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巴爾干半島西南方向的歐洲小國阿爾巴尼亞,面積2.8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萬,幾乎是歐洲最為貧窮落后的國家,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下亦毫無存在感可言。其“國家特色”是遍布全國的地下堡壘和碉堡,從鄉村到城市,高山到低谷,海濱亦或是灘涂,大量由鋼筋水泥建筑而成的圓形建筑都隨處可見,堪稱別出一格,
從規格來講,碉堡有明碉、有暗碉;有暗道密如蛛網、多達幾十個一群的群碉,也有孑然兀立的獨碉;有能藏兵數百、附設糧倉彈藥庫的指揮大碉,也有僅能勉強塞進一人的單兵碉,最常見的則是直徑3到4米、半掩埋式的圓碉。
這些碉堡都是用優質的鋼筋水泥建造而成,據說當時平均造價達到250美元(50年前),總耗資在1.75億美元以上,人力、物力更是難以計數,一座碉堡的耗資耗材足可建造一套標準的兩居室住房,總建筑面積則幾乎可以將全國男女老幼一并入住。
當然,住不進去肯定是行不通的,且不說環境陰暗潮濕,歸屬權亦在于軍方,明眼人一看便知這些無厘頭的建筑垃圾明顯是用于軍事防御的,私人豈能染指?但俗話說凡事都該有個度,當年的阿爾巴尼亞可謂一窮二白,靠著國際援助方可勉強度日,此等行為怕是連秦始皇在世也要叫一聲“大哥”,阿爾巴尼亞人究竟因何而大興土木呢?
事情還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作為巴爾干半島上的古老居民伊利里亞人的后裔,阿爾巴尼亞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飽受蹂躪,從羅馬帝國到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塞爾維亞王國和威尼斯共和國… …征服者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便是他們被奴役的處境。
直至二戰前后,一位叫恩維爾·霍查的人帶領阿爾巴尼亞人先后打敗了法西斯義大利和納粹德國的侵略軍,又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自己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國家領導人。
身為社會主義陣容當中的一員,霍查對斯大林極為崇拜,跟號稱“巴爾干之虎”的強鄰南斯拉夫聯盟亦頗為合拍,鑒于其南接希臘,西與義大利隔海相望的地理位置,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歐洲社會主義陣營的橋頭堡,號稱“明燈”,
▲霍查與鐵托
但“明燈”很快顯露出思路清奇的一面:1948年貝爾格萊德和莫斯科鬧翻之后,阿爾巴尼亞果斷在當年與南斯拉夫斷交并清洗“特托分子”;而斯大林死后赫魯曉夫上臺并批判前者,霍查又與蘇聯決裂并與蘇聯斷交;到1978年時又與大陸鬧翻,算是完成了與社會主義三強紅臉的帽子戲法。
這么個“懟天懟地對空氣”的奇葩,想來與數千年的缺乏安全感不無關系,也跟霍查的“大阿爾巴尼亞”雄心息息相關,他一直主張按照族裔的分布來重新劃定國界,建立一個更大的阿爾巴尼亞族國家,故而給人感覺與印度和韓國的風格有些相似,
至于霍查本人,其統治了四十年的阿爾巴尼亞被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來形容:
一盞紅綠燈:車少。二牛抬杠:牛車是主要交通工具。三群當道:牛群、羊群和雞群,四處碉堡:以碉堡武裝保衛大陸,武警林立:警察和便衣警察多。六親不認:霍查多疑,法律連坐。七竅不通:閉關自守,自絕于世界文明,八面威風:霍查做派。久久不變:體制僵化。十分落后: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斯大林與霍查
從行文來看,上面這段應該是來自大陸網友的編排,但從事實來講也差不多,能得罪的一個沒落下,阿爾巴尼亞幾乎實現了20世紀的“閉關鎖國”,霍查多次宣稱“阿爾巴尼亞是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他把斯大林的學說奉若神明,貫徹于阿爾巴尼亞的“階級斗爭”實踐之中,利用鐵腕手段控制著“山鷹之國”的黨民們,執政期間進行了多次殘酷的大清洗,無數昔日同僚和戰友被從肉體上消滅。
至于那些漫山遍野的碉堡,說來與說來也跟大陸不無關系,當年我們在“廣積糧、深挖洞”的時候,霍查也跟著提出了“提高警惕,嚴陣以待,一手拿鎬、一手拿槍,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政策。隨后阿爾巴尼亞開始全國總動員,集結全國的物力、財力、人力,用于在全國修筑碉堡,以應對蘇聯和美國的威脅。
▲當年能抵御核子彈襲擊的高層專屬地堡,今天已被改裝成了博物館
總之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阿爾巴尼亞一共修建了高達36萬個碉堡且極為堅固,堪稱一道別致的馬奇諾防線,當然,后來隨著霍查在1985年去世,貧窮動蕩的阿爾巴尼亞在東歐劇變中改弦易張,再后來蘇聯的解體和強鄰南斯拉夫的分裂,以及2009年“順勢而為”加入北約,這些碉堡終于變得百無一用,甚至成為了國家發展的障礙,
拆除是不可行的,畢竟碉堡大部分修筑在地面之下,建造時又不惜成本,當年科索沃駐扎的北約部隊曾幫助拆除,各國軍隊動用了推土機、吊車、挖掘機等重型設備,費了偌大的力氣,也才清除了幾百個,最后不了了之。
時至今日,阿爾巴尼亞的碉堡大部分仍存在,或成為改造的房屋,被改成倉庫或羊圈,有的被充作小賣部或蘑菇房,風景區的一些碉堡被有錢人用低價買來,稍作裝修便當作別墅,或對外開放的碉堡酒店,倒是冬暖夏涼別具情調。
城市邊緣的碉堡則被進城打工的農民占用,形成“碉堡版”的打工村。一些“賣相”不好、或地處偏僻的碉堡往往也能發揮余熱:有些被改造成廁所供路人“方便”;有些則成為熱戀情人幽會的伊甸園;有些靠近邊境的廢棄碉堡,更成為偷渡者的藏身所,甚至是通向境外秘密地道的開挖起點,
當然,絕大多數碉堡由于位置偏遠,環境惡劣,數十年來都無人青睞,成為毫無用處的建筑垃圾,隱藏在草叢中的鐵灰色圓碉就像一只只靜止不動的大烏龜,趴在那里窺視著過往行人,遠看則如同散落的墳丘,在靜靜訴說著一個民族的不堪回首,
▲是否是大陸制造,有待考證
總之,不管喜不喜歡、認不認可,三十多萬個碉堡的存在已經成了阿爾巴尼亞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任何國家的游客都會選地方“打卡”,阿國人也窮盡想象力地發揮著其剩余價值,他們最著名的旅游紀念品便是碉堡式煙灰缸,這種煙灰缸用大理石做基座,頂上倒扣個穹狀防塵殼,合在一起,酷似真正的阿爾巴尼亞圓碉,
或許,今天的阿爾巴尼亞民族已經部分放下了當年的心結,在北約的庇護下也算了找到了些安全感,他們能夠做的,便是安安心心過些小日子吧。
口誅筆伐當年不是西方陣營的國家,要證明他們的事業錯了,西方資本主義才是正確的,但是現我們能夠證明馬克思是對的
受迫害妄想癥晚期 哈哈哈