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南美洲有兩個名稱相同的的地方,一個是圭亞那,全稱“圭亞那合作共和國”,還有一個地方叫“法屬圭亞那”。這種國名重復在南美洲是獨一無二的。
那么,南美洲為何有兩個”圭亞那”呢?兩個圭亞那的形成有以下幾點原因:
上圖_ 南美洲地形圖,標注處為圭亞那高原
第一,歐洲殖民者的入侵為兩個圭亞那的形成埋下了伏筆,因為南美洲歷史上曾經有五個圭亞那,
在很早之前,圭亞那并非國家名稱,而是地理名稱。其全名叫“圭亞那地盾”,根據地質學資料介紹,圭亞那地盾為南美洲的三個古代地核之一,距今已經有17億年的歷史,地盾海拔最高的地方稱為“圭亞那高原”,
從西元9世紀開始,圭亞那高原上陸續有印第安人在此定居,他們在此創立了輝煌的古代文明,到了15世紀之后,隨著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歐洲兩大列強——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軍隊陸續踏上歐洲。在“教皇子午線”的支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別瓜分了圭亞那的西部和東部,“西屬圭亞那”和“葡屬圭亞那”是圭亞那高原被殖民地瓜分的最早政治版圖,
上圖_ 英荷戰爭,是發生于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四次戰爭
進入16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力逐漸衰弱,荷蘭、英國等新興強國快速崛起。英國海軍更是在海戰中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權,到了1630年,西班牙將自己占領的圭亞那被迫擠出一部分,留給了快速崛起的大英帝國,英屬圭亞那成立,
英國和西班牙爭奪圭亞那高原并不是列強爭奪圭亞那的終點。爾后,英國和荷蘭又爆發大規模戰爭,英軍戰敗,其被迫將英屬圭亞那的部分地區留給了“海上馬車夫”荷蘭,“荷屬圭亞那”正式成立,
就在英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大國為了爭奪圭亞那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法國也想參與其中。1604年,法國人占領圭亞那高原部分地區,此后,法國和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反復爭奪,法屬圭亞那得而復失,失而復得。1816年,法國正式確立對法屬圭亞那的統治權,自此,歐洲列強在圭亞那高原建立的五個圭亞那全面形成,它們分別是:英屬圭亞那、法屬圭亞那、荷屬圭亞那、西屬圭亞那和葡屬圭亞那。
上圖_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時期的 英屬、荷屬、法屬圭亞那
第二,行政區劃管理的不同和拉美獨立戰爭,減小了歐洲列強占領下的圭亞那的數量。
我們必須指出一點,盡管5個歐洲國家都占領了圭亞那高原的一部分,但這五個圭亞那的行政歸屬是不同的。西屬圭亞那歸西班牙格林納達總督區管理,葡屬圭亞那歸巴西管理,英屬、荷屬和法屬圭亞那歸英國、荷蘭和法國直接管理。這種不同的行政管理和拉美獨立戰爭,讓5個圭亞那的發展走勢也大不相同。最終,歐洲列強占領下的圭亞那數量有所減少。
西班牙屬圭亞那所在的格林納達總督區爆發了大規模的獨立戰爭,玻利瓦爾將軍領導當地軍民和西班牙軍隊浴血奮戰,最終趕跑了西班牙軍隊。而西屬圭亞那的行政區劃經過反復變更,最后并入委內瑞拉,葡萄牙占領下的圭亞那隨著巴西的獨立,成為當時的巴西帝國,后來的巴西聯邦共和國的領土,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軍隊撤走了,英國、法國和荷蘭的軍隊可沒從各自的圭亞那撤走,這三國軍隊鎮壓了各自圭亞那人民的起義,三國在歐洲的圭亞那殖民統治始終穩如泰山。在拉美獨立戰爭結束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南美洲大陸形成了西屬葡屬拉美殖民地變成獨立國家,英屬、法屬和荷屬圭亞那三處殖民地地區并存的局面。
上圖_ 圭亞那合作共和國的土著居民
第三,荷屬圭亞那變成“蘇里南共和國”,這是南美洲形成兩個圭亞那并存的最直接原因。
拉美獨立戰爭結束后,南美大陸有三個圭亞那,為何最終會形成兩個圭亞那呢?這就牽扯到荷屬圭亞那的獨立了。
進入20世紀,隨著美國等新興大國的崛起,荷蘭國力逐漸衰退。二戰期間,荷蘭被德國占領,其依靠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幫助才重新獲得解放。因此,在二戰結束后,荷蘭的對殖民地的掌控力已經大不如前。二戰結束后沒多久,荷蘭在東南亞最大的殖民地——荷屬東印度宣布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荷蘭在全球的殖民體系轟然倒塌,為了維持其在荷屬圭亞那的統治,荷蘭于1945年被迫允許荷屬圭亞那擁有公民基本政治權力——選舉權。但為了掌控荷屬圭亞那,荷蘭又在1954年派兵占領這里,
但是,荷蘭所做的這一切努力都只是荷屬圭亞那的“回光返照”。1975年11月25日,蘇里南共和國正式成立,荷屬圭亞那的歷史翻開了嶄新一頁。華裔陳亞先成為蘇里南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上圖_ 英國:19世紀中后期日不落帝國殖民地分布
荷屬圭亞那變成獨立的蘇里南共和國,英屬圭亞那的政局也岌岌可危。二戰結束后,英國在全球的殖民地體系轟然倒塌。1948年,英國在南亞最大的殖民地——印度首先獨立,緊接著,原來英屬印度的東部成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后,英國在南東南亞和非洲的殖民地也陸續獨立,譬如,1952年,埃及自由軍管組織在納賽爾的領導下發動革命,推翻英國傀儡法魯克王朝,建立獨立的埃及共和國。1959年,英屬新加坡獲得自治地位。1963年,馬來西亞從英國殖民地正式獨立。1965年,新加坡地區離開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在非洲,原屬于英國殖民地的多哥、喀麥隆、尼日利亞等國也在上世紀60年代陸續獨立,
英國南亞、東南亞和非洲的殖民地陸續獨立,讓英屬圭亞那人民看到了爭取獨立自由的希望之光。而英國也在一點點放棄自己在南美的最后殖民地。1961年,英國將“英屬圭亞那”改名為“圭亞那”,這等于承認圭亞那的部分自治權。1966年,英國承認圭亞那為獨立國家,但必須留在英聯邦內,1970年,圭亞那退出英聯邦,成立圭亞那合作共和國。一個全新的圭亞那自信的屹立在南美大陸。
上圖_ 法屬圭亞那的土著居民
而法屬圭亞那卻沒有獨立。二戰后的法國政治上一落千丈,其殖民地阿爾及利亞、越南陸續獨立。為了保住法國最后的南美海外領地,法國給法屬圭亞那很多優惠政策,其公民待遇和法國本土的公民待遇完全相同,這等于取消了法屬圭亞那的“殖民地歧視”,法屬圭亞那的行政性質從殖民地變成了法國的海外省(法國領土的一部分)。而法屬圭亞那對法國經濟高度依賴,也沒法反抗法國統治宣布獨立,與其和法國鬧翻爆發戰爭,不如在法國主權內好好享受歐洲大國的經濟建設成果,這使得法屬圭亞那的行政區劃一直保持至今,
總而言之,從五個圭亞那,再到三個圭亞那,最后再到圭亞那合作共和國與法屬圭亞那并存,圭亞那高原政治版圖的發展史也是拉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的歷史。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列國志:圭亞那》《列國志:蘇里南》 吳德明
【2】《南美洲有三個地方叫“圭亞那”,為什么會出現重名現象?》 雄鷹
文字由歷史大學部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法屬圭亞那人最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