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父母的“望子成龍”,是在轉嫁他們自己的焦慮

文/學乃身之寶

知名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老師曾說,很多父母習慣把他們自己沒有實現的東西,放在孩子身上,強烈地希望孩子幫他們實現,這是父母把自己的焦慮轉嫁到了孩子身上,父母希望孩子容納和化解自己的焦慮,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會玩這樣的游戲,比如,在阿公阿么的時代,他們有個愿望沒有實現,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去實現這一點,結果第二代因為他們要去執行上一代的意志,他們自己的意志被磨滅了,于是等他們有了孩子之后,他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執行他們的意志,

如果這樣的游戲一直“玩”下去,每一代人都在為上一代活著,沒有人是在為自己活,那么,他們生命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可見,父母的“望子成龍”,在轉嫁自己焦慮的同時,也剝奪了孩子為自己活的權利,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轉嫁”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


1.望子成龍,是父母的期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們的期待,也是心愿。

從父母的出發點來說,應該是好的,但從孩子的角度來說,未必是好,因為這很可能是父母的一廂情愿,

就像電影《童年的許諾》中的媽媽,從小嚴格要求兒子羅曼,期待兒子能夠出人頭地,羅曼也把媽媽的期待當作了誓言去實現。雖然羅曼最后完成了媽媽的所有期待,包括成為大使、將軍和作家,但媽媽不在了,他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因為他只為媽媽一個人而活。

期待,是一種有條件的愛,

影片中的羅曼,無論在前線打仗,還是構思寫作,都是為了滿足媽媽的期待和心愿,因為他知道只有媽媽開心,自己才活得有價值。

可見,為了父母期待而活著的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想法,更活不出屬于自己的人生,

當然,這里并不是說,父母不該對孩子有期待,而是想說,父母的期待要和孩子自己的想法一致,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更何況,不是誰都能像影片中的羅曼那樣,滿足媽媽的高期待,

父母對孩子的高期待,會讓孩子窒息,無法輕松自在地生活,這也是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壓力下,容易焦慮、憂郁的原因。影片中的羅曼就是一個憂郁的人,最后選擇結束生命,或許和他的抑郁情緒有關。


2.望子成龍 ,是父母“我為你好”的體現

父母的“望子成龍”,蘊含著“我為你好”。

也就是說,父母認為自己的期待,都是為了孩子好,就像影片中的媽媽,她渴望兒子實現的諾言也是為了他能夠在上流社會生活得更好,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眾人敬仰。

同時,她為兒子的好,也體現在行動上,不僅盡力給予兒子更好的生活環境,還全力支持兒子去完成心愿,就算自己生病,甚至去世,還在為兒子著想(她不斷更換城市和職業嘗試賺更多的錢,在離世前還寫了250封信,托付朋友定時寄給羅曼)。

這么看來,影片中的媽媽是偉大的,但問題在于,她在改變兒子,忘記了兒子是一個“人”,

人是不能改變另一個人的,否則就是一種控制,

從這個角度來說,“望子成龍”的父母就是在控制孩子,更為重要的是,父母還習慣用自己的付出,來顯示自己的高貴地位,進而變成情感勒索,

就像影片中的媽媽,就是在用自己的付出來要挾兒子,讓兒子一定要按照她的想法去做,比如,羅曼想學習畫畫,媽媽不同意,覺得畫畫無法成名;羅曼不喜歡寫作,但媽媽覺得好,他就必須寫;羅曼不喜歡媽媽準備的外套,但媽媽覺得好,就必須穿,等等,總之,對于羅曼來說,媽媽的話就是圣旨,必須照辦,否則會受到懲罰,還會讓他內疚和自責。

可見,在父母期待下長大的孩子,會習慣圍繞父母的感覺轉,忽視自己的感覺,進而失去了自己,


3.望子成龍,是在“磨滅”孩子的生存意志

望子成龍,之所以被很多人詬病,主要是因為父母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而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自己身上的零件,以及自己人生的延續。

就像武志紅老師說的,這么做,是在“磨滅”孩子的生存意志。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只有這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做決定,才說明“存在”著;如果這個人按照別人的意志活著,就說明在那一刻失去了自己;如果一個人一生都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活著,就說明這個人從來沒有活過,

正如影片中的羅曼,最后知道媽媽早已去世,自己便失去了活著的價值,因為他從來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也就不會為自己而活,媽媽在羅曼心中的地位無人能替,這是一種愛,也是一種害,因為他喪失了愛己、愛人的能力。

可見,父母“望子成龍”的背后,雖然有信任,但也在剝奪一個人生存的權利。


寫在最后:

我們在討論“望子成龍”背后的各種問題,并不是想一味抹殺父母對孩子的愛,而是想說,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并不是真正的愛,因為那是一種控制。

更重要的是,父母在用盡全力讓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期待,不僅讓孩子失去自由,也在束縛自己生命的自由,因為他們的注意力一直在孩子身上,這容易忽視自己的感受,進而迷失自己,

如果我們是“望子成龍”,父母,就要明白,孩子不是我們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他們應該有屬于自己的人生和價值;

如果我們是父母期待下的孩子,就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意志,懂得和父母設立界限,在愛父母的同時,不要忘記愛自己。

其實,最好的親子關系是,父母和孩子都在為自己而活,

正如20世紀著名小說家安•蘭德說的:“我以我的生命和對生命的愛發誓,我絕不為他人而活,也絕不要求他人為我而活。”

愿我們都能活出屬于自己的人生,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健康快樂得成長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愿,要實現這個希望,關鍵在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2.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健康快樂得成長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愿,要實現這個希望,關鍵在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