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值得追的下飯片,《早餐大陸》要算一個,
第三季播出后,評分一路走高,目前已經9.1分了!
相比前兩季,第三季節奏更輕快流暢了,而且,也多了些家長里短的人情味,
第一集里,做豬湯的大爺樂呵呵地拋出“凡言凡語”:一天也就賣500碗吧,我太累了。
鏡頭切到老板娘,一臉嫌棄:怪老頭子!累!我還得煮飯、還得洗衣裳、還得收拾家、還得看孩子,他呢,就是吃了飯,睡覺!
大爺也不辯解,笑呵呵的說,那我們的豬湯誰賣咯~
哈哈,這場面,是不是像極了你爸媽斗嘴的日常。
除了風趣豁達的老板,來吃早餐的食客們也有意思。
端著湯碗的小姐姐,主動開啟征婚模式,說想找個像手里這碗湯一樣,內外兼修的男朋友。
節目組也沒閑著,當著全網觀眾的面在線八卦,撮合起一對來喝湯的同學來,
就像有個彈幕里說的,我們看的不止是美食,也是人生百態。
- 圖片來源:豆瓣 《早餐大陸 第三季》截圖
而且對我來說,它也是我的絕佳靈感來源。
三季下來,想要打卡的早餐寫滿了好幾頁,有些地方暫時去不了,就先在廚房里安排起來,
重慶的小面,溫州的糯白飯,武漢的熱干面、豆皮,新疆的烤包子,泉州的面線糊······這些地方特色早餐,我都有做過,
今天要給你們安排的,是第二季里面出現的一道山東特色早餐——
糝(sá)湯
糝湯,其實就是用麥糝(碾碎的麥子)和肉骨頭一起熬制的羹,
sá的原字在電腦里打不出來,所以當地人也會用“糝”或者“啥”來代替。
這個名字的由來,一般會附會到小吃界頭部網紅乾隆皇帝身上,不過我感覺吧,可信程度比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低一點,
美食家陳曉卿先生在書里寫過他第一次喝糝湯的經歷,頗為饞人:
那時候,我剛剛下了決心,要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科學家,甚至為此蹲了一班,但一碗啥湯落肚,頓時讓我覺得,其實······當一個宿縣人不做科學家,也怪不錯的·····娘的,一碗湯讓國家少了一個錢學森。
哈哈,一碗讓有志青年失去夢想的湯,這得多好喝呀!
糝湯的做法,倒是不難,就是要花點時間,
山東的朋友說,他們當地的糝湯,有“牛糝”和“雞糝”,分別用牛骨和雞骨熬制湯底。
牛骨熬湯得用大鍋長時間熬制,家庭制作,推薦你們做雞糝湯,更加簡單快手。
湯底上我也根據家庭操作做了改良,省略掉了一些不太好買到的中藥香料,
另外,山東有些地方做雞糝,會用豬肚和雞骨架一同燉煮,
考慮到豬肚在家處理起來比較費時間,我直接用了整只老母雞,香味彌漫整個廚房,又暖又誘人,
熬好的湯底,加入千張絲和雞絲,香味已經直沖腦門,撩人得很。
沖入打好雞蛋的碗里,用筷子慢慢攪散,蛋花就沿著碗邊緣,像煙花一樣散開,
趁熱趕緊喝吧,保管讓你忘記俗世煩惱,只想沉醉在這溫柔湯里!
– 雞肉糝湯 –
[ 食材 ]
老母雞1只(1.5kg)麥仁100g 大蔥段250g 姜汁30g 香菜3根 雞蛋4個 豆腐皮2張 白胡椒粉1/2大勺 十三香1小勺 鹽2小勺 生抽1大勺 中筋面粉2大勺 香油適量
此配方為4人份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麥仁提前洗凈,浸泡2小時備用
2.老母雞清洗干凈,去掉雞腳趾甲、雞屁股,剪開兩半備用,豆腐皮細絲備用
3.鍋中倒入2000g涼水,放入母雞、蔥段、姜汁大火煮沸,期間撇除浮沫,再轉小火煮1小時后把雞撈出
4.母雞稍放涼剔下雞肉撕成細絲備用
5.泡好的麥仁下鍋小火熬煮30分鐘
放入麥仁后要不時攪動以免糊底
6.往糝湯中加入白胡椒粉、十三香、生抽、鹽、攪拌均勻,再放入豆腐皮絲和雞絲小火煮5分鐘
7.小碗中加入2大勺面粉,兌入適量的涼水兌成面粉水
擔心有面粉疙瘩的小伙伴可以把面粉水過篩一遍
8.往糝湯中兌入面粉芡至湯汁濃郁
打芡時要快速攪動以免形成熟面疙瘩
9.往裝糝湯的碗中打一個雞蛋,打散,快速沖入熱騰騰的糝湯,最后滴入少許香油撒上香菜段即可
喝糝湯的精髓,在“吸溜”二字。
別矜持,捧起碗來,沿著邊緣邊吹邊吸溜,聲音越響越過癮,
粘稠香濃的湯羹,蘸油條或者蔥油餅也是一絕。
伴著熱湯,夾上小咸菜,扯上一塊蔥油餅,一口燜,
吃完打個通透的飽嗝兒,舒服啊~
以前有同事看到賣早餐的阿姨月入兩三萬的新聞,開玩笑說不想上班了,想去公司樓下開個早餐檔口。
后來跟著我去探了幾次店,和老板們聊過之后,再也不提這一茬了——太辛苦了。
六七點出攤開門的早餐店,準備工作可能從頭天下午就開始了,第二天早上還得凌晨兩三點起來,
而且這種店一般都是夫妻檔,請人的話非常不劃算,這樣算下來,其實并沒有比上班更輕松更賺錢,
《早餐大陸》記錄的,就是一群很少被注意到的人,
他們勤勞、樸實、樂觀,努力把謀生的行當,變成一份溫暖的事業,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的存在,就是家鄉的味道,
沒見過不過挺好
當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