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大陸人喜歡閱讀歷史,研究歷史,而西方人不怎么喜歡

大陸人(包括東方人,因為東方人主要還是大陸文化體系)都是很喜歡歷史的,而且都非常重視歷史,不過相對來說,西方人對歷史卻不太那么重視,對歷史的研究所花費的精力沒大陸多,那么,為什么大陸人會那么喜歡歷史,而西方人卻對歷史不太感興趣了,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大陸人有歷史可看,西方人沒什么歷史可看。

咱們大陸有五千年的歷史,雖說在有文字記載之前的夏朝及之前的那些歷史,主要還是口口相傳,并不準確。但是至少從西周開始,大陸的歷史就已經相當準確了。從西周開始到現在,至少也有三千年,這三千年的歷史,既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豐富的,因此,值得我們看的非常多,

而西方的情況則不太一樣。比如美國這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其實是很短的。雖說美國的種族,并不是從美國建國才有的,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但是,要讓美國人把之前的英國或者印第安人的生活,當成他們自己的歷史,他們似乎并不愿意。而且會出很多問題,比如美國把英國當成他們的祖先,那也就意味著英國是老子國,美國怎么會愿意呢。還有,美國當年是搶了印第安人的地盤,屠殺了印第安人到那塊土地上生活的。讓他們承認這一段歷史,他們肯定也不愿意。

除了美國以外,現在歐洲的很多國家,他們的建國時間也都不長。之前的那些歷史,和美國是一樣的,對于他們來說,沒有研究那些歷史的必要,

既然西方的歷史是比較短暫的,讓他們去學習研究,事實上也沒有什么可學習的。


(司馬光)

二、大陸的歷史從古至今沒有斷過,西方的歷史有過很多斷代,

雖說大陸商朝之前由于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那些歷史不是完全清晰,直到現在,一些歷史學家對于夏朝作為一個朝代,還不是完全確定。但是不管怎么說,至少從有文字記載到現在,大陸的歷史從來沒有斷過,

大陸從古就形成了一種傳統,后世的朝代要為前一個被滅亡的朝代修史。這個傳統從《史記》一直延續了下來,到達今天,有這樣的傳統,既是表明后來的朝代對前面朝代的認可,同時也有為了總結前面朝代的經驗教訓,作為教科書給統治者學習。司馬光直接就把他寫的書命名為《資治通鑒》,就是這個道理,

西方的情況不是這樣的,西方的歷史基本上都是斷代史,在不同的時期,那一塊地域上生活著不同的種族,就仿佛那塊地域是一個客棧,今天你來住,明天我來住。當然了,用客棧來形容不太準確,因為都是發動戰爭搶奪獲得的,沒有客棧的溫和與有序。

也就是說,后來的種族,與前面的種族,并沒有明確的繼承關系。多半是后面的種族攆走,或者推翻了前面的種族,所建立的朝代。因此,后來的人,就不太可能修史。就算修史,也不會明確為一種繼承關系,


(古代農耕)

三、大陸古代善于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西方人更注重著眼未來。

大陸古代有個特點,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從前人那里去找依據,或者是前人曾經說過什么話,尤其是圣人說過什么話,或者是前人在做同樣事情的時候,他們采用的什么辦法,這個辦法究竟對不對?只要通過研究,就可以找到解決當下問題的辦法,

大陸之所以是這樣的做事方式,與大陸長期處在農耕文明有很大的關系。

事實上,農耕文明,就是一種比較固定的和穩定的文明,刀耕火種的方式一直延續了幾千年,為什么會延續幾千年呢?因為就算后來我們發明了機器,用機器來種地,或者我們的灌溉技術更好,但是對農耕文明也沒有更多的提升。而且大陸的農業,也不完全都在平地里,大部分地域還是在一些大山丘陵之中,在這些區域里面勞作,就算有機器,也并沒有什么作用,

總之,科學對農耕文明的幫助似乎并不大,不能夠給農業文明帶來直接的效益。建國后,我們曾有一段時間,為了適應機械化生產,像大寨一樣把地面推平,但是由于對土地的破壞,反而破壞了農業生產。

而且,古代要確保五谷豐登,只需要保持政治穩定就可以了,而保持政治的穩定,更重要的做法,就是要學習歷史,研究歷史,從前人的歷史中找到治國理政的經驗,加以繼承和發揚,

西方的國家,則主要不是農耕文明,西歐自然就農耕,但是西方更加傾向于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向外發展,因而商業和貿易一直居于比較重要的位置。在商業和貿易不足的情況下,戰爭也就成為一種補充,

而要擴大商業貿易,要強化軍事力量,因此,科技就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方喜歡科技,自然對歷史的研究就不多了。而且就算研究歷史,也從中找不到更好的治國理政的經驗。所以,西方更傾向于創新。

以上就是大陸人非常喜歡讀歷史書,而西方人并不喜歡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大陸通史》《西方史綱》等)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