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們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上,按照行政劃分為了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以上這些資訊都是我們國小時候就學習了解到的,而要注意到的就是,在大陸的省份名稱都是很有來頭的,這些名字有很多都是從古代時候流傳下來的,還有一些是經過了多年的歷史朝代更替后,根據當時情況而更改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在華北平原上,有這樣兩個省,分別叫“山東”和“山西”,像這種的省份還有河南和河北、湖南和湖北,這些名字都是有來歷的。例如說湖南和湖北,就是靠一個洞庭湖分開的。那么你知道山東和山西之間的“山”是什么山嗎?
山東和山西的關系
“山東”這個省會名稱最早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當時在山東這個地方是由齊魯兩國擁有的,后來到了秦漢時期,這里已經成為了中原的經濟中心,有著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再加上依靠當地特有的豐厚的資源,山東還有著“膏壤千里”的美譽。
不僅是經濟上的富足,這里還是文化的發展中心,古圣賢孔子的老家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子在這里開創了儒家思想,最早的古文明的發源者蚩尤也是出生于此地,還有孟子等這些在中華古代文明上有著杰出貢獻的代表,所以山東的文明和經濟都是發展的最快的,
而山西省又稱為“晉”,自遠古時代起,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所以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世紀曙猿”的化石就是在這里發現的。到了新石器時代,這里已經成為了諸多邦國的中心。到了西周時期,山西成為了十幾個諸侯的領地,主要的諸侯國為晉國,而“晉”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為了山西的代稱,
春秋時期的晉國開始強大,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到了唐朝時期,山西被認為是龍興之地,成為了唐王朝的“北都”,之后這里還燃起了革命的火種,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革命基地。
而最初使用“山東”一詞作為地名的時候,是在秦朝時期,當時的“山東六國”中的這座山,指的是分開了秦國與東方六國邊境的崤山。崤山山脈其實是秦嶺的一個規模較大支脈,在黃河和洛河之間,在河南省的西北部,從陜西西安延伸,由此看來,崤山其實并不是現今劃分山東和山西的標準,
除了秦朝時期以華山為準的劃分之外,還有就是漢唐時期,以華山為界限劃分的山東,那個時候人們將華山以東的地區稱為山東。華山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在秦嶺以北,是五岳之一,而在漢唐時期的人將華山以東的地區稱之為山東,如今看來,這座山也不是劃分山東山西的依據。
隔斷山西和山東的太行山
其實如今看到大陸的版圖,就會發現其實山東和山西的分界線是很有名的太行山。太行山佇立在陜西省和華北平原之間,縱橫跨越了四個省,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限,也是東部地區重要的山脈和地理分界線。沒錯,太行山就是“山東”和“山西”中都有的那個“山”,
從地理上來看,太行山是經歷過一次次的地殼活動才形成的,這里有豐富的煤炭資源,還有太行山前深大斷裂帶,古時候人們穿越太行山找到了“太行八陘”也是由于地殼運動形成的橫谷,作為東西交通的重要孔道,太行山的存在位置很微妙,不僅有著這些地產資源,還有著天然形成的地理分割點,
太行山作為地理分割點,首先是從地貌上來說的,太行山以東是黃淮海平原,以西是黃土高原,并且是山東和山西的地域分割線。其次從氣候上來說,太行山以東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以西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干草原地帶,以太行山為界限,東西兩側的植被也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依靠這些原因將這兩種不同的環境和地理因素分開來,就有了如今的山東和山西。
太行山不僅僅是一個地域分割線,也是一個有著神秘發展史的地方,我們對它最大的了解,應該是從影視劇中看到的各種在太行山上進行軍事斗爭的故事了,因為地勢險要、環境差別較大,太行山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是兵要之地,
從春秋戰國開始,這里就成為了一個易守難攻的“羊腸之險”。而離我們最近的抗戰時期,這里也是一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而當時八路軍最有名的“游擊戰”也是在這里被發明的,所以說,太行山不僅歷史悠久,它所經歷的歷史也同樣是有著很多豐富精彩的故事的,
不同的劃分地區的“山”
如今我們都知道,在大陸版圖上那個“山東”和“山西”中的山就是指太行山,但我們也知道,在不同的歷史朝代中,劃分區域的山也都是不同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崤山、華山等等,其實也不止是這兩種,在歷史上還有的拿泰山和恒山來作為劃分的,但是我們知道,古時候的地域確實是很難確定的,畢竟戰亂不止,擴張土地是每任君王都要做的事情,所以我們有時候會受到這些不同資訊的干擾也是很正常的。
不同的劃分地區的山,在每個朝代都有所不同,太行山之所以被確定成為劃分山東和山西的界限,也是跟當時確定這件事的掌權者有關的,這也說明了,每次區域劃分不同是有一定的人為因素存在的。我們不能夠片面地看待這些歷史發展的問題。
不過確定山東和山西的山確定為太行山,也是到了清朝時期才逐漸向如今的模樣轉變的。而在這之前,明朝時期確立了山東、山西的名字,這不僅象征著權力的確定,也是一種歷史的延續。
這個答案我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