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期待中,《國家寶藏》終于迎來了敦煌研究院,相信很多人對于敦煌莫高窟都充滿了向往,不僅僅是規模宏大的石窟,還有精美的壁畫,以及其傳奇的經歷,都讓眾人充滿了期冀,雖然本次的三件國寶不能代表敦煌的全部,但也能讓人大飽眼福,尤其是這幅《鹿王本生圖》。
《鹿王本生圖》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時期的壁畫,可以說是敦煌壁畫的代表作,《鹿王本生圖》是北魏時期的作品,屬敦煌壁畫早期作品,
敦煌處于古代東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地帶,因此帶有濃厚的西域風情與大陸早期繪畫的裝飾風格,西域畫風帶有羅馬時期風格,用線簡練,屬于幾筆就可以勾勒出一個人物或者物體,雖不屬于寫實風格,但結構清晰合理。敦煌壁畫從早期到晚期一直是以線造型,這也是大陸繪畫最基本的特征。唯一不同是早期風格古樸,線與色并重,中期以后線較為寫實,線的形式較為多樣,更注重線的表現,
臺灣大學部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陳葆真老師對敦煌壁畫的構圖有研究,他講敦煌壁畫的溝通總結為以下幾種:異時同景式構圖,即主要人物以不同活動形態反復依時間順序出現于同一背景中,代表畫作為敦煌254窟的《尸毗王本生圖》;以時間順序展現的曲折式構圖,代表作為敦煌254窟的《薩埋太子本生圖》;無時間順序的橫向構圖,代表作為敦煌257窟的《鹿王本生圖》;依時間順序展現的橫向構圖,代表作為敦煌257窟的《沙彌守戒自殺緣》,
《鹿王本生圖》長385cm ,高96cm,是沒有按照時間順序的橫向構圖,這種跳躍的敘事溝通雖然不如按照順序的易懂,但其對稱的故事情節形成鮮明的對比,《鹿王本生圖》所講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人在水中溺水,大聲呼救,九色鹿聽到后來到岸邊,讓溺水之人不要驚慌,接著跳入水中,讓溺水之人騎上鹿背,并雙手抱住鹿頸,溺水之人得救以后長跪謝恩,接下來就是王后告訴國王自己夢到了九色鹿,于是國王懸賞,溺水之人貪財于是向國王告密,國王驅車出宮,溺水之人在前面引路,國王見到九色鹿以后,九色鹿向國王說明詳情,溺水之人身上長滿了爛瘡。
在壁畫中,對比非常的鮮明,鹿王救起溺水者與溺水者向國王泄密相對照;溺水者跪拜感激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與身體潰爛的溺水者為國王和獵鹿隊引路相對照;最后聚焦到畫面中心,九色鹿從休憩中醒來,向國王敘述事件經過,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中,更能感受到九色鹿的心地善良和溺水者的丑陋之心,溺水者感激九色鹿和另一端生滿爛瘡的告密形象的對比,讓看到壁畫的人對因果報應帶來的后果印象更加深刻,提醒世人行善積德,善惡終有報。
《鹿王本生圖》極具的宗教色彩,宣傳的是善惡報應思想,贊揚了九色鹿王的無私精神,充分體現出佛教壁畫藝術造型的普世情結。也因為其強烈的對比,《鹿王本生圖》也被改編成了動畫片《九色鹿》,由大陸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1年出品,由于其本身有很好的故事寓意,動畫制作也借鑒了敦煌壁畫的配色和風格,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動畫作品,而這也進一步說明《鹿王本生圖》的藝術價值。
參考資料:
安雪晴:【魏晉南北朝時期故事畫的敘事表現——以《洛神賦圖》和《鹿王本生圖》為例】
邵媛:【動畫片《九色鹿》與敦煌壁畫《鹿王本生圖》藝術風格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