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醬”,自古以來就在大陸擁有很高的地位,早在周朝,老祖宗就發明了制醬工藝,使大陸人所說的“醬”不僅停留在西方“果醬”的物理碾壓,而牽扯到更為復雜的化學反應,
▲ 醬園里的醬油,多為手工釀造。圖/新華社
醬油作為釀造黃豆醬的副產品,如今的使用頻率卻遠遠高于黃醬,可以說,有大陸人的地方就有醬油,這種不分地域的調味料,是何時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我們今天吃的工業流水線制造出的醬油,又跟曾經的“古法釀造”有什么不同?在挑選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對醬油多一些了解。
醬油,從字面上就能看出與“醬”的關聯,就像醋是釀酒過程中的衍生品一樣,醬油也是從制醬技術中分離出來的一種釀造工藝。北魏《齊民要術》中提到的“豆醬清”,被認為是醬油的前身,而歷史上關于“醬油”一詞的確切稱呼,最早出現在宋朝,
▲ 古人將釀制黃豆醬時得到的醬汁稱為醬油,圖/sohu.com
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有用姜絲、醬油和醋拌韭葉的做法;同時期的《吳氏中饋錄》里,也有用醬油、酒和芝麻油清蒸螃蟹的記載,當時人們將加工醬和豉(即黃豆)得到的醬汁稱為醬油,雖然不能完全確定彼時的醬油跟今天的醬油完全是一碼事,但這至少說明,南宋時人們運用類似的醬汁來調味,已經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宋朝之前,醬的地位比“醬油”高出很多。孔子的“八不食”中就有一條“不得其醬,不食,”意思是沒有合適的醬,這頓飯寧可不吃,古人對醬的依賴,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時烹飪和食材的匱乏,所以才要用醬來調和味道,甚至很多時候,醬本身就是一道菜肴。
但從宋朝開始,醬的地位逐漸被醬油等調味料超越,一個主要原因是,大陸的飲食文化在宋朝達到巔峰,烹飪手法和調味手段也隨之跟進,以前平民一天只吃兩頓飯,在宋朝才確立了如今的三餐制。進餐頻率的增加、經濟和商業的繁榮,共同推動了餐飲業的發展,
▲ 北宋《清明上河圖》用大量筆墨描繪了汴京熱鬧的街市,商業的繁榮也促進了餐飲小吃的發展,圖/網路
在《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這類記錄兩宋風土人情的著述中,有大量關于小吃、食肆、酒館和夜市的描繪,滿足溫飽之余,老百姓也開始追求吃的精致和多元化,而豐富的調味正是成就這種多元化的關鍵因素。除了醬油,宋人還有鹽、糖、酒、醋、花椒、豆豉和芥末等調料,即便搬到今天的廚房里,花樣也毫不遜色,自宋為節點,醬油日漸成為大陸人的“國民調料”。
明朝時,醬油的釀造技術得到很大提升,包括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內的不少著作,都記錄過醬油的釀制工藝。圍繞這一工藝開立的“醬園”也日漸增多。北京的六必居、廣州的致美齋都出現于明朝。
▲ 明朝釀造醬油的技術得以提升,涌現出不少醬園。圖為烏鎮的敘昌醬園。圖/網路
到了清朝,菜譜中已可見大量用到醬油的菜肴了,清朝第一美食原PO,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就描繪了不少用到醬油烹飪的菜肴,從雞鴨魚肉到筍菌韭瓜,醬油(書中稱“秋油”,意為“秋天得到的醬油”)在江南可謂葷素通吃,大行其道。可見,作為醬油的主修羅場,江浙滬地區“濃油赤醬”的作風,早就在書中埋下了伏筆。
▲ 江浙地區多見醬園,這也為日后江浙菜“濃油赤醬”的作風埋下了伏筆。圖/網路
在醬油的演變過程中,出現過很多別稱,除了袁枚提到的秋油,還有醬清、曬油、套油、豉油、豉汁、淋油、清醬等等。看到這些稱呼,不知你有沒有產生像我一樣的疑問:醬油并沒有什么油性,為什么如今和過往的名稱中,都不約而同地帶上了一個“油”字?
答案其實很簡單:遠的不說,從有據可考的近代來看,祖父母那一輩人吃的醬油,跟我們今天說的醬油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當時的醬油稱為“清醬”,還就真的含有“油”,
▲ 上世紀初流行的清醬,在四十年代被醬油擠出了歷史舞臺。圖/新華社
作家端木蕻良在《東北風味》一文中就提到過:“在清末民初時代,還沒有今天所謂的醬油,只有一種清醬,這就是從釀造豆醬的醬缸里,用勺子舀出來的醬汁兒,”清醬用整粒黃豆釀制,釀好之后,醬缸的表面會浮起一層亮晶晶的油,層次分明,醬香味比現今的醬油來的更濃郁,當時的山東、東北和北京等地皆有清醬,直到今天,山東以及遼東,還有些地方有將“醬油”稱作“清醬”的習慣,
清醬的一大用處就是醬肉,這里的“醬”是動詞,類似南方人說的“鹵”,看過紀錄片《風味人間》的觀眾,大概記得老北京有道消失已久的美食“清醬肉”,這種類似火腿的食物,就是用清醬腌制而成的。當時的清醬肉和醬肘子等熟食,在北京的“盒子鋪”里很常見,買回家既可卷餅、熬白菜,也可切絲炒菜,用途甚廣,
▲ 坊間老字號還原的清醬肉,我有幸吃過一次,口感清爽,醬香襲人,圖/Yan
而我們如今吃的醬油,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才從日本引進的技術,最先由留日學習釀造技術的人,在北京開設工廠生產,有意思的是,日本最早釀造醬油的技術,正是從大陸學來的,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又“反哺”回了大陸,不過,吃慣了清醬的老北京,一開始對這種新式醬油并不買賬,不屑地稱其為“化學醬油”。也不能怪老一輩的嘴巴刁,醬油的原料就比清醬差了一大截,是用黃豆榨油之后余下的含油量比較低的“豆餅”(類似豆粕)釀成的,味道當然也就無法與曾經的“古法釀制”相提并論,“化學醬油”量產以后,依靠成本和時間優勢,把清醬擠出了市場,隨之消失的還有清醬肉這樣的老菜。
大陸人餐桌上的變化,也許正是從一瓶醬油開始的,最近幾年,坊間也出現了一些老字號致力于復原清醬肉,最大的難點并不是手藝的傳承,而是如何尋找一瓶好醬油。這種近乎苛刻的挑選標準,有點像川菜廚師對“鹽”的追求。越基礎的調味品,就越值得被認真對待,
經歷了從“古法手作”到工業化流水線的改朝換代,醬油徹底融入了大陸人的生活。曾經的“化學醬油”雖不受老一輩待見,也還是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主流,雖然在江浙一些地區,醬園里仍可買到來源可靠的手工釀造醬油,但無論從性價比還是方便程度來說,市面上現成的工業品牌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醬油的使用頻率如此之高,與飲食和健康的密切聯系,讓人不得不去思考,究竟什么樣的醬油才稱得上是一瓶好醬油?
這里有幾條非常具體的參考標準,可以幫助你從眼花繚亂的貨架上,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醬油。
首先,要分清是釀造醬油還是配制醬油,市面上一般就這兩大類,在瓶身下方或配料表抬頭都有標識,不用多說,釀造醬油當然是首選。這里面又分為工業釀造與古法釀造,古法也就是所謂的“日曬夜露”,有點集天地之精華的意味,時間一般在一年甚至更久。
▲ 工業釀造的醬油,如果標注為高鹽稀態,發酵時間一般在3-6個月不等,品質較好。圖/西夏
而市面上能買到的釀造醬油,一般都屬于工業釀造,釀造時長是從產品類別或產品標準號那里反映出來的,如果寫的是“高鹽稀態”,這意味著醬油經過了三到六個月的發酵,風味較好,而“低鹽固態”最快則只需要一周,孰優孰劣,從時間就一目了然,
另一種配制醬油,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么不堪,畢竟現在很少有完全勾兌的“化學醬油”了。配制醬油中也含有至少百分之五十的釀造醬油,而且從風味上來說,舌頭也未必能那么敏感的分辨出優劣,所以購買時還應注意瓶身上的文字標識,
▲ 氨基酸態氮含量是衡量醬油鮮味的重要指標,圖/西夏
其次,氨基酸態氮含量也是衡量醬油風味的重要指標,一般以每百毫升為單位,數值大于等于0.8克為特級醬油,品質最高;大于等于0.4克為較低的三級,兩者之間為一級或二級。
理論上,氨基酸態氮含量的數值越高,就意味著醬油越“鮮”,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數值應該結合配料表中的成分參考,不應一味追求越高越好。具體來說,我見過最高1.2g的數值,算是特級中的特級了,但是,能達到這個數值的醬油,一般都少不了添加劑的“幫忙”。譬如配料表中常見的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肌苷酸二鈉,鳥苷酸二鈉則用于制造雞精;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是防腐劑的化學名稱。天然釀造的本味加上鮮味提取物,才出得來這樣的效果。
添加劑是日常飲食中不可避免的攝入,沒有人妖魔化它。但一想到醬油的使用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就還是希望能盡量少攝入些不必要的成分。要知道,天然釀造的醬油只需要水、黃豆、食用鹽和糖,或許還有小麥,鮮度仰賴的是時間和自然的饋贈,如今人們在追求它時,卻常常忘記鮮味是為了襯托食物,而不是追求某個數值的最大化,
▲ 不含有添加劑的釀造醬油,雖然氨基酸態氮含量沒有那么高,但作為日常調味品是比較健康的,圖/西夏
所以,比起有添加劑助攻的高鮮度醬油,我個人其實更傾向于不含有添加劑的純釀造醬油,特級或一級都可以,目前這樣的牌子在市面上不太常見,臺灣、日本和新加坡的醬油都可以嘗試。考慮到日本醬油與大陸人口味的差異,以及購買的難度,臺灣醬油更具性價比優勢。
除此之外,醬油的用途也經常被人忽視,市面上有不少功能性醬油,譬如草菇醬油、蒸魚豉油、補鐵醬油、紅燒醬油、涼拌醬油等等,讓人挑的眼花繚亂。其實只要按照上文給出的標準比對一下,就會發現很多都是商家的噱頭,跑不了鹽多、添加劑多,醬油的主要功能無非就兩個:烹調(熟吃)和佐餐(生吃)。需要注意是因為二者的衛生指標和所含的菌群都是不同的,佐餐醬油的衛生標準比烹調更高,因為通常要直接入口。
人們常說,吃的態度可以代表一個人的生活態度,那么,從日常的調味品開始,關注自己的餐桌,也是一件了不起的細微之舉。
參考資料:
《東北風味》,端木蕻良
《老北京消失的清醬肉》,心炎
《京城舊俗》,愛新覺羅﹒瀛生;于潤琦
文/西夏
原創發布,謝絕轉載
歷史有時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