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顯示:營養學界和食品企業的聯系過于緊密

營養科學界與食品工業密不可分,最近的分析顯示,營養研究領域每八篇同行評議的前沿論文中,就有一篇是大企業的影子,

更糟糕的是,雖然這種利益關聯會在論文中明確表達,但往往會給企業帶來有益的結果,

研究人員寫道:“這項研究發現,食品行業通常會參與主要營養期刊的研究。在涉及食品行業的地方,企業支持的研究更容易得出對企業有利的結論。——的可能性是沒有食品行業參與的研究的六倍,”

這是首次系統研究營養與食品工業的關系。

近年來,由于媒體披露,許多人對營養失去了信任。即使在最著名的期刊上,利益相關也正在污染營養領域。

在2018年十大營養期刊的文章中,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1461篇論文中有13%是食品行業支持的,

在一些同行評議的出版物中,如《營養學雜志》,28%的文章找到了商業聯系。

名為《營養評論》的雜志由食品公司——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公司——創辦并出資,上面有四分之一的論文,對上述企業有利。

因為資金來源的原因而判斷研究結論是人為的,可能過于武斷,

但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現實問題,當企業資助或贊助科學研究時,管理不當的競爭利益很可能會影響研究內容和方法,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含糖飲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于可口可樂等企業在營養方面的影響,直到最近幾年才知道糖攝入的危害性。

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議,包括限制食品行業在政府機構和公共研究機構中的影響力,或者要求期刊限制與行業相關的論文數量。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所有涉及各類食品行業的文章都需要仔細審閱,尤其是關注更直接的參與類型(如屬于某個企業或由企業直接資助的作者),期刊也要有明確的披露利益沖突的政策,”

這項研究發表在《PLOS一號》上。

https://www . science alert.com/nutrition-studies-bind-to-food-industry-are-6-times-to-report-preferred-results

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就光大陸的健身賣蛋白粉的樣子,沒有利益就沒有買賣。

  2. 作為也算在營養代謝方向的基礎科研者,我基本認同該作者的說法,他舉的很多例子都是石錘的。這個人說這些很有勇氣,很多基金可能會不再資助他。我聽前美國同事說過那些玉米州的大學部教授,如果有發文章說玉米對健康不利,再申請州里的經費就懸了。

    當然有一點,在任何生命科學領域,說某事物有良性作用的文章總是比有壞作用的文章更容易發表,無論拿不拿黑錢。道理很簡單,比如你野外隨便吃個東西大概率是對身體不利的,只有非常小概率是有益的。生命科學對大概率事件不太感興趣(因為沒有新意)。

    此外我可以說這個領域的研究尚膚淺。做的最好的也不過是流行病學的大隊列調查,或者簡單的喂食/動物表型分析。分子機制研究相對很少,未來是個很有希望的領域。

  3. 想起了黑朱古力減肥的惡作劇

  4. 雖然很愿意相信里面的內容,但論文發表的期刊PLOS One是個一年幾萬篇的大水刊,影響因子也只有2.87,并且12月16日發的論文也無法從被引用次數看質量,建議讓子彈飛一會。

  5. 類似于咖啡研究和星巴克。茶飲就虧在沒有大茶企做這些事

  6. 白面包和全麥面包究竟哪個更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