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上的成就從來都是只看第一名而不看第二名。本篇文章是筆者在某個不方便透露名稱的歷史論壇上看到的,當時原話題是,曹操父子三人,與蘇軾父子三人相比,誰的文采更高些?
其實講道理,像這種“關公戰秦瓊”類的話題我們廣大歷史愛好者,應該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可以自由地表達本人對于歷史觀點的看法,
但筆者在瀏覽這個話題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曹操父子與蘇軾父子是兩個時代,兩個階級,甚至是兩種生活方式的人,如果要比較,那難免會有些瑕疵,畢竟他們不像關公與秦瓊那樣都是武將,而且都出身亂世之中,但今天筆者既然提到了這個話題,那就自然會跟大家一起聊聊,畢竟筆者對于這個也是有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個,先比文采
因為兩組六人同時比較起來太過耽誤時間,所以每次比試都只出一人,既方便也高效。曹操父子這邊我們派出曹植曹子建,而蘇軾父子那邊就派出蘇軾本人,
曹植一生寫詩無數,雖然年僅四十一歲便去世了,但他的著作卻流芳百世為后人所敬仰。曹植一生中最出名的著作莫過于《洛神賦》《白馬篇》《七步詩》這三首,而這其中又以《洛神賦》最為經典,
在《洛神賦》中,曹植憑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肩若削成,云鬢峨峨等詞語為我們展現了一位美妙絕倫又縹緲迷離的洛神形象。
此外,在《白馬篇》中,曹植又憑借“宿昔秉良弓,仰手接飛猱,長驅蹈匈奴,捐軀赴國難”等經典詩句,為我們展現了一位想要報效大陸的少年英豪形象。
至于最后《七步詩》,筆者就不做過多解釋了,縱觀古今,能在朝堂之上以七步作詩,還能充滿意境含蘊的,五千年里僅曹植一人而已。
再說蘇軾,蘇軾一生也是詩作無數,而且相比曹植,他還多活了十四年。蘇軾一生中最出名的著作莫過于《赤壁賦》《水調歌頭》《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而這其中自然是以《水調歌頭》為首,
在《赤壁賦》中,蘇軾因為當時剛被貶嫡,所以在這當年發生過血戰的地方,以自己的主觀感受為主,輔以問答形式,從而為我們展現了自己在精神上的憤恨以及悲傷,
這首詩詞雖然語句優美用詞華麗,但在意境上卻與《洛神賦》差了一些。至于《水調歌頭》倒是與《白馬篇》不相上下,但依舊比較可惜,因為前者是報效大陸的意境,而后者則是懷念家庭的意境,所以只能忍痛排在第二。至于《念奴嬌·赤壁懷古》與《七步詩》相比較,筆者個人覺得還是《念奴嬌》要好一些,原因與前者相同,萬里山河自然要比個人感情更勝一籌。
綜上所述,在文采上,蘇軾與曹植不相上下,但如果吹毛求疵的比較,那應該是曹植略勝一籌。
第二個,再比后世喜愛
這次曹家父子自然是出動父親曹操,而蘇軾父子則只能出動弟弟蘇轍。這里我們為了公平起見,依然是以文學作品作為比較的內容,
曹操一生雖然比不上兩個兒子寫過的那么多詩作,但也是有那么幾首流傳下來,其中以《龜雖壽》《短歌行》最為出名,
先說《龜雖壽》。這首四言樂府詩,曹操通過“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兩句話,為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位雖然年老但依然有著雄心壯志的英雄形象,
再說《短歌行》。這首四言詩詞,曹操通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四句話,為我們生動地展示了自己只想效仿周公來輔佐漢室的決心,同時也表現了自己想要還天下一個太平的決心。
蘇轍相比哥哥蘇軾可能沒有那么多的詩作留世,但嚴格比較起來,也是有這么幾首可堪大用,比如《論語拾遺》《道德經解》等。但如題目所示,這些著作基本都是對古之名篇的解讀,雖然體現了蘇轍的專業素養,但卻體現不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其他如《墨竹賦》《巢谷傳》等著作,雖然有一定的文學成就,但卻不像曹操的詩作那樣聲名鵲起,所以筆者也就不做過多解釋了。
綜上所述,在后世喜愛程度上,曹操主要憑借其特殊的身份博得了我們歷史愛好者的青睞,而蘇轍則是憑借他對于古代名篇的解讀而博得了后世帝王的認可(單說名譽地位的話,蘇轍要高于哥哥蘇軾與父親蘇洵)。因而,在后世喜愛程度上,二者算是不相上下。
此外因為篇幅原因,曹丕和蘇洵的比試我們暫且放在下次再說,但相信憑借大家的認知,誰高誰低應該是一目了然了。
最后,文采名滿三國的曹操三父子與文采名滿北宋的蘇軾三父子,在筆者個人看來,如果硬要比較一下的話,那應該還是曹操父子更勝一籌,
參考資料:《后漢書》《三國志》《宋史》《東坡樂府》等。
圖片來源于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