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澤平 熊柴 白學松
實習生姜文鏹對本文有貢獻
導讀
未來哪些城市將引領大陸經濟?有些城市快速崛起,有些城市在衰落。
我們在業內提出了“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經典分析框架。按照人隨產業走、產業決定城市興衰、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等區位因素決定產業布局的基本邏輯,我們在2019年4月《大陸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對全國除三沙市和港澳臺外的336個地級及以上行政單元的發展潛力進行客觀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
摘要
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天津已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來或有望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建設目標為全球城市,十大城市土地面積合計17.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8%;2018年經濟總量20.6萬億元,占全國的22.9%;常住人口1.4億,占全國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萬億元,占全國的72.3%。
NO1.深圳:從仰視香港的小漁村到引領全國的創新創意大都市,1)改革開放推動深圳騰飛,從1979年GDP僅為香港1/172的小漁村到2018年超過香港成為活力四射的一線城市,2015年以來年均人口增量超50萬、居全國之首,2)深圳從“制造工廠”邁向“硬件硅谷”、“創新之城”,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成為支柱,占GDP比重達到38%。3)深圳面臨著土地資源不足、人地關系緊張、產業外遷、城市更新、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短缺等問題,4)深圳將攜手珠三角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打造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NO2.北京: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創新中心,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1)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雖然沒有經濟中心職能,但攜政治中心優勢成為了事實上的主要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2)北京從工業城市逐步發展為服務經濟城市,三產比重達到81%,金融、總部經濟和科技創新成為三大名片,3)北京城市規劃明顯滯后,嚴控人口規模抬升生活成本,影響城市活力;并且,北京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明顯落后,不利于與北京互動形成規模效應。4)北京將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并作為核心引擎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來媲美紐約。1)上海是大陸經濟的心臟,隨著大陸經濟繼續騰飛,未來有望媲美紐約,成為主要的全球經濟金融中心。2)上海以汽車、電子、金融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數367家,占全國約1/10,3)上海既有與北京類似的城市規劃滯后、嚴控人口規模進而影響城市活力問題,也面臨著互聯網等新經濟發展不足的問題,4)上海將繼續堅持開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帶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NO4.廣州:還是大陸第三城么?1)改革開放釋放廣州新活力,GDP由1978年的全國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國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來人口年均增量超40萬、僅次于深圳,2)廣州以汽車、電子和化工為支柱,三者占工業總產值的56%,目前正加速邁進產業高端。3)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廣州存在創新能力弱、金融業發展落后和土地財政依賴度較高的問題,第三城地位面臨挑戰,4)廣州將攜手珠三角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建設活力全球城市,
NO5.成都:新一線城市的龍頭?1)成都2018年GDP突破1.5萬億元,占四川全省的38%,多次在新一線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2)成都以電子和汽車為支柱,二者占工業增加值的50%;擁有中西部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金融機構資源。3)成都與重慶作為西南雙雄,存在廣泛的競合關系,汽車和電子產業發展競爭激烈。4)成都將全面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帶動成渝城市群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城市群,
NO6.南京:六朝古都煥發新活力,1)因地理和歷史因素,南京是江蘇和安徽之間的紐帶,2018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三,僅低于深圳和廣州,新增人口10萬、占江蘇省的一半,2)南京以電子、石化、汽車、鋼鐵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3)由于長三角地區經濟強市云集,與杭蘇錫常等發達地市相比,南京輻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顯減弱,4)南京未來將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為城市發展愿景,攜手長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NO7.武漢: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1)武漢基本處于大陸主要經濟地帶的地理中心,2018年人均GDP達13.5萬元,雄踞中部地區前列。2)從“鋼城”到“車都”、“光谷”,目前武漢擁有鋼鐵及深加工、汽車、資訊技術、醫藥等完整工業體系,3)武漢民營經濟增加值比重僅43%,在十大城市中處于末位,民營經濟活力不足,4)武漢將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梁,作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全球范圍內建設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
NO8.重慶:西南雙核之一,大重慶與小重慶,1)大重慶在2018年成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之后,第五個GDP突破2萬億的城市,小重慶人均GDP為9.1萬元,略低于成都。2)重慶以汽車和電子為支柱,二者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逐漸向智能化發展,3)重慶面臨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科技創新實力不強的問題。4)重慶將加強發揮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鞏固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國家中心城市定位。
NO9.天津:雙城記,地位漸低的北方第二城,1)天津是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中央一度試圖以濱海新區帶動天津乃至整個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發展,但未達預期,2)從“天津制造”到“天津創造”,天津正逐漸成為全國先進制造業研發基地。3)天津以重工業為主,發展過于依賴投資,人口吸引力不足,連續兩年經濟增速僅3.6%、增長乏力。4)天津繼續發揮國際航運優勢,加快“一基地三區”建設,發展成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NO10.杭州:電子商務中心,民營經濟的天堂。1)杭州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近期人口增量高居全國第三,僅次于深圳和廣州。2)杭州民營經濟占GDP比重達到61%,以資訊軟體、電子商務、物聯安防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全國領先。3)杭州面臨產業門類偏科、土地財政依賴度過高、軌道交通建設落后等問題,4)杭州將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建設高能級灣區平臺,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風險提示:公開統計數據存在一定偏差
目錄
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
NO1.深圳:從仰視香港的小漁村到引領全國的創新創意大都市
NO2.北京: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創新中心,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來媲美紐約
NO4.廣州:還是大陸第三城么?
NO5.成都:新一線城市的龍頭?
NO6.南京:六朝古都煥發新活力
NO7.武漢: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NO8.重慶:西南雙核之一,大重慶與小重慶
NO9.天津:地位漸低的北方第二城
NO10.杭州:電子商務中心,民營經濟的天堂
正文
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
城市是現代經濟社會活動的主要載體,國家層面的競爭也越來越體現為城市之間的競爭。40年改革開放帶動大陸城市化快速推進,大陸城市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不少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漸衰落或相對衰落,隨著城市化進程進入中后期,大陸城市的基本格局已經確定,按照人隨產業走、產業決定城市興衰、規模經濟和交通成本等區位因素決定產業布局的基本邏輯,我們在2019年4月《大陸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對全國除三沙市和港澳臺外的336個地級行政單元的發展潛力進行客觀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十大城市土地面積合計17.3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8%;2018年經濟總量20.6萬億元,占全國的22.9%;常住人口1.4億,占全國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萬億元,占全國的72.3%,
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天津已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來或有望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建設目標為全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大陸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是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層級之上出現的新的“塔尖”,集中了在空間、人口、資源和政策上的主要優勢,2005年原建設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5-2020年)》,定位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香港為全球職能城市。2010年住建部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名單中增加了重慶,2016年5月,國務院和發改委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2016年12月,國務院和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國家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總體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分別引領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發展;重慶、成都是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點,是長江經濟帶上游的戰略支撐;武漢輻射帶動長江中游地區;鄭州引領中原發展;西安輻射帶動西北地區發展。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州、成都和武漢在榜單中名列前十,鄭州與西安分別是11名、14名。榜單前十中的深圳、南京和杭州雖然暫時未入圍國家中心城市,但綜合實力突出。
NO1.深圳:從仰視香港的小漁村到引領全國的創新創意大都市
改革開放推動深圳騰飛,從1979年GDP僅為香港1/172的小漁村到2018年超過香港成為活力四射的一線城市,2015年以來年均人口增量超50萬、居全國之首。40年前深圳只是寶安縣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漁村,1979年GDP不足2億元,僅為一河之隔的香港的1/172,得益于改革開放,1979年深圳被確定為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等口號引領下,深圳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堪稱大陸改革開放40年的縮影,2018年深圳GDP突破2.4萬億,僅低于上海和北京,位居全國第三,人均GDP達18.6萬元、居十大城市首位;2016-2018年GDP同比增長7.6%,在一線城市中增速最快;常住人口達1303萬,2015年以來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均超50萬,居全國之首;并且,人口結構非常年輕,15-59歲年齡段人口比例高達81.9%,遠高于北京的73.5%、上海的70.8%、廣州的74.7%,盡管在發展過程中也一度面臨挫折,比如2002年影響巨大的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發出了深圳面臨衰落的“盛世危言”,但深圳通過深化改革開放重新集聚了發展動能。與廈門、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相比,深圳一枝獨秀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毗鄰經濟發達的香港,初期可以便捷地接受香港及境外的投資和產業轉移;二是發展初期一窮二白,不受舊有體系的羈絆;三是深化改革堅持創新,緊跟時代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深圳從“制造工廠”邁向“硬件硅谷”、“創新之城”,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成為支柱,占GDP比重達到38%。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以來料加工、來料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為主,初步實現從第一產業到第二產業的轉變,1990年代深圳憑借地緣優勢承接國際產業梯度轉移,以電子和計算機為龍頭的高科技企業及配套產業集群開始迅速發展,華強北有“大陸電子第一街”之稱。2001年大陸加入WTO后,深圳的政策優勢有所減弱,面臨金融業和制造業流失的困境,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昔日的“制造工廠”邁向“硬件硅谷”、“創新之城”。具體來看,在電子資訊產業,誕生了華為、中興、大疆等行業翹楚;在互聯網產業,騰訊成為世界最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之一,金蝶成為全球領先的在線管理及電子商務服務商;在生物醫療產業,華大基因是大陸第一、世界領先的基因組測序機構,邁瑞醫療是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供應商。目前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深圳的支柱產業,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9155億元,占GDP比重達38%,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4772億元,占GDP比重達20%。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8萬件,居全國第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總數高達1.4萬家,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
深圳面臨著土地資源不足、產業外遷、城市更新、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短缺等問題。第一,深圳土地面積僅為1997平方公里,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的1/8、1/3、1/4,發展空間嚴重不足。第二,隨著深圳土地成本上升,部分制造業生產部門開始外遷,華為生產行動電話和pad的終端總部搬到東莞,中興將生產基地遷往河源,比亞迪在汕尾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為破除土地資源瓶頸、推動區域協同發展、降低企業成本,深圳嘗試發展飛地經濟,如2011年成立深圳汕尾特別合作區,第三,深圳市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城中村,城市更新任務艱巨,2018年深圳城中村用地總規模約320平方公里,占深圳總面積的16%。第四,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給短缺已成為制約深圳發展的瓶頸。教育方面,基礎教育學位供需十分緊張,2017年公辦小一學位缺口達4.6萬個;科教資源不足,雖在大力引進大陸名校,但要形成規模還需時日,醫療方面,全市各級各類醫院數量只有134家,分別僅為北京的19.1%、上海的38.4%和廣州的58.5%;三甲醫院數量遠低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每千人病床數僅為3.5張,分別為北京的2/3、上海的2/3,廣州的1/2,
深圳將攜手珠三角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打造全球創新創意之都。2019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深圳要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大陸新一輪對外開放,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機遇中,年輕活力、銳意改革、開放創新的深圳,將攜手珠三角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建設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NO2.北京: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創新中心,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
北京當前城市功能定位雖然沒有經濟中心職能,但攜政治中心優勢成為了事實上的主要經濟中心、金融中心,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1953年頒布的《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要點》將北京定義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特別要把它建設成為強大的工業基地和科學技術中心,1982年,北京修訂城市總體規劃時,不再提“工業基地”。1993年,北京定位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到2004年規劃出爐,“經濟中心”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國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宜居城市”。2014年北京被中央定位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要求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在北京功能定位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通州副中心加快建設、雄安新區設立并規劃建設,以東城、西城為主的首都特區或呼之欲出。未來首都或與北京分開,首都是首都,北京是北京,新首都,新北京,
2018年北京GDP突破3萬億,僅低于上海,全國第二;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達到14.8萬,全國第一。交通區位方面,北京是大陸鐵路網的中心,京九鐵路、京滬鐵路和京哈鐵路等連通全國;2018年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全國第二;北京是大陸第一個開通捷運的城市,目前軌道交通里程達704公里,全國第二,北京是全國教育醫療水平最高的城市,聚集了全國數量最多的重點大學部,其中有8所985,18所211;擁有54家三甲醫院;2017年北京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數達12.8,全國第一,
北京從工業城市逐步發展為服務經濟城市,三產比重達到81%,金融、總部經濟和科技創新成為三大名片,建國初期,北京定位于工業城市,東部為棉紡織、電子工業、化工區,西部為冶金、機械重工業區,1970年代末,北京已經成為大陸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重工業基地。1980年代中央書記處明確提出,北京作為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經濟發展要適合首都的特點,今后基本不再發展重工業,這促使北京外遷工廠,將一些制造業轉移至河北和京郊,2004年北京市總規提前進行第五次修編,提出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2018年北京三產比重達到81%、為全國最高。當前,金融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是北京三大支柱產業,2018年產業增加值合計1.2萬億,占GDP比重的40%。從現有格局看,第一,金融為北京第一支柱產業,占GDP比重達17%。北京雖未定位為金融中心,但卻是事實上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不僅有大陸金融監管部門——“一委一行兩會”,還有工農中建等主要銀行總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總部等,第二,北京總部經濟明顯,擁有58家世界500強企業;A+H股上市公司有459家,全國第一,第三,北京科技創新優勢突出,科研院校和研究所集聚,誕生了包括小米、滴滴、美團、拉卡拉、知乎等多家獨角獸公司。2018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為6977億元,占GDP比重達23%;發明專利授權量高達4.6萬件,全國第一,
北京城市規劃明顯滯后,嚴控人口規模抬升生活成本,影響城市活力;并且,北京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明顯落后,不利于與北京互動形成規模效應。第一,北京的城市規劃滯后于城市發展,過去四十年,大陸城鎮化快速發展,但城市治理能力、城市規劃水平并未相應跟上。比如,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2017年紐約都市區、東京圈、首爾圈軌道交通運營里長高達3347、2705、1098公里,路網密度分別為0.34、0.31、0.23公里/平方公里,而北京都市區的軌道交通運營里長分別為685公里,路網密度為0.09公里/平方公里,這是擁堵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二,北京2035規劃要求常住人口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13年以來,北京市加強人口調控,提出以水定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以業控人,受此影響,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從2011-2013年的年均51萬降至2018年的-16.5萬。2017年北京戶籍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6.5%,遠高于全國的11.4%,大量年輕外來人口涌入使得常住人口老齡化程度大幅下降至10.9%,控人政策擠出低收入人群,減少了生活性服務業從業者數量,進而抬升生活成本。而且,還會減少適齡勞動力占比,加劇老齡化趨勢,降低城市的活力,第三,京津冀資源配置不均衡,北京的功能過多、資源過度集聚,沒有和周邊地區形成差異化的功能分工與合作,環京貧困帶亟待“脫貧”。
北京將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并作為核心引擎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戰略定位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目標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將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充分發揮首都輻射帶動作用,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NO3.上海:全球化的大上海,未來媲美紐約
上海是大陸經濟的心臟,隨著大陸經濟繼續騰飛,未來有望媲美紐約,成為主要的全球經濟金融中心。19世紀中期通江達海、地理位置優越的上海開埠,20世紀初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大陸金融中心,被譽為“東方巴黎”。1980年代廣東和福建的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中搶得先機,上海由于觀念落后和體制僵化,地位有所下降,1978-1990年,上海GDP占全國比重由7%下降到4%。1990年,中央作出“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決策,為了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加快人民幣自由兌換進程,2013年上海自貿區成立。今天的上海以超過3.2萬億的GDP,領跑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達到10.4萬,全國第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6.8萬元,全國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2萬億,平均每秒超過4萬元,成為大陸首屈一指的消費天堂。現有外資企業5萬多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53家、外資研發中心438家,是我大陸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交通方面,軌道交通里程和高鐵日均班次均為全國第一;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虹橋和浦東兩大機場一西一東坐鎮上海門戶,2018年旅客吞吐量合計1.2億人次,全國第一。教育醫療方面,上海擁有4所985,6所211,32家三級甲等醫院,如果大陸經濟保持6%左右的增長,則在2027年前后,大陸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未來上海有望成為媲美紐約的全球核心城市、經濟中心。
上海以汽車、電子、金融為支柱,三者占GDP的58%;A+H股上市公司數367家,占全國約1/10。建國以來上海產業結構經歷了數次大調整,1956年從以輕紡工業為主向綜合性工業轉變;1992年抓住浦東開發的歷史機遇,吸引大量外國銀行、跨國集團和合資企業落腳,產業結構從“二、三、一”向 “三、二、一”轉型;新世紀重點發展金融、商貿等第三產業和先進制造業,2018年上海三產增加值占比達到70%,全國第三。當前,汽車制造業、電子資訊產品制造業、金融業是上海三大支柱產業,2018年增加值合計1.9萬億,占GDP比重達58%。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的城市之一,2018年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突破1600萬億元,全市持牌金融機構達1600多家,上海本土誕生了浦發銀行、交通銀行、太平人壽等著名公司,上海還是大陸六大汽車基地之一,2018年上海市汽車產量達到297.8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10.7%,全國第一。上汽集團名列世界500強第36名,全球車企第七名,大陸車企第一名。上海A+H股上市公司367家,占全國比例為10.7%,僅次于北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將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科創中心的聯動效應,在已受理的科創板申報企業名單中,總部位于浦東的晶晨半導體拿下了001號受理批文,
上海既有與北京類似的城市規劃滯后、嚴控人口規模進而影響城市活力問題,也面臨著互聯網等新經濟發展不足的問題,第一,上海的城市規劃滯后,過去實際人口的增長超過了政府的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比如,上海都市區的軌道交通運營里長分別為782公里,路網密度為0.11公里/平方公里,遠低于紐約、東京等城市。第二,上海“2035規劃”提出要嚴格控制常住人口規模,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人以內,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2424萬,未來常住人口增長空間僅76萬,2017年上海戶籍65歲及以上比重高達21.8%,遠高于全國的11.4%,大量年輕外來人口涌入使得常住人口老齡化程度大幅下降至14.3%。第三,上海在互聯網等新經濟領域落后于北京、深圳乃至杭州,比如互聯網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沒有一家的總部位于上海。
上海將繼續堅持開放,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帶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根據《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和《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上海目標是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將堅持開放包容,充分發揮服務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和“一帶一路”建設橋頭堡的作用,帶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NO4.廣州:還是大陸第三城么?
改革開放釋放廣州新活力,GDP由1978年的全國第八上升到2015年的全國第三,之后被深圳超越,2015年以來人口年均增量超40萬、僅次于深圳,廣州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世界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路的主港,唐宋成為大陸第一大港,明清兩代是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在眾多的沿海城市中,廣州最靠近東南亞、中東和歐洲。改革開放初期,廣州GDP全國第八,不僅低于北京、上海,也低于武漢和沈陽等城市。得益于改革開放,廣州先試先行、積極實踐。1989年GDP躍居全國第三,僅低于北京和上海,此后到2015年的27年間,廣州GDP穩居全國第三,奠定了其作為一線城市的基礎,2018年廣州GDP達到2.3萬億元,全國第四;人均GDP突破15.5萬元,在十大城市中僅低于深圳;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全國第三,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全國第五,廣州的落戶門檻遠低于北京和上海,2015年以來每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別為42萬、54萬、45萬、41萬。廣州“2035規劃草案”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萬人以內,未來有310萬人的增長空間,是一線城市中政策空間最大的城市,教育方面,廣州有廣東省80%的高校,2018年在校大學部生總數達109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一。
廣州以汽車、電子和化工為支柱,三者占工業總產值的56%,目前正加速邁進產業高端,從宋朝的市舶司,到清朝的十三行,廣州自古以來就是大陸要的商業中心之一,服務經濟氣氛濃厚。2018年廣州第三產業占比達到72%,僅低于北京。當前,汽車制造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和石油化工制造業是廣州的三大支柱產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6%,具體來看,廣州是大陸南方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2018年汽車產量為296.3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10.7%,全國第二,略小于上海的297.8萬輛。其中廣汽集團名列世界500強第202名,此外,廣州還是全國最大的化妝品代工基地,知名上市公司有棟方股份、科瑪股份和芭薇股份。近年來廣州提出聚焦IAB(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重點產業行動計劃,富士康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思科智慧城、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通用電氣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粵芯芯片等重大產業項目已動工建設,工業向高端化發展,
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廣州存在創新能力弱、金融業發展不足和土地財政依賴度較高的問題,第三城地位面臨挑戰,第一,近年廣州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2-3%左右,2018年為2.8%,北京、上海、深圳已經分別達到5.7%、4.1%、4.0%;2018年發明專利授權量,廣州只有1.08萬件,低于北京的4.8萬件、上海的2.13萬件、深圳的2.13萬件,和南京(1.1萬件)、杭州(1.02萬件)等二線城市處于同一水平。第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資源配置的樞紐,廣州2018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9.1%,而同期北京為16.8%、上海為17.7%、深圳為12.7%;從增速看,同期北京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7.2%,上海為5.7%,廣州僅為4.3%,第三,2015-2017年廣州年均土地財政依賴度達到了68%,遠高于北京的37%、上海的26%、深圳的25%。整體來看,當廣州GDP在2016年被深圳超越之后,廣州除了華南交通樞紐和政治中心的地位外,在深圳面前可以揚眉吐氣的似乎只剩下歷史積淀、科教資源和美食,在這樣的形勢下,“北上廣深”的城市格局或面臨調整,廣州作為大陸第三城的地位面臨挑戰,
廣州將攜手珠三角各城市參與全球分工與合作,建設活力全球城市。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市“十三五”規劃》和《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廣州的發展目標是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將建成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宜居水平達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廣州將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推動與港澳全面深度融合。
NO5.成都:新一線城市的龍頭?
成都2018年GDP突破1.5萬億元,占四川全省的38%,多次在新一線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一,成都是古蜀文明發祥地,漢為五大都會之一,唐為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改革開放初期,成都通過與首輪開放的沿海地區合作,實現了借道而行、拼船出海,2018年GDP突破1.5萬億元,占四川全省的38%;人均GDP達到9.5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2萬元,絕對購買能力領跑西南。作為西南地區少有的大城市,輻射效應明顯,2012年以來每年人口增量都在10萬人以上,到2018年常住人口達到1633萬人,生活方面,俗話說,“少不入川,老不離蜀,”成都宜人的氣候和慢悠悠的節奏非常適合生活,不論是“詩仙”李白,還是“詩圣”杜甫都曾謳歌過這座寧靜、悠閑的城市,成都人消費休閑觀念強,消費理念前衛,成都素有吃喝玩樂的天堂之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電影票房連續幾年穩居第五,僅次于四個一線城市,交通區位方面,成都是“陸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中間連接點和樞紐,可以帶動東西、連接南北,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是大陸第四大航空樞紐,是大陸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教育醫療方面,成都集聚全省50%以上的本科院校,擁有2所985和5所211,大學部生和三甲醫院數量均為西南第一。與同為“西南雙核”的重慶相比,成都的優勢在于居民收入、消費水平高,科教實力強。“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排名4年把成都和杭州分別列為第一、第二,爭議頗大,成都除在人口、交通、首位度方面勝過杭州外,其他方面并未明顯占優,將來能否成為新一線城市的龍頭還需時間驗證。
成都以電子和汽車為支柱,二者占工業增加值的50%;擁有中西部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金融機構資源。新大陸成立后,出于國防需要,成都是重點建設的工業基地之一。改革開放前夕,成都已擁有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具有機械、冶金、化工、電子、輕紡等多種工業,主要以重工業為主,占GDP近60%。1994年進行了“發展市場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經濟效益高的‘四高’產品作為支柱產品”的產業布局,工業與商貿業協同發展,第二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有效帶動第三產業發展,2018年,成都市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42%、54%。當前,成都以電子資訊和汽車制造業為支柱,二者占工業增加值的50%,具體來看,成都是全國重要的電子資訊產業基地,被稱為“大陸軟體名城”。2017年,軟體業務收入2665億元,占全國的4.9%、全省的95.8%;作為科技部授牌的國家資訊安全成果產業化基地,成都建成了西部首個資訊安全產業園區,聚集了大陸電科集團10所、中科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等眾多科研院所。成都還是西部第二大整車生產基地,目前已聚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沃爾沃、吉利汽車等12家整車企業,此外,成都擁有中西部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金融機構,成都有4家證券公司、3家期貨公司、49家證券分公司,多于重慶和西安,金融市場規模在中西部城市位居第一。知名金融業上市公司有國金證券、華西證券、成都銀行等。
成都與重慶作為西南雙雄,存在廣泛的競合關系,汽車和電子產業發展競爭激烈。隨著人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等要素流動顯著加快,成渝雙城間的聯系將空前緊密,競爭也更加錯綜復雜。從政策看,重慶國家級新區和國家中心城市的批復時間都早于成都,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等數量也多于成都,從產業來看,重慶和成都都將汽車制造和電子資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力求打造成為跨國公司集聚地,兩地承接國外、沿海產業轉移的決心和力度都非常大。在汽車產業方面,重慶作為全國六大汽車基地之一,目前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而成都作為后起之秀,目前已累計引進一汽大眾、吉利、沃爾沃等11家整車企業,根據《成都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成都新能源汽車2020年產值預計達到500億元,而《重慶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該目標為300億元,在汽車工業發展上兩城呈現較為激烈的競爭。此外,新材料、IT產業、“互聯網+”等產業也均是兩城都在積極發展的產業,天府新區、兩江新區都將打造新型園區和新興產業基地,發展高端智能科技,
成都將全面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帶動成渝城市群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城市群。根據《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和《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草案,成都作為成渝城市群的領頭羊之一,其發展目標是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未來成都將繼續發揮在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的引領作用,成為“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逐漸建成國際運籌中心、國際創新中心、國際文化中心,同時全面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帶動成渝城市群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級城市群。
NO6.南京:六朝古都煥發新活力
因地理和歷史因素,南京是江蘇和安徽之間的紐帶,2018年人均GDP位居十大城市第三,僅低于深圳和廣州,新增人口10萬、占江蘇省的一半。南京有著2400多年建城史,曾是六朝古都,歷史上長期是大陸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作為江蘇省會,南京并未處于中心位置。南京主要轄區直接與安徽接壤,自南往北依次是宣城、馬鞍山、滁州,不少安徽人來到南京就業,南京對安徽東部影響力巨大,已經超過了安徽省的省會合肥,許多網友不禁調侃“南京到底是江蘇的還是安徽的?”事實上,古時江南省由江蘇和安徽所組成,當時南京是江蘇、安徽共同的首府,在歷史和地理因素的作用下,南京始終是江蘇和安徽兩省之間的一個紐帶,2018年南京GDP達到1.3萬億元,人均GDP達到15.3萬元,位居十大城市第三名,僅低于深圳和廣州;常住人口844萬人,與2017年相比新增10萬人,占整個江蘇省新增人口的一半。自古以來南京商業發展繁華,目前作為大陸第二經濟強省的省會,南京成為很多省內消費的終端,人口只有上海的1/3左右,社會消費總額卻達到上海的1/2。交通方面,南京高鐵網輻射全國6個方向,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為江蘇二大樞紐機場之一,南京港是大陸最大的內河港口、吞吐量省內港口第二。教育方面,文化底蘊豐富,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大陸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南京目前擁有2所985,8所211,大學部生在讀超80萬人,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三,
南京以電子、石化、汽車、鋼鐵為支柱,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南京是洋務運動的始發地之一,金陵制造局的創辦成為南京近代工業的開端,改革開放初期,貓熊電視機、金城摩托、南汽依維柯、同創電腦等產品,不斷走到大陸同行的前列,改革開放后,南京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主要任務,大力發展第三產業,1979-2018年第二產業占比從68%降至37%,第三產業占比從升至61%,目前南京四大支柱產業是電子資訊、石油化工、汽車制造和鋼鐵,代表公司有貓熊電子、江南光電、揚子石化、躍進汽車、南鋼股份等,南京是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現代服務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二位,車輛制造規模居第三位,近年來南京的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先進制造領域表現頗為出色,2018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近10萬輛,在江蘇省排名第一。拜騰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長安新能源汽車制造項目等眾多新能源整車項目落戶南京。南京一直致力于打造“芯片之都”,聚集了臺積電、紫光集團、中電科55所、華天科技等企業,形成了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環節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由于長三角地區經濟強市云集,與杭蘇錫常等發達地市相比,南京輻射能力有限,近期人口集聚能力明顯減弱。長三角城市群是大陸經濟規模最大、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強市云集,在經濟方面,上海、蘇州、杭州GDP高于南京,無錫、寧波也呈奮起直追之勢,在產業方面,各個城市產業實力大多不俗,形成了具備各自特色的產業體系。在人口方面,各城市搶人競爭激烈,南京市“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末全市總人口預計將達到910萬人左右,2018年末距離910萬的目標人口數量還差66萬人,考慮到2013-2018年人口增量僅為年均5萬,實現目標有一定難度。
南京未來將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為城市發展愿景,攜手長三角各城市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根據《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創新名城”即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南京科教資源優勢,進一步塑造城市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即立足南京生態人文優勢,豐富拓展美麗大陸建設的南京實踐,加快建設具有大陸特色社會主義風范的美麗古都。《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出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NO7.武漢:九省通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武漢基本處于大陸主要經濟地帶的地理中心,2018年人均GDP達13.5萬元,雄踞中部地區前列。歷史上武漢一直是大陸中部地區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工商業興起,使其成為近代大陸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在民國期間成為大陸第三大城市。改革開放前,武漢GDP一度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1978年仍位居全國第十。隨著東南沿海城市憑借著地理優勢、國家政策在改革開放道路上加速奔進,武漢步伐明顯落后,2002年武漢GDP跌落至14位,2004年抓住中部崛起戰略的機會,武漢開始重新崛起,2018年武漢GDP達到1.5萬億元,占湖北全省GDP的近40%,全國第九;2012年以來人口年均增量15萬,到2018年常住人口達1108萬人;人均GDP13.5萬元,雄踞中部地區前列。交通區位方面,武漢地處長江與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是大陸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距離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大陸大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米”字型高鐵網輻射大半個大陸,還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教育方面,武漢有84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985,5所211;2018年有97萬在校大學部生,全國第二,僅低于廣州。醫療方面,武漢有32家三甲醫院,是華中最大的醫療中心。
從“鋼城”到“車都”、“光谷”,目前武漢擁有鋼鐵及深加工、汽車、資訊技術、醫藥等完整工業體系,武漢是洋務運動的始發地之一、近代大陸的工業重鎮,新大陸成立以來,工業重鎮依舊是武漢的“城市名片”,“一五計劃”國家確定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武鋼、武重、武鍋等7個項目安排在武漢,武鋼鋼鐵產量一度占據全國鋼產量10%。改革開放后,武漢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主要任務,削減傳統重工業產能。40年間,武漢從一個以冶金、機械、紡織三大支柱產業的老工業基地,變成擁有鋼鐵及深加工、汽車及零部件、資訊技術、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完整工業體系的現代化城市,目前武漢是大陸首個聚集法、日、美、自主四大車系、五大整車企業的城市,被譽為“大陸車都”,2018年武漢汽車產量為170萬輛,占全國的6%,東風汽車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65名,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達4000億元,連續第9年成為武漢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在資訊技術領域,重點布局光電子、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產業鏈,長江存儲基本代表了大陸存儲芯片的最高水平;華星光電代表世界可量產顯示技術最高水平,主攻中小尺寸顯示屏;長飛光纖的光纖、光纜及光纖預制棒三大主營業務問鼎世界第一。
武漢民營經濟增加值比重僅43%,在十大城市中處于末位,民營經濟活力不足,武漢是傳統的工業重鎮,以武鋼、東風汽車等為代表的國企是武漢的經濟支柱,而民營經濟發展卻明顯薄弱。2018年武漢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2.7%,比湖北省平均水平要低10個百分點,分別比杭州、重慶、成都、南京、天津低17.8個、8個、6個、3.7個和2.8個百分點。2018年武漢市的企業前10強,有9家均為國企。相比而言,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民企已經是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以江蘇省為例,全省每100元GDP有55.6元由民營企業貢獻,高新技術企業70%是民營企業,全省2/3的企業研發投入在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已成為江蘇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主力軍,浙江民企比例更高,上海近期亦在大力發展民企,民企是區域創新的主力之一,武漢“國強民弱”的問題,將對創新轉型步伐形成制約,
武漢將挺起長江經濟帶脊梁,作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全球范圍內建設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根據《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和《武漢市十三五規劃》,武漢將進一步加強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及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發揮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作用,建成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和商貿物流中心。同時武漢將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資訊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為立足之基,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增強對外開放平臺功能,到2035年初步建成在全球范圍內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中心城市,
NO8.重慶:西南雙核之一,大重慶與小重慶
大重慶在2018年成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之后,第五個GDP突破2萬億的城市,小重慶人均GDP為9.1萬元,略低于成都。古時重慶為西南軍事重鎮,19世紀末被辟為對外商埠,至此重慶開始憑借其水陸集散的優勢不斷發展起來,并不斷追趕四川地區的傳統中心成都,抗戰時期作為陪都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中心、能源中心和金融中心。1980年代抓住改革開放的新浪潮默默改變,積蓄力量。中央考慮到,設立重慶直轄市不僅有利于解決四川省面積過大、人口過多、難于管理的問題,而且有利于加快四川省和重慶市的經濟發展,帶動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開發,有利于三峽工程建設和做好移民工作,1997年重慶成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2018年重慶成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之后,第五個GDP突破2萬億的城市,人均GDP達6.6萬元,常住人口達3102萬人。作為中西部最重要并且根出同源的兩座城市,重慶和成都并稱為“西南雙核”。重慶全域面積8.2萬平方公里,是海南省的2.4倍,成都市的5.6倍,從可比性角度考慮選取重慶主城區,即主城九區以及未來有望被納入主城區范圍的璧山、江津、合川。2017年重慶主城區常住人口為1209萬人,GDP為1.1萬億,人均GDP9.1萬元,與成都接近。交通區位方面,重慶是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城市,有著成都無可比擬的水上交通優勢;作為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共建成了“二環十射”高速公路網和“一樞紐八干線”鐵路網,教育方面,重慶擁有高等院校65所,其中有1所985,1所211,醫療方面,重慶擁有三甲醫院29家,5家醫院躋身大陸醫院排行榜Top100。
重慶以汽車和電子為支柱,二者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2%,逐漸向智能化發展。抗戰時期大批工業廠礦的遷入,使重慶變成了一座工業基礎良好的重工業城市,建國后的三線建設更使重慶確立了這一地位。目前汽車和電子制造業,是重慶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2017年重慶汽車制造業與電子制造業分別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的22%、20%,重慶汽車產業中,已有重慶長安、長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力帆汽車、北汽銀翔、東風小康等多個品牌,2018年汽車產量為172.6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6.2%。在電子制造業中,重慶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資訊產業基地,擁有筆記本代工全國第一、行動電話代工全國第二的產業集群,全國每6部行動電話就有1部在重慶生產,2017年,重慶筆電產量超過6000萬臺,占全球40%左右;行動電話產量2.6億臺,名列全球第二。近年來汽車和電子產業市場容量趨于飽和,為推動智能產業快速發展,根據產業基礎條件,重慶遴選了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集成電路、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裝備等產業予以重點推進,目前全球排名前5位的機器人企業中已有4家在重慶布局,大陸領先的華中數控、沈陽遠大、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等機器人企業和機構紛紛入駐,
重慶面臨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科技創新實力不強的問題,第一,重慶汽車產業“大而不強”,重慶汽車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車型,一定程度上導致重慶市汽車產業在全國沒有形成較強競爭力,整車企業之間、零部件企業、校企業之間和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機會較少。同時還面臨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等發展新趨勢的挑戰。2017年重慶汽車產量開始下滑,被廣州超越;2018年汽車產量更是驟減40%。第二,重慶高端科教資源不足、創新實力不強。盡管目前重慶有數十所高校,但大多為職業院校和文科院校,一流的理工類大學部屈指可數,從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來看,重慶為2.0%,小于杭州的3.3%、武漢的3.2%、南京的3.1%、天津的2.5%、成都的2.3%。
重慶將加強發揮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鞏固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國家中心城市定位,《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對重慶的定位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航運中心。同時重慶2017年底被國務院明確定為全國四個將重點打造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未來重慶將加快國際交通樞紐建設,推動內陸改革開放,建設與國際接軌的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充分發揮西部開發開放戰略支撐功能和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功能,基本建成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國家中心城市。
NO9.天津:雙城記,地位漸低的北方第二城
天津是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城,中央一度試圖以濱海新區帶動天津乃至整個京津冀、環渤海地區發展,但未達預期,天津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自古是京師門戶,因漕運而興起,十九世紀后期成為近代大陸洋務運動的基地、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新大陸成立之初,天津一度是北方第一經濟都市,1952年,天津GDP是北京的1.6倍,之后被北京超越。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和珠三角成為對外開放的門戶,為推動京津冀協同、引領環渤海地區發展,在北方再造一個“浦東奇跡”,1994年天津市決定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的基礎上建立濱海新區,2005年濱海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00-2015年,濱海新區年均經濟增速近20%。但是2017年濱海新區主動擠出占GDP總量約1/3的“水分”,響螺灣、于家堡大量樓宇停工,曾經一路高歌猛進的濱海經濟,仿佛一夜之間跌下神壇,天津市的GDP增速也被大幅度拉低至3.6%,遠低于全國的6.9%,GDP降至全國第七位,2010年天津GDP增速達到了頂峰17.4%,2011年開始一路下跌。2018年天津GDP為1.9萬億元,全國第六,在北方僅低于北京;常住人口1560萬人,居十大城市第五位;15-59歲年齡段人口比例高達74.2%,居十大城市第三位,人口優勢明顯,交通區位方面,天津地處于京滬鐵路、津山鐵路兩大傳統鐵路干線的交匯處,還是京滬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津秦客運專線、津保客運專線等高速鐵路的交匯處,是北京通往東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鐵路樞紐,天津港是大陸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吞吐量居世界第四,教育醫療資源豐富,集聚56所高等院校,34家三級甲等醫院。
從“天津制造”到“天津創造”,天津正逐漸成為全國先進制造業研發基地。天津作為洋務運動的橋頭堡之一成為大陸工業的發祥地,上世紀飛鴿腳踏車、海鷗手表成為“天津制造”的驕傲,本世紀在諸如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總裝基地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工業項目助推下,2000-2016年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7.4%,高于全國12.5%的水平,2014年達到最高值7079億元,占GDP的45%。制造業是天津的核心,天津的二產比重近幾年仍高于40%。《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把天津定位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昔日的“天津制造”逐漸發展成為“天津創造”,目前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汽車、裝備制造業、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改造的傳統制造業已經成為天津八大支柱產業。具體來看,汽車產業,一汽大眾華北基地、豐田新工廠等一批高水平項目竣工投產;電子資訊產業,騰訊、華為等大數據中心、清華大學部天津電子資訊研究院等產業平臺相繼成立;生物醫療產業,天津擁有中核質子醫療和世界上規模最大干細胞庫之一的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除此之外包括深之藍、海之星、艾普斯、楊天科技、彼洋科技等技術領先的自主創新高科技企業,奧特威德、龍創日盛、晟華嘩等系統集成都為天津的先進制造業添磚加瓦,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22%,其中新一代資訊結束產業占戰略性新興產業39%。
天津以重工業為主,發展過于依賴投資,人口吸引力不足,連續兩年經濟增速僅3.6%、增長乏力,2016年天津GDP增速為9.1%,2017-2018年均低至3.6%的低位,經濟增長乏力,人們不禁發出感嘆:天津到底怎么了?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天津產業結構失衡,天津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的70%來自于石油、煉化、鋼鐵等重工業,新經濟和新動能發展相對不足,經濟轉型難度大,同時也導致了天津人均GDP高但人均收入不高。第二,天津經濟增長過于依賴投資拉動。2010-2017年,天津投資依賴度達到66%,明顯高于北京的35%、上海的26%、南京的60%、杭州的50%。投資密集的2007-2011年,天津投資增速保持在每年30%以上,個別年份超過40%,遠高于全國的26%,天津GDP隨之出現年均15%的“繁榮”,由于高投資依賴導致債務壓力攀升,2012-2018年天津投資增速從19%降至-5.6%,GDP增速也從14%驟降至3.6%,第三,天津人口吸引力不足。2010-2015年,天津憑借優惠的聯考政策資源以及與北京相鄰的地理優勢,吸引了大量北京工作人口等落戶,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45萬。但到2015-2018年,天津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量不足5萬,2017年一度負增長,在主要二線城市中處于較低水平。
天津繼續發揮國際航運優勢,加快“一基地三區”建設,發展成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天津“十三五”規劃綱要》,天津的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未來天津將加快海空兩港轉型升級,提升城市門戶作用,同時以天津濱海機場為核心,增強區域樞紐作用,發展成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NO10.杭州:電子商務中心,民營經濟的天堂
杭州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近期人口增量高居全國第三,僅次于深圳和廣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歷史上的杭州得益于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成為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改革開放后,依托鐵路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杭州輕工業發展迅速,民營經濟活躍。2000年杭州開始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大量資金流向杭州,推升杭州房價步入全國第一梯隊,但是杭州房價上漲過快,加之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杭州房價一度出現大跌,2012年、2014年杭州樓市蕭條,即使同期京滬深連年飆漲,杭州樓市也不見動靜,一直陰跌到2015年的低谷,近年隨著阿里巴巴、YouMeLive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2016年G20后峰會后,杭州取代廣州成為一線城市的呼聲居高不下,甚至被媒體冠以“北上深杭”的稱謂。
2018年杭州GDP達到1.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14萬元,十大城市中位列第四;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萬元,長三角地區僅低于上海,絕對購買能力強,從上市公司數量看,A+H股上市公司杭州有144個,全國第四,僅低于北京、上海和深圳,2015年開始杭州每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別為12.6萬、17萬、28萬、33.8萬,呈現快速增長、持續增加的態勢,到2018年杭州常住人口達到980.6萬人,人口增量高居十大城市第三,僅次于深圳和廣州。交通方面,杭州一個半小時交通圈輻射覆蓋了長三角主要城市,蕭山國際機場的T4航站樓落成后,旅客吞吐量將達到5000萬人次,成為長三角僅次于浦東的第二大航空港,教育醫療方面,杭州有40所高等院校,其中1所985、211,擁有27家三甲醫院,整體來看,杭州發展勢頭良好,將來地位有望進一步提升,
杭州民營經濟占GDP比重達到61%,以資訊軟體、電子商務、物聯安防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全國領先,改革開放初期,杭州是大陸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1979年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5%;1990年代,由工業開始向高新科技產業、服務業轉型。2018年三產占比達到64%,全國第四,杭州是大陸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從80年代的魯冠球、宗慶后,到90年代的李書福,再到互聯網時代的馬云,數以萬計的創業型企業書寫著大陸民營經濟的“杭州故事”。2018年杭州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8175億元,占GDP的61%,杭州市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打造“1+6”產業集群,打造一大萬億資訊產業集群和文化創意產業、旅游休閑產業、金融服務產業、健康產業、時尚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六大千億產業集群。目前杭州以資訊軟體、電子商務、物聯安防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發展全國領先,2018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356億元,占GDP的24.8%,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口碑網、菜鳥網路等企業是典型代表。除此之外,杭州積極發展新零售,盒馬鮮生、YouMeLive嚴選、未來鯨選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杭州面臨產業門類偏科、土地財政依賴度過高、軌道交通建設落后等問題,第一,杭州產業門類偏科。北上廣深在傳統制造業、金融、文創、智能硬件、互聯網、生物科技、新能源、生產性服務業等多個領域百花齊放,而杭州的強項主要在傳統制造業、互聯網等少數領域,在其他領域與北上廣深存在較大差距,國際上很多產業門類相對偏科的城市都因為產業的更新迭代出現衰落,比如美國的“汽車城”底特律,“鋼都”匹茲堡。 第二,杭州對土地財政依賴程度過高,2018年杭州土地出讓金達到2443億元,是全國唯一超2000億的城市,土地財政依賴度達到134%,遠高于其余九個城市,一旦地產調控政策加碼,土地市場出現降溫,以土地出讓金作為政府債務的主要償還來源就將面臨巨大壓力, 第三,2018年杭州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僅為115公里,在十大城市中處于末位。杭州捷運只有1號線、2號線、4號線共3條線路投入運營,而與杭州城區、人口規模接近的南京有10條線路投入運營。
杭州將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建設高能級灣區平臺,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2016年修訂)》指出杭州以美麗大陸先行區為目標,建設“一基地四區”,即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電子商務中心、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高能級灣區平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打造創新創業高地是杭州另一發展方向,以錢塘江作為核心,建立跨省、跨市泛錢塘江協同機制,打造杭州都市圈升級版,推動G60科創走廊協同創新,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推動下大陸(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在加速建設。
十大具發展力城市排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