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舍身取義

一、楔    子

尺許鋒刃歐冶鑄 

魚腹奪魂專諸行 

英雄去后神兵在 

蕩氣回腸碧血間

西元2009年4月1日,農歷己丑年丁卯月丙子日。 這日,本是西方的愚人節,西風東漸后,國人也開始相約慶祝。下午六時許,港島浸沒在滂沱大雨中,太平山腳下荷里活道的古董商鋪大多打烊,靠近文武廟的一間老店雖已掩門,但里面卻是燈火煌煌,最靠內的一個小間圍坐著四個人,均面色凝重,語聲低沉,目光都凝注在桌面的一個錦盒上。  錦盒半開,里面赫然躺著一把短劍。
通長九寸九分,刃六寸九分,柄極短,僅三寸,不足一握。重約六兩,入手輕盈。 劍柄以青銅鑄成,劍首為環形,內側交叉著兩只螭虎,身姿紐曲,力度十足,神態兇狠,面目猙獰。環身布滿細如小米粒的乳丁;劍鐔呈蝶形,與把手一體鑄造,浮雕細如發絲的勾連云紋和碎米乳丁;劍柄兩側均有數十個鑲嵌寶石的底座,少量綠松石尚存,佩帶在外的一面更是滿錯黃金勾線,精美之致,豪華無比。
劍身是另鑄的,剖面是春秋晚期出現的六面體,這種形狀即可增加強度,又能夠減輕青銅劍身的重量,極利于以刺殺為主要功效的短劍。由于對劍刃硬度的要求明顯高于劍柄,青銅中的鉛錫比例自是不同,故經過二千余年的地下埋沒后后,劍身的銹蝕程度較為嚴重。刃體完全變成碧綠色,有泛錫、流銅、走鉛現象,不過雖然皮肉滄桑,但筋骨尤存,線條分明,而仔細看劍身中部,更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上面居然布滿銀黑色的斑紋,曲折扣連,仿若剖開的魚腸。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名動天下的魚腸劍?!

二、刺    殺

西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左傳》在昭公二十七年,即吳王僚十二年, 發生了一件中國歷史上石破天驚的大事,《戰國策 魏策四》對此事記載中有這樣短短的一句:“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翻開太史公偉大的著作《史記》中最讓我驚心動魄的的一章吧,卷八十六,《刺客列傳》。里面記錄著一件發生在春秋晚期的真實歷史故事,主要角色是吳國壯士專諸、楚國大將伍子胥、吳國公子光(即后來的吳王闔閭)、吳王僚和一把傳奇的寶劍。 讓我們結合稍晚一點的《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等著作,還原這個故事。專諸,吳國堂邑人。屠戶出身,目深口大,虎背熊腰,孔武有力,對母親非常孝順,一日專諸正在與人爭斗,怒吼時有以一當萬的氣勢,敵人完全不能抵擋。然而妻子輕輕一聲呼喚,就乖乖偃息回家。專諸并不知道,此刻,正有一雙心機深沉的眼睛緊緊盯著他。那正是從楚國流落到吳國,浪跡市井間的伍子胥。伍子胥慧眼識得專諸是一位真正的勇士,遂與之結交。
當時,吳王僚違背了祖規,篡得本應屬堂兄公子光的王位。公子光心生恨意,欲殺僚自立。得知公子光心意后,伍子胥特地把專諸推薦給他,公子光厚待專諸。九年后,即西元前515年,公子光終于等到良機:吳軍主力遠出,公子光乘吳內部空虛,請專諸出馬行刺吳王僚。
專諸說:“王僚是可以被殺掉的。母老子弱,兩個弟弟帶著軍隊攻打楚國卻被楚軍被斷絕了后路。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而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王僚還能拿我們怎么樣呢。”公子光叩首說:“我公子光的身體,也就是您的身體。”
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埋伏下身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吳王僚派出衛隊,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其門戶、臺階左右,都是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都舉著長鈹。酒酣之時,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里進獻上去。到王僚面前,專諸掰開魚,趁勢以魚腸劍刺殺王僚!吳王僚當場畢命。他的侍衛人員也殺死了專諸,吳王僚的手下混亂不堪。公子光趁機放出埋伏的武士,全部消滅了吳王僚的部下。公子光于是自立為國王,就是闔閭。闔閭于是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對于此次刺殺的一個關鍵——武器,《史記•刺客列傳》中并未有任何敷言,僅以“匕首”二字稱之; 專諸自然是置生死于度外的勇士,魚腹藏劍也是陰謀中的關鍵一環,但如果沒有切金斷玉的寶劍,刺殺計劃還是很難成功。世傳鑄劍大師歐冶子,昔年為越王允常鑄有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均五把青銅劍,這些稀世珍寶中,湛盧、魚腸、勝邪三劍后來被公子光索得,而最后被選中作為刺殺武器的則是“魚腸劍”。 

對于魚腸劍的神威,《吳越春秋》中有這樣精彩的描述,刺殺當晚,吳王僚本是有備而來,除了槍叢戟林的護衛,還貼身穿了三層鐵甲。要知道,在青銅兵器盛行的春秋晚期,鋼鐵是十分珍惜之物,用來制刀劍已是罕見,而以韓國棠溪冶煉的精鐵鍛造鎧甲更是奢侈之事。三層鐵甲足以抵御雙手持握之長矛大戟的突刺,一般青銅劍根本不能攻破,更何況是一柄短小的匕首。魚腸劍的鋒利程度實在是不可思議,單手一刺,居然貫穿鐵甲直達后背,吳王僚透胸斷骨,命隕當場。一代梟雄吳王闔閭閃亮登上歷史舞臺,隨即滅楚,敗越,雄霸一時。但到他的兒子夫差之時,吳國竟亡于越國,魚腸寶劍再次回到越國,落入勾踐之手。區區小劍,居然引發了如此多的歷史大事,實在令人震撼。

 

這是何等的寶劍呀?!

 

三、魚    腸

最早指明刺王僚時所用寶劍是魚腸的記載出現在東漢建武年間成書的方志史《越絕書》中,距今1956年。不過早在《越絕書》成書的兩個世紀前,西漢文化巨著《淮南子》已經對魚腸做了這樣的記錄:“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則不能斷,刺則不能入,及加之以砥礪,摩其鋒鍔,則水斷龍舟,陸剸犀甲。”按此記錄,魚腸劍經過專業研磨后,鋒利無比,自然能夠刺穿三重鐵甲了。
據《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第十三》記載,越王勾踐曾擁有五把寶劍,一曰湛廬,二曰純鈞,三曰毫曹(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由當時名動天下的大劍歐冶子所鑄造。歐冶子,春秋末期越國人,被后世推為中國古代鑄劍第一大師,亦被認為是龍泉寶劍創始人。他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就名動天下的“越王五劍”和“楚王三劍”(干將、莫邪、工布)分別被推為中國春秋銅劍和戰國鐵劍中登峰造極的神器。
“越王五劍” 冠絕天下,不可一世,五劍各有驚人之處,不妨回顧一下《越絕書》中最為出名的那段記載,雖然仍有神幻的成份。 
某日,著名的相劍師薛燭來到越國,勾踐請其檢視五劍。最先看過“毫曹”,薛燭淡淡說:“毫曹,非寶劍。真正寶劍,五色並見,沒有哪一色能專美。豪曹已經僭越名分,不是寶劍。”(灑家查遍古書,未見豪曹的解釋,但其另外一個名字叫盤郢,意思是盤著的金龜子,估計劍身上是類似這種甲殼昆蟲的紋理。)  再看“巨闕”,又云:“此非寶劍。寶劍,金、錫和銅不會分離。現在巨闕已離矣,不是寶劍。”

“然而此劍初成時,寡人坐于露臺之上,宮中有四駕馬車駛來,突然冒出白鹿奔馳而過,馬驚車奔,寡人拔劍指向暴走的馬車。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跌落在地上時,才發覺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此劍能刺穿銅釜,砍開鐵鍋,全都像切米糕一樣輕易,擁有如此巨大的破壞力,寡人才命其名為巨闕。”勾踐并不服氣。 

越王再取“純鈞”,薛燭聽到后,突然正色斂衣,神態凝重。剛小心翼翼將劍從鞘中拔出,就見到其艷麗如芙蓉出水,紋理燦爛如星宿列行,光芒如水溢出池塘,劍刃象森森的斷崖,材質像閃亮的融冰,一切都如此得精純和均勻。“這就是純鈞嗎?”勾踐點了點頭:“是的,有人要用二處富鄉、千匹駿馬和兩座千戶大城來換這把劍,你看行嗎?”薛燭對曰:“不可,此劍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鑄這把劍時,赤堇山破裂而出錫, 若耶溪干涸而現銅。雨師掃灑,雷公擊錘,蛟龍捧鑪,天帝裝炭。歐冶子承天之精神,使出全部解數,才鑄成此劍。現在,赤堇山已閉合,若耶溪深而不測,眾神不再下凡,歐冶子也辭世。就是用傾城的黃金和竭河的珠玉都不能換來此一劍,區區駿馬城池何足道哉!”
毫曹花紋如盤郢;巨闕能刺釜破鐵;湛盧通體黝黑可通神靈;純鈞則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 相比之下,魚腸則顯得遜色很多,薛燭甚至懶得破費口水去描述它的特點。所以,從《越絕書》上仍然無法找到魚腸劍的具體形態,而且,魚腸還只是把“小刑” —— 短劍或匕首,與其他幾劍似乎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寶劍雖鋒,傳說更利,然而五劍之中被史籍記載真正出鞘者只有一把,就是這把似乎被忽視掉的魚腸,而魚腸的閃耀,似乎亦僅此一回,但這已經足夠驚天動地了!《越絕書》中借相劍師薛燭的名義輕描淡寫出當時石破天驚的一擊:“時闔閭又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使披腸夷之甲三事。闔閭使專諸為秦炙魚者,引劍而刺之,遂弒王僚。” 但隨即又對魚腸劍作了正統道德上的批判:“……此其小試于敵邦,未見其大用于天下也。”意思是此劍只能在敵人身上小試牛刀,不能用于天下大業。 據《越絕書》其后的《吳越春秋》:載,“越王五劍”系越王勾踐的父親允常使歐冶子造,薛燭亦曾經為允常相劍,當魚腸劍被出示時,薛燭的評價是:“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 原來此劍生來就悖逆倫理的,臣子以之弒君,兒子用來殺父,實為大兇之器。怪不得從勾踐處再見此劍時,薛先生先不予理睬,然后找出劣跡加以訓斥。
魚腸到底因何得名,一說是為魚藏,因其纖小可埋于魚腹之中,此固然有道理,但仍然不夠嚴謹,因為歐冶子鑄成此劍時,魚腸已被定名。不過,在《淮南子》可以找到這樣的定義:“謂劍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魚腸”,即劍身表面的金屬鑄造紋理重疊褶皺彎曲,象魚的腸子一樣。
原來如此。 
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卷十九《器用》篇載:“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取諸魚燔熟,褫去脅,視見其腸,正如今之蟠鋼劍文也。”意思是魚腸就是當今的蟠鋼劍,其花紋也叫松樹紋。把魚烤熟后,剝去兩脅,觀察腸子,就與現在蟠鋼劍的花紋相似。沈括所說的蟠鋼劍已經是鋼鐵折疊鍛打而成,與春秋晚期歐冶子所鑄的魚腸劍在材料和工藝上有本質的區別,因此切切不可把二者混淆,但如果指的是劍身表面在制造時形成的金屬紋理,那還是可以相互參照的。
作為一等一的相劍師,薛燭自然明白魚腸劍上的玄妙,他甚至可以透過劍上特殊的紋理預測未來,自然可以被稱為絕頂高手。但是,他顯然不具備政治家的氣魄和歷史學者的情懷。他表面上批評魚腸是逆理的兇器,實際上是指責吳王闔閭乃是弒君篡位的逆臣,而專諸則是與魚腸劍無異的兇手。
薛燭大謬矣!

四、重    生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闔閭都稱不上是篡位,最多算是奪位。
闔廬,姓姬,名光,吳王諸樊之子,又稱“公子光”。據《史記•刺客列傳》,諸樊有三個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眛,三弟季子札。諸樊知道季子札賢良,故不立太子,把王位依次傳給三個弟弟,想最后傳給季子札。諸樊死后,傳余祭。余祭死,傳夷眛。夷眛死,當傳給季子札;季子札不肯接受而逃走了。而吳國人就眛立夷之子僚為吳王。雖然太史公對此沒有過多的評價,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在還是很注重倫理道德的春秋時代,吳國臣民竟然不依祖制去推舉死去國王的兒子為新王,實在有悖常理,實際上應該是吳王僚在幕后指使或威逼而成的。不過 因此吳王僚也為自己埋下了災禍的種子。司馬遷借公子光之口說出了實情:“若王位以兄弟為次,則應當立季子為王;如果一定要傳給兒子,則我光才是真正的繼承人,當立為王。”  
季札出使回到吳國,闔閭恭敬地要將王位相讓,被季札再次拒絕。這位以品德高尚,為人賢良著稱的皇叔雖然在吳王僚的墓地放聲大哭,表示心中的哀傷之情,但他也對闔閭表示了愿意服從的態度:“立者從之,是前人之道”,然后回到朝廷等待新的任務,這也再次認可了闔閭稱王的事實。
客觀上說,光與僚的角逐,并非為國家利益,也談不上出于愛護蒼生和順應民意的初衷,更多的是個人權利之爭。不過歸根結底,錯在王僚,而闔閭奪權的手段固然有些殘酷,但卻是對祖制和傳統道德的維系,因此也才會有專諸這樣的壯士為之不惜一死。更為明知的是,闔閭即位后,發現吳國之前兄弟相傳的承接制度是不成熟的政治制度,更可能是未來動亂的源泉,于是立即停止了這種烏托邦式的規則,定下了太子繼位的制度。相對完善的交接權才是避免更多流血和暴力的最重要因素,可惜身為相劍師的春秋時的似乎不薛燭卻不能窺破這點。他對光僚之爭的評價過于簡單和表面化,這不僅對闔閭不公平,而且誤解了專諸。

在香港的那家老古董店,我細細審看把玩審看這把綠銹通體的春秋古劍。忘卻室外大雨的陰霾,忘卻他人甚至是自己的存在。恍如回到2524余年前的那場悲壯夜宴!
專諸死后,傳言闔閭將魚腸劍函封并命令永不再用,但卻未見載于任何正史。“魚腸劍”與越王勾踐的其他四把名劍,據說各自流落他國,最后皆不知所終,曠代神兵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消失得干干凈凈,仿佛一切從未發生。
后人從未停止過對魚腸劍的探求,但始終難以窺其門徑,因為雖有少量史書記載了魚腸劍,但都是寥寥數語,并無詳述,而實物更是難以企及。總結刀劍研究界對魚腸的推測,無非以下三點:一是以鋒利無比,其青銅合金配方一定不凡;其二是身形細小,可置魚腹,專諸去太湖學炙魚三年,魚應該是淡水魚,尺寸也不會太大;其三是劍身有魚腸狀鑄造紋理。這三點固然有相當的參考作用,但中國歷史上真正的魚腸劍究竟是什么樣子呢?其形制、裝飾如何?劍身上的花紋是否真的如炙魚之蟠腸?沒有事物對應的歷史,往往是蒼白無力和令人嘆息的。 上古名器,曠世傳奇,英雄總是使人嗟吁,而寶劍無時不讓我神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灑家立志尋刀覓劍,誓言持摸天下絕刃。江湖十年,關山萬里,少年白發,寶劍盈門。回首行蹤,余遍浪游寰宇,無論博物館,古董店,軍品店,武器展,收藏家私宅,二手店,跳蚤市場,古宅,農家,凡聞有藏兵者,余必求之一觀而后快。時至今日,過本人眼目之古刃逾十萬,而得手之良兵數千,其中不乏驚絕之作,但唯一見過被稱為魚腸劍的,僅是是一張古青銅劍的拓片而已。該拓片錄于近代古兵器研究先驅周緯先生所著《中國兵器史稿》,劍曾曾為清代著名學者吳大徵氏所藏,劍身“尺有五寸”而“通長二尺”。吳氏自注為“古魚腸劍”,并引沈括《夢溪筆談》語“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周緯先生亦十分欣賞此劍,稱之為稱“戰國刃上鑄有天然花紋之吳越名劍”和“戰國時所鑄糙面天然花紋之魚腸劍”。
以拓片審視,此劍為菱形薄格,是典型戰國器型。六面劍身,挺拔利落,不失為寶劍,最重要的,雖然拓片的照片不夠清晰,但還是可以分辨出劍身之花紋呈連續或散落之斑點狀,酷似熟魚之蟠腸,因此無論是吳氏還是周先生稱之為魚腸劍均不為過也。但也有三點遺憾,首先是尺寸過大、難入魚腹;其次是外裝過簡,難配至寶;最后,專諸刺僚之魚腸劍系春秋晚期名劍,非戰國之物。雖有眾多挑剔,但此劍亦當得寶劍之名,而且魚腸紋理清晰,可視為標本之器,然而遺憾的是,這把吳大徵氏藏劍在民國初年就已經不見蹤影,徒留拓片。神龍見首不見尾,難道天下的名劍都是如此不可企及嗎?
灑家見過的另一件銅兵倒還在世,而且被妥善珍藏在臺北古越閣,其主人是以收藏古代青銅兵器而聞名海內外的王夫氏伉儷。此器保存完好,品相如新,刃身上斑紋點點,銀中帶黑,酷似魚腸。此物絕對可擔當寶器之名,但卻是戈非劍,而且也是戰國鑄造,非春秋之物。
神兵總有靈性。西元2009年4月1日,也在丙子,距離專諸刺殺王僚的日子(西元前515年四月的丙子日)差一個月正是2525年,當時烏云蔽日,暴雨連綿。灑家在香港荷里活道的一間著名古美術品店中偶遇到一把春秋錯金龍紋匕首,劍刃遍布銀黑色斑紋,盤旋曲折,宛若魚腸……它是否就是那一把魚腸?我還不能確定,但我依然毫不猶豫地擲重金求得此劍。
神兵既得,激動不已,斂衣正色,恭敬請教此劍來歷。此店東主亦為凡人,為港島著名收藏大家吳繼遠老先生。吳氏家傳祖業買賣古董,一九七五年,應聘為香港藝術館副館長,負責整理編排館中收藏品。吳繼遠經營古董行業,已有三十年歷史,現任香港藝術品商會副理事長。吳先生儒雅博學,文質彬彬,書卷氣盈身,被譽為香港最有文化氣質的古董商人。見灑家如此受落此劍,吳先生也坦城相告,此劍非家傳,也不是來自坊間,其主人是一位外籍朋友,多年前在歐洲尋得,現年事已老,加之略受金融危機影響,才拿出此劍請繼遠美術另覓有緣之士。吳先生又直言雖然兵刃非自身專長,但此劍器形之工可查、裝飾之華可視、氣勢之盛可感,絕非凡器。灑家亦把魚腸劍之典故與吳氏交流,僅環首劍柄之金工,其細致精美已經天下無雙,觀盡世界大小博物館之青銅刀劍,包括故宮、軍博、上博、大英、大都會、吉美而不曾藏有可比肩者;而劍身如此妖異詭秘的屈襞蟠腸紋理,更是前所未見。聽罷灑家一席言辭,在座各位亦感慨不已。

五、劍    道

在我看來,一把至尊的神兵,當蘊含非同尋常的精神。它超越了“器”,堪稱一種“道”的象征。太史公曾將劍與兵法相提并論:“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其所指已遠遠超出了劍術的擊殺,而是闡述劍上所代表的特殊的文化內涵和天道,即信、廉、仁、勇。 
在舉世蕓蕓眾兵中,這樣的至尊神兵并不多,但“魚腸”一定是其中的一把。
它是一把“小器”,成就它傳奇的也是身為布衣的市井“小民”,但他們的存在,卻足以在萬古長空中,彪炳出令萬世中國人仰望的非凡勇氣和義氣!
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那便是刺客的涌現。有一批生活在市井、身懷勇力或武藝的壯士、與某些權貴傾心相交,但他們不圖富貴、崇尚節義,為報知遇之恩而出生入死,雖殞身而不恤。除了專諸,魯國的曹沫盟柯,晉國的豫讓、吳國的要離, 魏國的聶政、衛國的荊軻,都是名動一時的刺客,而他們愿意舍命成仁的原因,不離二字:義與信!
義,正如章太炎所分析的:“天下亂也,義士則狙擊人主,其他藉交報仇,為國民發憤,有為鷗梟于百姓者,則利劍刺之,可以得志。”此乃志士的行為,閃亮這俠的精神。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言之容易,但試問古今中外有幾人能做到?千年前,辛棄疾已悲憤感嘆“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也許這正是大多數世人的行事標準吧:與自身利益相關的毫發小事,在人們心中卻勝過人間大義。但總有一些人,小到為知己,大到為民族,可以慨然赴死,命如彗星迅疾,但氣志卻壯如山河。

《戰國策•魏策》中有一篇《唐雎不辱使命》,曾收錄于我們的語文課文中。戰國末年,秦國統一天下前夕,秦王以強凌弱,欲占安陵。唐雎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以一人之力,令秦王膽寒。唐雎不肯割地求和,秦王怫然大怒,謂唐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寢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面目變色,長跪而謝之……壯哉斯人!壯哉斯言!
再看看偉大的太史公是如何評論這些“刺客”吧:“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的確如此,從曹沫到荊軻五個人,雖然他們的俠義之舉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們的立場意圖都很清楚明朗,都沒有違背自己的志向,名聲流傳到后代,這難道是虛妄的嗎!
義無反顧,方堪為英雄;交付生命以履行自己的千金一言,更是誠信的最高境界,而信和義所帶出的勇氣則足以令乾坤倒轉。樊于期自刎用頭助荊軻接近秦王,田光自殺以激勵荊軻刺秦,及至荊軻刺秦失敗后,與之共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高漸離自殘雙目,又去刺秦……這樣多人前仆后繼,從容蹈死,足以驚天地、泣鬼神——這是中國曾經存在過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使中國成為一個歷史上博大恢弘的泱泱上國。

英雄碧血讓人蕩氣回腸,而英雄傳奇還有更感人至深之處。在專諸刺僚的史實背后,還有這樣不為人知的傳說:舉事在即,孝子專諸因為老母在世而心存猶豫,專諸母親知道后,竟然自縊而死,為讓兒子心無掛礙地去完成自己的承諾,我想這也是古人為防止失“信”而作出的最悲壯行為
同樣,信與義也一定是緊密聯系的,因此類似專諸母親的故事還發生在另一位著名刺客聶政的姐姐聶荌身上。聶政完成托付刺殺成功后,為不連累唯一的家人姐姐,剝掉自己的臉面,挖掉眼睛,拋開肚腸,自毀身容而死。他被仇家暴尸于市,懸賞千金求其姓名。聶荌竟不肯獨自埋名偷生,拂尸哀哭,向世人宣稱:“此是軹深井里所謂聶政者也!”她說:“士固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絕從。妾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弟弟固然為酬報知己而舍命,但卻為不連累我,而自加重刑而死,難道我會因為顧惜自己的生命,而讓我了不起的弟弟聲名淹沒嗎?——而后這個姐姐悲死在聶政身旁。
這種精神就是中國的脊梁,不管是在廟堂之高,還是在山野之遠!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 
這把春秋古劍,當夜就無聲地臥在匣中,寧靜、安詳,仿佛已經沉沉睡去。二千五百年的歲月,迅馳如劍,都印在這些鮮血和熱淚凝就的碧綠銅銹之間。對酒當歌,挑燈看劍,我仿佛經過一場輪回,突然滿懷疲憊,無力也無處求索更多的資料去證明此魚腸是否是彼魚腸了,但這又何妨?神兵尤在,英雄已去,魚腸在此與在彼又何妨?只要劍的精魂長存天地之間,那么也許有一天,天意會告訴我,這把劍,英雄余溫猶在,它與我的邂逅,是帶有使命的;而劍上已凝結著一種不滅的精神,將指引著我,支撐著我。
夜已深,人未眠,恍然間,我出到陽臺,不知何時,瀟瀟雨歇,月明星稀,抬望眼處,正欲仰天長嘯,一顆明彗星帶著長長的光芒掃過月亮。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