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核聚變1500萬度,可控核聚變卻要1億度,這是什么原因?

稍微懂一點科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太陽一直依靠核聚變不斷產生巨大的能量,讓我們得到它的光和熱。太陽中心的溫度只有1500萬,所以我們可以保持穩定的核聚變流,然而,一些科學報告總是說,正在測試的受控核聚變的溫度已經達到了1億。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不能像太陽一樣在較低溫度下實現可控核聚變?不是容易多了嗎?這是很多人一直在努力理解的問題。今天就仔細討論一下,說清楚,

什么是核聚變?恒星的聚變能量是怎么來的?

核聚變就是核聚變。簡單地說,一個原子核和另一個原子核在特殊條件下可以擠在一起,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核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大更重的原子核,新的更重的原子核中的質子數高于原原子核,因此不再是原原子核,成為新的物質,

在核聚變(這里主要指氫聚變)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質量都能轉化成另一個原子核,而是會有0.7%左右的質量缺陷,以光子的形式轉化為能量并輻射出去,這就是核聚變的巨大能量來源,

恒星是由星際分子云(簡稱星云)收縮形成的。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其中氫占體積的90%,質量的70%以上,所以所有恒星最初的核聚變都是氫聚變,由四個氫原子匯聚成一個氦原子組成。

四個氫原子的原子量是4.0292,一個氦原子的原子量是4.0015,可以看出,核聚變后的質量少了0.0276質量單位,約占聚變原子量的0.69%。這次虧損的質量怎么樣了?最初,它以光子的形式轉化為能量。經過復雜的輻射和對流,它一路顛簸到恒星表面,最后輻射到太空,讓我們可以看到發光的恒星,

在太陽核心,每秒鐘約有6億噸氫轉化為約5.958億噸氦,420萬噸質量的損失轉化為能量。這里用的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這個方程的表達式是:E=MC ^ 2,其中E是能量,單位為J(焦耳);m為質量,單位為kg(kg);c是光速,這里的值約為300000000米/秒(m/s),

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每秒釋放的能量達到3.78 * 10 ^ 26j(焦耳),這是多少能量?也就是每秒鐘爆炸9萬億顆廣島級核子彈,我們地球可以獲得這種能量的22億,也就是三峽大壩持續發電約1000萬,以及每秒鐘同時爆炸約4000顆廣島核子彈的能量,

核聚變的條件,

眾所周知,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事實上,原子是一個被一個甚至幾個電子包圍的非常小的原子核,這些電子根據能級的不同,以不同的能級圍繞原子核,以電子云狀態包裹在原子核外,所以整個原子就像一個大籃球,籃球外面的皮就像電子云圍繞原子形成的殼,原子核就像籃球中心的小米,

有了這個硬殼,中間的小米很難夠到。破殼的方法只有兩種,一種是高溫,一種是高壓,只有用這兩種方式剝殼,中間的“小米”~核才能露出來。

熱核聚變的主要條件是高溫,而高壓可以使核聚變更加強烈和持久。這么高的溫度是多少?事實上,從原子外圍趕走電子并不難。可以在幾千攝氏度的高溫下完成,我們看到的等離子體是電子被驅動離開原子核,一個帶負電的電子簇和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混合在一起的等離子體。

但是,在被驅離電子外殼后,原子核在暴露后不會自動融合,因為原子核帶正電荷,所以我們都知道同性相斥,帶相同正電荷的原子核是互斥的,要把它們結合起來,就必須克服它們之間的庫侖勢壘,溫度越高,或者壓力越大,原子核的動能越大,這樣這些裸核相互碰撞的幾率就越大,碰撞強度越大,越過庫侖勢壘形成所謂量子隧穿效應的原子核就越多。

只有大量的核聚變,核聚變的能量才是有價值的,

0bfbf81a4c510fa292?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

形成可控核聚變的溫度要多高呢?

其實也不要多高,幾萬度幾十萬度幾百萬度都可以,問題是溫度越高,壓力越高,原子核動量越大,赤裸著的原子核相互碰撞的機會就越多,核融合的速度就越快。只有足夠多的原子核融合在一起,核聚變的能量才能夠達到足夠大,形成維持核聚變的自持燃燒,也就是無須輸入能量就可以持續反應,這樣才能夠將核聚變源源不斷的能量輸出利用,

地球上無法形成太陽那樣的巨大壓力,就只能在溫度上做文章了,這就是在地球上5000萬度也能夠進行氫核聚變,1億度也能夠進行的道理,但問題是溫度較低時,無法形成自持式燃燒,以至于能量入不敷出,反應得到的能量還不如輸入加熱所需的能量多,這種核聚變于人類有何用呢?因此在地球上就需要1億度高溫,才能夠讓氘核聚變(氫的同位素)持續進行,并得到能量輸出造福人類,

核聚變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世界上沒有任何容器能夠耐受1億度高溫,要約束這么高溫度的等離子體,主要只有三種方式,就是重力約束、慣性約束、磁約束,太陽核聚變是重力約束方式,氫彈爆炸是慣性約束方式,今天就展開說這些了,

現在世界各國采取的可控核聚變實驗主要采用磁約束,這種裝置叫托卡馬克裝置,原理就是用線圈繞成一個真空室,中心產生強大磁場,讓核聚變反應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在這個磁場形成的真空室約束下進行,然后通過復雜的裝置,將熱能引到外面,轉化為電能等能源,供人類使用,

人類可控核聚變實驗了幾十年,進展十分緩慢,現在已經實現了能量的正輸出,也就是出大于入,但時間還不能維持多久,大陸在這個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最長放電時間達到了1000秒,

太陽核聚變是靠溫度和壓力的共同作用,

太陽中心核聚變是重力約束形式,是依靠太陽質量形成的強大引力壓力,使核心溫度升到1500萬度,壓力達到3000億個地球海平面大氣壓,在這種溫度和壓力的合力下,讓氫核裸露出來,相互發生劇烈碰撞,形成自持而源源不斷的核聚變,

當核心的氫燒完后,核聚變就會停止,這樣就沒有了巨大輻射壓來抵御太陽巨大引力壓,外圍物質就會急速向中心塌縮。在這種巨大壓力擠壓下,太陽核心溫度就會驟然升高到2億攝氏度,這時就達到了激發氦核聚變的溫度和壓力,隨后會一直到把核聚變升級到碳6為止,

氦核聚變以氦閃的形式很快完成,巨大的輻射把太陽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半徑達到現在的200多倍,這個太陽吞噬了水星和金星,邊緣會到達了地球附近,地球或被吞噬或被烤焦,那時如果地球上還有觀測者,就會看到覆蓋著整個天空的巨大太陽了,

這時候,太陽引力再也沒有辦法束縛住外圍的氣體物質,這些氣體物質漸漸消散在太空,成為新的分子云,而太陽核心會留下一個致密的碳核,這就是黃矮星的尸骸~白矮星,體積只有約地球大小,但質量至少有半個太陽以上,密度達到1~10噸/cm^3,

恒星核心核聚變激烈程度與質量成正比。

恒星越大,核心溫度越高,壓力越大,核反應就越劇烈,燃燒物質的速度就越快,因此壽命就越短,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壽命約100億年,現在太陽年齡已經約50億歲,再過50億年就會壽終正寢;迄今已知最大質量的恒星叫r136a1,其質量為太陽的200多倍,據科學測算其壽命只有約300萬年,現在已經170萬歲了,再過130萬年,就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硝煙散盡,中心會留下一個約2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比太陽小的紅矮星,質量最小必須有太陽的8%,中心壓力和溫度才能夠達到核聚變要求,但這種核聚變比太陽核心要溫和多了,因為這種恒星中心溫度和壓力要小很多,這樣核心燃料消耗就慢很多,壽命就會很長,達到萬億年以上,甚至會與宇宙共存亡。它最后的結局是燒完核心的氫就熄滅,漸漸冷卻成為黑矮星,

現在宇宙壽命才有138億年,因此還沒有一顆紅矮星熄滅,宇宙中還沒有發現任何黑矮星。宇宙中紅矮星最多,大致占有整個恒星總量的80%以上,而我們太陽這種質量左右的恒星只有不到10%,大質量恒星很少,不到5%。

恒星質量不同,核聚變實現的層次不一樣,

恒星核聚變是有層次的,從氫核聚變開始,可以一直到26號元素鐵,也就是有26個層級的核聚變。每一個層級的核聚變完成后,星體就會來一只坍縮,形成中心更大的壓力和更高的溫度,激發下一個層級的核聚變,

恒星能夠實現哪一級核聚變,完全與恒星質量成正比,質量越大,核聚變層次就越高,紅矮星核聚變只能完成氫核聚變,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可以到6號元素碳結束,比太陽質量大8倍以上的恒星,最后可到達26號元素鐵結束,

再大的恒星核聚變也只能到鐵結束,這是因為鐵是最穩定的元素,也是最吝嗇的元素,無論核裂變還是核聚變都不會釋放出能量,只會吸收能量,這樣,老年的恒星已經沒有能力來催化鐵的核聚變了。

但大質量恒星核聚變到鐵結束后,劇烈的坍縮會導致熱核失控,形成超新星大爆發,導致的萬億度高溫和極大高壓,會聚合出比鐵更重的元素,讓我們宇宙就有了現在已知的118種元素,

所有的重元素都是通過聚變得來的,

宇宙中本來只有氫和氦,還有及少量的鋰,比這重的元素都是通過恒星核聚變得來的。這一點,早就已經通過人工合成元素得到了證實,在現在已知118種元素中有26種人造元素,都是在加速器、強子對撞機等設備里,通過將某個輕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轟擊某個重原子核,讓他們融合成更重原子核得來的。

這本質上也是核聚變,也是通過高溫高壓形成的,但這種核聚變只是原子級,極高溫度和極高壓力只是在碰撞的那一瞬間,這種“一瞬”只能用納秒、飛秒計,沒有極為精密的科學儀器是檢測不到的,而且這種核聚變完全是依靠巨大能量輸入得到的,無法形成人類需要的核聚變能量,

這就是恒星核聚變與地球核聚變溫度要求不一樣的原因,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