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俄羅斯做了什么,會為整個西方所不容?

兩個原因,一個是種族,一個是侵略擴張。

1. 種族

西方有句諺語:剝開一個俄國人的皮,發現是一個蒙古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俄羅斯經過蒙古人金帳汗國的長期統治,已經混血很嚴重了,而且生活習俗、各種制度也深受蒙古人的影響。

比如大胡子。彼得大帝改革時,其中一項法令就是剪去蒙古式的大胡子,除非你花錢買個留胡子許可證。

由于混血的厲害,歐洲人曾深受蒙古人侵害以至于有“黃禍論”的恐懼,所以他們也對俄羅斯人非常反感,認為他們已經不是純血統的白人,是野蠻的蒙古人的后代,最起碼也是有蒙古血統,認為他們是異族。

同時西歐深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又都是拉丁人、日耳曼人,以天主教和新教為主,對斯拉夫人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有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

另外,俄羅斯西邊有個小國叫白俄羅斯。其中白的意思就是“純潔”的意思。

因為這部分斯拉夫人認為自己沒有被蒙古人統治,依然保持著純正的斯拉夫人血統,所以叫白俄羅斯。

2. 侵略擴張

眾所周知,俄羅斯位于東歐大平原,地處便將地帶,遠離西歐這些高度發達的歐洲文明中心,所以在西歐人看來,俄羅斯人是遙遠的邊鄙之人,文化落后、野蠻無知。

為此俄羅斯人在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后,不斷侵略擴張,企圖深入歐洲文明的中心地帶。

俄羅斯對領土的貪得無厭,讓歐洲人善感恐懼。

俄羅斯人先后發動了多場戰爭,不斷向歐洲中心地帶擴張。

1472年,莫斯科公國的伊凡三世大公(1462年~1505年在位)娶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為妻。

15世紀后期,莫斯科漸漸流傳一種說法,認為莫斯科公國是拜占廷帝國的繼承者,莫斯科為“第三個、也是永久的羅馬”。

1497年,伊凡三世頒布了法典(sudebnik),規定了拜占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spasskayachamber)上。俄羅斯獲得了象征自己國家的標志。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并對外公開稱沙皇。1558年發動立窩尼亞戰爭,試圖向波羅的海擴張。

1598年戈東諾夫沙皇在北方向瑞典發動戰爭,擴大了波羅的海出海口。

1700年,彼得大帝對當時歐洲最強國家之一的瑞典宣戰。

1709年在波爾塔瓦再度相遇時,俄國擊敗了瑞典,1712年彼得遷都到了他新造的圣彼得堡,致力于俄國的西方化。

圣彼得堡是一個完全歐洲化的城市,彼得大帝建立這個城市的目的就是想要以此為基地,繼續向西歐學習和像歐洲擴張。

1721年,瑞典簽署了《尼斯塔得條約》,俄國終于得到了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及與西方交流的窗口。

1792年,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奧斯曼土耳其屬下的巴爾干半島。在西方,俄國則趁著波蘭國勢日虛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

波蘭人有一句名言:波蘭亡于德國,失去的只是領土;波蘭亡于俄國,失去的將是靈魂。

拿破侖崛起后,俄國對拿破侖的擴張深感不安,懼怕拿破侖統一歐洲然后再入侵俄國,所以它與英國、奧地利、普魯士結成反法同盟,與拿破侖發生過多次大戰,如奧斯特里茨戰役。

1812年6月,法國皇帝拿破侖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國,但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再加上嚴寒,使得拿破侖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

俄國軍隊尾隨慘敗的法軍,推進到中歐和西歐,最后到了哥薩克騎兵進入巴黎凱旋門的城門邊。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侖后,皇帝亞歷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1848年歐洲革命,俄國更是扮演了“歐洲憲兵”的角色,哥薩克的屠刀在歐洲砍掉了無數革命黨的腦袋,捍衛了歐洲各個國王的王冠,成為歐洲王權的捍衛者。

但克里米亞戰爭,俄國被英法聯軍擊敗,國勢一落千丈,暫停了歐洲的擴張,轉而向亞洲擴張。

1861年,皇帝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再次進行改革。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大陸爆發,俄國加入英法對德奧宣戰,俄國雖然擊敗了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卻多次被德國擊敗,士兵厭戰,人民嚴重不滿。

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俄國長達長達三百多年的的專制統治被推翻。

隨后的十月革命和內戰讓俄羅斯元氣大傷,而來向歐洲輸出個名也在波蘭華沙城下慘敗。

蘇聯對西方來說更加可怕

因為蘇聯奉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要從根本上歐美的資本主義制度鏟除掉。這讓西方的資產階級深感恐懼,所以在蘇聯建國之初,就曾出兵攻打蘇聯,扶植蘇聯的白軍,企圖顛覆列寧的紅色政權,可惜都失敗了。

不過,蘇聯當時是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孤兒,被全世界所嫌棄,蘇聯處境極為艱難。

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后的德國,也被英法打壓,所以德國和蘇聯秘密聯合起來,進行經濟軍事合作,兩國迅速恢復,發展壯大。

蘇聯用原材料和糧食換取德國的工業品和先進的工廠,就是“新經濟政策”。

經過列寧和斯大林的幾十年的建設,蘇聯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大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納粹德國和蘇聯簽訂秘密條約,瓜分了波蘭和東歐的勢力范圍。

而蘇聯為了自己的利益,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

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展開,蘇聯最終慘勝芬蘭,令其割讓與租借部分領土,

1940年3月12日莫斯科和平協定,芬蘭喪失了卡累利阿,包括芬蘭第二大城市維堡,芬蘭10%的耕地,1/5的工業產值。

1940年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被強行并入蘇聯。

同年6月,蘇聯照會羅馬尼亞政府,要求把比薩拉比亞“歸還”蘇聯,把北布科維納移交蘇聯。羅馬尼亞政府被迫接受蘇聯要求,蘇軍占領上述地區。

東方戰線的建立使蘇聯共增加領土46萬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萬,西部邊界向西推進約300—400公里。

二戰后,蘇聯打敗了納粹,勢力擴張到東歐,割讓了波蘭大片領土,占領了德國的格尼斯堡地區。與此同時,蘇軍在東歐建立了許多衛星國,成了華約組織。、

華約成員國包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可以說,蘇聯控制了一半的歐洲國家,并且在東歐擁有強大的駐軍,嚴重威脅著西歐,成為西歐和北美的噩夢。

蘇聯的共產主義思想擴展到了半個歐洲,甚至要擴展到整個歐洲,解放全人類。

所以西歐和美國對蘇聯極為敵視,從此引發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冷戰”。

但蘇聯作風粗暴,肆意干涉別大陸政,勃列日涅夫甚至提出了針對東歐的“有限主權論”,即東歐國家只有有限的主權,都是蘇聯的附庸國和仆從國,必須聽從蘇聯的意志行事。

東歐人民不甘被蘇聯控制,相繼發動了華沙事件、布拉格之春,匈牙利事件等,但都被蘇聯殘酷鎮壓。

直到“蘇東波”,東歐巨變、蘇聯解體,東歐人民才擺脫了蘇聯的控制,而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的實力一落千丈,再也不能成為歐洲的威脅。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贏得了“冷戰”的勝利,趁機大舉東擴,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

原華約的東歐國和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為了自保 ,避免再次被俄羅斯控制,紛紛投入美國懷抱,甚至加入北約,共同對抗俄羅斯。

俄羅斯在歐洲的地緣政治極度惡化,并沒有什么好轉的跡象。

普京說俄羅斯現在是幾個世紀起來面臨的最危險最衰落的時期。

可以預料的是,歐美一定會趁人病要人命,對俄羅斯步步緊逼。

而俄羅斯也絕地反擊,比如占領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挑動東烏克蘭鬧獨立,出兵格魯吉亞,吞并南奧塞梯等,不斷短促出擊。

歐美也打壓石油價格,使俄羅斯經濟嚴重惡化,國力持續衰落。

現在俄羅斯的工業一直在惡化之中,出口產品以原材料為大宗,其中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有人調侃“俄羅斯國運靠石油價格”,石油價格波動能讓普京的心跳加速。

所以,以后歐美和俄羅斯之間的斗爭,必將繼續,而且日漸激烈,這是結構性的矛盾,無法緩解。

以現在來看,歐美占上風,處于攻勢,而俄羅斯僅能自保,偶爾小幅度反擊。

俄羅斯形勢不妙。尤其是強人普京下臺后,俄羅斯更加危險,呵呵。

9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我們對美國及西方國家做了什么?他們為什么要圍攻我們?你又在為誰在問?你又充當誰?

  2. 不止歐洲,世界有幾個國家待見他們

  3. 多讀書還是好的。//@工農社會人:白俄羅斯是Belarus的音譯,可以叫貝拉魯斯,什么純斯拉夫人!

  4. 現在的俄羅斯 以前的蘇聯 以至沙皇俄國 從來都是擴張的狂魔!世界從來都是弱肉強食 只有永恒的利益 沒有永恒的友好!如果不是美蘇美俄爭霸 大陸面臨的世界環境將會更加險惡!當今世界格局 主導世界的 將是美中俄

  5. 那些說俄國什么侵略成性,白皮韃靼的這都是次要的原因。西方國家有過之而無不及。俄國被排斥的原因是蘇聯存在過,和西方國家對立過。并且這種印象沒有因為資本主義俄羅斯的存在而改善,仇恨對立不會短時間消散的。在蘇聯以前,俄國還是屬于歐美陣營,并且沒有被現在這么排斥。現在被排斥的主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俄國還是足夠強。如果俄國分裂到對西方完全沒有威脅,那么西方早就把葉利欽倒向西方的俄羅斯笑納了。大陸亦是同理。試問一下大陸歷史上干過什么壞勾當嗎?這么溫順的兔子還被西方排斥,這還有王法嗎?大陸是因為威脅到了西方利益,和蘇聯俄羅斯一樣不符合他們標準的“西方價值觀。”

  6. 蘇聯解體之時,經濟極端困難自顧不暇,正是大陸收復故土最好時機,適當給予俄羅斯補償,可惜錯過了

  7. 俄羅斯侵略完是種族滅絕,然后移民。英美法是侵略完掠奪資源。

  8. 白俄羅斯是Belarus的音譯,可以叫貝拉魯斯,什么純斯拉夫人!

  9. 蘇俄是一只出爾反爾的北極熊,是唯一曾經用核子彈對準大陸并差一點發射的國家,也是迄今為止占領大陸領土最多的國家。根據蘇俄的一貫作風,我們可以斷言,當大陸真正遇到危難時,他們只會趁機打劫,而絕對不會幫助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