到了微米量級,

你可以把單晶和多晶想象成冰塊和碎冰碴,在重量相同的情況下,冰塊的融化速度更慢,更能抵抗高溫和其他外力破壞。

但是,材料放電過程會釋放鋰離子,會破壞晶體結構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影響不大,因為材料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

研究團隊發現富鎳單晶陰極破裂的原因是由于晶體滑移造成的,

從上面的電子顯微鏡圖像(E和F)中可以看到,這種材料是一種多層的結構,因此它在釋放鋰離子過程中,不會像多晶材料那樣崩解,而是層之間相互滑動。

充電過程中,鋰離子的相互作用可以部分地逆轉滑移,當鋰離子在進入晶格時會在一個方向上產生應力,與鋰離子離開晶格時產生的應力方向相反,

這有些類似于撲克牌,每次充放電就相當于一個洗牌過程,每次洗牌都會導致牌之間稍有錯位,但是大致還是對齊的。

不過這種損壞還是無法避免,研究小組正在探索穩定晶格的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在4.2伏左右的通用充電電壓下,可最大程度地減少電極損壞。200次充放電循環后,電池仍有86.5%的容量,

研究團隊

這項研究來自美國能源部PNNL實驗室的華人團隊,第一作者是Yujing Bi博士。

Yujing Bi在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018年進入PNNL。

她2008年畢業于紐約州立大學部賓漢姆頓分校,之后加入PNNL,擔任博士后研究助理,目前是電池和材料系統的首席科學家兼小組負責人。她還是Clarivate Analytics統計的前1%的高引學者。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