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方媒體推算,在未來的200年之內,也就是大概還過12代人左右,世界上有三個國家將完全消失不見,它們分別是日本、德國、韓國。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和日本一樣,這三個國家是高齡化、少子化、不婚不育化。
以日本為例,目前全日本人口算上移民人口,大概為一億二千三百萬,其實在一巴掌大的島國日本來比倒,這人口不算少。
但是,日本的人口結構確有相當部份人群為75歲以上,百年高齡的人群在日本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些高齡人群占比總人口的47.321%,差不多一半人口是老人,且日本男性在75歲退休以后還得再去上街找工作,因為退休養老金是不夠維持生活的。
高齡也就算了,只是不到五千萬人口的適齡婚育男女中,大都奉行不婚主義、婚后不生孩子主義,獨身主義盛行,尤以女性更盛。
在全日本的婚姻測試實驗采訪中,一萬名的受訪者中居然有高達53%的女性表示終身不嫁,而51%的男性表示結婚后不要小孩,還有37%的男性表示孤獨一生,認為婚姻中情感很難把控。
在這些受訪者中,女性有高達47%的女性人群還是處女,沒有一次性行為,表示對性反感和不感興趣。而還有高達51%的男性則還是處男一個,他們也是對性毫無所知。
受訪者普遍的感到日本生活壓力大,多數人只能勉強維持個人生活所需,對未來充滿迷惑。
據最新日本人口出生數據顯示,2020年每一千對夫妻才出了8.8751個孩子,也就是每100對夫妻,才生下了不到9個孩子,幾乎等于沒有生小孩。自從日本于2009年的人口高生長率以后,日本出生人口每年以50萬出生人口在遞減。
日本是個移民制度非常嚴格的國家。為了保持日本大和民族的純潔性,日本一直奉行拒絕移民政策,也就是外國人很難在日本定居下來。但是,隨著日本人口急驟減少,年輕勞動力缺乏,近年來,日本的移民政策有所松動。大量亞洲的研修生進入日本大陸。
日本為了催化年輕人結婚,想了很多辦法,也出臺了很多的福利政策,但是收效甚微,日本年輕人并不感動和買帳。
近期日本出臺AI技術來匹配年輕人結婚,這實在是無奈之舉。什么是AI?就是個人資訊在各個平臺的行為數據。在大陸就是以前猛吹的什么大數據云計算等等一類的玩藝兒。
如你喜歡看什么書和新聞電視劇,你個人喜歡吃什么穿什么,喜歡上哪兒旅游……等等一系列個人生活方式的數據,只要你登入了某個APP平臺,那么平臺就給分析成個人圖像,來猜測你的個人行為喜好,這就是AI技術。
但是,個人情感隨時都會變化,這項日本的AI匹配婚姻多少有些無奈又有荒唐。因為個人生活方式可以固定不變,如某人特別愛吃魚這也許是真實的數據,但某男人喜是喜歡自己老婆,但并不代表他不喜歡更多的美女,所以,這日本的AI技術匹配婚姻更多的無奈和荒誕了。
當然,日本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不然真的200年后日本不戰而亡,那豈不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個人認為,日本人不婚不育可能源自于日本人高度的自律化。因為日本人普遍地不愿意去求人辦事,也不愿意去打擾麻煩別人,所以,每個人都固步自封在個人生活的小圈子里自娛自樂自生自滅。(日本的這種風潮有些開始影響到國人了)
難題!誰來解一解?歡迎你的評論。
到底是一千對,還是一百對夫妻才生8.9人?
想想馬寅初當時的節育政策吧
去過日子,那里大陸人好多,感覺再過幾十年大陸人會占人口總數的多數
人家注重享受過程
這么說,人類最后是自取滅亡了。
說話打字要嚴謹,不然你功虧于潰不說還讓大家覺得你只是個傳說
不婚不育是現在的高物質鎖至,高房價,高彩禮,高攀比。
窮是人應該有的生活,窮則思變,窮則智慧,窮則勇敢,窮則勤勞,窮則善良。沒有哪個富人有好結果,以前地主資本家就是生不出孩子,現在年輕人有錢了只想享受,甚至不想結婚不想生育。人生得財不得人,得人沒有財,就要懂得珍惜。
我有個方法不知道能不能接受,就是三十周歲之前自由戀愛生娃。三十到三十五AI婚配,三十五后還沒有找到那就收入減半只夠維持生活,其它都上交國家統一給有孩子家庭作為扶養孩子生活補貼。因為三十五以后身體走下坡路,有的人甚至一輩子都不結婚了,這樣等老了有社會福利機構統一管理養老。平時上交一半收入也是適用于養老
七十五歲還得找活兒干?退休金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