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每一季都有戶外動畫?!日本人真的很愛運動嗎?


作者/若風

編輯/彼方

“原子化的現代社會扼殺了人的情感,并加速了功利主義。戶外題材動畫憑借獨特的類型特征,對低欲望社會中的年輕人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

戶外露營為主題的高人氣動畫《搖曳露營△》(ゆるキャン△)第二季終于在7號開播了。目前來看還是那個治愈溫暖的味道,而制作水平的提高也可以看出第一季的錘子應該賣得還不錯。


戶外居家必備——角色花紋刻印手柄,含4種材質錘頭,匠心之作

作為十分“冷門”的戶外題材動畫,《搖曳露營△》卻異軍突起——不僅在去年一口氣祭出了動畫小劇場《房間露營△》真人電視劇,并且早在2018年第一季播放時,官方就將電影劇場版提上日程。而如今動畫第二季播放的同時,真人電視劇第二期也即將上線!

《搖曳露營△》的故事主要是剛搬家到山梨縣的高中生撫子在前往本棲湖看富士山時偶遇了露營愛好者,受凜的影響,扶子加入了學校的野外活動社,和其他幾位妹子一起開啟了露(chi)營(huo)生活,


《搖曳露營△》第二季海報


早在2018年《搖曳露營△》官方便決定了劇場版制作


《搖曳露營△》真人劇

其實,在《搖曳露營△》這個成功案例的背后,日本番劇動畫中早已經出現了非常多以戶外為題材的動畫,甚至可以說逐漸成為每季的“標配”,其中還不乏一些表現非常亮眼的作品!

如果我們除開一些“不太對勁”的戶外題材動畫(@《碧藍之海》)。有較早的南鐮倉高校女子腳踏車社》《前進吧!登山少女》《飆速宅男》《長騎美眉》《釣球》《爆音少女》,還有近期的攀巖!いわかける!》《放學后海堤釣魚日記》

當然也少不了在2018年力壓《紫羅蘭的永恒花園》《Fate/EXTRA Last Encore》等人氣作品的黑馬番劇《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南極探險”雖硬核,不過還是算戶外題材吧!)

以及另外一部近幾年來最優秀的戶外運動競技題材動畫之一《強風吹佛》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強風吹佛》

以《搖曳露營△》為代表的戶外題材動畫往往離不開“科普+日常”的套路,那么這些看似十分無聊的動畫為什么會逐漸崛起并獲得成功——日本人真的那么喜愛運動嗎?

在本文中,筆者便以近年幾部比較成功的戶外題材動畫為中心,從文化、文本、商業價值三個角度進行淺析,


《搖曳露營△》

戶外題材動畫中的“去都市化”

“日本人的審美意識,是建立在對自然的崇拜與共生意識上。”

戶外題材動畫通常以戶外的大自然為舞臺講述故事,這是戶外題材相較于其他動畫類型的天然優勢,因為大自然天生具有治愈功能,

戶外題材的這些主人公們所處的大自然空間沒有鋼筋混泥土,沒有現代機械裝置,它阻斷了角色與現代社會的聯系,從而形成一個相對的封閉空間,當看到綠葉、河流山川等這些自然符號時,作為同樣受到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和日本人一樣具有自然崇拜意識的我們,潛意識便會引起“被凈化”“被治愈”的心理。


我們可以回想,大部分所謂的“日本治愈系動畫(或電影)”,都是以大自然或遠離都市喧囂的場景為舞臺——至少會盡量減少現代科技的介入,

比如我們熟知的日本治愈系電影《海街日記》《海鷗食堂》《哪啊哪啊神去村》《深夜食堂》等,動畫《夏目友人帳》《蟲師》《悠哉日常大王》《螢火之森》等,最典型的宮崎駿作品自不用多說——他甚至會建構一個又一個擁有獨特生態運作系統的自然世界觀,



大家喜愛的“喵帕斯”第三季也來啦!

那么,大自然會對我們產生治愈效果的深層心理機制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影響動畫制作的?

從文化根源上來看,在亞洲國家,尤以大陸和日本為主,是以辯證統一的觀點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正如日本學者安田喜憲在其著作《日本文化的風土》(日本文化の風土)中指出:

日本自然觀的特點在于:循環、圓環,將有限的資源有效的利用,減少對自然的破壞。是以自然=人類,這一循環系的觀點立足于世,并以此作為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

也就是說在日本文化中,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即:人=自然,

大自然對于日本人來說,不僅僅是“看”與“被看”的關系,人類與自然融合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治愈過程,


《萌之朱雀》

人與自然統一的自然觀其實可以追溯到日本曾受到大陸宗教的深刻影響,而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的自然觀都主張人與自然的調和統一。這種跨域文化關系我們暫不做細致討論。

筆者所要闡述的觀點是,緣起大陸的哲學觀“天人合一”(即自然與人的統一)深深影響了日本人的審美意識,日本藝術傳統的創作核心思想之一:“物哀”(物哀れ)如果按照日本古日語詞典大致可解釋為:“從自然界的季節變化中切身體會到的情趣”,

以日本庭院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枯山水庭院為例,便可一窺日本藝術中對自然的凝練濃縮:枯山水是日本庭院的一種,講究以石為山,以砂為海,處處師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統一,


日本枯山水庭院

而反觀歐洲傳統庭院則主張石材堆砌,將空間進行切割,從而達到人與自然隔離的構造,在觀念及形式上,歐洲傳統庭院設計都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對立性”,


傳統歐洲庭院

在影視作品,這種自然觀念又是如何影響創作的呢?

——首先第一點便是去都市化

以被奉為治愈系電影的經典之作《小森林》為例,它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市子在厭倦都市生活后回到深山中的老家,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這部講述田園生活的電影分為春冬夏秋兩部,且在豆瓣均30萬人評分的情況下仍有著9.0的超高分,


電影《小森林》

在電影中導演試圖去建構一個遠離都市,被大自然所環繞的“世界觀”,如每部電影開頭的幾句臺詞:

小森是位于東北地區某個村莊中的小村落,

這里沒有商鋪,只是購買必需品的話,可以去公務所所在的村中心,

那里有農協開的小超市,還有幾家商鋪,

去程基本是下坡路,騎腳踏車大概要半小時,

幾句簡短的旁白便勾勒了一幅隱世山村景象,除了旁白,導演也用了大量的全景鏡頭去極力展示主人公市子與自然的空間關系



《小森林》中對比極其強烈的構圖

可以看到,在畫面構圖中,大自然和主人公市子的比例非常不協調,市子總是處于一種被自然所包圍的狀態中。而如果我們再看《小森林》的原漫畫——環繞式構圖更加明顯,



人與自然強烈的空間對比關系在日本動畫中十分常見,尤其是戶外題材動畫中,為了突出這種對比關系,劇中有著大量遠景鏡頭,甚至是廣角鏡頭用大面積的色塊突出對比關系也十分常見,


《悠哉日常大王》


《搖曳露營△》


《搖曳露營△》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廣角)

不論是電影還是動畫,創作者都極力去營造一種“人類與自然融合”的傾向,正因為日本人從文化根源上便習慣從大自然中尋求心靈的治愈,戶外題材都是以大自然為故事舞臺,這種天生的優勢便是戶外題材動畫能夠吸引觀眾的重要心理機制之一,


《小森林》中幻想著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市子

獨特的文本——個體超越與“情感疏離”

“我們既可以看到角色們自身的“個體超越”,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微妙的情感羈絆。”

在筆者看來,戶外活動的本質并不是“挑戰自然”,而是人類舍棄現代機械的輔助,以最純粹的肉體去融入自然,在這個過程中必然存在著戰勝和超越自我的過程——貝爺除外,他恐怕只是餓了。


所以,戶外運動注定離不開“超越自我”的主題。但是,這個“個體超越”的過程實際上是建立在集體的基礎上,既:(絕大部分)戶外運動需要一個人獨立完成,卻又離不開團隊的支持——這也導致了大部分戶外題材動畫中存在的“矛盾”:對角色之間的感情刻畫總是非常克制,但總體上卻又跳脫不開集體的友誼框架,


高原反應的小葵仍然想要爬到山頂,《登山少女》


在朋友的影響下,撫子不僅開始打工,還學會了一個人露營

就像《強風吹佛》灰二哥所說:雖然跑步本身是必須自己一個人孤單向前的行為,但它真正的意義是隱藏在其中、那一股將你與伙伴連結起來的力量,


大部分日本動畫始終逃不出友誼主題的范本,但是戶外題材動畫所擁有天生獨特的文本特性,讓它對友誼的描寫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強風吹佛》由Production I.G制作。與一般競技運動題材動畫偏向于表現賽場上的對立沖突懸念不同,《強風吹佛》更加聚焦于表現片中參加箱根傳驛的10個人的個人成長,以及探討所謂“強大”的真正內涵。

※箱根傳驛:正式名稱為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部驛傳競走,是一項驛站接力賽,于1920年所創辦,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長跑接力比賽。 路線是從讀賣新聞東京本社出發,至箱根蘆之湖后折返,去程有5個區間,回程同樣有5個區間,合計10個區間由10人接力完成,總長約217公里,

即使在接力賽這種團體項目中,創作者也沒有過多著墨于角色間私下的親密互動,而是通過接力賽和眾人的“自我超越”為紐帶,從側面去描述10個人之間的友誼,

如在動畫中,一開始只看重成績的主角阿走,對始終跑不出好成績的王子“惡言相向”。


但在后來,阿走看到王子為了不拖累團隊而努力的身姿,寧愿放棄馬上到手的好成績,停下腳步去為去他加油,最終王子也跑出了合格的成績,



為了鼓勵王子 阿走放慢了自己的步伐

而在《搖曳露營△》中,角色間的“情感疏離”表現地更加明顯。劇中多次強調是一個極不喜歡群體活動,享受單人露營的角色,為此她甚至專門挑在游客稀少的冬天露營,

主角撫子所在的露營社團三人很清楚凜的習慣,所以幾乎沒有主動邀請過凜一起露營或加入社團,全劇中4個人一起露營也僅有一次



露營常伴 杯裝泡面

而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中,主角2人也只在結尾處象征性地會晤,可見制作組對角色之間的交流有著十分嚴謹的考量,

除此之外,《搖曳露營△》中還刻意通過行動電話來表現角色間的距離感——角色間的互動很多是通過SNS完成的。

比如通過劇情我們得知主角凜與惠娜是摯友,但是倆人面對面的互動非常少,相對的倆人卻經常通過SNS哈拉和互傳圖片,如下圖中兩人的行動電話對話,像極了現實生活中我們和朋友間的互懟,對兩人關系的刻畫十分真實。


而主角撫子與凜也之間的交流很多也是通過行動電話來表現:


巧合的是,在《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中,主角玉木真理也曾用行動電話來解釋過她所認為的友情——“朋友,就是那種看了你的資訊,有時會馬上回復你,有時會很晚回復你,但是你知道他就在那里。”


戶外題材動畫中的主角們之間總是保持著微妙的距離,情感上的“疏離感”使人物感情更加真實——雖然動畫中人物都是學生,但是在社交距離的表現上,卻比很多動畫顯得更加成人化,

在戶外題材動畫中,既可以看到角色們自身的“個體超越”,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微妙的情感羈絆——這是戶外題材動畫對筆者來說最具吸引力的一


大家最愛的《輕音》則是另外一種可愛的“粘人友誼”

金錢的力量

近年來戶外題材動畫的崛起還離不開一個很現實的原因——金錢的力量。

日本雖然國土面積狹小,但是由于多山和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以及富足的生活水平,使得其戶外活動產業極其發達,在2019年擁有1.26億人口的日本,戶外市場規模就已達到5169億日元(合約325億RMB),


《各類型戶外市場規模推移圖》 出自《失野經濟研究所<戶外經濟產業調查報告2020>》

在日本露營、登山等戶外活動是十分常見的周末消遣,下圖為日本露營專用APP截取的《搖曳露營△》第一季取景地山梨縣周邊的部分露營場資訊,

圖中黃色標記皆為目前營業中,且有專人管理的露營場,根據筆者自身經驗其中大部分有著溫泉、餐飲等配套設施。



《搖曳露營△》中朝霧高原露營場實景


露營在日本可以說非常常見,很多家庭周末就會去郊外露營燒烤

露營僅僅作為戶外運動的一個極小分支,便擁有極其完善的產業鏈。而其他還有登山、騎行、徒步、潛水、攀巖等等以及戶外競技等分支,因此戶外題材動畫與戶外商品聯動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搖曳露營△》與戶外商品店聯動

除了常規的商品聯動,由于戶外題材的特殊性,大多數作品都是可以進行實地取景,也就直接增加了與旅游業聯動的可能,甚至振興當地經濟。

如《搖曳露營△》中的取景地本棲湖朝霧高原等露營地經常會舉辦動畫相關活動。


《搖曳露營△》第一話中本棲湖露營地 動畫場景


實景


《搖曳露營△》第一話中本棲湖露營地 動畫場景


實景

由于近年興起的圣地巡禮與日本政府對文化旅游產業的支持,戶外題材實際上能夠帶動大量旅游觀光經濟。

根據山梨大學部和山梨中銀咨詢中心發布的統計,《搖曳露營△》在2018年播出后,一年內在山梨縣舉辦的相關大型活動收益便帶來了超過8000萬日元(合約530萬RMB)的收入。在2018年11月舉辦的“秘密結社ブランケット音楽祭”活動人均消費達到了2萬5152日元(合約1580RMB),是平時觀光消費的2倍。

而這些僅僅是官方舉辦相關活動的直接收入。


邪教般的“神秘毛毯組織音樂會”


《搖曳露營△》相關旅游雜志


《搖曳露營△》與Hello Kitty的聯動


2020年11月日本靜岡縣與《搖曳露營△》合作,振興當地旅游業

另一個非常成功的商業典型則是以登山為題材的動畫《前進吧!登山少女》。該動畫直接以埼玉縣飯能市為故事舞臺,并積極配合當地旅游振興計劃,當地市政府和商店街將《前進吧!登山少女》打造成地區文化標簽,以它為中心不斷推出相關商品和活動,甚至還有以動畫為主題的公車,



《前進吧!登山少女》主題公車

而在飯能市的街道上也隨處可見作品相關的海報,宣傳手冊等。劇中主角們經常攀登的天覽山則成了很多粉絲心中圣地。


《前進吧!登山少女》中對飯能市天覽山的取景


天覽山下《前進吧!登山少女》的展示和巡禮角落


飯能市花火大會宣傳海報

結語

近年原子化的現代社會扼殺了人的情感,并加速了功利主義。尤其是在當下的日本,社會階級的流動性低,個體與社會的疏離,校園暴力等社會問題日益嚴重。

※社會原子化即:城市居民的生活長期處于緊張刺激和持續不斷的變化之中,這導致居民逐漸缺乏激情、過分理智、高度專業化以及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離,

戶外題材動畫因為有著非常強的類型特征,不論是其天生的“治愈效果”抑或是獨特的文本表述方式,都對低欲望社會中的年輕人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加上此類動畫題材的相關產業鏈日趨完善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預見未來我們應該會看到越來越多優秀的戶外題材動畫出現——畢竟,誰不想看美少女們的運動日常呢?




(責任編輯:姜文晶_NN321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