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充滿了挑戰,但怎么面對挑戰,有一些經驗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盡管并不是所有的“經驗”,直接“復制”到我們自身的生活當中就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但是運用這些經驗去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至少我們的試錯成本會大大降低,讓我們少走彎路,
作為一個學過心理學的人,也有過從低谷爬起來的經歷,我知道很多事情別人說是沒用的,真正能夠幫到自己的人,永遠只有自己,
但問題是,自己到底要怎么做呢?
如果你對于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或者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夠改變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那么以下分享這8條經驗,希望你可以把它們變成自己的“信條”,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共勉之。
1.敢于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經有過一項調查,人在臨終時對于什么事情最感到遺憾,
而回答得最多的就是:沒有勇氣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是那些想做的事情,但由于沒有勇氣而一直沒做,諸如見想見的人,去想去的地方等,
不管現在你是什么樣的年紀,當你回去以前的時日,讓你感到最遺憾的,是不是那些原本可以去做,卻由于自己膽怯而沒有做到的事情呢?
很多人在回顧自己一連串未實現的夢想時,通常都是想著我應該、我打算、我可以,但是從來都沒有做過。
大多數人甚至沒有兌現自己的一半夢想,更不用說所有夢想了。問一問自己,以前你曾經定下的目標,到了今時今日,有多少已經實現了呢?
敢于過上你想要的生活,敢于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千萬不要滿足于自身的能力不足。
趁著還年輕,別錯過了時間。
2.正確表達你的情緒
當你受到委屈時,你敢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或許你會奇怪,表達情緒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嗎?當然,表達情緒確實很重要,但要做到正確表達情緒,卻一點都不容易,
當你經歷了社會的困苦,世間的冷暖,很多人都會以一種消極、負面、極端的方式去表達情緒:你不喜歡我,我就死給你看;你這樣對我,你也讓你也不好過;你傷害了我,我就傷害這些小朋友,
看到這些“情緒的表達”,你很痛恨這些人是不是?但不要忘記,有時候你和我,一不小心都會成為這樣的人,
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學會。當你傷心的時候,你怎么去振作自己?當你覺得社會不公時,你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
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順,有時候不管我們多么努力,不公平的事情,依然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但如果我們懂得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讓情緒得到釋放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振作起來,那么我們的人生,接下來才有機會變得更好。
情緒不應該壓抑,也不應該用錯誤的方式表達,任何時候,找到表達情緒的正確方式,對別人對自己,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3.“去做”比“做得完美”更重要
由于缺乏行動和主動性,很多人最喜歡的借口曾經是完美主義。
由于覺得計劃不完善,條件不成熟,事情不確定,于是一直在等待,一直都不敢嘗試,一直都在拖延,最終什么結果都沒有獲得,
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行動力”的人,養成去做的習慣,比起養成把事情做得完美的態度,更加重要。
實際上,“完美主義者”的意思就是“膽小鬼”,害怕失敗,害怕自己的付出是無用功,害怕自己自尊受損,所以就一直躲在被稱為完美主義的舒適屋檐下面。
但是我們要清楚知道一件事:這個世界充滿變數,就算我們做的計劃再好,也會在行動的過程遭遇突發狀況,
而想讓我們的行動帶來想要的結果,我們只能在行動的過程中,結合突發狀況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種付出,才能夠讓我們最終到達終點。
也就是說,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讓自己去做了,我們才知道計劃好不好,有沒有效,然后才通過修正,慢慢讓事情完美起來。
否則,喬布斯當年推出的第一代IPHONE,第一個版本的IOS系統如果都這么完美了,還用得著發展到如今這些版本嗎?
計劃很重要,讓自己去做也更重要,想要獲得什么,盡量去做來爭取,
4.幸福來自解決問題
什么是幸福?
或許你有自己的定義,但不管怎么定義,都離不開一個結果:就是你解決了某些問題,獲得某個結果,
是的,幸福就是通過解決問題而獲得的一種東西,你想獲得想要的愛情,首先你要懂得怎么去追求心儀的對象;你想獲得一份薪水高的工作,你就首先有能力勝任的那個職位,
當你能夠解決了阻礙自己獲得這些結果的問題,那么幸福自然到來,你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幸福就會自動降臨,
所以,當你突然在某一件覺得不幸福時,意味著你需要做些什么事情,解決某些問題,才重獲這種幸福了,
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幸福,而不是想象自己最終會在某天突然變得幸福,
不要說:“總有一天,我能得到X或得到Y就會很高興,” 取而代之的是,無論你生活中發生了什么,都應該立刻選擇讓你感到幸福的事情。
例如上半年疫情停工停學那段時間,我本職工作的工資受到嚴重的影響,但我選擇把網上寫作的副業做好,獲得額外的收入。
而現在網上寫作的收入減少了,我就選擇把本職工作上的事情做好,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外界。
所以,當你覺得不幸福時,想一想可以做些什么事,重拾自己的幸福?
5.養成成長心態
人的心態,大致分為兩種:固定心態和成長心態。
前者意味著一切都是注定的,無法改變,所以遇到喜歡的事物,都不會努力去爭取和把握。
而后者則意味著一切還有可以改變的空間和機會。不會認為當前的情況,會一直延續到未來,
正如一個固定心態的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不懂得與人溝通,這輩子都不會混出什么名堂,
而一個有成長心態的人,則會認為盡管現在的自己比較內向,但只要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那么將來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
可以說,培養成長的心態就是代表:每天勤奮工作,才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就好比具有成長意識的運動員清楚知道,日復一日地努力訓練,肯定能夠具備超越他天生才華的能力,
不斷抱怨,責備和拒絕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的人,是沒有成長心態的,
以增長為導向的人,不會因缺乏財富而怪罪經濟,他們會拿起一本書,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財商”,以增長為導向的人,也不允許失敗者定義自己的身份,他們懂得不斷向強者學習,并因此而變得更加強大。
所以,培養自己的成長心態吧!如果你想發展成長心態,關注那些屬于你控制范圍內的事物,放開其他所有你無法掌控的東西。
6.保持生活的“條理有序”
不管你有什么樣的計劃和打算,一定要懂得把它們納入自己的“日程表”中,讓其變成你日常行動的一部分。
因為只有這樣,你的計劃和打算,才能夠“有序前行”,慢慢發展成自己的能力一部分,如果你的生活混亂、無序,那么你做什么都很難成事,
同時,根據腦科學的研究,有序的生活,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已經熟悉行動的事項,可以釋放出大量帶寬和能量,從而投入到深入的工作中使用,或者你關心的其他事情。
這種情況就好比你學習駕駛,當你能夠把操控車輛變成每天日程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你駕駛車輛時,就不會再想著油門、剎車、如何打方向盤這些事情上,也能夠控制好車輛,
這時,你就可以將多余的注意力,投放在周圍的交通狀況上,留意隨時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從而保障了自身的安全,
換言之,把你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放在自動駕駛儀上,這樣你就不必在需要時考慮它們,
例如:每天早晨早上6點起床去健身房,或者是否應該跳過鍛煉并睡一個小時,一旦安排好,就沒有必要在每天早晨與自己做思想工作,
否則,這種心理糾結,只會浪費你原本可以用來投入到最重要工作的精力,只要你提前做好決定是否要執行某個操作,然后時間一到再執行即可!
利用習慣的力量,因為這會讓自己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條理有序,你的工作才會更順利,
7.結合短期悲觀+長期樂觀
很多人都會糾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很困難,因為這個世界處處為難自己,有時候所謂的樂觀,只是強顏歡笑而已。
但是也知道,如果成為一個悲觀的人,覺得人生灰暗無望,那么生活就會變得越發艱難,很難有動力繼續前進。
怎么辦呢?
這里有個方法,就是“短期要悲觀”加上“長期要樂觀”的心態,這才是我們面對生活挑戰的正確選擇,
短期悲觀,意味著我們對于事情會有適當的擔憂。基于這種擔憂,我們才會努力去解決問題,務求事情順利發展。
而長期樂觀,意味著對于人生的長遠結果,一定要抱著樂觀的態度,盡管在某個時間段或者關口,我們會經歷困難的情況,但只要抱著長期樂觀的心態,那么我們才能克服挑戰,給自己帶來好的生活。
簡單來說,成為短期的悲觀主義者和長期的樂觀主義者,意味著你了解(短期的)某些困難會不斷向自己發起挑戰,讓你疲于奔命,但沒關系,因為最終(從長遠來看)你會發現有用的東西,獲得想要的結果,
抱著這種心態,我們才能夠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
8.每天保持閱讀
獲取知識、提升認知的最佳方式,不用說就是閱讀。
無論再忙,每天一定要保持至少30分鐘的閱讀時間,在短期來看,閱讀帶給我們的收益是悲觀的,但從長期來看,閱讀讓我們的獲得卻是非常樂觀。
有時候很多想法、很多點子,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產生出來,提醒了你,某些事情可以這樣解決,某些問題可以這樣處理。
當你閱讀越多,你得到的想法就越多。即使只是20分鐘,這種對思維的養分,也足以帶領我們發生變化。
所以,每天都要閱讀一些東西,以拓展你的思維寬度。
太有用了,支持
我也是看別人的,個人覺得很實用,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