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英國侵略卻成功控制美國政治,愛爾蘭人為何對英國人恨之入骨?

早在2016年全民公投后,英國就開始宣布“脫歐”,到現在這么多年了,首相換了三位,竟然還沒“脫”干凈。要說為什么英國“脫”的這么費勁,相關談判議題上,除了涉及服貿、關稅方面的復雜內容外,當屬領土爭端了——英國領土北愛爾蘭和獨立國家愛爾蘭之間的邊界問題。

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國,英國脫歐后,愛爾蘭與北愛爾蘭間邊界將關閉,重新設置繁瑣的崗哨。很顯然,這會對兩地間日常的貨物、人員流通造成極大障礙,甚至可能毀掉愛爾蘭過去數十年間來之不易的和平,再次引發沖突暴力和種族、宗教仇視。


實際上,差不多有五百多年的光景,愛爾蘭原本就是英國版圖的一部分,官方用語也是英語,甚至,在“日不落”時代,一些上層愛爾蘭人還曾經為大英帝國英勇的開疆拓土、沖鋒陷陣,表現積極。

然而,總的來看,跟同樣屬于凱爾特人種、信仰天主教的蘇格蘭人比,愛爾蘭人的離心力要強了太多,至今仍對英國人不抱好感,更有愛爾蘭激進組織,一個多世紀以來,堅持針對英國人搞事情,以至于被英政府定為了恐怖主義組織。

比如,印巴分治的主要操刀人,印度最后一任總督,英國皇家海軍元帥——大名鼎鼎的蒙巴頓伯爵,就是在和家人在湖面泛舟游玩的時候,被愛爾蘭激進組織暗藏的炸彈炸斷了雙腿,重傷不治,在極度痛苦中離世的。

(電視劇《王冠》中,還原的蒙巴頓元帥的國葬場面)

爆炸發生的當晚,1979年8月27日夜,愛爾蘭共和軍就公開聲明對此事件負責,他們把暗殺蒙巴頓的行為形容成是“執行死刑”,認為自己干的不算“暗殺”,而屬于一種“正義的審判”。


其實,說到底,雙方積怨之所以這么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在愛爾蘭被強行并入英國后,英國人從來就沒有把愛爾蘭民眾當自己人,照搬了殖民地的那一套,把愛爾蘭人踩在腳下,看成了二等公民。

畢竟,雖然蘇格蘭和英格蘭人種和宗教也不盡相同。但貴族圈子和王室血統方面,雙方都沾親帶故的,比如,終身未婚的伊麗莎白一世死后,她的大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就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兩家并為了一家。

而愛爾蘭呢,從來跟英國就不是一家人,血統上也很難扯到半毛錢關系。

從歷史上看,隔海相望的而兩地,很長一段時期里,基本上是各過各的,并沒有什么太大交集。

愛爾蘭島上的居民是凱爾特人,信仰一種神秘的原始宗教,英格蘭則為盎格魯薩克遜人,都是基督徒。

直到西元5世紀,有個叫做帕特里克的英格蘭牧師冒險上島傳教,正如前面說的那樣,此時的愛爾蘭居民還信仰著原始宗教,對于基督教并不感冒,原本打算用石頭直接砸死他。

緊要關頭,機智的帕特里克隨手抓起身旁的一串三葉草,用他那生動活潑的演說技藝,慷慨激情的講解了三位一體的基督原理。

沒成想……劇情反轉了,他馬上被島上居民奉若神明。

此后,天主教深深扎根于愛爾蘭,成了愛爾蘭至高無上的國教,三葉草也被認作了愛爾蘭的民族象征。還有這位帕特里克牧師,被愛爾蘭人供奉為“圣帕特里克”。

后來的大英帝國國旗中,代表愛爾蘭/北愛爾蘭的那個紅叉,就叫做“圣帕特里克十字架”,和代表英格蘭的“圣喬治”,代表蘇格蘭的“圣安德魯”一起組成了當今這個米字旗。

可是,誰能想到,就是這個源自英格蘭的宗教,為今后的愛爾蘭問題埋下了巨大隱患。

西元12世紀,英格蘭首次攻入愛爾蘭,但并未能建立起穩定的統治。

西元1542年,著名的殺妻狂人英王亨利八世自封為愛爾蘭國王,開始了對愛爾蘭的殖民統治。

也就是從這時起,篤信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和改信新教的英格蘭統治者,開始了歷時近五百年的壓迫與反抗。

所以,我們看到,整個近代的大英帝國,全稱叫做“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注意,沒有現在這個“北”字,因為,當年的王國疆域,包含了愛爾蘭全島。


正如前面說的那樣,在英格蘭人眼中,愛爾蘭人就是“異教徒”、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卑賤族群,屬于自己的奴役對象。因而,幾個世紀以來,苛捐雜稅和各種徭役名目眾多,甚至連住宅的窗戶開多了,也得交所謂的“陽光稅”。而且,不管倫敦的朝廷由誰掌權,持續移民至此,以各種形式兼并愛爾蘭人的土地,一直屬于英政府的基本國策。

像帶有部分愛爾蘭血統的阿瑟·韋爾斯利——打敗拿破侖的威靈頓公爵雖然出生在愛爾蘭,但屬于信奉新教的英國貴族后代)

再加上天主教和新教徒之間的巨大隔閡甚至是互相仇視,即便當了好幾個世紀的大英帝國公民,愛爾蘭人依然沒能產生對英國的歸屬感,英國那邊更是沒真正把愛爾蘭民眾當成過自己人。

到了1845年前后,愛爾蘭半數以上的土地,幾乎都被英國貴族、莊園主和新教徒們占有。

也就是這年,愛爾蘭爆發了“馬鈴薯大饑荒”。原本多山地的愛爾蘭,正是靠著這個從北美洲傳來的農作物,養活了大量中下層人口。馬鈴薯,幾乎成了愛爾蘭農民們唯一可以依賴的食物。

當年,一種叫做“晚疫病菌”席卷了愛爾蘭全島,馬鈴薯絕收,進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饑荒。

小弟有難,大哥理應伸手援助。可恰恰相反,危急時刻,英國不僅沒有伸出援手,反而將從美洲進口,停靠愛爾蘭港口的糧食作物悉數運回不列顛島,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憐憫之情。

同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為了向西方國家示好,曾經高調宣布,將對愛爾蘭提供1萬英鎊作為援助。但維多利亞女王卻馬上向他提出,只捐1000英鎊就好。

原因是——作為英國女王,她僅向災區捐贈了2000英鎊,一旦外來援助比自己捐的還多,會損害英帝國的聲譽。

于是,阿卜杜勒只好只捐助了1000英鎊。但隨后他派出三大艘裝滿谷物、種子、食物等物資的船只援助愛爾蘭。

這些糧食谷物被英政府接受后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據說,大饑荒中,英國人還刻意在新教教堂門口施粥,以羞辱堅持天主教信仰的愛爾蘭人….

這場饑荒從1845年持續至1850年,餓死了愛爾蘭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另有近三分之一的愛爾蘭人選擇了逃荒國外,目的地大多是以美國為主的北美洲,全島人口數量從巔峰時期的800萬,下降至400萬,時至今日,愛爾蘭人口也沒能回到瘟疫之前的數量。

如此人命關天的血仇,擱到哪個民族,也咽不下這口氣,對吧。

大饑荒后,愛爾蘭獨立運動此起彼伏,但都無一例外遭到了英政府的強力鎮壓。

至此,愛爾蘭獨立運動和英國政府,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英劇《唐頓莊園》中的三姐夫——愛爾蘭司機出身的湯姆·布蘭森,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個非常激進的愛爾蘭獨立分子,還曾經試圖放置炸彈搞暗殺,隨著劇情發展,竟然一步步的被伯爵一家子給“同化”成了英國貴族)

到了20世紀初,在英國被一戰整得焦頭爛額之際,1916年4月,愛爾蘭共和軍發動了“復活節起義”,但很快遭到了英國政府的血腥鎮壓。

一戰結剛結束的1919年,又爆發了愛爾蘭獨立戰爭。經過兩年之久,最終雙方停火,1921年,簽訂了《英愛條約》,并于次年生效。從此,愛爾蘭取得了部分自治權限,但仍歸屬于英聯邦,但并非一個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

(電影《風吹麥浪》演繹的就是這段歷史)

二戰后的1949年4月,在和英國談判達成一致的前提下,愛爾蘭宣布廢除君主制,脫離英聯邦,成立共和國。

與此同時,愛爾蘭北部六郡依然歸屬英國,英國國名也正式改成了“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當然,這也屬于歷史遺留問題,幾百年來,英國人一直在向愛爾蘭島北部地區源源不斷的輸入英格蘭新教徒。所以,在島的北部地區,以新教徒為主的英格蘭人屬于多數派,他們自然心向英國政府。

這引起了愛爾蘭共和軍的不滿。正從那時候開始,愛爾蘭共和軍公開宣布拒絕放棄武裝斗爭路線,要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恐怖襲擊等暴力手段來實現全島的“南北統一”。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愛爾蘭共和軍先后策劃了多起帶有恐怖襲擊性質的暴力事件,有針對普通英國民眾的襲擊,也不乏瞄準名人政客們的暗殺活動。比如前面提及的1979年蒙巴頓被炸事件;1984年的時候,還曾在英國的保守黨大會上埋設炸彈,企圖暗殺撒切爾夫人。

這次恐襲當場炸死五人,撒切爾夫人因為走的及時,幸免于難。

(當年爆炸現場)

對于愛爾蘭共和軍,別說英國方面把它定性為了恐怖組織,就算是愛爾蘭官方政府,也早就宣布將其取締,并進行著長期打壓,但因為其強大的海外背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一直保持著生生不息的狀態。

愛爾蘭共和軍的活動在1992年達到了巔峰…全倫敦上下,一年總共發生了38起炸彈襲擊事件。

發展到這一步,過于激進的愛爾蘭共和軍,早已經成了英、愛雙方和平穩定的共同威脅。

直到2005年,在國際社會的調解和斡旋下,愛爾蘭共和軍才正式下令停止武裝斗爭,加入北愛爾蘭和平進程。但近些年來,仍然不時會傳出有關疑似愛爾蘭共和軍指使的爆炸襲擊事件。

(某次爆炸現場)

不容樂觀的是,隨著英國脫歐帶來的一系列風險,未來北愛的走向,仍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最后,再簡單說說美國的愛爾蘭族裔。

在美國,如果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愛爾蘭分開計算,德裔則一直屬于美國最大的族群,而緊隨其后的,則是那龐大的愛爾蘭裔族群。像肯尼迪家族、拜登總統這種純血的愛爾蘭+天主教徒外,帶著愛爾蘭血統的美國總統還有尼克松、里根、克林頓、布希父子、歐巴馬等等。

跟德裔美國人比,愛爾蘭裔人口雖然量大,但卻被長期邊緣化,進入上流社會的過程,非常艱辛。

畢竟,主導美國社會和話語權的,還是那幫歐洲新教徒的后代。

愛爾蘭移民大多都是宗教觀念極強的農民和城市貧民,“逃荒”到的新大陸。

甚至連號稱“美國唯一的王室”的肯尼迪家族的先人——帕特里克·肯尼迪,也是在1845年的“馬鈴薯大饑荒”中,乘坐便宜的“棺材船”來美國碰運氣的。

他們雖然缺乏城市謀生技巧,但人口生產能力卻相當強,還特別喜歡集群,隨便在哪定居,都能一躍成為當地的多數族裔,給人帶來巨大觀感沖擊和心理壓力,再加上白人鄙視鏈里固有偏見,很容易讓人對他們產生輕賤之感。

于是,美國底層的臟活累活全都包給了他們,愛爾蘭移民的生存環境非常差,處處被侮辱和歧視,成了北美白人里的“賤民”。

(《雙面格蕾絲》劇照。19世紀的加拿大,對愛爾蘭人也充滿了歧視和偏見)

不過,很多諸如肯尼迪家族的愛爾蘭移民們,通過幾代人的奮斗,也能最終躋身于上流社會。但直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精英階層看愛爾蘭裔,往往還會帶著些有色眼鏡。

比如,跟羅斯福總統關系非常要好的老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爸爸),在1930年代,曾被先后任命為全美證券委員會主席和駐英國大使。即便身居要位,但私下里,還是有人會拿“一個種馬鈴薯的愛爾蘭天主教徒”來嘲笑已經進入美政府“核心決策圈”的老肯尼迪。

直到二戰后,很多愛爾蘭家庭趁著產業革命,躋身于新興的美國中產階級群體之中,革新了族群面貌。也正是從此時開始,愛爾蘭人逐漸擺脫了“沒文化”、“犯罪分子”這類的人設,各種對于他們的排擠和歧視,進而隨之湮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受教[祈禱]

  2. 早期華人移民深受愛爾蘭人歧視打壓

  3. 愛爾蘭人整體素質還是差一些

  4. [贊]有水平

  5. 文筆很好。

  6. 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

  7. [微笑][微笑][微笑][微笑]

  8. 支持北愛!!

  9. 歐巴馬有愛爾蘭血統?

  10. 當時在美國的愛爾蘭人也歧視排擠華人最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