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大陸對印自衛反擊戰中,那群與我軍對陣的印度士兵——裹著頭巾、中間佩戴帽徽,臉上蓄著胡須,面對他們,當時負責指揮的司令員張國華就強調,戰術上要十分重視。這群勇猛的具有典型形象的士兵就是印軍的王牌——錫克族士兵,
錫克族士兵對大陸人并不陌生,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他們都曾經登場。在舊大陸的英租界內(尤其是上海),他們被當地人稱為紅頭阿三。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他們追隨宗主國英軍在全世界各地征戰,總共有40名克族軍人獲得了大英帝國最高榮譽勛章“維多利亞十字勛章”,并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于世。即使是現在,錫克族士兵也活躍在世界各地的戰爭場上。他們以雇傭兵為職業,就算在美軍中也有他們的身影。
錫克教是產生于15世紀一種印度神教,該教以秉承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
錫克族是由15世紀印度宗教復興運動而發展起來的“尚武民族”,他們強悍好斗、倔強高傲,自詡為“雄獅般兇猛”,他們的名字中常出現的“辛格”兩字,在錫克族語中意為“雄獅”,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被擊斃的印軍最高級別軍官就來自錫克族,名為霍希爾·辛格準將,錫克族主要來自于印度北方旁遮普邦,雖然人口僅占全國的2%,但為印軍提供了12%的兵源,是印度兵員最多的民族之一。
據報道,印度正在發生的大規模農民暴亂,主力就是旁遮普邦的錫克族教徒,
錫克教由那納克在印度旁遮普創建,首領和祖師,被尊稱為“古魯”,即“師尊”。從那納克開始,先后有十位師尊,之后的領導人不再獲此稱謂。從第六代師尊開始,錫克教為了對抗莫臥爾王朝的壓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組織——卡爾薩,在卡爾薩中,高級武士稱作阿卡利,意思是“真神追隨者”;低級武士一律稱作Nihang,波斯語意思是鱷魚(一樣不怕死前行),第十代大師戈賓德·辛格,被稱作“勇士師尊”,他的名言就是:“我要教麻雀打敗鷹,要讓錫克無論男女都無愧為戰士”,而且據說錫克教的特殊身份標志——“五K”和纏頭巾(“五K” 是指蓄發、加發梳、戴鐵手鐲、佩短劍和穿短褲),就是在1699年3月的拜薩克節上,由戈賓德·辛格為錫克教徒規定的。拜薩克節對于錫克人來講有具有特殊意義,戈賓德·辛格也是在這一天創立了卡爾薩體制。
第十代大師戈賓德·辛格,被稱作“勇士師尊”,
戈賓德·辛格除了建構組織,還大力發揚錫克武術,形成完整的蓋撻體系。蓋撻,在錫克語中意為“真知的武器”,為捍衛錫克教而產生,是一種武技與信仰兼修的武術,不僅囊括各種兵器和徒手格斗武技,還有大量類似大陸氣功一樣的功力修煉技能,今天它仍是錫克青年喜愛的運動,在各種錫克教節日里,總能看到錫克青年演練蓋撻。
另外,錫克教的祈禱不追求形式主義。一個錫克人曾說,雖然錫克教也有祈禱儀式,但并不強求每天三跪九拜,只要信念和理想存于心中、時時反省和為善就是最好的祈禱。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在宗教各異、種族繁多的印度社會里,錫克人始終是受人尊敬和歡迎的群體,始終是樂觀向上、生活自得的群體。而且這種接近現代化的宗教教規,也讓錫克族人能更好、更快地接受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印度眾多種族中他們也是比較富裕的一個,還有一點,錫克人身材高大,長相漂亮,膚色白皙,據說每年印度的選美冠軍經常被錫克人包攬。
日常生活中,錫克教還公開反對種姓制度,提出建立一個平等、沒有種姓的社會。而且錫克教不歧視女性,認為男女平等。錫克族的婦女擁有受教育的權利,可以和男子一起務農、參軍,甚至可以主持宗教儀式,
錫克教還遵循實用主義,比如禁止非家庭導向的生活方式,做隱士、乞丐、修士,都不被允許;甚至清修、苦行僧般的生活,也都被拒絕;當然,也不能去做乞丐,錫克教鄙視不勞而獲的人;還禁止神職人員,省下了一大筆供養教會的資金,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錫克族有一座“印度黃金廟”,
在商界,錫克族人團結、可靠,還特別有頭腦。如在2017年,一家錫克教徒的服裝公司遭到了一家印度教徒公司的商業欺詐,數千萬盧布的款項被侵吞。被欺詐的服裝公司立即聯合全印度的錫克教服裝商人,一起對那家印度教徒公司發出了永不合作的聲明,并且號召自己的合作伙伴也不要合作。最終,在整個錫克教商界的壓力下,那家印度教徒公司被擠垮了,可見,錫克族的成功不只是個人的成功,更是整個群體的成功,
在政界,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前首席大法官賈格迪什·辛格、前總統賈尼·辛格等,都是錫克族人,上世紀9 0年代,曼莫漢·辛格擔任財政部長期間,印度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物價上漲20%,外匯儲備接近枯竭,對外進口關稅居高不下,在辛格的強力改革下,短短幾年后,印度工業得到復蘇,通貨膨脹得到控制,經濟增長率連續五年穩定在7%以上。所以,后來他順理成章當選總理。
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會見來訪的印度總理辛格。
在體育界,印度唯一的奧運個人金牌得主奧比納夫·賓德拉;在科學界,參與過“曼哈頓計劃”的核物理學家Piara Singh Gill都是錫克族人,
現在,錫克教徒不斷地受到現代西方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的影響下,一些現代錫克教徒的“五K”和頭巾,只剩下了頭發和頭巾,其他四“K”都不見了,這種現象在成年錫克教徒中居多,雖然沒有了明顯的“五K”特征,但他們依然去錫克教寺廟朝拜、用圣水凈身,錫克教的信念和理想永存于心中。
編輯: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