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每個中學生
都知道元謀人
因為翻開中學歷史課本第一冊
第一課就寫道:
“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大陸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出自人教版《大陸歷史·七年級上冊》,下圖為人類演化時間線以及元謀人在其中的位置,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是大陸最早的古人類代表,也是東亞或歐亞大陸最早的直立人之一,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每個恐龍愛好者
都知道許氏祿豐龍
因為它是首個
完全由大陸人裝架的恐龍
也是最早一批
大陸人自主發現的恐龍之一
(許氏祿豐龍復原圖,顏色和動態僅供參考,制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很多人知道彝族
它是大陸第五大少數民族
其文化在西南地區影響廣泛
火把節、彝繡等
更是聲名遠播
(楚雄彝族火把節,攝影師@馬興華)
▼
但大多數人并不清楚的是
元謀、祿豐
都是云南楚雄州的下轄縣
楚雄也是大陸僅有的
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
楚雄
存在于書本上、博物館里
卻似乎很少
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
或旅行的目的地
那么
真實的楚雄到底是什么樣
它為何孕育了如此精彩的生命與文化
又還有哪些等待被發掘的寶藏?
01
生命傳奇
楚雄
位于云南中部
6500萬年以來的板塊大碰撞
將云南分成兩個部分
西部被極限折疊
成為重重山嶺與峽谷并行的橫斷山區
而東部則整體隆升
成為云貴高原的一部分
(楚雄州位置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云貴高原
在云南東部的區域
常被稱為“滇東高原”
這里遍布山脈、丘陵、河谷和盆地
但相比橫斷山區
整體的起伏較小
楚雄州大部分區域的海拔
僅有一千多米
(楚雄州地形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楚雄
正位于滇東高原西北部
相對穩定的地質環境
讓古老生命的遺存
得以完好保留
距今5-10億年前
楚雄還在一片汪洋之下
三葉蟲等古生物
在海底爬行
(楚雄的一種三葉蟲——萊德利基蟲的化石,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
隨后
海水逐漸退出
到了距今2億年前后
大部分陸地露出水面
楚雄成為一個盆地
此時氣候溫暖濕潤
河湖眾多
河流帶來大量沉積物
其中的含鐵礦物
在濕熱的氣候中被氧化
呈現出紫、紅、褐等顏色
因此被稱為紅層
(大姚三潭瀑布所在的山崖由紫紅色的巖石構成,攝影師@王靜)
▼
這些紅色的巖層
在幾億年后的今天
遭到風化而形成土壤
因土壤顏色多為紫紅色
而被稱為紫色土
(大陸紫色土分布,楚雄是云南紫色土主要分布區之一,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溫暖濕潤的古環境
最適宜原始的爬行動物
它們體長大多在6-10米
被稱為基干蜥腳型類恐龍
包括祿豐龍、金山龍
云南龍、彝州龍等10余種
(祿豐世界恐龍谷內展示的元謀龍化石,攝影師@周明佳)
▼
而大量的沉積物
則讓這些恐龍的遺骨
至今保存完好
(祿豐世界恐龍谷內展示的含有恐龍化石的地層,攝影師@周明佳)
▼
在隨后的
侏羅紀和白堊紀
這些原始恐龍中的一支
演化成真正的“巨人”
蜥腳類恐龍
開啟了地球上
長達1.3億年的恐龍時代
然而
距今約6600萬年前
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
加上火山噴發和環境變化
宣告了恐龍時代的終結
之后伴隨滇東高原的隆起
楚雄也從一個大型盆地
演變為高原的一部分
(請橫屏觀看,楚雄祿豐縣恐龍山鎮“隕石坑”,實際上是被整體抬升的古代沉積地層,山體上橫向的線條便是暴露在外的地層剖面,攝影師@施永強)
▼
取而代之的
是一些較小的盆地
以及盆地中的湖泊
湖泊繼續積累著泥沙
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
形成十幾米厚的土層
當這些土層遭到雨水和河流的侵蝕
便形成了千變萬化的
土林
有的呈高聳的柱狀
有的則連成一堵土墻
(浪巴鋪土林,攝影師@楊照夫)
▼
眾多土柱、土墻連成一片
構成土的叢林
如遇日出日落
金色的日光打在土林側面
金紅的顏色瞬間被激發
渲染出一幅絢爛的畫卷
(請橫屏觀看,新華土林,攝影師@熊可)
▼
湖泊周邊
代替了爬行動物的
是大量哺乳動物
其中有一種靈長類動物
頭部骨骼粗壯、肌肉發達
類似今天的猿類
但它們已基本能站立行走
這便是祿豐古猿
(祿豐古猿化石,攝影師@吉學平/楚雄州博物館)
▼
緊隨其后
是更接近人類的
元謀古猿
(元謀古猿臼齒化石,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
終于在距今170萬年前后
一種全新的生靈踏上這片土地
他們直立行走、懂得用火
甚至能利用石塊制作簡單的工具
這便是大陸最早的直立人
元謀人
(兩顆元謀人門齒化石,分別展示其外側面和內側面,攝影師@周國興/楚雄州博物館)
▼
從三葉蟲到元謀人
古老的楚雄
成為一條生命演化的走廊
但它并非只有生命的遺跡
自然的傳奇還在繼續
02
奇山異水
今日的楚雄
經歷了數億年的地質演化
山環水抱、山水交融
其西南部是哀牢山
一道道山嶺層層疊疊
鋪向遠方
(請橫屏觀看,楚雄的哀牢山,攝影師@王明)
▼
西北是百草嶺
其海拔3657米的帽臺山
是楚雄境內的最高峰
春季的百草嶺上山花爛漫
(百草嶺,攝影師@王明)
▼
山地之間
是100多個“壩子”
它們或是因斷裂而形成
或是古老的湖盆遺跡
或是河流侵蝕擴大的河谷
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有的面積較大
成為城鎮和農田的載體
(請橫屏觀看,元謀壩子,攝影師@張一飛)
▼
有的在中央又凸起一座山
山的紋路兩側對稱
從空中俯瞰仿佛一片“樹葉”
(楚雄永仁縣中和鎮的“葉片狀”山脈,制圖@陳志浩&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
橫亙在楚雄中央的山地
將楚雄的江河
分成南、北兩大“門派”
北側,歸屬金沙江水系
南側,歸屬紅河水系
(楚雄州水系分布,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金沙江及其支流
掌控著楚雄中北部
其中一條支流龍川江
更是貫穿楚雄州最核心地帶
是境內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
(請橫屏觀看,龍川江口,龍川江在這里匯入金沙江,攝影師@戴昊霖)
▼
紅河的支流
禮社江、石羊江、綠汁江等
則流淌在楚雄南部的綠色山林之間
(楚雄雙柏縣的綠汁江,攝影師@李光洪)
▼
高低錯落的地形
使得流水時常形成瀑布
或在山間潺潺流淌
(楚雄紫溪山響水箐,攝影師@馮琳)
▼
或匯聚為洪流
跌落斷崖
(楚雄大姚縣三潭瀑布,攝影師@王靜)
▼
河流強大的侵蝕能力
在武定縣北部
切割出最深達400多米的
“己衣大裂谷”
(楚雄武定縣“己衣大裂谷”景區,實際為流水切割形成的峽谷地貌,而非地質學意義上的裂谷,攝影師@馮琳)
▼
奇山異水間
是種類豐富的動植物
楚雄擁有6000多種植物
森林覆蓋率高達68%
(請橫屏觀看,楚雄紫溪山的森林,攝影師@李光洪)
▼
由于地形錯綜復雜
地表植被組合面貌多種多樣
在海拔2500-3100米的山地
高大密集的喬木和鋪滿地表的苔蘚
組成幽深靜謐的原始森林
(楚雄百草嶺的森林,攝影師@李開政)
▼
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
則氣候溫暖干燥
樹木稀疏
(楚雄元謀縣金沙江河谷的地表植被,攝影師@郭斌)
▼
碩大的木棉
開著鮮艷的紅色花朵
獨立于河岸之上
(楚雄永仁縣生長在河谷中的木棉,即攀枝花,攝影師@郭斌)
▼
楚雄的動物
則有1800多種
其中鳥類就有390多種
(左右滑動觀看,依次為綠孔雀、白鷴、橙腹葉鵯、赤紅山椒鳥,圖片來源@楚雄州林業和草原局、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
但過于招搖的裝扮
也許會招來殺身之禍
因為機警靈敏的豹貓
也隱藏在森林之中
(豹貓,圖片來源@徐萍/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
相比林下地帶
樹梢上可能是更加安全的選擇
一只毛茸茸的西黑冠長臂猿就掛在樹上
安靜地遙望遠方
(西黑冠長臂猿,圖片來源@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
兩棲類、爬行類
昆蟲等節肢動物
更是數不勝數
此外還有“云南特產”——各種野生菌
楚雄的南華縣森林茂密
尤其適宜各種菌類生長
境內已知的食用菌多達200余種
堪稱云南的“野生菌王國”
(左右滑動觀看,依次為虎掌菌、松茸、雞樅、黑松露,攝影師@范毅、楚雄州文化旅游局、李光洪、萬瑞)
▼
我們的祖先
同樣看中了這里優越的環境
03
多元文化
吸引他們的
有許多物質
其中很重要的一種便是
鹽
2億年以來
滇中地區的 內陸鹽湖
積累了大量鹽類礦藏
楚雄的石鹽品質尤佳
(楚雄大姚石羊古鎮的古鹽井,攝影師@何新聞 )
▼
距今2000-3000年前
生活在楚雄的土著居民
就創造了輝煌的古滇文化
他們鑄造的銅鼓
形態古樸而獨特
被認為是所有銅鼓的祖先
稱為萬家壩型銅鼓
(萬家壩型銅鼓,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
▼
而古滇國與外界的食鹽貿易
讓無數條古道
得以在高原山地間形成
成為楚雄與外界聯通的通道
通道上來往的 除了貨 物以外
還有人
其中
從青藏高原東部
直通滇西北的橫斷山區的
藏彝走廊
便是彝、 哈尼 、納西、傈僳
拉祜、白、基諾等族的先民
進入云南的通道
(藏彝走廊范圍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
彝族的祖先
正是由此進入楚雄
在不斷遷徙和融合的過程中
他們形成了自己的文字
彝文
(楚雄彝文經書《勸善經》,彝文是一種古老的表意文字,西元16世紀以后,彝文是實際上少數還活躍的表意文字之一,圖片來源@楚雄州博物館 )
▼
用獨立的文字
承載著獨特的文化
楚雄是保存彝文典籍 最多的地區之一
(楚雄的彝族畢摩,畢摩是集經師、教師、祭司于一體的神職人員,也是彝族最高權威的知識分子,擁有特殊的服裝和一套用具,包括神扇、經書等,負責民族史詩的傳承,攝影師@郭宸利 )
▼
此外
他們利用太陽照射一根立桿
在地面形成陰影
以大地為“表盤”的形式
創立了一種古老的歷法
在這種歷法中
一年有十個月
每個月有36天
剩下的5-6天為過年日
該歷法被稱為
彝族十月太陽歷
(大陸彝族十月太陽歷文化園,攝影師@馬興華 )
▼
楚雄豐富獨特的山川風物
則成為彝族服飾的靈感來源
彝族刺繡
圖案取自自然界
多為當地的植物、鳥獸
(典型的楚雄彝族諾蘇女性服飾構成,攝影師@郭宸利 )
▼
而楚雄山脈縱橫
壩子相隔的地理環境
造就了無數個獨立的小區域
更是讓彝繡圖案于統一中富于變化
彝族人每年 都會舉辦隆重的
賽裝節
以展示彝族服飾的多樣性
(楚雄彝族賽裝節,攝影師@何新聞 )
▼
同樣被吸引而來的
還有中原和江南地區的漢族人
楚雄不僅鹽業資源發達
也是滇東與滇西之間的交通要道
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楚雄周邊
古道、古關、古驛站不絕
滇西古道的“九關十八鋪”
楚雄就占了“八關十四鋪”
(姚安縣光祿古鎮姚安路軍民總管府舊址,攝影師@潘泉 )
▼
在古道沿線
古鎮、古城崛起
(楚雄大姚石羊古鎮,攝影師@何新聞 )
▼
黑井古鎮
更是云南“四大古鎮”之一
(請橫屏觀看,黑井古鎮,攝影師@馬紅海 )
▼
漢族移民
帶來了更先進的農耕技術
河谷、壩子、山坡
出現成片的農田
(楚雄牟定縣梯田,攝影師@李光洪 )
▼
不同的宗教與 文化
在楚雄碰撞融合
(楚雄龍華寺,攝影師@魏力 )
▼
一批又一批的古人
在楚雄創造了生生不息的文化
而今日的楚雄
仍舊吸引著現代人的目光
04
尾聲
今天的楚雄
在現代化建設中
涌動著更加強勁的生命力
它有著 連接滇東和滇西
以及四川和云南的要道
交通便捷
(楚雄州公路網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
高速公路穿行高原之 上
形成“三縱四橫”的骨干路網
(楚雄永仁高速段,攝影師@五十萬加侖 )
▼
內部道路四通八達
將楚雄連為一體
(楚雄市新村鎮大坎子村公路,攝影師@馬興華 )
▼
宏偉的大橋跨過天塹
連通峽谷兩邊
(請橫屏觀看,滇中第一高橋——江底河大橋,攝影師@陳維壽 )
▼
飛馳的高鐵穿越高原
帶來物資與人員的高效流動
(請橫屏觀看,楚雄州高鐵,攝影師@何新聞 )
▼
在交通的基礎上
楚雄逐漸實現工業化
河尾、 毛板橋、青山湖等 大中型水庫
分布在山嶺之間
集雄偉和秀麗一體
(楚雄龍川江上游的青山湖水庫,為一獲得“魯班獎”、“大禹獎”兩個國家級獎項的大型水利工程,攝影師@申時興 )
▼
其他產業也迎來 更新升級
壩子和河谷 成為主要農業區
現代農業機械的使用
讓農業生產的效率更高
(楚雄牟定縣秋收,攝影師@李光洪 )
▼
多樣的環境
讓農業更加立體化
農作物種類多樣
立體的氣候與獨特土質
讓烤煙、油菜、茶葉、 核桃 等
也能夠在楚雄各安其位
(春季楚雄水稻插秧,攝影師@李光洪 )
▼
楚雄緊鄰春城昆明
與昆明同在北緯30度附近
且海拔相對較低
加之受地貌和氣候影響
楚雄冬暖夏涼、 四季如春
環境非常宜人
其空 氣潔凈度高、 日照集中
全州平均日照時數在2300多小時
楚雄永仁的年日照時長
僅次于西藏日喀則
是大陸的日照高值區之一
(云南省年日照時數與年水面蒸發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
▼
明 媚的日光
溫暖的氣候
古樸的建筑
盛開的繁花
處處回應著 人們對云南
“四季如春”的想象
(楚雄南華縣龍川鎮,攝影師@盧文 )
▼
而相比繁華忙碌 的昆明
楚雄更多了一份安閑恬淡
田邊巷尾的一座小橋、一抹明亮
訴說著歲月靜好
(楚雄元謀縣江邊鄉晨暉,攝影師@潘泉 )
▼
今日的楚 雄
更是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
珍貴的古生物化石
和繽紛多彩的民族文化
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
(廣大線楚雄特大橋經過彝人古鎮,攝影師@饒穎 )
▼
未來的楚雄
作為滇中高原的中心之一
將發揮更大的連通作用
也 將走出課本和博物館
變得更加現代、更加鮮活
(請橫屏觀看,楚雄市區一角,圖中部為楚雄州政務中心與活力廣場,攝影師@孫家宇 )
▼
從 遠古巨獸 到人類曙 光
從山川生靈到人類文明
楚雄幾經易 主、滄桑巨變
但始終不變的
是一種不息的生命力
它推動著生靈演化、歷史變遷
在楚雄形成了
記述生命起源的生命走廊
記述地球滄桑巨變的奇山異水走廊
記述彝族古老神奇歷史的彝族文化走廊
和多元文化交相輝映的古鎮文化走廊
在未來
只要這種生命力不息
楚雄就不會被遺忘
它將持續不斷地 在這片大地上
孕育 出新 的景觀、 蓬勃的生命
以及燦爛的文化
(請橫屏觀看, 楚雄江邊鄉龍川江與金沙江交匯處 ,攝影師@高坤煜 )
▼
創作團隊
撰文:成冰紀
圖片:馮丹怡、余寬
設計:鄭伯容
地圖:陳志浩
審校:擼書貓、云舞空城
封面攝影師:施永強
本文由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館
特約制作
特別鳴謝
哀牢山自然保護區楚雄管理局
參考文獻
[1]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楚雄彝族自治州志(1978-2010)[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
[2]王聲躍. 云南地理[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
[3]藍勇. 西南歷史文化地理[M]. 西南師范大學部出版社, 1997.
[4]王學良等. 基于DEM的云南楚雄高原地貌特征研究[J]. 甘肅農業大學部學報, 2011.
[5]大陸科學院成都分院土壤研究室. 大陸紫色土[M]. 科學出版社, 1991.
[6]楊鐘健. 許氏祿豐龍之再造[J]. 地質論評, 1940.
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城市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自然地理、天文生物、歷史考古、建筑等各領域撰稿人,以及商務策劃等,請在后臺回復“招聘”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