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酒駕的新聞映入蝌蚪君的眼簾,
據報道,浙江省余姚市交警在日常執勤過程中檢測到一名司機涉嫌酒駕,但這位司機卻堅稱自己沒有喝酒。
沒有喝酒卻被檢測出酒駕?是司機在撒謊還是儀器在“撒謊”?
后來司機回憶說自己剛吃了一塊面包,于是,民警當場進行測試,讓輔警吃了一塊同樣的面包,隨即檢測出的酒精含量是15mg/100mL。
過了一會兒,再次對該司機進行檢測,未檢測出酒精,因此,交警確認該司機并未飲酒,即刻放行。
看新聞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一臉疑惑,吃面包跟喝酒有什么關系?吃了面包后怎么會在體內檢測出酒精含量呢?
01 食物里怎么會有酒精?
酒精也叫乙醇,可通過發酵產生,即在無氧條件下,由微生物(酵母菌等)分解糖類等有機物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食物產生酒精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體產生,也就是食物本身作為一個有機體可產生酒精,
比如大家常吃的荔枝,這種水果的糖分極高,再加上封閉性良好的堅硬外殼,使其形成缺氧環境,進而內部就容易產生酒精,
此外,含糖量高的蘋果、香蕉、梨等也是此類食物,但此類食物是在存放久了或熟透了的情況下才會積累酒精,正常情況下吃,不會被檢測出體內酒精含量超標。
另外一種是外體攝入,也就是食物本身不會產生酒精,但是通過烹飪等后天加工的手段使其含有酒精,
比如啤酒鴨,在烹飪這種食物的過程中會放入少量的啤酒,使口感更加豐富。
其他的像蛋黃派、醉蟹、酒釀圓子、糟雞等也屬于此類食物, 而上述新聞中所報道的“吃了面包會產生酒精”,主要是因為面包中含有高糖分,在酵母發酵過程中,產生酒精與二氧化碳。
02 食用以上食物后駕車危險嗎?
這個問題大家不必太過擔心,酒精使人的注意力下降,延緩神經的反射,降低人對外界的反應能力及控制能力、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進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
但當酒精在人體血液中的含量超過20mg/100mL時才會判定飲酒駕駛,
再者,飲食產生少量的酒精不會在人體中停留太久,通常幾分鐘內就揮發掉了,所以可以等待幾分鐘后駕車,這種情況一般也不會對駕駛員駕車造成影響。
如果你恰巧食用了此類食物,又正好碰上交警查酒駕,可以請求漱漱口、過幾分鐘再測或者申請抽血復查,最終結果交警會根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來判斷,
不過蝌蚪君還是要提醒大家,安全起見,且為了避免“被酒駕”帶來的麻煩,盡量不要食用這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