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遍地毒物早上穿鞋子都要先檢查的澳大利亞,曾經有一位捕魚者特里普發現一條石魚和一條海蛇纏斗在一起,兩個毒物你咬住我的尾巴,我咬住你的脖子,互不相讓,彼此斗狠,看起來都很難過,
捕魚者心生憐憫,決定干預這場無謂的生死之戰,讓它們不再難過,于是將它們分開后放歸海洋,結果2米長的海蛇又徑直沖向石魚,雙方再次纏斗在一起,捕魚者估計它們最后的結局應該是雙雙中毒斃命了,
海蛇就不說了,它和澳洲眼鏡蛇有親緣關系,毒性是埃及眼鏡蛇的10倍,幸好它很少主動攻擊人類,但石魚怎么也這么厲害呢?如此平凡,如此的名字,很多人可能連聽都沒聽說過呢,
無趣
然而石魚可不平凡,它是世界上已知最毒的魚,沒有之一,
石魚分布在印度-太平洋一帶的淺水區,主要在珊瑚礁里討生活,
雖然石魚這個名字極為平凡,但它的另外幾個名字管保讓你又好笑又惡心,哭笑不得。
首先它是毒鲉科毒鲉屬下的物種,光聽這兩個字你恐怕就已經臉色劇變,全無好感了,
然而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玫瑰毒鲉,你是不是又突然興趣盎然,遐想連篇了呢,它得長多美麗人們才會用玫瑰來形容它啊?
然后它的另一個名字馬上又會讓你雞皮疙瘩泛起,心理陰影恐怕一輩子都沒法去掉了——腫瘤毒鲉,怎么樣,早上吃的飯是不是要吐了?
當然,你根本就沒必要這么惡心,因為不管它的名字好聽還是難聽,瑕不掩瑜的是,石魚的味道極其鮮美。它們肉白而嫩,稠密甜美,在日本更是生魚片的上佳材料,甚至連它們的皮也美味可口,令人垂涎欲滴。
遺憾的是,石魚的美味你最好閉眼享受,因為這家伙長得極為丑陋,腫瘤毒鲉可謂名副其實,真可惜枉了玫瑰毒鲉的美名。
石魚有棕灰黃橙紅等多種顏色,但皮膚粗糙沒有鱗,還有很多大小不同形狀不一的皮質凸起,和腫瘤唯一的區別也就是沒有什么不同了。所以這樣的皮用美味可口來形容可能有點不容易接受,不如叫丑味可口吧,適宜閉著眼睛享用,
當然,這些都不是石魚最知名的特征,石魚最知名的特征只有三個:毒!毒!毒!
石魚有多毒呢?它的背側長著13根棘,每一根的根部都有兩個毒液囊,根據石魚種類的不同,其毒液也是由多種不同的有毒蛋白質混合而成,包括溶血性的stonustoxin,蛋白質毒素verrucotoxin,及心臟毒素cardioleputin等,一旦被刺中,18毫克就足以致命,聽起來是不是觸目驚心,頭皮都豎起來了?
但石魚的刺既然在背上,不在牙齒上,就說明它的刺實際只是用于被動防御,專整那些不長眼的,比如本文開始說的海蛇,要想吃掉石魚,就免不了會被刺傷,毒液攻入血液,
不幸的是人類雖然長了眼,但和沒長眼也沒什么區別。
因為石魚那坑坑包包的皮膚再加上灰暗斑駁的顏色,看起來就和周圍的巖石珊瑚礁差不多,很不容易被分辨出來,
更過分的是,它們的體型大約三四十厘米長,看起來和巖石礁石極為相似,常常會被人類誤認,
最最過分的是,只要周圍環境濕潤,石魚就能通過皮膚獲取氧氣,在沒有水的時候也能生存24個小時,當退潮時它們來不及回到海里,就會和岸邊的礁石混在一起——后果是什么,你就可想而知了。石魚的刺似乎天生就是為人類的腳底板準備的!
石魚背上的刺可以輕易刺穿鞋底,只要有壓力作用其上就會釋放毒液,壓力越大,釋放越多,澳大利亞每年都有不少被石魚刺傷的案例,1989年統計的有25起,2008年有14例電話報案。
石魚是世界上已知最毒的魚,其毒液對人類是致命的,被刺中后首先是嚴重的疼痛和腫脹,不加治療的話可能迅速發展到休克、癱瘓,組織壞死,甚至心力衰竭。
對石魚毒素主要采取抗蛇毒血清及專門的抗毒劑治療,只要治療及時,基本都能完全康復,也有部分人可能會受到神經損傷,導致局部肌肉萎縮等,
2008年美國ABC報道,一位網友在澳大利亞手指被石魚刺傷后,感覺就像“每個指關節,然后是手腕、肘部和肩膀,在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里被大錘依次反復捶打;一個小時后,又像是兩個腎臟被不斷踢打,持續時間45分鐘,期間無法站立,甚至身體都無法伸直;幾天后手指才重新有了感覺,但隨后的幾年,腎臟又出現了周期性的疼痛。”
幸運的是,澳大利亞自從上世紀1950年代研制出專門的抗毒劑之后,已沒有記錄到因被石魚刺傷而死亡的案例了,
所以到澳洲旅游,斑駁的礁石也要特別注意,一不小心踩上一條世界上最毒的魚,恐怕至少幾年都會感覺不好了,雖然你可以借此吹噓一輩子——前提是要及時就醫,不然這一輩子可能短得你懷疑人生的時間都不夠。
世界上最毒的魚,可不是字面上說的那么簡單,是需要用身體的傷害和痛苦去體驗的。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注。
這么毒,很像某群體
我在普吉島差點被這貨傷,潛水時以為是石頭,用手撫一把,結果它動了一下,嚇我一跳,沒摸到,幸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