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上市,這家房企啥都敢干


作者|陶婷

編輯|胡劉繼

10年前,朱靜辭去河南建業副總裁的工作,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只身離開故鄉,拖著比“自己還重”的行李箱,來到上海灘,創辦了上坤地產,彼時,她不過34歲。

10年后,朱靜帶領下的上坤地產,不僅進入包括地產開發在內的多個領域,業績還一度進入上海TOP10,不久前更是撬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11月17日9時,朱靜拿著紅色錘子,敲響了港交所里的那面銅鑼,鑼響之后,朱靜難掩激動,接連與身邊的嘉賓擊掌慶祝。

然而,現實卻立刻給了他們一潑冷水:上坤地產盤中一度破發。

資本市場是一張很好的“晴雨表”。上市首日就盤中破發,資本冷度可見一斑,

截至12月3日收盤,上坤地產股價為2.28港元,較上市首日的開盤價2.28港元,沒有一分變化,這距離上坤地產上市,已經過去了兩周多時間。

01 誰站在背后?

一直以來,不管房地產市場冷還是暖,很多中小房企窮盡十多年、甚至幾十年,才如愿登上他們眼中的“避風港”。

比如中梁控股,雖然成立于1993年,卻直到2019年,其創始人楊劍才敲響了港交所大廳的銅鑼。走到這一步,楊劍花了將近三十年,

而一些中小房企努力多年,與資本市場的距離,仍如隔楚河漢界。如創立于2003年的奧山控股,2018年、2020年兩次遞交招股書,均告失敗。

反觀朱靜,自34歲創立上坤地產,到44歲成功登上港交所,只花了十年時間,這其中,固然歸功于朱靜的個人能力,但更離不開一個站在她背后的人,

這個人就是盈信投資集團創始人林勁峰。

11月19日,上坤上市兩天后,林勁峰在微博上用了一大段文字,表達他的喜悅之情,其大意是:上坤上市是對我近十一年執著創業,發了一個小小的勛章,


圖片來源丨微博截圖

林勁峰是如何一步步拿到這枚“勛章”,這還得從他與朱靜的相識說起。

2009年,覺得房地產大有可為的林勁峰,急需一位專業地產人士來助力。這一年,他認識了也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進修的美女朱靜,此時的朱靜尚在胡葆森的河南建業任職。

“她正好出現在準確的時間和準確的地點,還遇到了準確的事情,”林勁峰回憶說,我看好地產行業,需要找一個與我互補的人,而朱靜就是我要找的人,

2010年,朱靜創立上坤地產,作為在地產領域的二次試水,上坤地產被林勁峰寄于無限厚望,

他不僅在上坤地產持股29.05%,2015年,林勁峰更助力上坤地產從萬科和碧桂園嘴邊,搶下一宗33.37萬平方米的松江佘山地塊。

“對方有一個股東是我的潮汕老鄉。”按照林勁峰部落格的描述,雙方僅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一個占盈信當時凈資產20%的項目當即被敲定,他當時還放言,“盈信哪怕減持茅臺也要去支持。”

經此一戰,上坤地產在上海刷了一波存在感,同年,憑借上海·樾山項目,上坤地產更是在上海佘山打開知名度,

2016年,上坤地產進軍蘇州市場,啟動了全國擴張計劃,截至今年2月,上坤地產在全國8個省市的14個城市中,共擁有43個物業項目,

11月17日,在上坤地產上市的當日,站在朱靜左手邊與她一起敲鐘的,正是林勁峰。

林勁峰曾被外界譽為“大陸的巴菲特”,不過,他看起來似乎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從目前來看,這位“巴菲特”投資的創業公司屢造滑鐵盧,比如荒唐收場的神奇百貨、資金打水漂的小時代電商項目等等。

在投資上坤地產之前,林勁峰投資的第一家地產公司是朗詩地產,雖然盈信已收回投資朗詩的成本,但朗詩市值從2019年初開始大幅縮水,從最高47億元萎縮成目前的30.22億,股價長期低于1元,

如今,二次地產投資的上坤地產,能否讓林勁峰打一場“巴菲特”的翻身之仗,答案還有待觀察,


不過,IPG大陸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市界,上市融資,可以降低真實的負債率,優化企業財務,但越是公開透明規范,上坤地產越是面臨不小的業績壓力。

為了上市,上坤地產祭出了不少“大招”,

02 十足的前戲

今年5月,朱靜挖來了馮輝明,融資經驗豐富的馮輝明,最擅長的是為企業解決“錢”的問題,馮輝明任職三盛集團期間,該公司年銷售規模從200億元,提升到了400億。

為了表示誠意,朱靜給馮輝明送上的,是執行總裁這一職位。在馮明輝加盟前,朱靜之外職位最大的就是執行副總裁,

除了馮輝明,新的融資中心總經理周俊,也于5月入職上坤地產。周俊是15年地產老兵,曾供職于萬科、龍湖等多家房企,同樣專注于財務、投融資等領域。

除了招攬業內精英之外,上坤地產財務數據的變化,使其上市的“前戲”達到高潮,這引得外界大呼“上坤莫不是會玩魔術”?

上市之前上坤地產各種花式降負債,降幅猶如云霄飛車的俯沖。從2017年到2019年,上坤地產凈資產負債率從684.9%,斷崖式下降至73%,年平均降幅超過30%。


這降幅遠遠超過房企平均凈資產負債水平,2019年,百強房企的凈資產負債率,由2018年的116.5%,降到2019年的101.8%,降幅也僅為15%,

對于負債率猛降的原因,上坤地產曾解釋稱,因保留盈利的增長,使得權益總額不斷增加;因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減少,今年前4月底負債率大幅下降。

柏文喜告訴市界,上坤地產負債率反常地大幅驟降,不排除其大幅借助少數股東權益這一工具,將本屬控股的和本應需要并表的項目子公司,轉為只持有少數股東權益進而避免并表的聯營與合作開發公司,

這樣,在這些負債高企的項目公司全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可以避免因為并表而推高母公司的負債,讓母公司的表觀負債和負債率大幅下降,

“等到項目進入銷售回款階段,以及結算階段,再將這些項目子公司轉為控股公司,將其銷售收入和業績再合并進母公司,進而增大公司營收規模和增厚公司業績,讓表觀業績表現優異,展現給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柏文喜說。

另外,上坤地產的少數股東權益也一直在上升,導致上坤地產少數權益總額快速增長,從而實現凈負債率下降。

招股書顯示,其少數股東權益從2017年的1010.9萬,大幅增長至2019年的19.0億元,

而上坤地產的少數股東權益占權益總額的比例,也由2017年的1.6%,大幅攀升至2019年的68.9%,

上坤地產的少數股東權益占比,也明顯高于浙商銀行鄧水亮、張偉剛等人指出的30%風險線。這一不正常的表現,符合做多少數股東權益的特征,

少數股東權益占比過高,還說明企業合作的項目較多。而上坤地產的確有不少聯營、合營的項目,例如上坤地產上海樾山項目,上坤地產間接持股50%,

截至今年4月,該項目凈利潤達1.58億,而該項目少數股東所獲凈利潤為1.45億,約占91.8%,占比超出了常規比例。

截至今年2月底,上坤地產旗下類似上海樾山這樣的項目還有13個。而上坤地產對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投資額,從2017年的4190萬元,大幅攀升至2019年的2.37億元,

更玄幻的還在后面,

新華每日電訊曾經報道,不少房企排行榜“貓膩”甚多,不同榜單數據打架,甚至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差甚遠,

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上坤地產身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過上坤地產在排行榜上的“奇幻漂移”。

2018年6月,上坤地產出現在易居克而瑞公布的200強榜單上,位列第178名,銷售流量金額(將項目銷售金額計入操盤方的銷售業績)為24.7億元。而在另一家機構億翰公布的榜單上,上坤地產連前200名都沒進。


圖片來源丨克而瑞200強榜單截圖

同年年底,上坤地產突然出現在克而瑞的百強名單里,全年銷售流量金額229.5億元,排名第96位,名次暴漲90多位。這一次,它也沒進億翰的榜單,


圖片來源丨克而瑞200強榜單截圖

2019年,上坤地產的銷售額變成271.8億元,排行克而瑞榜單的第91位,這次榜單是以全口徑銷售額(即公司參與過的樓盤總銷售金額,合并項目也算)來統計。

今年以來,再次遞交招股書、準備沖刺資本市場的上坤地產,在克而瑞1-10月的房企銷售排行榜上,以224.3億元的全口徑銷售額,升至第88名。

那么,上坤地產實際銷售額是多少?上坤地產集團副總裁佟文艷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2019年整體銷售額約144億元。

張大偉認為,無論是以哪種口徑計算,從2018年11月開始,這家企業排行榜明顯被拉高了,

不管如何,一頓猛于虎的操作后,上坤地產已經成功進入資本市場。但這里,可能是最兇險的戰場。

03 兇險的戰場

在兵家必爭的上海灘,上坤地產的日子并不算好過,

2016年起,房企紛紛將總部搬到上海。光2016年這一年,就有9家50強房企入駐上海灘。到2019年,上海已經成為大陸最多房企巨頭的大都會。

魚貫而入的外來房企,在攪動上海樓市的一池春水之時,也擠占了上海本地房企的空間,

這是一場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較量,扎根上海十年的上坤地產,不得不全力以戰,

論人力,除了馮輝明等青年才俊加盟外,在上海灘沉淀十年的上坤地產,也不乏優質合作伙伴,比如2018年就有交集的上海易居,今年9月21日開始合作的上海愛家集團等等,

但若論物力和財力,上坤地產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早在多年前,上海的土地供應量便開始減少,2017年上半年時,上海土地供應量創下五年新低,只出讓了30幅純宅地,合計148公頃。土地供應的減少,導致土地爭奪加劇,土地成本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和2016年,上海就拍出12次“地王”,有些“地王”的樓面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

土地成本高企下,上坤地產已經很久沒在上海拿地了。市界注意到,上一次上坤地產在滬拿地的新聞,還是2017年,

債務和資金匱乏的烏云,在上坤地產的頭頂揮散不去。截至2020年2月,上坤地產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增至62.74億元,其中,30.75億元將在1年內到期,短債占比達49%,上坤地產賬面資金僅34.33億元,受限資金達23.6億元,可用資金僅10.73億元,

除此之外,其盈利空間也正在被壓縮,2017年-2019年,上坤地產的銷售額增速已從345.6%下降至18.43%,收益增速從466.7%降至10.29%,而2019年,上坤地產40.8%的毛利率,也低于2018年的51.5%。

但偏偏上坤地產有單一市場依賴癥。2017-2019年,上坤地產物業銷售收入來自于上海的占比分別達100%、100%、60%,上坤地產在招股書也承認:我們高度依賴長三角經濟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上海。


上海

上坤地產雖然在上海之外也有項目,但整體上并不夠多。2019年,上坤地產試圖進軍火熱的大灣區,當年8月,上坤地產在佛山獨立拿下了一宗宅地地王。

只是,想靠此改變單一市場依賴癥,很難見成效。今年前四個月,上坤地產在上海物業項目銷售占比,再次提升至97.4%。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創始人朱靜在建業的工作經歷,使得上坤地產多少受其影響,與建業地產堅持河南“省域化”路線相似,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頭部效應下,上坤地產如其他中小房企一樣,剩下的底牌比如錢、土地等,少之又少。

一年前,朱靜曾對媒體說:過去十年間,前30強房企的名單中,僅僅有十家還在堅守,而50到100強房企中,僅僅只剩下十家,

很顯然,朱靜想做的,是堅守到最后。

然而,喧囂的資本市場,是最現實的名利場,投資者真金白銀進來,只會為“內勁”十足的企業買單。牌面并不太強的上坤地產,還能走多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