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大陸歷代開國帝王里,漢高祖劉邦顯然是個常被“看低”的人物。比如在元曲《高祖還鄉》里,堂堂“漢高祖”劉邦,就被活活塑造成個偷雞摸狗的無賴形象,那“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的叫罵,也叫古代吃瓜群眾們喜聞樂見數百年,坐實了劉邦“無賴”的人設,
放在正史記載里,這位大漢朝的開國皇帝,除了日常喜歡罵娘,也不少“浪一把”的時候,比如還是“沛公”時,他打進咸陽城后就開始浪,楚漢戰爭早期時拿下彭城,他進了彭城后又繼續浪,然后被項羽的三萬鐵騎打得稀里嘩啦,差點老本兒都賠進去……
可以說,劉邦這位“領導者”,無論正史野史,說起毛病甚至丑事兒,樁樁都能總結出一筐。可叫好些后世讀史者眼氣的是:這么個看似一無是處的領導者,身邊卻聚集著大把人才,無論是張良、蕭何、韓信組成的“漢初三杰”,還是陳平、陸賈、周勃、灌嬰等文臣武將,各個都是一身本事,聚在一起,就是那個時代最為優質的人才團隊,這么個“有毛病”的領導者,憑什么這么好命?
這事兒,擁有“漢初三杰”“兵仙”等一堆榮耀稱號的漢朝開國功臣韓信,就有過精辟論斷:“陛下(劉邦)不能將兵,而善將將”——別看劉邦打仗不咋地,可他就會“管會打仗的人”,管他“戰神”“兵仙”“智囊”“名相”,照樣都管的服服帖帖。
那么,如此高難度,劉邦又是怎樣做到的?比起各類“雞湯文”里,劉邦被總結了千百遍的“精明手段”,其實劉邦第一個厲害之處,就是簡單兩個字:自知,確切說,就是知道自己哪里不行。
兵法常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好些謀略斗法,都為了“知彼”,其實對于領導者們來說,“知己”才比“知彼”更難,比如某個至今常惹來同情淚的“亡國英主”,剛登基時就牛得不行。大臣捧他“像漢文帝”,結果惹得他不高興,又吹他“像唐太宗”,他又大怒說羞與唐太宗為伍。眼眶子高到如此地步,做事當然瞎指揮,幾次一把好牌的關鍵戰局,他瞎指揮到打稀爛,最后葬送江山,來了個悲戚戚的“君王死社稷”。
而劉邦卻不同,哪怕韓信當著他的面說“你就能帶十萬兵”,他一萬個不高興,卻也捏著鼻子認了,漢朝立國后的慶功宴上,他更說出了那段名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等于是當著整個團隊的面,承認自己“哪里不行”。
這份“自知”,可不只是謙虛,更不是為了“給面兒”,正是因為“自知”,所以對于優質人才,他也敢于放手——楚漢戰爭的戰場上,他敢對身在關中后方“一肩挑”的蕭何放手,所以關中雄厚的糧食,才會源源不斷運來,一次次給被揍得遍體鱗傷的劉邦放手,更敢對手握重兵的韓信放手,給韓信充分放權,讓他得以完成戰略大迂回,一口氣奠定勝局……
如此“放手”,史料上多是簡簡單單幾句話,看似十分輕松,稍微設身處地就知道,每一次都是對心理素質的嚴峻考驗,甚至看楚漢戰局就知道,為了韓信能“撒歡打”,劉邦好幾次其實是把自己置于險境,為何如此放心?也因為他早明白這其中道理:打仗韓信行,我不行,管好他就行!
這種“魄力”,比如換成某個“亡國英主”,那肯定是三天一道“嚴旨”,五天一道“嚴令”,急眼了還派太監死催,好好的戰略計劃折騰個亂七八糟,相關歷史場景,比起放手的劉邦,差距何止一千八百年,
如果說對“漢初三杰”的“放手”,還不算讓人意外,那么對陳平的“放手”,就更彰顯劉邦的魄力:當年投奔劉邦的陳平,還只是個“有前科”的小人物,日常惹的非議更不少,但當陳平獻反間計,請求用重金在楚營里“買謠言”,離間項羽與其“亞父”范增的關系時,劉邦當場拍板,先撥給陳平四萬斤黃金,而且明明白白告訴陳平,這錢你隨便用,不用報銷,無需查賬,只要把事兒辦成。
如此豪氣,與其說劉邦會看人,不如說他更懂“我不行”:項羽身邊有范增在,這仗我就不行,只要能搬掉范增這“絆腳石”,四萬斤黃金算什么?能“自知”,才能算得清賬,沉得住氣,當然,更管得住人。
而與這“自知”一樣重要的,就是劉邦的另一個優點:格局,
雖然在現代創業時,“格局”這詞依然是個“熱詞”,“提升格局”更是多少創業者的追求。可劉邦這樣一位讀書少,大半輩子都在小鄉下的“亭長”,真的能有“大格局”?這事兒,可以聽聽“漢初三杰”里的另一位——張良的評語:“沛公殆天授”。
早年的張良,還曾經為“韓國復國”奔走,與劉邦的相識,不過一場偶遇,但就是在短暫交往里,讀透《太公兵法》的張良,給劉邦講了些其中的思想,但劉邦不但能迅速領悟執行,甚至還可以舉一反三。幾次交往下來,深信劉邦“天授”的張良,也從此對他死心塌地——劉邦也許讀書少,但從不缺少思考,面對殘酷的變局,他一直努力接受寶貴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抉擇。這樣的團隊,才真有前途,
所以,不缺少思考的劉邦,當然就不缺少格局,就以楚漢戰爭來說,后人常津津樂道劉邦“只能帶十萬兵”的軍事水平,驚嘆于韓信等人一場場驚艷的戰場奇跡,但這樣的奇跡,恰恰是建立在劉邦強大的格局能力上。比起項羽“萬人敵”的武勇來,劉邦在戰略層面,卻是始終高出一籌:先是迅速拿下關中平原,讓巴蜀關中連成一體,成為漢軍充足的大后方,這下才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建立起對項羽的戰略優勢。
甚至,就是在劉邦慘遭彭城之敗,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后,他也迅速做出應對,一是鞏固滎陽防線,依托充足的物資補給,與項羽打起相持戰。二是派使者聯絡英布等人,給項羽的后方來個窩里反,把戰火燃燒到項羽的后方,三是韓信率軍北進,開辟第二戰場,特別是隨著韓信擊敗龍且,平定齊地,楚漢戰爭的大局其實已經明朗:戰場上百戰百勝的項羽,因為戰略的受制,已經落入全面被動,最后的垓下決戰,勝敗已無懸念,
這樣一個有大格局的領導者,或許有各種問題,但對于每一個建功立業的人才來說,他給予的不止是充分的信任,更是正確的方向。追隨他,等于走對一條路,自然也就心甘情愿被他駕馭。
當然,說了劉邦這么多優點,他的缺點也不容回避,歷史上常見的,就是“容易浪”。楚漢戰爭里“浪”了幾次,后果一次比一次嚴重。后來率軍抗擊匈奴,也是關鍵時刻又“浪”,幾個假情報就惹得他熱血沸騰,還把勸阻他的婁敬給下了牢獄,然后撒腿就扎進匈奴人設在白登山的口袋里,堂堂“大漢皇帝”,差點就搭在山上。
但如此“浪”的劉邦,白登山上死里逃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放出了婁敬,不但放人道歉,還封婁敬為關內侯。捎帶把先前說婁敬壞話,鼓動劉邦“出去浪”的幾位豬隊友,一口氣統統殺頭,每件事,都是啪啪打自己臉。可劉邦卻毫無壓力,照打!
這個風格,在劉邦的整個奮斗路上,也幾乎一致:鴻門宴前,被部下曹無傷泄密,回來就誅殺曹無傷。酈食其勸他分封周朝貴族,大印都刻好了,險些鬧出天下割據的笑話,幸好被張良一頓怒罵給拽回來。然后劉邦又繼續打自己臉,把剛刻好的印分分鐘毀了。但對酈食其呢?除了罵幾句外,卻沒其他處罰,這錯,他還是自己扛了。
這就是一個“夠浪”的劉邦,除了“浪”,還能扛,就算方向錯了,分分鐘擔錯,快速糾錯,最高效率處理掉誤差,這樣的人帶領的團隊,也許有偏差,但絕不會跑偏。畢竟,一個有自知之明,有負責精神,且敢于放手,胸有大格局的領導者,無論放在兩千年前的戰場上,還是兩千年后的各行各業,都足以吸引最優秀的人!
參考資料:鄧飛龍《從史記中看劉邦與項羽的戰略水平》、《史記》、蔡利娜《淺析漢高祖劉邦的領導藝術》
劉邦知人善用。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