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權臣時代:毀于唐朝內斗的第二次大非川之戰

【版權聲明】本文系YouMeLive新聞·YouMeLive號家鄉特色簽約賬號【 白發布衣的藏地讀行】原創內容,獨家發布在YouMeLive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吐蕃的權臣時代:05

上一篇《https: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U7287DK05438UOC.html》里講到,670年(高宗咸亨元年)四月,穩住了吐谷渾局勢的吐蕃,出其不意的穿越昆侖山殺入安西地區,連續攻克西域十八座州縣(羈縻州),而后又聯合于闐的突厥部落,攻陷了龜茲拔換城(今新疆阿克蘇)。

唐朝黯然撤了龜茲(今新疆庫車)、于闐(今新疆和田)、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鎮的建制,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吐蕃對安西的進攻觸碰了唐朝的底線,首次大非川之戰拉開了序幕,

670年4月,痛下決心的李治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率軍直擊吐蕃。

從薛仁貴的官名上分析,似乎唐軍有一舉剿滅吐蕃的企圖,因為“邏娑”就是今天的拉薩,

同時,唐朝為了博得吐谷渾民眾的支持,還把吐谷渾王也抬了出來,打著“護吐谷渾還國”的旗號,

但當年8月,吐蕃軍神論欽陵以傾國之兵,在大非川圍殲了勞師遠征的唐軍,主帥薛仁貴、郭待封“僅以身免”。

大非川之敗,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戰爭的首次慘敗,它不但讓吐谷渾失去了復國的幻想,還讓吐蕃在周邊異族政權中,獲得了霸主挑戰者的地位,此后的吐蕃軍事行動中,經常有大量異族仆從軍隊加入,共同對唐軍實施打擊。

但首次大非川之戰,吐蕃也是傾其所有,賭上了所有籌碼,甚至鎮守西域軍隊都被調走,

此后數年間,吐蕃都無力再發動大規模作戰,而在674年(上元元年)十二月,于闐王伏阇雄居然憑以一己之力,便擊走吐蕃占領軍,將四鎮拱手奉還唐朝,可見大非川之勝,也是慘勝,

西元676年(儀鳳元年)三月,論欽陵聯合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同時在西域、河隴兩個戰略方向發起進攻。

論欽陵指揮蕃軍,主攻鄯州(青海樂都)、廓州(青海化隆)、河州(甘肅臨夏)、芳州(甘肅迭部東南)和疊州(甘肅迭部)等地;哥哥贊悉若(時任吐蕃大相)則親赴西域,配合阿史那·都支則圍攻安史四鎮,

高宗李治急命周王李顯(后來的唐中宗)和相王李輪(李顯,后來的唐睿宗)帶兵抵御,可這倆窩囊廢都避戰不出,任由蕃軍縱橫劫掠,

8月時,蕃軍再攻疊州,破密恭、丹嶺二縣,就在唐軍即將崩潰之際,吐蕃卻突然撤兵而去,督軍西域的贊悉若匆匆回朝,


吐蕃軍隊的異動,引起了唐朝的懷疑,密探細作馬上開始調查緣由。

但兩國相距實在太遠,一時難以了解詳情,

現在我們知道,吐蕃突然中斷攻勢,源于身在盛年的贊普芒松芒贊突然去世。

贊普去世的消息傳出后,吐蕃動亂再起,象雄(阿里地區)爆發了熱葉辛庫布里布、覺仁祖果叛亂,衛藏的熱桑杰崩日葉、庫赤聶止松也抗命不尊。

在覆巢之危下,吐蕃王室甚至弱勢到,要請噶爾家確定贊普人選的地步。

《資治通鑒》、《冊府元龜》均記載:“吐蕃贊普卒,子器弩悉弄(赤都松贊),生八年矣。有弟生六年,在論欽陵軍中,國人畏欽陵之強,欲立之;欽陵不可,與薩若協心,器弩悉弄位始定,”

就在此危局之中,芒松芒贊的長妃沒廬·赤瑪倫挺身而出,開始主持王室大計。她停靈三年秘不發喪,阻止贊普去世的消息得到證實,又詔贊悉若回拉薩主持平叛大局,

唐朝當時雖不清楚,吐蕃大陸有何變故,但從蕃軍異動分析,必有大事發生,本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李治決定再次征伐青海,

唐朝的時機倒是挑得不錯,可惜主帥卻所托非人,

當時主鎮河西的是劉仁軌,提起他的名字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要說起中日海軍的首次交鋒——白江口之戰,知道的人就多多了。

白江口之戰的主帥,正是劉仁軌,他在百濟將數倍于己的倭國海軍打得慘敗,一戰奠定了唐倭兩國的政治關系

總章三年(670年)正月,劉仁軌被重新征調出鎮隴州(隴縣)。而后又于儀鳳二年(677年)五月,唐軍兵敗扶州(甘肅文縣)的背景下,臨危受命升任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樂都),總覽河西軍務,

在鄯州抵御吐蕃期間,時任中書令李敬玄經常給他穿小鞋,懷恨在心的劉仁軌趁著唐朝再征青海,便給李敬玄挖坑。

李敬玄出身于趙郡李氏南祖房,年輕時博覽群書,精通禮制,做過太子(李治)的侍讀,而后因為人嚴謹、治學勤勉,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右肅機、檢校太子右中護、西臺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宰相),從既往履歷來看,李敬玄是個典型的文官,一直在干組織部的工作(選官),

劉仁軌明知他不是將才,卻多次上奏力陳:“鎮守西邊的重任,非李敬玄不可,”

李敬玄腦袋又沒被驢踢過,當然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堅決表示臣就是個噴人玩兒的貨。

但此時,李敬玄已主掌吏部多年,前后三任老婆都是山東大士族,在朝中形成了很大的勢力。

李治已經有點煩他了,想把他弄遠點,便冷冷的說道:“仁軌若須朕,朕且行,卿安得辭?”

李敬玄聽罷,心想這是藥丸吶,揮淚上任!

為了這次出征,李治也算下了血本,唐初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府兵制,早就因土地兼并而崩壞,折沖府內都是老弱病殘,混吃等死之輩,根本談不上戰斗力,

為此,高宗頒下了《舉猛士詔》,招募臂力過人、弓馬嫻熟勇士入軍,目的就是為提升李敬玄麾下的戰斗力。

唐朝首次募兵的效果很好,青年才俊紛紛應征,婁師德便是其中的代表。

此時的婁師德已是監察御史,他頭戴紅抹額應征,讓唐高宗大喜,任命其為朝散大夫,隨軍遠征。

此次唐軍西征,從正月開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雖然加入了河隴老兵為骨干,但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情況,依舊非常嚴重。


另外,李敬玄遴選的麾下之將,也有點不夠看。

劉審禮——官至工部尚書、檢校左衛大將軍、彭城縣公。

李謹行——靺鞨人,蓍國公突地稽之子,官至行右衛大將軍、燕國公,

契苾明——鐵勒人,涼國公契苾何力長子,官至朔方總管、涼甘肅瓜沙五州經略使,封涼國公。

韋待價——官至吏部尚書、文昌右相、扶陽侯,

王孝杰——官至朔方道行軍總管、贈夏官尚書、追封耿國公。

黑齒常之——百濟人,右武威衛大將軍、神武道經略大使、燕然道大總管,封燕國公,食邑三千戶。

婁師德——兩度拜相,歷任河源軍司馬、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檢校刑部尚書、隴右諸軍節度大使,追贈涼州都督。

單看名單,是不是挺嚇人?

4人封國公、2人拜相、3人做過節制一方的軍政大使。

但問題是,王孝杰、黑齒常之、婁師德大紅大紫都是以后的事兒,眼下的地位還都很低(王孝杰是副總管、黑齒常之是河源軍副使、婁師德干脆是隨軍文職)。

換句話說,他們崛起的舞臺,恰恰是這次青海之敗。

其中算得上沙場宿將的只有李謹行,而他又處于輔助地位,基本沒在正面戰場現過身。

就這樣,這場帥無能、將不力的青海之征,擰巴著上路了,

此戰的過程與首次大非川之戰并無太大差異,論欽陵依舊是憑借機動性優勢,集重軍成數量優勢,將分散的唐軍一口口吃掉。

這種狼群圍殲戰術,對游牧民族來說,不是戰爭藝術,而是生存技巧,根本不存在配合問題,

兩戰唯一差異僅在于,薛仁貴指揮的唐軍,首先被殲的是后援部隊,而李敬玄則是先頭部隊。

678年(儀鳳三年)七月,唐軍在龍支(今青海樂都南)與吐蕃軍隊相遇。

劉審禮、王孝杰所部1萬先鋒憑人數優勢,連續突破阻滯,兩勝后,蕃軍遠遁數百里,唐軍追擊行至大非川。

劉審禮督軍加快前進速度,卻不知恰恰中了論欽陵的誘敵之計,

深入青海的唐軍并不知道,二十萬蕃軍已在前方設伏,另有十萬蕃軍在左右隨行。

劉審禮一頭扎進口袋陣后,被蕃軍團團圍住,四面攻殺。唐軍前鋒雖拼死抵抗,但寡不敵眾未能成功突圍。

此時,身為主帥的李敬玄,被論欽陵的阻援手段迷惑,坐擁十萬之眾卻怯懦畏戰,不敢向前。

至九月,唐軍前鋒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劉審禮陣亡、王孝杰被俘,毫無斗志的李敬玄大驚,拋棄輜重一路潰逃(“輜重棄于路旁,綿延千里”),

論欽陵率軍緊追不舍,唐軍行至承鳳嶺(今青海西寧西南千戶莊)前,蕃將跋地設已憑機動性優勢繞前,在嶺上險要處設柵堵住了唐軍歸途。

李敬玄無路可走,只能在嶺下挖壕溝結營固守,此時蕃軍大部從四面合圍而來,數幾萬唐軍眼看將成甕中之鱉。


主帥怯懦無能,唐將卻有拼命的勇氣。

在此千鈞一發之際,百濟降將黑齒常之站了出來,這個身高兩米的大漢,趁夜色帶五百驍勇,攀援上山拼死劫營,

跋地設于黑夜中難辨唐軍多寡,只見營內四處起火殺聲震天,以為唐朝援軍趕至,搶了匹馬只身逃走,蕃軍頓時大潰,

黑齒常之的搏命一擊,給了李敬玄和麾下唐軍一條生路,數萬人僥幸逃回鄯州,

這場聲勢浩大的再征青海,不過是首次大非川之戰的復刻版,出征時的十八萬將士,在潰逃中損失過半,

而論欽陵則以連續重挫唐軍,成就了吐蕃軍神的赫赫威名,以至于身為對手的唐臣,也承認其能力不凡。

陳子昂在《諫雅州討生羌書》里寫道:“臣聞吐蕃桀黠之虜,君長相信而多奸謀,自敢抗天誅,邇來向二十馀載,大戰則大勝,小戰則小勝,未嚐敗一隊、亡一矢。國家往以薛仁貴、郭待封為虓武之將,屠十萬眾于大非之川,一甲不歸;又以李敬元、劉審禮為廊廟之宰,辱十八萬眾于青海之澤,身為囚虜。”

連續兩次在青海慘敗,讓唐朝徹底斷了收復吐谷渾之心,即便之后玄宗天寶時,唐軍戰力復起,一干名將王忠嗣、哥舒翰、張守珪、王君毚,也僅在黃河九曲拓疆建功,絕口不提收復吐谷渾,

這說明唐朝也認識到,在青海湖腹地發動會戰,幾乎就是送菜,

如果一定要說唐朝有什么收獲,那就要算王孝杰、黑齒常之、婁師德三位樞紐型戰將的脫穎而出。

此戰之后,黑齒常之與婁師德坐鎮河西防務,廣開屯田、營壘,連續重創前來進攻的贊婆(論欽陵之弟),

而王孝杰的經歷更為詭異,他被俘后本來難逃活命,但據說長得與已故贊普芒松芒贊極為相似,得以免死歸唐,

692年(武周長壽元年),他率軍入西域,于大嶺、冷泉連敗蕃軍,悉多于(論欽陵四弟)戰歿,重收安西四鎮,

結束了22年間六度易手的局面,并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亂(755年)爆發后,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