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時聽音樂,“止痛”效果能延遲到手術后24小時


當地時間12月10日,來自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部及雷根斯堡大學部等高校醫院的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志》中發表論文稱,在手術過程中聽一些舒緩性的話語和音樂,可以減輕病人術后疼痛,也可以降低他們術后對止痛藥的需求。

全球每年有超過2億人接受手術,大部分人需要全身麻醉,一些證據表明,全麻病人其實存在“連接意識”,仍然能夠感知外部環境。如果這是真的,那么在手術中積極利用這種感知能力是否有助于減少病人在術后24小時對止痛藥物的需求呢?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在德國的五家醫院對385名患者(年齡在18-70歲)進行了一項試驗,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接受了計劃手術,手術時間為1-3小時。研究人員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191例,對照組194例),兩組患者在手術類型、手術時間、手術前疼痛和手術中藥物使用等方面都情況相似。

干預組在全身麻醉期間將通過耳機收聽背景音樂和基于催眠治療原則的積極建議,音頻每次播放20分鐘后有10分鐘間隔,接著重新反復播放;對照組則采用空白背景音,

結果顯示,術后 24小時內,干預組的疼痛評分持續顯著降低,平均降低25%。與對照組相比,在術后24小時內,干預導致阿片類止痛藥物消耗量小幅下降。干預組術后需要阿片類藥物的患者數量也減少了——僅63%干預組患者需要止痛藥,而對照組中這一比例為80%,此外,也沒有不良反應報道,

研究人員估計,每6名接受干預的患者中,就有1人可以避免術后的藥物使用,

這些結果表明,在全身麻醉時通過耳機播放治療建議或舒緩音樂“是一種安全可行、廉價的非藥物解決方案,以減少術后疼痛和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具有推廣使用的潛力”,

研究人員呼吁對這一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尤其是在侵入性更強、更痛苦的手術中,他們還建議外科醫生和麻醉師“應該盡量避免手術過程中的背景噪音和談話”。

新發現已經開始讓人們注意,潛意識可能是改善患者體驗及治療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相關發現被廣泛應用之前,研究人員應該指出研究限制。未來的試驗也應納入更多患者群體,并將重點放在患者的重要康復指標上,

原創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英國醫學雜志》

期刊編號:1756-1833

原文鏈接:https:http://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words-music-surgery-postoperative-pain.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注明來源。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效果很好,做完基本好了.

  2. 很好、做完基本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