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中沒啥存在感的羊,在古代竟是瑞獸,它憑什么如此出眾?


三羊開泰

“羊”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肉食來源之一,但沒想到在傳統的帝制時代,羊竟與高深嚴明的禮儀掛鉤,許多重要禮俗與羊更是息息相關,那么在古代社會當中,羊究竟充當著怎樣的角色?又與哪些傳統禮俗有著密切關系呢?


一、禮儀的一種象征

羊是一種十分溫順的動物,是最貼合儒家文化對于“君子”氣質要求的一種動物,大陸自古以來便以“禮儀之邦”自居,禮在某種程度上是比生命還要尊貴的規范,所以無論是討論大陸文化還是大陸傳統習俗,都逃不開對禮的思索。羊自先秦時期就被大陸人所看重,先秦時期的著名青銅器“四羊方尊”的存在即證明了人們對羊的重視,在青銅時代,人們往往會“藏禮于器”,即將合禮的物品化成銘文或圖案刻在青銅器上,而四羊方尊就是一件十分尊貴的青銅禮器,


四羊方尊

除青銅器之外,在國家最重要的大事“祭祀”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扮演 “羊人”,表演“羊劇”以祭祀祖先和神靈。祭祀需要祭品,祭品是經人們千挑萬選確定下來的,作為“六牲”之一,羊在祭祀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正如《左傳》所說:“祭以特羊,殷以少牢,”說的就是將羊作為祭品。

廣州城曾有這樣一則有關羊的傳說,講的是城里有一年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大量的人們因饑餓而死,這時突然降臨五位仙人,他們騎著不同顏色的仙羊,并將稻穗播撒向廣州城內,并許諾廣州再無饑荒發生。隨后五只仙羊也被留下用作鎮壓邪祟的神獸,因此廣州也有“羊城”的別稱。


廣州五羊石像

二、美好品行的代表

羊不但與“禮儀”十分契合,且在祭祀儀式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還被人們視作大陸人美好品行的一種象征。羊本身就是一種食草且性情溫順的動物,《詩經·召南》有《羔羊》一篇,《毛詩》在解釋這首詩的時候寫道:“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意思也很簡單,即將召南國歷代勤勉治國的王比作“羔羊”,由此可以看出羊被人們賦予了多么崇高的品行,


羊的溫順性格被人們視作君子的象征

廣州城的那個傳說故事表明,羊還經常被人們視作是仙人的坐騎,這即意味著人們將羊視作是一種可以“通靈”的動物,可以溝通民間與神仙。在許多神話故事中,羊不再是現實中那個弱小的形象,而是化身為神獸,例如“獬豸”,有“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的說法,它可以辨別世間真理,區分邪惡善良,一直到清代,監察御史的官服上都以獬豸為圖案,


官服上的獬豸

羊還被古人視作締結契約時的憑證,代表著公平與公正,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兩國若要結盟,往往會刳羊而約,即宰羊以定下盟約,若有違反,亦或發誓時內心不真誠、不誠實,則會遭到上天與神靈的嚴懲,

此外,羊身上還有“感恩”的品質。眾所周知,小羊在吮吸母乳時,由于身高差的緣故,往往會屈膝以吮吸母乳,這本是一種沒有任何意識的表現,但古人將其賦予了下跪感念母恩的人倫意味,“羊羔跪乳”,也由此被人們視作是孝敬父母,感念父母養育之恩的代表,


羊羔跪乳

三、大陸文化中的“吉祥物”

上述種種現象已經表明,羊本身所具有的食草動物的溫順性情,逐漸被古人比擬到人身上,用作是對君子品行的比附,若想成為仁人君子,就要有羊一般的品行。羊所具有的如此高的地位,使得在古代社會當中,羊一直是作為“吉祥瑞獸”的形象出現的,“祥”字本身就是以“羊”字為主體,由此可見人們將羊與吉祥是聯系在一起的,

早在漢代就出現了“大吉羊”這樣的字樣,《說文解字》中對“羊”的解釋則更加直白:“羊,祥也。”說到底,在儒家文明盛行的時代,君子往往被人們視作是做人的最高標準與愿望,而羊則正好切合了人們對君子的憧憬,也就成為君子與吉祥的代表與化身,

不僅漢族將羊視作吉祥的代表,像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族,同樣視羊為吉祥的化身。蒙古族新生兒出生時,人們往往會用羊皮包裹嬰兒,以求吉祥如意,待成年時同樣要用羊毛線做成的圍脖圍在青年脖子上,以表祝福,


蒙古族對羊也是十分看重

“三陽開泰”是大陸最常見的吉祥話之一,以前人們在對這個成語進行解釋時,往往以“羊”字取代或解釋“陽”,甚至可以說在古代“羊”與“陽”字是相通的,所以人們用“三羊開泰”反而會更多一些,喻指冬天離去春天到來,一切都將重新開始,萬物吉祥如意,

總而言之,羊在大陸傳統文化與禮俗當中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人們賦予其諸多美好的意象,也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史君說

羊的文化含義在今天可能很少會有人知曉,這固然與時代變遷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們對傳統禮俗與文化的漠視所致。羊在古代是多么的吉祥,被賦予了多么美好的寓意啊,但今天的人們恐怕只知道“喜羊羊”了。我們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如果連這些富有韻味的文化習俗都消失了,那么如何凸顯出大陸人在世界上的文化特性呢?

參考文獻

孔憲鋒:《三陽開泰的文化思考》,《中學語文》2015年第12期。

鄭艷、蕭放:《三羊開泰:羊與大陸傳統禮俗》,《紫禁城》201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陽)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