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評分下跌之前,《大秦賦》因為一開始的攻城戰而備受矚目,被人寄予厚望,那么從歷史角度考慮,電視劇一開頭的邯鄲圍攻戰到底有哪些拍得好的片段,或是有明顯史實錯誤的片段呢?別急,我們可以結合歷史記載和文物,來看看《大秦賦》第一集戰爭場面的真實性究竟如何。
在具體分析每個鏡頭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邯鄲戰役的歷史背景。
長平之戰留下的一處尸骨坑遺跡
戰國時代的邯鄲之戰(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57年)是秦趙長平之戰的延續,長平之戰后,趙國軍隊主力損失慘重,元氣大傷,為了贏得喘息之機,趙人委托蘇代離間了白起與秦昭襄王、范雎的關系,讓秦軍暫停了對趙國的攻擊;同時,趙國對內積極備戰,再度啟用宿將廉頗,對外則與燕、魏、齊、楚結盟,讓趙國逐漸積聚和秦國再戰的底氣,
到了西元前259年9月,趙國上下已經同仇敵愾,而秦昭襄王無視白起“趙未可伐”的建議,興師動眾,準備猛攻備戰已久的邯鄲城。這就是電視劇一開頭,秦軍兵臨城下的場面……
魚鷹社對戰國時代秦軍攻城的想象復原圖,戰國時代軍隊的攻城手段遠比圖畫展現的復雜
電視劇一開始,鏡頭展示了秦軍圍攻的邯鄲城的一面夯土城墻,城墻后似乎還有很大的縱深空間,讓人感覺邯鄲城是按照“內城外郭”的方式修建的,外城均勻地將內城包裹在中央。
古代城市理想的“內城外郭”的結構
但實際上,如此規則的城市布局,在戰國時代并不常見,因為地理格局和階級矛盾,戰國都城的平面布局都不規則:比如燕下都遺址就呈現出東西城對立的結構;韓國新鄭都城遺址,其不規則三角形的城市也呈現出東西分區的特征;戰國初年的魏國都城安邑遺址,其內城也不是完全被外城嵌套在一起。
燕下都平面遺址平面圖,東西城對立
韓國新鄭都城遺址平面圖,東西分區
戰國初年魏國都城安邑遺址平面圖,內城不是完全被外城均勻地嵌套
邯鄲城是“品字形”結構
具體到本次戰役涉及到的戰國邯鄲城,是“品字形”結構,并不是四四方方的“回字形”結構。這一建筑風格和之前山西侯馬的晉國都城類似,是趙國人對晉國遺風的發揚,
邯鄲城墻上有十多個城門,供三個不同城區的守軍機動支援,也方便騎兵部隊出城騷擾作戰,所以電視劇中,趙軍能夠派騎兵從不同的城門機動出城,嬴異人和呂不韋的車馬能在有趙大陸應的狀態下出城,都符合邯鄲城的實際情況。
趙都邯鄲在修建城防時,充分考慮了長期被圍和巷戰的可能:比如宮城外有內城壕溝,可以延緩敵人攻入宮城中;為了增加破城難度,邯鄲城墻上的11座城門中,有10座城門不與宮城所在的高臺正對,這樣的結構可增加由城門到宮殿區的行走路程,延緩敵軍破城后對宮殿的攻擊。這種細節設計,與西方亞里士多德建議的“城內街道不建議修建地過于規則,以在巷戰中給敵人制造麻煩”的思路異曲同工。所以,電視劇展現的邯鄲城防,僅僅是趙國都城復雜防御工事的冰山一角罷了,
看到秦使被處死后,秦將王龁下令進攻,劇中還給了秦軍傳令系統一個特寫,四名背負旗幡的傳令兵騎馬向不同建制的秦兵傳達主將的指令,這一精彩細節是很多影視劇的古戰場面所未體現的,接下來,就是箭如雨下、互相拋石的場景,
電視劇真實展現了秦趙兩軍投石機對射的情形,在投石機的種類上,只有趙軍使用的人力牽引投石機符合古代大陸的傳統,而秦軍的投石機明顯不屬于戰國時代的大陸。
趙軍的投石機是后世大陸投石機的經典樣式
幾枚宋代象棋子上的人力牽引投石機
大陸傳統的投石車在先秦時代已經出現,無論是《墨子·備城門》中的籍車,還是《孫臏兵法·陳忌問壘》中的投機,都屬于大陸本土投石機的原型,只是迄今為止,先秦時代“投機”的具體形制因為缺乏文物證據而無法精準復原,實際上,晚至兩宋之交,無論是陳規的《守城錄》,還是宋代流行的象棋棋子上,本土的投石機“砲”都是人力牽引式杠桿投石機,也就是趙軍部署在城墻后、需要多人拉拽杠桿發彈的那種投石機。而靠配重物牽引杠桿發射砲彈的拋石機,是13世紀才傳入中華大地的,
古希臘人的扭力弩機
電視劇中秦軍的投石機,明顯不屬于戰國時代的大陸
秦軍的投石機明顯是其他文明的攻城器械亂入,不應出現在戰國時代的大陸。秦軍帶絞盤的、用扭力發射石彈的投石機其實出現在西元4世紀的古羅馬,這種投石機名叫“野驢炮”,因為它的拋射桿彈起來時,看起來很像野驢突然踢起后蹄的樣子。這種武器和之前希臘人和羅馬人使用的扭力蝎弩一樣,都是基于滑輪原理設計的攻城武器,它能拋射的石彈更大,但是也更加笨重,機動性很差,很難命中靈活移動的步騎兵,所以羅馬人主要將這種投石機用于攻守城作戰,
左圖是野驢揚蹄的動作,與野驢炮炮桿擊發時的擺動十分類似;右圖是一群正在城墻上操作野驢炮的羅馬士兵
到了西元6世紀,來自亞洲的阿瓦爾人遷徙到東歐地區,并將發源于大陸的人力牽引投石機帶入歐洲,野驢炮就被逐漸淘汰了。
中亞的片治肯特城壁畫上,粟特人使用的人力牽引投石機,這種武器沿著絲綢之路傳入歐洲的重要證據之一
所以,電視劇對秦軍投石機的“不當升級”,是這段戰爭場面里的第一個明顯的錯誤,
在兩軍對射的同時,電視劇也給雙方將士以很多精彩特寫,讓我們得以一窺戰國時代的軍人風貌。
在秦人的戎裝復原上,因為有兵馬俑作為參考,所以整體比較寫實。而且,在演員選擇上,部分演員和兵馬俑的面相十分相似,仿佛長相古樸、線條硬朗的兵馬俑紛紛活了過來,比如秦將王龁的服裝就和高級軍吏俑十分相似,秦將王龁頭戴燕尾長冠,甲上的結和花紋也有體現軍銜的作用。
左圖為《大秦賦》中的秦將王龁;右圖為高級軍吏俑
而百夫長李夫的頭冠和甲胄,參考的則是中級軍吏俑,戴雙板長冠。
百夫長李夫
普通軍士俑
普通秦軍戰士參考的是一般武士俑,頭戴麻巾,身披護甲,
相比秦軍,《大秦賦》對在城頭嚴陣以待的趙國軍人的復原上,做得有對有錯。首先,趙軍佩戴的戰冠的歷史原型應是鹖冠,根據《晉書輿服志》記載:“鹖,鳥名也。形類鷂而微黑,性果勇,其斗到死乃止。上黨貢之,趙武靈王以表顯壯士,至秦漢猶施之武人。”
鹖冠最早就是趙國的武冠,因為鹖十分好戰,打斗到死都在所不惜,趙武靈王用它的翎毛表彰勇猛的將士,但是這種帶有翎毛的冠冕究竟長什么樣,長期以來沒有定論。
要看較早的鹖冠文物,要屬洛陽金村東周戰國墓出土的錯金銀狩獵紋青銅鏡了,這名騎士頭頂著的是現存最早的鹖冠形象,所以,電視劇對鹖冠的復原是有文物原型和文獻根源的,
洛陽金村錯金銀青銅鏡上的東周騎士,頭戴插兩根翎毛的鹖冠,正在和猛虎周旋
今人復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圖”
邯鄲之戰發生在趙武靈王改革之后,所以此時趙國人佩戴鹖冠迎戰是符合史實的。只是由于考古和文獻資料殘缺,當時趙軍是如何像秦軍那樣,用不同的頭冠、鎧甲紋飾和甲胄上的繩結區分軍銜,就不得而知了,
趙軍的身甲,與秦軍風格大致類似,應當均是皮革質地的札甲,但因為沒有具體文物參考,所以劇組還原趙甲時,可能參考了秦軍的護甲。
后人想象的魏武卒形象
戰國時代列國征伐頻繁,諸侯間繳獲武器,甲胄,接受敵方投降人員的情況較多,秦國侵略三晉時,又喜歡征調新征服的三晉之人參軍作戰,比如西元前329年,秦國在攻陷魏國的皮氏后,魏國和楚國交戰,于是秦國從皮氏征調“皮氏卒萬人,車百乘”,支援魏國對楚作戰,以此作為進一步訛詐魏國的籌碼。這些皮氏卒,可能就是之前的魏國人,現在卻打著秦軍的旗號作戰。
基于以上原因,同一時間段內,在沒有特別嚴重的技術差和明顯技術壟斷的情況下,交戰雙方的武備容易互相影響。加上秦趙常年交戰,故電視劇參考秦甲復原趙甲,并非毫無根據,只是趙甲做工略顯粗糙,不如秦甲那么真實,關鍵部位的細節交代不夠清晰。
使用圓盾的趙軍
但是,趙軍武器復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趙軍大量使用圓盾,這一點似缺乏文物證據的支持,東周時代,大陸南北方的主要盾牌樣式應該都是梯形盾牌,劇中復原的秦軍盾牌樣式是對的,但趙軍大量用圓盾,就不太符合史實了。
后人復原的長沙楚墓皮胎漆盾
曾侯乙墓的漆器盾牌
兵馬俑中的秦盾遺跡
秦軍攻城時遭遇地陷的場景
在兩軍的投石機和弓弩手一番你來我往的對射后,大隊秦軍開始扛著云梯,推著臨車,舉著盾牌準備登城,但是第一排秦軍沖鋒到城墻前時,突然落入地陷中,城頭的趙軍火箭如雨,將大小擂石砸向城下的秦軍……
這個片段體現了劇組歷史顧問的細心:考古發掘顯示,趙人在邯鄲周圍修建了復雜的壕溝系統,以阻礙攻城器械靠近:邯鄲西城西墻外約20米處,有一條寬7—8 米的南北向壕,西城南墻外側的壕溝,寬約10米。西城南墻以南約1000米處,有東西向的外圍壕溝系統,寬3—4米,東段部分為一條壕溝,寬約10米。
所以,電視劇中第一波進攻的秦軍光榮成為炮灰,落空踩入地陷中的鏡頭,是有考古發掘支持的,
接下來就是秦軍爬城和趙軍反擊了:面對蟻附攻城的秦兵,趙軍的戰術似乎就是放箭和投石。但在真實歷史上,針對云梯的攻防手段其實非常豐富。按照《墨子·備梯》記載,守軍可以在城墻上建起比云梯更高,高出墻體20尺的臨時掩體。除了投石或者用弩機密集射擊登城的敵人外,守軍還可以在繩索上系好蒺藜,用車推下城墻后再拉上來,反復收放,以便多殺傷敵人,最后,為了阻礙笨重的大型攻城武器靠近城墻,守軍還會在城外埋設木頭障礙“裾”阻止敵人的巨型攻城武器逼近,這也與之前提到的邯鄲城外的壕溝遺址相吻合,
電視劇中秦軍的臨車
電視劇還給趙軍摧毀秦軍臨車的戰術動作以精彩的特寫:趙軍使用的大型弩機發射了可以回收的弩箭,然后用絞盤將尾部有繩索的弩箭一點點拽回,進而拉倒秦軍的大型臨車,這一幕雖然看起來很復雜,但確實是先秦戰場上存在過的操作,
根據《墨子·備高臨》的記載,面對敵軍居高臨下的臨車登城襲擊,守軍可裝備“連駑車”:這種器械需要將多張弓的弓弦扣到大弦上,將所有弓架在弩床上,最后在長十尺的大號箭矢尾部裝上可以回收的繩索,要拉回箭矢的話,就用轆轤卷收。這種弩車至少需要60枚大小箭矢,作戰時需要十人一起操作。所以劇中的趙軍在馬面上施放巨弩,拉倒臨車的場面,可以在先秦文獻中找到依據,只是目前還沒有出土文物證明這種復雜器械的存在。
最后,電視劇還展現了趙軍用火的細節,趙軍在城頭準備了懸火盆,用來點燃火箭箭頭,這一細節非常有意思,火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不好,對戰爭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按照《墨子·備蛾傅》記載,當時城墻上每隔四尺就裝有一個引火具,五步設置一口灶,灶門堆放爐炭,等敵人全部進入射程內后,戰士以鼓聲為號令,向下拋扔懸火,發射火箭,
在城市中,為了防止混亂帶來火災,居民需要將灶臺用土砌高,以防生活用火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蔓延,釀成大禍。所有軍民官吏都要參加火災聯防,一家出事導致火勢失控,臨近人家都要承擔責任受懲罰。
除了用于作戰和炊事外,火還被用于通信:先秦時代城內城外軍民就已經有了白天舉煙,夜晚舉火的傳令系統,用烽火的數目和類型傳遞敵情資訊,而這一傳統又被后來的秦漢王朝繼承。烽火臺和狼煙,也成了大陸邊塞詩和古代戰爭文學中的常見意象,
除了城頭的征討殺伐外,在秦軍的投石轟擊和弩箭下,城墻后的邯鄲居民躲閃不及,傷亡慘重,看起來似乎毫無組織,
但實際上,三晉地區自春秋末年就征伐不斷,趙人對戰爭并不陌生,特別是和秦國關系惡化之后,長期生活在戰爭威脅下的趙國軍民不會沒有基本的戰爭素養。更何況,在三家分晉的晉陽之戰,還有趙魏桂陵之戰中,趙人都經歷了首府被圍的慘狀。可以想見,久經沙場的趙人應當不會表現得如此沒有軍事素養,
按照《墨子》的記載,在提前偵測到敵軍入侵的情況下,戰國時代防御一方對非戰斗人員的管制,非常類似于covid19疫情期間的防控手段,除了疏通水渠、清理水井、控制火源、收集戰備物資外,城內街巷都禁止通行,擅自通行的居民會被殺掉,所有軍民都要堅守各自的崗位,不聽從命令的會被就地處決。有街坊里正和居民中的年長的人要守護各街巷的進出口,以防止奸細出入城市,
所以,電視劇中邯鄲居民到處亂跑、毫無秩序的場面,在戰國時代的圍城戰期間幾乎不可能出現。按照《墨子》的記載,戰時狀態下,官吏和百姓大聲喊叫,三人以上聚在一起,或兩人以上一起奔跑、相視哭泣、打手勢探問、指手劃腳、呼喚和爭辯、斗毆撕打,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電視劇中趙都居民的混亂場面,是以和平時代的狀態理解戰時狀態下的趙國軍民,有失真實,
之后的劇情,就轉向嬴異人和呂不韋逃回秦國了,在接下來的圍城戰中,趙人節衣縮食,乃至易子而食。而邯鄲之戰的最終結局,是苦苦堅持的趙國人得到了楚國和魏國的增援,現代漢語中的兩個成語,“毛遂自薦”和“竊符救趙”,就與楚國和魏國對趙國的援助有關。最終,西元前257年,三方兵力夾擊師老兵疲的秦軍,趙人取得了慘烈的勝利,
雖然《大秦賦》中有一些不符合史實的還原,但比起很多粗制濫造的大陸劇中的古代戰爭場面,《大秦賦》對古代戰爭的還原可以說是相當用心了。我們期待在日后,看到更多對古代戰爭的精彩還原。
編輯說明
校對 / 歐皇喵
封面 / 姜博約
排版 / 拳擊漢堡肉 火車便當
都是根據古文獻進行推敲猜測,哪有什么符合不符合。之前還有人說秦國拿青銅器掃平了六國的鐵器,后來出土了一批秦國鐵器才不再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