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老大都黃了,這家公司卻活得風生水起,怎么做到的?


封面圖 | 《少林足球》劇照

商業史上有兩大潰敗始終讓人津津樂道,一次是功能機王者諾基亞的敗退,另一次則是膠卷巨頭柯達的遲暮,

去年 7 月,柯達以「妖股」之稱重現江湖,因為美國政府放出風來,準備向柯達發放 7.65 億美元貸款,用以生產可能有效的抗疫藥物羥氯喹,柯達股價兩日內漲幅高達 1000 %。然而隨著羥氯喹療效被質疑,制藥計劃擱置,柯達股價也迅速回落。

日前,富士膠卷(Fujifilm)宣布,將在美國斥資 20 億美元修建一所大型細胞培養工廠,用以支持其生物制藥生產,新廠址就選在現有制藥工廠附近,這時人們才發現,曾經的行業老大柯達真的黃了,而默默跟隨的行業老二卻活得很滋潤,還吃上了柯達想吃卻沒吃上的那碗飯,

都是做膠卷出身,當整個行業成為明日黃花,富士膠卷又是怎么擺脫沉沒的慣性,成功跨行制藥的呢?在你死我活的商業競爭中,難道慢上一步還有慢的好處?

后來者的生存智慧

1990 年代,如果誰沖著柯達總裁說「富士膠卷跑得真慢啊」,總裁很可能皮笑肉不笑地回一句:「我倒真希望它再慢點!」

1995 年,柯達向美國商務部提交請愿書,想利用美國《貿易法》第 302 條證明柯達公司在日本市場的糟糕表現,全是因為富士膠卷采取了不公平的競爭手段。美國商務部將爭議提交給 WTO ,希望幫助柯達打進日本市場。誰知 3 年后,WTO 宣布裁定結果,徹底拒絕了柯達公司對日本膠卷市場的訴求。

如果早知道富士膠卷這么難纏,柯達一定不會傲慢地拒絕對方遞過來的橄欖枝。


「Fuji」之名源于著名的富士山

柯達當然有傲慢的資本,1934 年富士膠卷誕生時,柯達已經有 46 年歷史,憑借精深的膠卷制造技術和「剃刀-刀片商業模式」,柯達這個朗朗上口的名字儼然成了膠卷行業的代名詞,富士膠卷則不然,那時的富士膠卷不過是日本國營化學廠代賽爾(Daicel Corporation)的一個部門,因為日本政府下令,不得不從零開始研發膠卷,

很長一段時間里,富士膠卷都是硬著頭皮搞研發,

柯達早早攻占了日本市場,富士膠卷質量跟不上,研發成本高又導致售價下不來,就算是「國貨」,也沒多少日本民眾愿意買單。不得已,富士膠卷只能背靠母公司,研發了電影膠卷、醫用 X 射線膠片,還涉足了光學眼鏡和鏡片市場,企望另辟蹊徑活下來。

1950 年代,日本經濟逐步恢復,富士膠卷希望進軍海外,專注低端市場,為此,富士膠卷派專人去找柯達希望合作,誰知吃了個閉門羹。富士膠卷痛定思痛,貸款 5 億美元買下柯達早已淘汰的技術,埋頭搞研發,

從那時起,富士膠卷每年的研發經費都在銷售額的 5% 以上,每 10 個員工里就有 1 個以上的研發人員。

這番「苦功」沒白費,富士膠卷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生產技術和銷售體系,不僅在質量上追平柯達,還憑借產地優勢,售價比柯達低了許多,幾年后,富士膠卷這個曾經被日本民眾嫌棄的「國貨」就奪回本土市場的主導權,還將觸角伸向了歐洲和南美,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富士膠卷在「副業」下的功夫也有了結果, 1980 年富士膠卷發明計算機射線照相技術(CR),解決了傳統醫療射線的很多問題,大大減少技術人員和患者的輻射暴露。為了求生,富士膠卷對醫療行業的介入,比柯達早了許多。


富士膠卷不僅研發了不同尺寸的 X 光片,還涉足了 X 光拍攝和管理軟體

抓牢本土市場后,富士膠卷還鼓足勇氣,向柯達的大本營美國進軍,

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是第一屆商業化運營的奧運會,籌辦人是企業家彼得·尤伯羅斯。在尤伯羅斯那里,一切向「錢」看,沒有什么本國外國企業之分,當柯達還在為 400 萬美元的冠名費拿喬時,富士膠卷爽快掏出 700 萬美元,一舉成為攝影類獨家贊助商,在美國觀眾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黃柯達,綠富士」,鮮明的包裝風格、不錯的質量,再加上永遠比柯達低一點的價格,讓一個巨大的市場緩緩朝富士膠卷打開,

事實證明,不管在美國還是日本,「國貨」只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標簽,性價比才是撬動市場壁壘的關鍵武器。

2

未選擇的路

就像阿迪達斯之于耐吉(NIKE)、百事可樂之于可口可樂,富士膠卷之于柯達,同樣是一個甩不掉也打不死的對手,

1976 年,富士膠卷率先推出高感光膠卷 F-Ⅱ400,一年之后,柯達才發布同等性能的產品。這標志著富士膠卷從技術上開始撼動柯達的壟斷地位。


此時,柯達剛剛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數位相機,還把數字拍攝技術用在了木星探測等高科技領域,但因為當時膠卷市場高達 80% 的毛利率,柯達難以專心投入數位相機研發,數字化轉型只好一再擱淺,

幾乎同一時間,富士膠卷也研發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數位相機,還結合當時日本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配套了存儲卡,把圖像儲存在存儲卡而非膠卷上,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革命性的技術,

但富士膠卷遇上了和柯達一樣的麻煩:數位相機技術先進,但售價高,幾乎沒有人愿意嘗鮮,膠卷越來越普及,盈利也越來越多,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哪里呢?富士膠卷和柯達做了截然不同的抉擇,


資源稟賦不同,做出的選擇也不同

1990 年代,柯達和富士膠卷的競爭開始白熱化。

在大陸市場,富士膠卷先行一步,利用特許加盟店,以低成本迅速開了 2000 多家沖印店,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富士綠」。但富士膠卷長期以來僅通過香港經銷商向大陸供貨,由于關稅問題,超過 90% 的膠卷都帶有灰色性質,柯達看準了這一漏洞,和大陸政府簽訂「98 協議」,成為當時唯一能在大陸生產和銷售感光材料的外資企業,協議簽訂后,富士膠卷的在大陸的市占率從 48% 迅速降到 15% ,

很快,富士膠卷也重拳出擊,狠戳柯達痛點。

長期以來,柯達都更重視膠卷這樣利潤率高的耗材,相機質量總被人詬病,富士膠卷則受益于新力、佳能、松下這樣的大廠,往往能出產更精致耐用的相機。

當柯達按捺不住,以一款昂貴卻做工粗糙的相機重啟數位相機市場時,富士膠卷沒有跟風,而是另辟蹊徑,推出了小巧、便宜的拍立得(QuickSnap),只要 6 美元,人們就能隨時隨地拿到自己拍攝的照片。這對柯達倚賴的傳統沖印店業務沖擊巨大。


富士膠卷旗下拍立得品牌 instax 系列,至今仍然暢銷全球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柯達也打起了沖印的主意:它投入重金,在美國大街小巷設立了上萬個數位相機自助服務亭,希望人們花錢買了昂貴的數位相機后,還能再花一次錢,親自去服務亭把照片列印出來。但實際上,柯達服務亭打出來的東西,顧客在家里用廉價列印機也能做到。

對待新技術截然不同的做法,讓富士膠卷和柯達在面對數字化浪潮猛烈沖擊的時候,呈現出了不同的狀態。

富士膠卷珍惜新技術,但時機不成熟時,寧愿精打細算,保存實力。柯達同樣向往新技術,但它仍然以舊時代的運營思維去推廣,新技術成了一件博人眼球的飾品,

2000 年,當新世紀鐘聲敲響時,柯達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富士膠卷仍然牢牢跟隨在柯達身后。它們都預料到了數字化浪潮背后的水深魚大,但無論是誰,都想當那個捉到魚卻不被水淹死的人。

3

快時代的慢思考

比起財大氣粗的柯達,富士膠卷對生存危機更敏感,給自己找了很多救生圈。

早在 1980 年代,富士膠卷就涉足醫療行業,對數位技術影響醫療 X 光攝像的狀況很清楚,也因此,富士膠卷內部都對膠卷行業的未來前景十分悲觀。

剛進入 21 世紀,富士膠卷就開始大刀闊斧地改變整個集團的經營架構,先是重組全球膠卷生產工廠,裁員感光材料事業人員超過 5000 人,同時脫手全球各地的沖印車間網點。僅重建費用, 18 個月里就花了 2500 億日元(約合 33 億美元),

這在當時非常少見,經歷了泡沫經濟后,日本企業更加求穩,重視現金流,一般不愿意主動掀起劇變,更別說柯達當時還對膠卷行業非常樂觀,不停在全球新開沖印專營店。富士膠卷逆勢而為,等于主動放棄眼前的紅利,集團股價好幾年萎靡不振。

不僅如此,富士膠卷上下還花了不少時間,從底層技術一一梳理公司在化學、光學、電子、軟體等領域的成果,希望通過技術的再利用,把公司和「膠卷」解綁。

這樣做的結果很顯著。

2007 年,富士膠卷大舉跨界,推出業內稱贊的功能性化妝品,把膠卷生產中的抗氧化技術,通過納米乳化技術,用在更日常的皮膚保養上,與此同時,通過收購兼并,富士膠卷進入生物制藥行業,從放射性醫療產品,到醫療影像設備,再到生物制藥,一個以膠卷底層技術延伸出去的另類醫療集團初見成果,


從膠卷到化妝品,看似跨界,實則都是化學的游戲

那是水深魚大,同時風高浪急的時代,

柯達仍然在膠卷領域占有主導型地位,然而短短幾年間,隨著數位相機、攝像頭行動電話的普及,膠卷被迅速淘汰,一條嶄新的數字化影像賽道鋪開了,柯達曾是這個賽道的開創者,但它跑錯了方向,富士膠卷謹慎上路,最終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2012 年,柯達遞交破產保護申請,而富士膠卷仍是世界 500 強企業。人們總說「柯達殺死了柯達」,卻很少有人看到柯達陰影下的富士膠卷,是如何逆勢拯救了自己。

在波云詭譎的商業世界中,行業第一總是那座最顯眼的高峰,誘人征服,然而高峰之下,往往藏著最險惡的深淵,

資料來源:

[1]木元哲,祖林:《企業經營的變與不變——日本企業的變革啟示》,現代班組

[2]劉冰清:《企業的變異創新—富士膠卷公司戰略轉型的案例分析》,北京外國語大學部碩士論文

[3]王中美:《WTO 爭端解決機制與國際競爭政策——柯達—富士膠卷案之國際競爭法方面分析》,商業研究

[4]趙何娟:《再見了,柯達》,《新世紀》周刊

[5]Christopher Sirk:Fujifilm Found a Way to Innovate and Survive Digital. Why Didn’t Kodak? CRM.org

[6]Eric Sagonowsy:Fujifilm socks $2B into new U.S. site as its global CDMO ambitions take shape,Firece Pharma

[7]HEC Paris Insights:The Courage Of Taking 「Bad」 Decisions: From The White House To Fujifilm,Forbes

[8]IBS Center for Management Research:The Kodak – Fuji Rivalry

圖片來自網路

本篇作者 | 毛洪濤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