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求社交堪比饑腸轆轆?立場不同就吵架?明天的你還是你嗎?如何回應嬰兒呢喃? I 神經周周發Vol.47


Hello,大家好,本期周發又帶著滿滿的干貨來啦!

本期周發包括分歧和偏見的解釋;社交功能的探索;失敗與人格的聯系;團隊合作中的信任問題;觸感的音韻學;哲學問題的思考;以及嬰兒學語的建議,

話不多說,想知道具體內容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你竟然不同意我的立場?!

你不對勁

不知大家有沒有過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與朋友發生分歧的體驗。比如前段時間新力新機發售,我與好哥們便因“異形屏到底能不能接受”又展開了一番爭論。原本只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到最后我的內心忍不住吐槽:他怎么這么固執,接受不了異形屏,得拒絕掉多少好行動電話。

實際上,分歧在生活中很常見。盡管通常而言分歧是無害的,但這也可能導致爭論、生氣、怨恨甚至關系破裂,乃至暴力等行為。至于產生并加劇分歧的方式,有時來自于嚴肅重要的話題(如政治、歷史事件),而有時,又產生于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例如,電影粉絲因為影評而憤怒,在看到負面評論時,會在網路上辱罵那些評論者。2017年,因為菠蘿披薩引發的一場分歧令人難以置信:紐西蘭首相表示自己喜歡披薩里的菠蘿,這使得民眾開始懷疑首相神志是否正常;而在地球的另一邊,冰島總統卻宣稱,要不是法律限制了他作為總統的權力,他要禁止全國的披薩中出現菠蘿,這在當時也引發了不小的騷亂,

因為電影、食物或者產品發生分歧,這些事情存在一個共性,即人們能很迅速對此產生“主觀”體驗,如對電影的評論,對食物的品味。那這不就是在說個人品味嗎?和客觀事物產生的分歧有什么關系?回想,因食物而產生分歧時,人們真的認為這只是所謂的品味問題嗎?還是說會有這樣一種可能,那些喜歡披薩里有菠蘿的人,會沉迷在“菠蘿難波萬!”的想法之中,認為那些不喜歡的人就是異端、是錯誤的,是無知、品味極差,甚至認為他們就是害怕說自己喜歡菠蘿!


事實上,人們可能真的持后一種看法,假如我們認為客觀是大家普遍認為有唯一正確答案的,而主觀是大家普遍認為沒有正確答案或正確答案很多的,舉個例子,火星是不是銀河系最小的星球?顯然這個問題應該有客觀唯一的答案,但朱古力冰淇淋是不是比西葫蘆口味更好吃?這個問題卻相當主觀,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樸素現實主義表明,人們具有一種“堅定的信仰”:如果自己看待世界是客觀的,那其他理性的人便會分享自己的感知和反應,因此,如果有人沒有分享自己的感知,那無論是源于無知、懶惰還是偏見,人們都會覺得對方的判斷出了問題。這一現象也被稱為“偏見投射效應”(bias projection effect),即傾向于認為異己或持不同觀點者具有偏見。

當人們支持的、喜愛的藝術品或影片遭到反對,他們會努力尋找證據,說明自己的喜歡和支持是客觀的,對方的觀點是有偏見的。但這種尋找一般是沒法說明什么的,因為人們通常只能意識到偏好形成過程的結果(偏好某物),而對于內在的偏好構建過程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看似主觀的領域,人們可能也會表現出和客觀領域一樣的偏好投射傾向,假定自己是客觀的,異己是有問題的。而更嚴重的情況是,如果人們試圖去了解對方持不同觀點的原因卻一無所獲時,人們便可能會直接把原因歸結為某種氣質性偏見,換言之,“他這人就是這樣”。如此一來,雞毛蒜皮便升級擴大了,因為你不再是在和對方爭論藝術或食物,你是在對對方進行人身批判。

不妨常懷警惕之心,下次因雞毛蒜皮與朋友產生分歧,別上綱上線人身攻擊。你愛蘋果我愛小米,這真的只是個人喜好,在網路上與他人討論問題也是如此,即使立場不同,也不要急著一棒子打死他,他只是和你政見不同,真的沒有那么壞!

參考資料

Cheek, NN, Blackman, SF, Pronin, E. Seeing the subjective as objective: People perceive the taste of those they disagree with as biased and wrong.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20; 1– 16. https:http://doi.org/10.1002/bdm.2201

社交渴求堪比饑腸轆轆?

自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以來,人們的社交活動大幅度減少,居家隔離、戶外社交禁令等一系列應對covid19病毒的措施成為普遍,于是,春季至今,很多人都無法與朋友和親人來往。人們紛紛抱怨,特別想念與朋友交往玩耍、一起看電影、吃飯野餐的時光,那么這種社會隔離造成的社交渴求,在我們大腦中是如何運作的呢?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提出,社會隔離后人對社交渴求所激發的大腦活動,與對食物的饑渴時的大腦活動類似,以往社交孤立帶來的精神困擾,已是人盡皆知,此項發現則進一步闡述了社交孤立狀態下的社交渴求的神經基礎,

研究人員招募了40名受試者,為他們營造了10個小時的社交孤立狀態,他們在這10小時里無法使用行動電話,無法與人交流,以確保他們產生孤立、寂寞。10小時隔離結束后,每個參與者在核磁共振機上獨自進行掃描,研究人員發現,當社會孤立的受試者經過10小時社交孤立后,看到人們享受社交活動的照片時,他們大腦的黑質(substantia nigra)格外活躍,這種黑質的活化就像“渴望信號”一樣,與他們在禁食后看到食物圖片時產生的信號相似。


此外,黑質的活化程度與患者對食物或社交活動的渴望程度有關,正常生活中,社交活動更為豐富的人在經歷社交孤立后,黑質活化程度更高,社交渴求度更高;而平常并不熱衷于社交的人,黑質活躍度較弱,社交渴求較弱,

此項研究說明了社交隔離對大腦活動的影響,也進一步揭示了,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積極的社會互動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而社會孤立如同饑餓一樣對身體和精神都造成消極影響,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社交隔離帶來的精神健康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與此相關的問題值得研究,例如社會隔離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不同年齡段或者不同性格的人受社交孤立影響的程度有何不同,視訊通話等虛擬社會接觸是否有助于緩解對社交互動的渴望。

參考資料

https:http://neurosciencenews.com/hunger-social-isolation-17307/

Tomova, L., Wang, K.L., Thompson, T. et al. Acute social isolation evokes midbrain craving responses similar to hunger. Nat Neurosci 23, 1597–1605 (2020). https:http://doi.org/10.1038/s41593-020-00742-z

為什么有些人不承認失敗呢?

福克斯的統計數據顯示,拜登已獲得290張選舉人票,按以往傳統,敗選的候選人要發表敗選演講,但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并沒有這樣做,最開始,川普否認事實,稱選舉存在“大規模欺詐”;近期采訪,才不得不坦白:“承認失敗其實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對此我們試圖運用心理學理論來理解其對失敗的否認。

首先我們可以用認知失調理論,來解釋川普的種種拒絕承認現實的行為,認知失調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指個體認識到自己的態度之間、或者態度與行為之間存在著矛盾。一般情況下,個體對于事物的態度和行為之間是相互協調的;當出現不一致時,就會產生認知不和諧的狀態,即認知失調。認知失調的出現會導致心理緊張,而個體為了緩解這種緊張會使用改變認知、增加新的認知、改變認知的相對重要性、改變行為等方法來力圖重新恢復平衡,于是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川普在面對壓倒性的支持率時,他選擇加倍相信自己的信念,堅定地認為本次選舉存在“大規模欺詐”,

性格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接受失敗,有證據表明,自戀主要有兩種形式:浮夸型自戀和脆弱型自戀,在本文中,我們將關注浮夸的自戀,因為這種特質的特征似乎與否認失敗最相關,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部發表在《人格障礙雜志》上的研究表明,表現出浮夸型自戀特征的人更容易表現出浮夸、攻擊性和支配欲。浮夸型自戀者具有競爭性、支配性,對自己的技能、能力和特質有夸大的積極自我形象,更重要的是,浮夸的自戀者有更高的自尊和更為膨脹的自我價值,對于浮夸型自戀者來說,失敗可能會損害這種膨脹的自我價值。這種性格的人一旦失敗或遭受挫折,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接受現實,而是將責任外化,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他人或環境。

讓我們梳理一下,在面對失敗時,浮夸型自戀者會如何調節自己的認知失調,為了減少認知失調帶來的不適感,浮夸型自戀者會將責任外化,這樣能保證浮夸型自戀者的自我形象保持完整。最后,不為自己的行為道歉也可能是一種調節策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做錯事后拒絕道歉可以讓犯錯的人保持完整的自尊。如果川普對選舉失利的否認是浮夸型自戀和認知失調的產物,那么他很難真正承認敗選或者發表敗選演講,

參考資料

1. 黃希庭.簡明心理學辭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311頁

2. https:http://neurosciencenews.com/narcissism-sore-losers-17275/

虛偽!

你根本就是想著自己!

前陣子知乎上有一則很有趣的問題:“表弟聲稱‘偉大和自私,本質上是同一碼事’,如何看待這句話?”在金庸的小說中,郭靖曾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題主對此尤為欽佩,而題主的表弟卻認為,郭靖本質還是自私的。忠于大宋,襄陽城屹立不倒,這些都符合郭靖的個人利益。當然,郭靖自私還是偉大,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面臨類似的判斷問題:和我合作的隊友到底是真的想要為了目標合作,還是純粹為了個人利益?我們可以信任他嗎?

信任是一種心理狀態,指對他人的意圖或行為抱有積極預期,愿意承擔可能的風險(如背叛),愿意合作的人是否值得信任?不一定,我們時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得不合作。例如,課程作業要求小組完成,為了滿足要求,需要和其他人合作;贏得總統選舉需要黨內合作,為了贏得勝利,需要和其他同志合作。


顯而易見,并不是每次合作都是自發的。小組作業中不乏有想要主動做演示文稿、上臺展示的人,但有的人只是為了自己最后拿到小組最高分,有的人則是真的希望一起做出好的成果,分數倒無所謂,盡管都是合作,但暗含的社會動機可能不同。一般認為,社會動機包含氣質性和情境性兩類。目標高分者勇挑重擔,體現的是情境性社會動機,即暫時地關心他人;真誠合作的人主動展示,體現的則是氣質性社會動機,即自發地、持續地、真誠地關心他人。相比之下,我們往往會覺得后者更加值得信任,Acar-Burkay等人近期發表于《實驗社會心理學》的一項研究便證實了這一現象,對于那些表露出合作動機的人,如果他們也表現出親社會的氣質性動機,那么,人們會覺得他們更加真誠,更加值得信任,

這門課要和誰一起組隊呢?形成隊伍并不困難,但選擇值得信賴的隊友還是需要動動腦子。那么,下次組隊,會主動做slides、踴躍發言展示,但實際上是為了最后多拿點分數的隊友,以及希望能交出一份滿意的大作業,分數多少無所謂的隊友,你要選擇誰呢?

參考資料

Acar-Burkay, S., Schei, V., Beersma, B., & Warlop, L. (2021). You can’t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Cooperative motivation does not help proself truste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2, 104078. https:http://doi.org/10.1016/j.jesp.2020.104078

藏在觸碰里的語法

盲聾人在交流的時候,缺乏常規的聽覺和視覺渠道來建立互動基礎,而是使用互動接觸式手語來“對話”。但大多數人都并不了解,他們使用的這種習得語言,與我們的有什么不同,以及這些過程對語言本身的結構有什么影響。最近一項關注“聾盲手語使用者的常規語言使用”的研究提出:語法存在于廣泛的交流系統基礎上,如果聽覺或視覺不可用,那么語法結構將會用其他方式來創建,包括相互觸碰;而這種語法可以被稱為“觸感的音韻學”,


為了揭示觸覺語言中新出現的語法結構,實驗者要求成對的聾盲研究被試向對方描述三個物體:分別是一個棒棒糖,一個距骨(擲距骨/羊拐骨游戲)和一個可轉動手臂且有磁鐵和磁性部件的復雜木制玩具。研究小組將他們使用觸碰式手語的描述過程錄制成視訊,然后轉錄并標注這些視訊的關鍵資訊,繼而從中尋找模式。研究小組發現,在這種觸感的音韻學的規范化早期階段,成組交流的被試們就已經開始為資訊傳遞者和接收者的手和手臂,分配特定而相對應的語法角色,正是交流過程中四只手各自清晰一致的“發音”形式,推動了基于這種語法的“語言”形成,并允許使用者之間能快速交換資訊,

這項研究中分析那些通過手和觸碰表達的“發音”和感知模式的方法,為語音系統的規范化如何在觸覺通道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新的見解,摸索到藏在觸碰里的語法,也許還拓寬著理解人類語言中的新可能,

參考資料

1. https:http://neurosciencenews.com/touch-grammar-17363/

2. https:http://www.linguisticsociety.org/news/2020/11/13/meet-authors-feeling-phonology-conventionalization-phonology-protactile-communities

我們是否在一生中

都是同一個人?

“人的一生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其背后所說的就是同一性問題。關于自我同一性的問題自哲學誕生之初就被提出,并且一直是各個學科(比如人類學,心理學)的研究主題,

“自我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ment)是西方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概念,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普遍接受的定義。其本意是證明身份,就是將與自己相關的所有方面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風格的獨一無二的自我。

關于自我同一性中時間視角的事件相關腦電位(ERP)的研究,比如對自我同一性的認識,現已有了較多的探索,但對自我同一性如何隨時間而變化的研究卻很少,近日,由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部(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 ,UCM)領導的一項關于自我同一性隨時間變化的研究發表在《生理心理學》,聲稱我們的自我同一性在多年中基本保持穩定。


該研究中來自UCM的研究員Miguel Rubianes認為:“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試圖回答,我們是否在一生中都是同一個人這個問題。而結果表明自我的連續性’——自我意識和自我認知的能力保持穩定,而其他部分,如生理方面、態度、信仰和價值觀更容易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即使是性格特征這樣的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發生輕微的變化,”

根據UCM的研究人員,自我認知的改變可能是各種人格障礙的基礎,如雙相情感障礙和自戀人格,也可能是其他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對于本研究結果的應用,Miguel Rubianes提出:“自我同一性可能在心理評估和干預過程中發揮基礎作用,這證明了在研究自我同一性的作用時,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

1. https:http://neurosciencenews.com/consistent-personality-17336/

2. 郭金山.西方心理學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心理科學進展 》, 2003

如何正確地回應

嬰兒的咿呀學語?

嬰兒學會說話之前總會經歷咿呀學語的階段,而這個階段正是嬰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一些父母認為自己的寶寶咿咿呀呀的很可愛,認為孩子還不懂得如何正確的表達所思所想。所以,很多父母都鮮有回應寶寶的咿咿呀呀,認為跟這個時期的寶寶交流是沒有意義的。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積極有效地回應寶寶咿呀學語能大大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但是簡單地使用標準式日常對話回應嬰兒的咿呀,并不是最好的交流。那么如何有效地回應寶寶的呢喃,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呢?最近的幾項實驗給父母提供了一些參考,

其中一項研究對一段在家庭日常狀態下的父母與嬰交流的錄音進行了分析,打破以往對母嬰交流的觀察只在實驗室的局限性。觀察數據指出,當嬰兒咿呀學語時,父母給予類似聲調的回應,用與嬰兒咿呀相似的單詞和句子重復和嬰兒對話,能幫助嬰兒學習更多的詞匯,糾正嬰兒的發音,并有效地擴大了嬰兒的詞匯量,


除此之外,另外一項研究提出了父母式語言這一名詞,父母式語言(Parentese)是一種利用簡單語法和單詞,加上夸張、開心的語音語調的交流方式。相比于日常標準語言更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容易跟嬰兒語言產生共鳴,并激勵嬰兒積極回應,研究結果表明,經常使用父母式語言與嬰兒交流,可以極大的促進嬰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嬰兒咿呀學語是嬰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父母應當重視這個時期與寶寶的交流,通過積極有效地交流方式與嬰兒進行互動,這對于嬰兒語言的發展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Citation: Lopez LD, Walle EA, Pretzer GM, Warlaumont AS (2020) Adult responses to infant prelinguistic vocaliz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fant vocabulary: A home observation study. PLoS ONE 15(11): e0242232. https:http://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42232

2. Naja Ferjan Ramírez, Lytle, S. R. , & Kuhl, P. K. . (2020). Parent coaching increases conversational turns and advances infant language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7), 201921653.

作者:沁仔、Dora、Robin、Xhaiden、平原

封面:Marcin Mokierów-Czołowski | 編輯:Dora

排版:平原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