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現在的俄羅斯人對于赫魯曉夫的評價是要好于斯大林的。其實也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這種偏差。在權力謀取方面,赫魯曉夫繼承自斯大林,是斯大林一手提拔起來他,直到最后他掌握前蘇聯大權,他都將斯大林的意見奉為“導師真理”,然而斯大林死后,這位曾經的乖學生就迫不及待的掘了斯大林的墳墓,將其遷出列寧墓。之后在經過1956年那篇長達四個半小時的“內部講話”傳播于世界各地,赫魯曉夫成了第一個公然將全民偶像斯大林拉下神壇的人。
從赫魯曉夫將斯大林拉下神壇這個行為來看,雖然造成了前蘇聯前后領導人政策執行不連貫,且后任攻擊前任的惡劣影響,但是對于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個巴掌將其拍醒,從此,蘇聯人開始意識到,領袖也是會犯錯的。這個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后來蘇聯解體的一部分思想基礎。有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作用,但顯然赫魯曉夫是不需要這個解放的。繼任的赫魯曉夫,一邊大義凜然的批評著斯大林的斑斑劣跡,一只手又效仿者斯大林,接過下屬“上貢”的誠意金。從這個層面來看,赫魯曉夫不可能是一位真心改革的政治家,他想要做的只是踩著斯大林的肩膀做第二個斯大林。
時間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前蘇聯成了俄羅斯,無論是斯大林,還是赫魯曉夫,他們都成了過去時,在俄羅斯民眾心里,似乎再也沒有斯大林赫魯曉夫時代的記憶。世間最令人痛心的并非是憎恨,而是淡忘。對于俄羅斯人來說,斯大林、赫魯曉夫這樣的歷史人物,人們不去談論他,評價他,那就是最好的忘記。前蘇聯帶給了俄羅斯人驕傲,也帶來了無盡的傷痛。想要毀滅一個人,并不需要手中的劍,而只需要將其忘記。
想要評價一位歷史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大陸人說蓋棺定論,但是對于一個政治人物,蓋棺不一定有定論。赫魯曉夫踩著斯大林的肩膀走到權力巔峰,接著他一手提拔的副手勃列日涅夫效仿其手段,在赫魯曉夫度假之時,發動政變,前蘇聯權力瞬間更迭。一夜之間,赫魯曉夫消失在了人民的視野中,勃列日涅夫政府嚴格控制“赫魯曉夫”這個名字的使用,以至于到了今天,在俄羅斯官方,依然沒有一個對赫魯曉夫的公正評價。普京曾連發三問,評價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地區劃入烏克蘭一事,聽起來云里霧里,并沒有明確的態度。可以說,俄羅斯官方對于前蘇聯敏感領導人的話題禁令,是赫魯曉夫至今沒有一個公正評價的主要原因。
陰謀家貫用手法,過河拆橋,背后捅刀。
是這樣的。斯大林搞個人迷信,本來就該否定!//@再回首192453220: 赫魯曉夫揭露斯大林殘暴罪行,這也是他的一大功績!
斯大林至提扳赫魯曉夫並沒能預見到他是一個野心家。是一個踏著戰友的肩膀上位的人!
赫魯曉夫是英明的,敢于挑戰世界上最大的暴君,獨裁者。
國際歌說得千真萬確: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一個領導人作了好事不用宣傳,老百姓心存感激,如為了某種政治目的坑害百姓,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即使迫于他的淫威高壓,不敢吱聲,他們會深藏心底,世代泯記,總有一天會暴發,俄羅斯人對斯大林的看法就是最好的說明!
斯大林將一個農耕社會的蘇聯在短時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領導蘇聯人民在二戰中戰勝德國,蘇聯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他的繼任者極力丑化否定斯大林,使一個強大的蘇聯土崩瓦解,分裂成十多個國家,可笑至極,我們從中或許能得到一些啟示。
現在的普京也不是一樣,想當彼得大帝,專制留下的習性,改也難。
赫魯曉夫對大陸還是比較友好的
歷史沒有重復,只有相似之處。它奪了斯大林的政權,勃列日涅夫又奪了它的政權。
曾經去過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這里安葬著是前蘇聯的名人,大陸的王明也葬在這里。赫魯曉夫的墓碑和任何人都不一樣,墓碑的石頭顏色一半是黑,一半是白,據俄羅斯人說這是對他功過一半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