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爆料說,拼多多遠程刪除他行動電話里的照片。
爆料視訊顯示,事件起因是用戶看到拼多多“邀請1人,立即提現100元”的活動,按要求操作卻只獲得了一個隨機紅包,且因為沒到100元而不能提現。
用戶覺得實際活動和宣傳不符,便找客服理論,還發送了相關頁面的截圖和照片為證。可沒過多久,用戶的vivo行動電話消息欄出現了提示:檢測到“拼多多”已刪除照片或視訊。
vivo行動電話提醒丨ChinaNASA
爆料者說,還好相冊有回收站,他看到拼多多刪除了很多張和這件事相關的圖片。他懷疑,拼多多除了欺詐消費者,還試圖刪掉證據,
事后拼多多解釋說,用戶在客服界面選擇添加圖片并拍攝后,可能對照片進行編輯再發送,而App會保存編輯前的圖片作為“緩存”,當編輯過的圖片發出后,App便會刪除編輯前的“緩存”版本。
事件回應丨拼多多
我們并不知道,用戶被刪的圖片是不是在進入客服界面后拍攝的,也不知道,用戶在上傳那些圖片前有沒有做過編輯。
但當一個軟體獲得了存取圖片的權限,它的確有能力遠程刪除設備上的圖片,拼多多的解釋,可能并不足以打消更多用戶的疑慮。
而在各類行動電話應用瘋狂索取權限的年代,我們每按下一個“允許”,都可能暴露大量資訊。這些資訊都有被濫用的風險,圖片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軟體要那么多權限做什么?
地圖軟體需要位置權限,來實現更精確的導航,這不難理解,但假如一個輸入法也說要讀取位置,甚至讀取通訊錄,在普通人眼里未免有些過度,
而行動電話應用索要的權限超出本職功能的情況并不少見,2018年,大陸消費者協會發布了100款行動電話應用的個人資訊收集情況,發現它們普遍涉嫌過度收集:
59款涉嫌過度收位置資訊,28款涉嫌過度收集通訊錄資訊,23款涉嫌過度收集身份資訊,22款涉嫌過度收集行動電話號碼,
圖丨參考資料1
至于收集來的資訊用在了哪里,消協2018年發布的《App個人資訊泄露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近8成受訪者認為App采集個人資訊的原因是推銷廣告,
調查問卷丨參考文獻2
拿位置資訊來說,軟體可以根據用戶的位置來推送附近商家的廣告。不止如此,仔細分析用戶的行蹤,還可以得到背后隱藏的資訊,比如:
每天去理發店的是托尼老師,隔段時間去一次的是客人。偶爾去街邊小理發店的用戶,購買力不如偶爾去連鎖理發店的用戶等等。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推送不同價位的洗發水廣告,提升效率,
用戶開放的權限越多,展現出的“用戶畫像”就越清晰,廣告推送也可能越發精準。
不用權限也能被利用的資訊
上文提到的那些權限,至少還需要用戶手動開啟。
而行動電話里的運動傳感器,就是用來感知用戶拿起行動電話、橫屏豎屏、走路步數等等的那些元件,如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并不受訪問許可的保護,也就是說,一個安裝好的應用,不需要得到行動電話使用者的授權,就能訪問這些傳感器,得到豐富的資訊。
圖丨Medium
比如,觸碰行動電話屏幕的不同區域,會讓行動電話傾斜并產生些許位移,傳感器會收集位移數據。而AI算法可能從中總結出規律,用位移數據來推測輸入位置,這樣,我們在行動電話上輸入密碼時的觸摸位置,也有機會被捕捉到。
有個名叫TouchLogger的軟體,它就是用運動傳感器的數據來推測用戶按了行動電話上哪些數字鍵。在2011年的USENIX安全會議上,這個軟體用HTC行動電話進行了一次測試,它對的推測正確率超過了70%,
HTC數字鍵盤丨usenix
自那以后,科學家們又做了許多相關的探索。2017年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有個新的程式利用一整套行動電話傳感器來猜PIN碼,除了陀螺儀和加速度計,還有光傳感器和測量磁性的磁強計。它能分析行動電話的移動軌跡,以及觸屏時手指如何遮住光傳感器。在50個PIN碼庫的測試中,程式通過按鍵推測出的答案有99.5%正確,
個人資訊被濫用的隱患,幾乎無處不在,
個人資訊被過度索取/濫用怎么辦?
2019年2月,抖音用戶凌先生發現,自己用行動電話號注冊抖音之后,“可能認識的人”一欄出現了自己現實中的好友,但那時他的行動電話通訊錄里并沒有聯系人。
凌先生認為抖音App非法獲取個人資訊,侵害個人資訊權與隱私權,因此起訴了抖音運營者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7月30日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裁定,被告對凌先生的個人資訊權構成侵害,判決被告刪除2019年2月之前收集的凌先生的個人資訊與行動電話號,并賠償凌先生4231元。另外,法庭也判決被告刪除未經允許收集的凌先生位置資訊,
這就是說,假如行動電話應用從其他用戶的通訊錄里獲得張三的個人資訊,并了解張三的社會關系,而未經張三本人同意,也可能對張三構成侵權,張三可以通過法律程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圖丨央視新聞客戶端
而在凌先生勝訴的當天,還有一起案件迎來了相似的判決。
用戶黃女士發現,微信讀書未經同意獲取了自己的微信好友關系,并為她自動關注微信好友,還向微信好友開放了她的讀書資訊,于是,黃女士起訴騰訊。北京互聯網法院一審判決,認定騰訊對黃女士的個人資訊權益構成侵害。
法庭認定,微信與微信讀書為兩款獨立的應用。微信讀書從微信獲取用戶好友關系,需要經過用戶同意,
也就是說,一款軟體合法獲取了張三的好友關系,也不能在未經張三同意的情況下交給同公司的另一款軟體使用,一旦遇到類似情況,張三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對方停止侵權。
在法律上,用戶對行動電話應用收集個人資訊的知情權,不止包含對收集內容的知情權,還包含對收集使用目的、方式、范圍的知情權,
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才有機會對抗不法侵害。
參考文獻
[1]大陸消費者協會. (2018, Nov 28). 100款App個人資訊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 大陸消費者協會. http:http://cca.cn/jmxf/detail/28310.html
[2]大陸消費者協會. (2018, Aug 29). 100款App個人資訊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 大陸消費者協會. http:http://cca.cn/jmxf/detail/28310.html
[3]Temming, M. (2018, Jan 23). Your phone is like a spy in your pocket. Science News. https:http://www.sciencenews.org/article/smartphones-data-collection-security-privacy
[4] 孝金波 & 楊絨. (2020, Jul 31). 北京互聯網法院:微信讀書、抖音侵犯個人資訊權. 人民網. http:http://legal.people.com.cn/n1/2020/0731/c42510-31805538.html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2016, Nov 07). http:http://www.cac.gov.cn/2016-11/07/c_1119867116.htm
作者:嗚喵王·文和、錦衣Reload、栗子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沒給你復制走幾張行動電話里的自拍黃圖就不錯了
所以我刪除了拼多多,當然,不用安卓行動電話是最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