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們,別演了!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繼《演員請就位》之后,另一檔演員真人秀《我就是演員》也已經播出四期了。

僅剩的主評委章子怡,因為在《上陽賦》中飾演15歲的郡主被群嘲,

昨天剛發微博怒斥劇方宣發,別再營銷她的“少女感”,


“少女感”確實不是多高明的宣傳點,但章子怡又的確演了少女,演員和劇方為何如此矛盾?

大家如果想看我對《上陽賦》的劇評,就點點贊,回頭我再寫一篇文章仔細說(吐槽)。


這次咱們主要還是談談節目。

一直沒聊《我就是演員》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新意。

總結下來就一句話:演技不夠熱搜來湊,撕B不紅天理難容。


這兩檔節目都特別“會”請評委,一個找了郭敬明,一個找了于正,

兩大抄襲頂流出現在鏡頭前,對著各種演員各種瘋狂輸出,根本不愁熱搜,

只不過郭導幸運點,頂著萬千網友的吐槽,起碼挺到節目播完,

于編劇剛發揮兩期功力就直接下線,真可謂是大快人心。


但是拋下這兩位特別擅長道歉的評委,《我就是演員》就值得一看嗎?

非也非也,本來綜藝之所以稱之為綜藝,就是用來娛樂的。

大多數人都沒打算在一檔綜藝里看到驚世絕倫的演技,或是高于原作的影視片段。

可是當制作團隊非要把演員當小丑,把綜藝當笑話。

不用解釋,他們基本就是在把觀眾當傻子,


除了少數幾個演員還在乎演技,其他人都在一場秀里欣欣向榮,嬉笑怒罵,臺上始終演不過臺下。

《我就是演員》和《演員請就位》宛如孿生兄弟。

參賽演員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類別:

有實力但缺少曝光度的實力派,這類演員需要一個場合,讓市場看到他們;


演過許多爛片,演技大于等于0,只能來“學習”的選手;


沒有作品,勝在掌控著飯圈流量的男女idol們;


還剩一些陪跑選手,有節目組拉來制造話題的,也有純粹來湊人頭的。


請各位自行帶入你心中的人選

事先聲明,我并不想一桿子打翻一船人,節目中并不是完全沒有優秀的表演。

比如潘斌龍和王自健,在《親愛的》和《我是余歡水》中的表現,確實真情實感,直叫人熱淚盈眶,

但是幾期節目過去,能打動觀眾的片段,一只手就能數的過來,

大部分內容還是尬得我能用腳后跟摳出好幾個三室兩廳,


李汶翰飾演韋小寶,頭套真的很緊

再加上過于雷同的劇目選擇,也造成了觀眾會審美疲勞。

《少年的你》、《三十而已》、《鬢邊不是海棠紅》等等,先后以不同的片段出現在兩檔節目里。

主持人幾次報幕后,我都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節目組明明有更多精彩的影視作品,更具舞臺表現力的角色可以選擇,卻非逮著幾只羊薅羊毛。

然而重復演繹這些電視劇的呈現效果都差強人意,真的大可不必,


說到這里,我想對看過《我就是演員》這檔綜藝的小伙伴們,提個問題,

你們覺得節目中的哪一出戲,最出圈,最值得拿來安利給親朋好友?

很遺憾,每一期節目的營銷熱點都不在演技和作品上。

反倒是一些演員自身的八卦,或者是評委的場外故事,更為人津津樂道,


比如盛一倫被李誠儒批評演技后,惱羞成怒的大哭;

還有于正指責李汶翰同時參加兩檔選秀綜藝,不尊重演員這個職業;


如果說以上兩位演技堪憂,活該被當作噱頭掛上熱搜,李夢又是為啥呢?

她在《隱秘的角落》里的演技,已經被大眾認可了吧,


李夢在《隱秘的角落》中飾演王瑤

當李夢演完《一代宗師》里的宮二,還沒等我琢磨出李夢的表演是好是壞,與章子怡的版本有什么不同。

評委、導師外加李夢本人,居然聊了二十多分鐘她因為性格問題被踢出劇組的陳年往事,

說實話,這段戲加得許多人一頭霧水。

節目組到底是想給她洗白,還是想把她黑到谷底?


這一波無疑給《我就是演員》制造了熱度,只是李夢的個人形象已經無法挽回,


最近只要在網上搜索李夢,彈出來的內容往往是她在工作中的種種奇葩行徑?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這樣想,如果不是《我就是演員》,根本不會有人在意她有沒有在片場發飆,有沒有聞著桂花做頭發。

至于營銷號放出來的幕后小視訊,究竟是不是斷章取義,連李夢本人也很難解釋,


《我就是演員》播出到現在,多少人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以至于它每次上熱搜,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是吧,又買?……不對,是又來?

可惜節目榨干了演員身上的利用價值,讓看客們盡情嘲笑,卻絲毫沒能挽回觀眾的口碑,


歸根結底,還是我不該要求一個綜藝,能產出多么令人驚艷的成品。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不是小工程,需要多個部門協調,多方人員準備,

大家通力合作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把作品搬上大小熒幕,

就算這樣,其中叫好又叫座的佳作,也是寥寥無幾,


王家衛拍攝《一代宗師》從籌備到開拍,就歷經十年,


張國榮為《霸王別姬》提前到北京學了半年的戲曲,劉德華在《拆彈專家2》的拍攝現場,不管戲里戲外都戴著假肢,


舉以上的例子,并不是想抨擊這一屆演員。

而是替部分演員們感到無奈,在要求速度和效率的市場里,似乎只有大導演和頂級演員,才有“敬業”的資本,

現在但凡有戲拍的藝人,檔期早被公司安排滿了。

誰又抽得出半年時間,為一部戲體驗生活呢?


《我就是演員》中的演員們就算再用心,綜藝節目的制作周期就那么短,

幾天排練時間,生搬硬套的劇本,注定了大部分登臺的作品與其說是戲劇,不如說是一段不完整的小品,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人們或許會記住一部好電影,卻未必會想起某個演員在某個節目中的表現,


節目結束,大家領了通告費,哪來的回哪去。

原來演得好的仍舊很好,演得不好的還是原地踏步,

導師和評委們在節目中的提點,往往治標不治本,


別怪我太現實,”大環境“就是如此心浮,且氣躁。

演員選秀和其它各類選秀一樣,都是娛樂大眾,吸納資本的產物,

相關的綜藝可以腳踏實地,成為演員爭取機會的平臺,也可以復制狗血的套路,盡情消費大眾。

事實證明,《我就是演員》和它的孿生兄弟一樣,都選擇了后者,


當制作團隊開始懶得想新“劇本”,就應該做好被觀眾淘汰的準備,

點擊二倍速,拖動進度條,換臺或是點退出,都證明了一檔節目不再具有吸引力。

大家都很忙的,有那么多電影要看,新劇要追,何必浪費時間在一個嘩眾取寵的綜藝上?

你們說,是嗎?


如果你也有想抒發的想法,請選擇留言和分享。

今天就到這里,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咚咚

(責任編輯:姜文晶_NN3211)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難道新生代就找不出一個演員?非要盯著這些個老演員不放?

  2. 看的讓人不舒服[不屑][不屑][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