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由于銅、金、石油、硅片等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多家汽車IDM已通知客戶,明年車用芯片報價將調漲10-20%,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關于最新一輪漲價潮的更多細節尚屬未知,但“明年汽車制造商的芯片成本肯定會上漲”,
今年以來,上述廠商已相繼調漲產品價格,但與本次不同的是,之前的漲價主因一直是產能受限。
一方面,此前車用芯片產能短缺的一大癥結,便是生產重鎮馬來西亞當地封測廠的疫情停工/減產——由于疫情沖擊,8月當地半導體產能接近腰斬,不過,隨著當地政府放寬防疫限制、工廠員工完成疫苗接種,產能已開始逐步爬坡。據大摩調查,9月末晶圓廠設備商產能利用率已由51%上升至89%。
另一方面,瑞薩、英飛凌、臺積電近期也已相繼宣布,將提高車用芯片產量,例如本輪漲價的主角之一英飛凌已宣布,明年將增加五成支出,也就是投資24億歐元(約合28億美元)用于擴產。
兩大因素共同助推,車用芯片“看似”迎來曙光。財聯社記者本周也從業內人士處獲悉,9月以來車用芯片價格下滑勢頭明顯,已有芯片中間商開始拋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價格”主要是經銷商報價,而非芯片IDM廠價格,
汽車芯片真的就不缺了嗎?
從工信部、中汽協、乘聯會日前表述來看,汽車芯片的確已渡過“最黑暗的時間”,Q4供應較Q3有所緩解,但“依舊短缺”。
至于缺到何時?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預計到明年春節銷售高峰之后,汽車產業鏈才能完全解除缺芯影響;而車企給出的答案更為悲觀,大眾汽車高管本周二表示,缺芯將持續到明年下半年,
同時,本文開頭提及的原材料漲價也成了壓在芯片廠頭頂的一座“大山”,19日,LME現貨銅和期銅價差升至1000美元上方,創下至少27年來的最高水平。硅料價格也同步上揚,今年以來已從每噸不到8萬元漲至26萬元;硅片大廠環球晶11日也表示,現貨急單排到明年上半年,長約訂單比重逼近前波景氣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時報昨日另一則報道也指出,目前芯片短缺已有所緩和,不再什么都缺,部分芯片如DDI、MCU供需逐步回溫,價格開始松動,但車用芯片、電源管理芯片仍是“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