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一個很著名的人物,他的形象也比較豐富,以包拯為原型來塑造的文學形象林林總總,小編在小時候就非常喜歡看一部講述包拯破案的電視劇,在電視劇中包拯的形象傾向于偵探,歷史上的包拯則是一個剛正不阿的清官廉吏。不過在歷史上倒確實記載包拯巧破牛舌案一事,頗有偵探的風范,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包拯通過科舉考中進士,《范進中舉》中的范進中了舉人就高興得發狂,被老丈人認為是文曲星下凡。包拯考中進士,基本上可以說是仕途無憂,但是包拯又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因為父母年老需要供養,耽誤了一段時間仕途,等到父母去世之后,包拯在去做官,
包拯做過很多種官職,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是清白,包拯雖然做官,但是他的吃穿用度還是和老百姓一樣,不驕奢糜爛,更不收受賄賂。包拯有過一個家訓:自己的子孫如果有貪贓枉法的官員,就逐出包家,死后都不能葬在祖墳里。
第二就是剛正。《宋史·包拯傳》中記載,包拯做官剛正不阿,導致當時的權貴都非常忌憚,不得不收斂行跡。當時京城就流傳這樣一句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這句話有兩種解釋,第一是有包拯在,誰來花錢疏通都不好使;第二是即便沒有花錢打點,有剛正不阿的包拯,也能有公平的判決。都是包拯公私分明的體現。
介紹了包拯的歷史形象,我們再回到包拯破牛舌案一事上。當時包拯正在做長天知縣,有一個人來告狀,說自己家的牛舌頭被人偷偷割去。這件事在小編看來是比較難辦的。畢竟在宋朝也沒有攝像頭,“受害者”老牛也不能開口說話,但是這難不倒包拯。
包拯讓牛主人回家,把自己家的牛殺掉賣肉,牛主人聽從了包拯的命令,回家照著做了,不久之后又有人來狀告之前那個牛主人私殺耕牛。在古代的時候,農業是主要的生產方式,所以才有重農抑商的傾向;而牛又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不能隨便宰殺,這一點不獨官府的牛,就是老百姓自己家的牛也不能亂殺,否則是要犯法的,這也是這個人告牛主人殺牛的原因。
沒想到包拯不但不處罰牛主人,反而逼問這個告狀者:“你為什么先割人牛舌,后告人私殺耕牛?”原來這個告狀者就是割牛舌者,面對包拯的逼問只能認罪。包拯略施小計,就讓罪犯自投羅網。
包拯在做官的時候剛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愛戴,也是士人理想中追求的對象。這樣一來,他被古代文人所青睞,被以為原型加以創作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人們將對好官的追求附加在包拯這個現實存在且著名的好官身上,于是產生各式各樣的包拯斷案的故事,
而斷案行為需要高超的智慧,清晰的推理,來還原案件的真相,而文學作品也需要加入曲折、巧妙的橋段來增加閱讀性。所以除了公正之外,包拯還需要推理的能力,以及讓罪犯暴露的手段,加上正史當中巧破牛舌案的故事,導致包拯的形象在當代往偵探的方向偏移。盡管這些文學形象與包拯的歷史形象有很大的差別,但都是正面形象,也說明包拯的歷史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參考文獻:《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