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pk大山?是在人為制造教育的階層對立


文 | 楊東平

來源 | 教育思想網(ID:eduthought)

這段時間,清華教授劉瑜刷屏的演講,遇到一些新媒體文章的質疑:這是精英階層站著說話不腰疼,想要讓孩子階層躍遷,不能做“普通人”。今天我們一起來辯一辯:為什么說培養普通人是每個家庭的事?一個平民家庭,培養怎樣的后代,才能走出“二等機器人”的陷阱,應對未來多變的時代?

01

塑造對立的話語策略

日前,一篇《張桂梅PK清華副教授:不要站在高樓上,傲慢地指著大山》的網文走紅。作者的策略,是將主張給孩子寬松的教育、不一定非要考名牌大學部的劉瑜與在貧困農村辦學、幫助女生走出大山的張桂梅同框,將這兩件不同性質、不同層面的事情并列,人為地制造知識精英與底層人民的“對立”,占據道德制高點,傲慢地將劉瑜打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精神貴族”,同時為“學歷軍備競賽”張目,

我想作者的本意可能只是為了語出驚人,賺取眼球和流量而已,并非挑動“階級斗爭”;但是,將關于未來教育的討論置于階層對立的敏感語境,它的確起到了挑動、離間“階級情感”的惡毒效果。這其實是一種流行的、也是危險的策略,

它將素質教育、為學生減負的主張與客觀存在的社會差距、教育分層的功能夸張為“階層固化”“寒門無門”的恐嚇,籍以煽動和販賣焦慮,是培訓機構慣常的策略,這些年來這類文字可謂泛濫成災,試看下圖:


02

其實,優勢家庭更焦慮

其實,當下大陸的教育焦慮、“學歷軍備競賽”是整體性的,并不是以階層區分的。如果要區分的話,那就是優勢階層的家長更為焦慮,只要看看在北京海淀、朝陽“推娃”的激烈競爭,所謂的“雞娃”“牛娃”——簡直要把學校辦成“養殖場”了——情況就一目了然。

調查非常清楚地顯示,越是大城市、越是優勢家庭、越是重點學校的學生,其教育焦慮越深,對課外培訓花費的時間和資金也越多。課外培訓已經成為加大階層差距的重要因素,這是一個基本現實,其實,劉瑜的話主要是說給精英家長聽的,希望擁有更多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本的他們可以更加淡定和從容。


來源:2014年薛海平教授根據大陸人民大學部 “大陸教育追蹤調查”數據對近2萬名包括城市、縣鎮和農村的初一和初三學生的調查

03

應試教育對底層人的傷害

對弱勢和底層家庭而言,應當對他們說什么?當我們只關注聯考時,其實忽略了更需要關注的人。那是貧困地區相當多的“看不見的學生”,他們不是能不能上大學部的問題,而是在國小、國中就被應試競爭淘汰了,因此,“控輟保學”、保證他們享有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仍然是農村教育的基本任務,還有進入城市的龐大的流動兒童群體,他們接受公辦教育的基本權利也還沒有完全落實。

所以說,將聯考競爭視為是農村學生的唯一通途,農村教育的唯一任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偽善。那些似乎關注弱勢群體的寫手,你關注過流動兒童的教育機會嗎,為他們在流入地城市參加中考、聯考的權利發過聲嗎?

04

為什么說培養普通人

是每個家庭的事

事實上,上名校對于大多數城市學生也是非常奢侈的目標。有網路資訊稱,前幾年能夠考上北大清華的比例為0.03%,能考上985的比例為0.79%,能夠上一本的比例為5.97%。我們的基礎教育,就是引導上億的青少年穿過這樣狹小的針眼嗎?

顯而易見,把上大學部作為基礎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對大陸小教育的誤導,是對教育方針的違背,是對絕大多數青少年深刻的傷害,

2020年聯考一本上線率,基礎教育保障大多數人的教育權利,聯考在于選拔

人的個性、才情、稟賦、愛好原本是各不相同、多姿多彩的,有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都喜歡走研究型、學術性的道路,因而,許多透支了健康和個性發展,獲得一紙文憑的“小鎮做題家”“空心人”,他們在社會競爭中往往并不順利。

關于豆瓣的“985廢物組”和疫情期間快遞大軍中有7萬擁有研究所學歷的流言,就是一個旁注。我認為這7萬騎士是勇敢和幸運的,因為他們的生存能力還沒有被應試教育閹割,他們還具有自食其力、自我奮斗的勇氣,


7萬研究所在送外賣的出處

05

一個平民家庭,

一定要培養一個自立的后代

對于相當多沒有可能進入高中、大學部的弱勢學生,基礎教育應當為他們提供什么?基礎教育的“基礎”究竟何謂?大陸陶行知研究會的副會長聶圣哲是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成功企業家,他近年來一直在倡導“養活教育”。

他說:“一個平民家庭,一定要培養一個能自立的后代,培養能養活自己,不坑爹,懂得生活,不畏困難,積極克服困難的下一代”。

他舉辦了兩所實行平民教育的學校,主張讀平民的書、說平民的話、過平民的生活,將來走上社會做一個“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合格平民,至少做到“不坑爹”“不啃爹”,這是不是適合每一個家庭的、很真實的教育目標?

主張子女做一個健康的普通人,其實與階層和出身并沒有必然聯系。因為古往今來,無論你出身如何,99.9%的人最終都是普通人。

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說:“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工程師、醫生、科學家和藝術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為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學校的教育任務,放在首位的是培養人,培養丈夫、妻子、母親、父親,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養未來的工程師和醫生,”

這樣的勸喻,適用于所有家庭和兒童。無論你家境如何,都不要讓孩子累死在起跑線,不要讓孩子抑郁和空心,長大后不要坑爹或啃爹。這可以說是教育的最低要求了,但是,究竟有多少家長能夠做到?我們看到了太多“天堂沒有作業”這樣欲哭無淚的遲到的悔恨,早干什么去了?!


06

面向未來,

不做“二等機器人”

今天,我們談給兒童減負,改變唯考試、唯分數的惡劣生態,還有一個更為重大的背景,那就是時代變了,世界變了。

在剛剛結束的大陸教育三十人論壇的年會上,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PISA之父”施萊克爾說“教育的成功不再僅僅是復制內容和知識,成為‘二等機器人’,在這個飛速發展和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應更仔細地思考是什么讓我們成為一流的人類”。

他說:教育的成功關乎教育的目的,關乎德、智、體、美能力的均衡發展,關乎培養好奇心,拓展思維,關乎培養愛心和敞開心扉,也關乎勇氣以及調動我們的認知、社會和情感資源來采取行動,

教育是幫助學生開發出一個可靠的指南針,能指引我們自信的去遠航。而無知,思想固化,仇恨,內心封閉和恐懼,這些都是教育的敵人,

那篇“張桂梅PK劉瑜”的網文虛構了“底層VS精英”的階層對陣:所謂“你站立的地方,決定你說話的立場”,

其實,站在21世紀20年代的時點,決定我們未來的,是我們對未來的認知;決定我們分野的,是視野和格局,是價值觀!就像一篇文章所說的:

“知識已過萬重山,你還在傻追學區房”

“知識已過萬重山,你還在傻排狀元榜”

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不需要培養“兩腳書柜”“小鎮做題家”或“二流機器人”,未來的人生也不是僅靠分數和學歷文憑,究竟什么樣的人能夠在未來社會立足而不被迅速淘汰,是每一個家長都應當完成的教育啟蒙,從而真正為孩子奠定屬于他自己的美好人生,

(責任編輯:王倩楠_NBJS12706)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走出大山,為了更好的未來

  2. 我覺得我覺得我覺得我覺得是為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